back_img

秦晋之好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20-07-28
1 关于秦晋之好的由来,这个成语发生在哪个历史时期呢?
秦晋之好
秦晋之好是什么意思
秦晋之好的由来

关于秦晋之好的由来

在如今的山西、陕西大地上,结婚的对联上,常常会写“秦晋之好”的横批,一看应该和春秋战国时期的秦国和晋国有一定的关系,究竟有何寓意呢?

众所周知,春秋战国在我国历史上共存在了400年。前200年称作春秋时期,后200年成为战国时期。尤其是战国时期,七国争雄、风云诡谲,流传下了很多耐人寻味的故事。

比如:退避三舍、完璧归赵、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等,后来也都被演化成了成语。其中还有“秦晋之好”,也是发生在那个时期的故事。

看到“秦晋之好”,了解历史的读者,第一眼就能看出这是一种政治联姻。

政治联姻,在中国历史上非常常见,比如汉朝时,王昭君远嫁匈奴;唐朝时,李世民派文成公主远嫁吐蕃,与松赞干布成亲,结束了汉人民和吐蕃的征战。甚至到了康熙时期,还将蓝琪儿远嫁葛尔丹,以达到政治和亲的目的。

秦晋之好,最初也是一种政治联姻。纵观春秋战国历史,春秋时期,晋国的国力非常强盛,与楚国,齐国,并称为三大强国。晋国以晋文公的功劳最大,曾位列春秋五霸之一。而当时的秦国远处甘肃荒凉之地,粮食产量低、经济凋敝,还时常受到楚国和少数民族入侵。

一直到了秦穆公时期。秦穆公励精图治,一心想把秦国发展起来。可是面对秦国的贫瘠和弹丸之地,他有心无力。后来有大臣劝谏,要摆脱现状,就只有和晋国联姻。只有和晋国和好了,傍上了大哥,才会被人看得起,不会遭受楚国和少数民族的侵犯。

于是,秦穆公亲自来到晋国,向晋献公求婚,晋献公就把大女儿嫁给了他。这便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秦晋之好”的根源。但是这还没完,反转性的剧情还在后边。

话说,晋献公到了晚年,年迈昏庸,受人谗言要将小儿子立为国君。并派人杀死了当时的太子申生,引起朝中动荡。这时候他的另外两个儿子见势不妙,匆匆逃亡了。

这两个儿子,一个叫夷吾,逃到了梁国;一个叫重耳,逃到了翟国。重耳大家都比较熟悉,就是后来成就非凡的晋文公,春秋五霸之一。

晋国动乱平定之后,夷吾脑子比较好,就去找秦穆公,他许给秦穆公五座城池,让秦穆公保他做国君,秦穆公答应了,他也顺利的当上了国君,是为晋惠公。

等做了国君之后,夷吾看到富饶辽阔的晋国大地,有些看不起弱小的秦国了,他出尔反尔变卦了,没有将五座城池割让给秦国。

起初,秦穆公念在晋献公“秦晋之好”的情意上没有追究。可没过多久,晋国遭灾,找秦国借粮,秦穆公也慷慨的给他了。可是晋惠公夷吾,却又干了一件不厚道的事。

两年后,秦国大旱,粮食收成极少。秦穆公派人向晋惠公借粮。然而晋惠公不但不救,反而还出兵攻秦。于是秦晋之间展开了一场大战。

骄兵必败。秦穆公带领老秦人浴血奋战,最后大败晋军,连国君晋惠公也被俘。后来在伯姬公主(秦晋之好嫁过来的公主)的求情下,年迈的秦穆公没有追究。

晋惠公回国后,不仅把以前许诺的五座城池割让给了秦国,还派太子圉到秦国做人质。后来秦穆公为了笼络太子圉,把自己的女儿坏颖嫁给了他,这也可以算作另一次的“秦晋之好”。 晋惠公死后...

查看更多
2 婚礼常用成语秦晋之好是什么意思?这背后的故事你了解过吗
秦晋之好
秦晋之好是什么意思
秦晋之好的由来

婚礼常用成语秦晋之好是什么意思?

在我国的婚庆文化用语中,我们经常会用“秦晋之好”来表达对新人的祝福,恭贺秦晋,贺继朱陈,也是经常被当作结婚贺词来使用。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犬戎攻入京都,西周灭亡。平王东迁,把原来京都附近的地盘,分封给了马夫秦非子。秦国从些建国。

秦国的大部分土地,是从犬戎等少数民族夺取来的,这决定秦国的文化带有边缘性、落后性。而与秦相临的晋国,是西周初期最早分封的国家之一,始祖是周武王的儿子、周成王的弟弟。这决定晋国的文化,带有正统性、中原先进性。

既是邻居,又有互补,秦晋两国在政治上长期友好,屡结婚姻。比如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他的夫人就是晋国的公主,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的姐妹。

当然,国家之间,友好是暂时的,利益才是永久的。秦晋两国也不是没有利益冲突。比如晋文公的弟弟、先于晋文公做国君的晋惠公夷吾,做事就相当不靠谱。借了人家秦国的粮食,到秦国缺粮的时候却颗粒不归。终于激怒了秦穆公,发兵打仗,活捉了晋惠公。

这就看中晋国的实力了。虽然晋惠公的不靠谱,引得大臣怨声载道,但国君被俘,全国上下总动员,为保卫国君不遗余力。

有一次,秦穆公问晋国大臣:“我捉了你们国君,你们国内反响如何?”大臣回答:“我国舆论分成截然不同的两派。一派说,秦国是仁义之君,教训教训我国国君,就会放他回来的。所以我们要努力工作,治理好国家,等候国君归来。另一派说,秦国虎狼之师,捉了我们国君一定不会放回来了。我们要好好工作,积累力量,准备为国君报仇。”

秦穆公的夫人也在做丈夫的思想工作,不过态度相当强硬:“你和我弟弟都是国君,只能在礼仪场合见面,不应该作为战俘相见。如果你捉着我弟弟带进国都,我会带着咱们的儿女,在高台上架好柴草。你早上回来,我晚上自焚;你晚上回来,我早上自焚。”

在这样的内外舆论压力之下,秦穆公只以以礼相待晋惠公,后来又把他释放回国了。当然不是无条件释放,而是留了他的一对龙凤胎儿女作为人质。

后来,秦穆公给晋惠公的儿子娶了秦国的女子(是不是公主,史书上没有记载,但此女有文化,肯定不是平民)。晋惠公死后,他的儿子回国继任国君,是为晋怀公。

晋怀公比他父亲还混蛋,不得人心,一年而被灭,继任者是他的伯父、多年流浪的重耳。有意思的是,重耳之所以能够回国为君,也是受到秦国的资助。而秦国之所以愿意帮助重耳,是因为重耳也娶了秦国的公主为妻。

晋国两代三君,都娶了秦国夫人;秦穆公夫人,又是晋国公主。这,只是“秦晋之好”的一个片段,而不是全部。

查看更多
3 人们常说的秦晋之好是什么意思?让我告诉你这个成语是怎么来的
秦晋之好
秦晋之好是什么意思
秦晋之好的由来

人们常说的秦晋之好是什么意思?

秦晋两国间的相互嫁娶由来已久,所以称作“秦晋之好”。相比之下秦国的女子大概比较漂亮,所以王勃《采莲赋》说:“吴娃越艳,郑婉秦妍”。秦女嫁给晋人,也闹出过笑话,《文心雕龙》中说:“昔秦女嫁晋,从文衣之媵,晋人贵媵而贱女”。跟班的比新娘子漂亮,晋人看上了跟班的。不过历史上说的“秦晋之好”,大多是政治婚姻,其中充满了阴谋和算计。晋献公以庶母齐姜为夫人,生了个女儿叫伯姬,她在秦晋政治联姻中嫁给秦穆公。

晋献公死后太子奚齐被刺死在灵堂上。接着九岁新君卓子又被里克、邳郑等人摔死在宫中。

逃亡在梁国的晋献公之子夷吾,听说晋献公已亡,而里克杀奚齐、卓子等,大哥重耳还不想回国,就一边许诺里克做国相,一边请求姐夫秦穆公出兵助自己返国继位。秦穆公见夷吾的无德无能对秦国有利,即命公孙枝率三百辆兵车,送夷吾回晋国成为了晋惠公。

晋惠公即位后,便毁约不肯给秦河西五城了,秦穆公非常恼怒。然后晋国遭遇了一场特大旱灾,境内大片田地几乎颗粒无收。晋惠公只好厚脸皮派大夫庆郑向秦国乞求购买粮食,秦穆公很大度地答应卖粮给晋国解救饥荒。但第二年秦国渭河流域遭遇罕见大旱灾,也发生全国性饥荒。而风调雨顺的晋国,庄稼大获丰收。秦穆公便遣使臣泠至向晋国借粮救荒。不料晋惠公却幸灾乐祸,并拒绝卖给秦国粮食。

于是气愤不过的秦穆公同宰相百里奚亲率兵马攻打晋国来了。秦军兵马虽少,但群情激愤,晋军则背恩将仇报的恶名,军心涣散连吃败仗。结果在韩原决战中,秦军把晋惠公也俘虏了。

接下来秦穆公夫人伯姬发挥了作用,她让人在后花园里垒一高台,台下堆积干柴,带着太子、公子与女儿穿上素衣以自焚胁迫秦穆公释放弟弟晋惠公回国。秦穆公也并不想杀他,但放他的条件是晋国割让河西五城,并把太子圉留在秦国做人质。

接下来秦穆公想要让做人质的晋太子圉回晋做国君,便继续实行“秦晋之好”的政策,将自己的女儿怀嬴嫁给了太子圉,还把河东地区的土地归还晋国。五年后,太子圉听说其父病重,生怕被人抢走君位,便私下跟妻子怀嬴商量一同逃回晋国。怀嬴表示:不敢跟太子圉逃走,也不敢向人泄露此事。于是,太子圉扔下怀嬴逃回了晋国。晋惠公病故后,太子圉继承君位,成了晋怀公。晋怀公一上台,却是宣布与秦国断绝来往。气得秦穆公大骂这个亲上加亲,又忘恩负义的女婿。

于是秦国大将公孙枝迎接重耳入秦。秦穆公又把怀嬴送给了重耳!这样秦穆公与晋国的关系可就很微妙了,他是晋惠公和晋文公两人的姐夫,又是晋惠公儿子晋怀公的老丈人,还是自己的舅子晋文公的岳父。

秦穆公东向扩张的目的侵犯了晋国利益,继晋文公称霸之后,秦穆公的亲外孙晋襄公,便率军在崤山伏击并大败秦军。已是晋国太夫人的穆公之女文嬴,向儿子讲情才放回了几个被俘将领。弄得晋将先轸因之大怒,“不顾而唾”。

查看更多
4 结婚常说的秦晋之好是什么意思?它与朱陈之好有什么不同吗
秦晋之好
秦晋之好是什么意思
秦晋之好的由来

在中国传统的婚庆文化用语中,人们往往会用“秦晋之好”或“朱陈之好”来表达婚庆祝福之意,恭贺秦晋,贺继朱陈,也是经常被当作结婚贺词来使用。

结婚常说的秦晋之好是什么意思?而说到的“秦晋之好或“朱陈之好”,虽然同样是代表婚庆祝贺,它们又有什么不同呢?

(一)秦晋之好

秦晋之好,出自春秋•鲁•左丘明撰《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距今两年多年前的春秋时期,正是中国历史上各诸侯国间相互攻伐争霸图强的历史时期。数百年间,烽烟四起,战火不断,先后出现过齐桓公、秦穆公、晋文公、楚庄王、宋襄公等逐鹿中原的春秋五霸。

当时,位于今陝西、甘肃和四川部分地区的秦国,与位于山西、河北南部的晋国,是两个相邻的较大较强的诸侯国家,两国之间既有争夺,又相利用。

为了达到互相联合共同逐利的政治目的,公元前654年,晋献公将大女儿伯姬,嫁给了后来成为五霸之一的秦穆公,称为秦穆夫人,这便是历史上“秦晋之好”的开端。

后来,晋国发生内乱,晋献公死,公子夷吾、重耳避祸出走。又经过一段时间的争斗,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回到晋国成为新的国君,并娶了秦穆公的女儿怀嬴为妻,是为五霸之一的晋文公。

由于秦晋两国世为婚姻,虽然这种联姻起初带有一些政治色彩在内,但是后来人们慢慢淡化了其中所包含的政治意味,而将来自民间的两家联姻称颂为“互结秦晋”或“秦晋之好”。

(二)朱陈之好

至于“朱陈之好”的说法,便更加具有了浓厚的民间色彩成份。

历史上“朱陈之好”的说法可从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所写的一首三百四十字的五言长诗“朱陈村”(全唐诗第七函第二册卷十,一o六四页)中见得。诗的开首写到:

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

去县百余里,桑麻有氖氤。

诗句中描写了古代徐州丰县有一村庄朱陈村,那里山峦叠障,溪流纵横,风景秀丽,民风淳朴,颇似陶渊明笔下描叙的桃花源。村中只有陈姓和朱姓两族人,所以两姓世代联姻,男耕女织,生死都不离村。

田中老与友,相见何欣欣。

一村唯两姓,世世为婚姻。

传说村中还长有两株千年古槐,但逢有村人订亲成婚,全村人都要齐聚于槐树下盟誓,共同为新人祈福。

正因为自然风光旖旎秀美,人际关系融洽和睦,古朱陈村人普遍都长寿多福。

既安生与死,不苦形与神。

所以多寿考,往往见玄孙。

到了宋代,王安石写有“相看楚越常千里,不及朱陈似一家”的诗句。

熙宁十年(1077年),苏轼曾在徐州任过知府,对治内朱陈村轶事颇有知闻。

元丰三年(1080年),苏轼贬谪黄州,途中遇故人陈季常,老友相见,分外高兴。酒后,陈季常捧出珍藏多年的《朱陈村嫁娶图》请苏轼鉴赏,东坡学士大喜,乘着酒兴,欣然赋七言绝句诗二首。

《陈季常所蓄朱陈村嫁娶图元好问》

诗一:

何年顾陆丹青手,画作朱陈嫁娶图。

闻道一村唯两姓,不将门户买崔卢。

诗二:

我是朱陈旧使君,劝农曾入杏花村。

如今风物那堪画,县吏催钱夜打门。

因为苏东坡曾任过徐州知府,朱陈村为徐州府管内所辖,而使君为知府的别称。所以东坡学士认为古朱陈村应属萧县,而不是白诗中...

查看更多
5 秦晋之好是什么意思呢?原来除了秦晋之好另外还有一个相似的成语
秦晋之好
秦晋之好是什么意思
秦晋之好的由来

在古代,人们常常将男女成婚称作“结为秦晋之好或者朱陈之好”,以此来表示夫妻双方都找到了心仪的对象,从此过上令人满意的婚姻生活。

直到如今,这两个词还经常出现在婚礼司仪的口中,那么,“秦晋之好”和“朱陈之好”是什么意思呢?

一、秦晋之好

世人常说的“永结秦晋之好”,指的就是夫妻两人和和美美、恩爱非常,能够携手相伴、白头偕老、度过余生,那么这个词出自哪个历史典故呢?

相传在春秋战国时期,秦国和晋国是邻居,且两国的实力都很强劲,它们都想成为中原的霸主,不过一山不容二虎,两国最初就是一对冤家。

晋国在经历於崤之战后,实力甩了秦国一大截,已经有了称霸中原的实力,秦国见情况不妙,连忙去投奔楚国,想和楚国联手对抗晋国,而晋国坦然应战,时不时就出兵攻打惩戒一下秦国。

既然秦国和晋国明争暗斗地那么厉害,为什么会有“秦晋之好”一词呢?

其实在当时,晋国的对手不止秦国一个,它还经常受到身边蛮夷小族的入侵和骚扰,这些小族本来构不成多大威胁,不过再小的势力积少成多,也会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晋国连续多年和戎狄周旋作战,越发觉得吃力。

而秦晋联姻便在这种情况下诞生的,对于晋国来说,秦国的加盟可以助它轻松平定戎狄的动乱;对于秦国来说,和邻居晋国联姻可谓是强强联手,不仅可以提高自身在各大诸侯国之间的影响力,还为今后秦国统一六国做了铺垫。

由此可见,两国联姻虽不是万全之策,却是当时能想出的最好的办法,第一届秦晋联姻的主人公是晋献公的女儿和秦穆公,后来这位联姻的公主也被称为秦穆夫人。

晋献公与世长辞后,他的儿子奚齐继位,成为新一任的君主,只是没过多久,奚齐就被同胞兄弟奚吾手下的两位士大夫杀害,而奚吾则凭借秦国的帮助登上了晋国国君的宝座,成为晋惠公。

没过几年,晋国发生了非常严重的饥荒,着急忙慌地向秦国购买粮食,秦穆公念及两国交好的情义,运送了很多粮食给晋国,成功帮助晋国度过天灾。

没想到风水轮流转,秦国在第二年也发生了饥荒,第一时间向晋国求助,不过秦穆公万万没想到的是,晋国居然恩将仇报,非但不卖粮食,反而趁饥荒攻打岌岌可危的秦国。

于是,这件事引发了两国又一次交战,这一次晋军惨败,就连晋惠公也沦为秦国的俘虏。

不过好在有秦穆夫人百般求情,秦穆公才同意将晋惠公放走,还立下了一份盟约:晋国被秦国打败,需要将太子圉送到秦国来当人质,以此来表示晋国向秦国求和的诚意。

后来,秦穆公还将怀嬴嫁给太子圉,就是期盼有朝一日太子圉成为一国之君后,通过王后来操控太子圉,也就是掌控晋国未来的君主。

不过,这次联姻最终呈现出的效果却不尽人意,太子圉一个人孤苦伶仃地在秦国当人质,他的内心是多么痛苦和煎熬,哪怕秦穆公将公主嫁给他,也无法让他甘心为秦国所用。

后来,晋惠公病了,太子圉得到消息后偷偷回到晋国,在晋惠公离世后顺利继承王位,被称之为晋怀公。不过晋怀公的治国能力不够,根本不懂得如何处理内忧外患。

与此同时,晋国公子重耳在外流亡十几年,他四处奔走寻求...

查看更多
6 你知道成语秦晋之好是什么意思吗?带你了解秦晋之好的由来
秦晋之好
秦晋之好是什么意思
秦晋之好的由来

你知道成语秦晋之好是什么意思吗?

秦晋之好指春秋时秦晋两国不止一代互相婚嫁。后世多泛指两家联姻。

那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各民族处于迅速发展和急剧变革的时代。在这期间,我国各民族以华夏族各诸侯国为中心,经过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争斗和融合,奠定了中华民族发展的基础。“秦晋之好”就是这种融合的典型代表,它不仅仅是华夏族内部联姻,更反映了当时华夏族与周边各民族,尤其是戎狄民族的广泛交流与融合。

当时,秦国和晋国是两个相邻的大国。秦国地处今甘肃东部和陕西中部地区,在戎狄中发展壮大。因秦人在和戎狄的交往中融合了戎狄的习俗,因而受到华夏诸国的歧视,被称之为“秦戎”、“狄秦”等。但经过不懈努力,秦国势力比较强大,而当时的晋国已经是中原的强国。

秦穆公为了实现霸业,主动与晋国结好。晋献公于公元前654年将其女儿伯姬嫁给了秦穆公。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秦晋之好”的开端。

后来,晋国发生内乱,晋献公的两个儿子夷吾和重耳分别逃往他国避难。晋献公死后,夷吾许以割让河东五城作为条件,得到了秦穆公的支持,顺利继承了王位,称为晋惠公。但他不仅不履行与秦国的献城承诺,而且三番五次挑衅秦国边境。公元前647年,晋国发生饥荒,晋惠公派人向秦国求救,秦国不计前嫌提供援助。可是事后晋惠公并未感恩图报,反而在两年后趁秦国发生旱灾之际,发动大军进攻秦国。秦穆公派军与晋战于韩原,晋军大败,晋惠公被俘。晋国被迫割让河东五城归秦,同时晋惠公以太子圉入秦为人质才得以脱身回国。太子圉到秦国后,秦穆公为了笼络他,把自己的女儿怀赢嫁给了他,由此两国亲上加亲,秦国归还了晋国河东五城。秦晋两国以黄河为界重修旧好。

按理两国关系应该是很稳固的了。可是当太子圉听说自己的父亲晋惠公病重时,害怕国君的位置会被传给别人,于是就扔下妻子怀赢,一个人偷偷跑回晋国。第二年,晋惠公死后,太子圉就成为晋国君主,这就是晋怀公。从此晋国跟秦国不相往来。

秦穆公闻知此事后大怒,立即决定帮助重耳当上晋国国君,还要把女儿怀赢改嫁给他,当时公子重耳尚在国外避难。公元前636年,秦穆公派兵护送重耳返回晋国,东渡黄河,占领狐。秦国和重耳的代表在郇会盟和谈。晋国同意立重耳为国君,遂入都城绛,公子重耳就成为了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秦晋两国遂和好如初。

查看更多
7 秦晋之好的由来你知道吗?原来这个成语有这样的故事
秦晋之好
秦晋之好是什么意思
秦晋之好的由来

秦晋之好的由来你知道吗?

春秋战国,是历史上最宏大的一个时期,总跨度长达400年。其中春秋时期200多年,战国时期约200年。是我国历史上“百家争鸣”“诸侯争雄”的风云时代,它的复杂、纵横、交织,比三国更深,也是作者最喜欢的一段历史。

风云诡谲、邦国争雄,每个君主的背后都有一串交织着的故事,或谲诈、或雄起、或衰落;每一段时光,都凝萃着智慧,沉淀着文化,或哲思、或感悟、或成败。

以春秋战国事迹为背景,千百年来流传下了数以千计的成语故事。比如:退避三舍、完璧归赵、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等。其中还有一个“秦晋之好”,最是耐人寻味。

在近代,秦晋之好主要指的是男女之间的婚姻。作者记得小时候看到结婚的时候,很多家的对联横批上,都会用到“秦晋之好”这4个字!

看到“秦晋之好”,了解历史的朋友,第一眼就能看出这是一种政治联姻。

政治联姻,在中国历史上非常常见,比如汉朝时,王昭君远嫁匈奴;唐朝时,2次与吐蕃联姻;甚至康熙时期,还将蓝琪儿远嫁葛尔丹,以达到政治的目的。

那么,秦晋之好,到底说的是什么故事呢?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进那个烽烟迭起的时代。

纵观春秋战国历史,春秋时期,晋国的国力非常强盛,与楚国,齐国,并成为三大强国。而当时的秦国远处甘肃荒凉之地,非常弱小,中原的几大强国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

后来,到了秦穆公时期,秦穆公为了与中原结好,就想与当时强大的晋国联姻,于是他向晋献公求婚,晋献公就把大女儿嫁给了他。

其实,最原本的“秦晋之好”说的就是这么一回事。但是后来还有更多的秦晋联姻,把这个成语诠释的更加丰富。

话说,晋献公到了晚年,年迈昏庸,要将小儿子立为国君继承人,还杀死了当时的太子申生,引起朝中动荡。这时候他的另外两个儿子看见形势不妙,分别开始逃亡。

一个叫夷吾的儿子,逃到了梁国;一个叫重耳的儿子,逃到了翟国。重耳大家都很熟悉,他后来登基之后做了晋国的国君,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晋文公!

晋国动乱平定之后,夷吾脑子比较聪明,就去找秦穆公,他许给秦穆公五座城池,秦穆公保他做了国君,是为晋惠公。等做了国君之后,夷吾却变卦了,没有给秦穆公割让城池。

秦穆公念着晋献公“秦晋之好”的情意没有追究。没过多久,晋国遭灾,找秦国借粮,秦国也慷慨的给他了。可是晋惠公夷吾却不很不厚道。

两年之后,秦国旱灾,晋惠公不但不救,反而出兵攻秦,一场大战,秦军大败晋军,连国君晋惠公也被俘。后来在伯姬公主(秦晋之好嫁过来的公主)的求情下,秦穆公才作罢。

晋惠公回去之后老实了,不仅把以前许诺的城池割让给了秦国,还派太子圉到秦国做人质。后来秦穆公为了笼络太子圉,把自己的女儿坏颖嫁给了他,这也可以算作“秦晋之好”的联姻。

晋惠公死后,秦穆公将太子圉护送回国继位,是为晋怀公。

谁知道太子圉回国后,和他爹年轻时一个脾气,很快就和秦国闹翻了脸,最后老婆也不要了,把怀颖赶回秦国,对秦国来说,这可谓是奇耻大辱。

秦穆公这会真是气的要死!但是也没有办法!这时...

查看更多
8 秦晋之好是什么意思?这个成语是怎么由来的
秦晋之好
秦晋之好是什么意思
秦晋之好的由来

秦晋之好是什么意思?

秦晋之好是一个汉语成语,泛指两家联姻。

公元前676年,晋武公之子姬诡诸继承君位,即晋献公。献公之父武公晚年娶齐桓公女儿齐姜,齐姜则与当太子的姬诡诸有私情。姬诡诸继位后,把庶母齐姜娶为夫人,生女伯姬及子申生。伯姬在后来的秦晋政治联姻中嫁给秦穆公为夫人,这便是所谓“秦晋之好”的开端。

后来,晋献公年迈昏庸,要立小儿子为国君继承人,从而杀死了当时的太子申生。于是,另外的两个儿子夷吾和重耳,分别逃往梁国和翟国避难。 再后来,夷吾得到姐夫秦穆公的帮助,做了晋国国君(晋惠公)。但是不久,夷吾就与秦国失和,发兵攻打秦国,终遭惨败,还叫儿子公子圉到秦国做人质,这才将两国的关系修好。

秦穆公为了笼络公子圉,把自己的女儿怀嬴嫁给了他。这在当时的社会来说,是一件亲上加亲的事,按理关系应该是很稳固的了。

然而公子圉听说自己的父亲病了,外公家又被秦国灭亡,害怕国君的位置会被传给别人,跑回了晋国。

秦穆公立即决定要帮助重耳当上晋国国君,把逃到楚国的重耳接过来,还要把女儿怀嬴改嫁给他,第二年,公子圉就做了晋国君主,成为晋怀公,跟秦国不相往来。

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当上了晋国的新国君,成为有名的“春秋五霸”中的晋文公,秦穆公也在重耳死后不久,借机打败已经成为中原的霸主的晋国,也成了“春秋五霸”之一。

因此秦晋之好代表的是一种政治上的联姻,是国家之间的联合,但后来渐渐将男女之间的婚姻也称作结为“秦晋之好”。

查看更多
推荐栏目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