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无情,在古代最无情的人非皇帝莫属了。为了皇位,他们可以嗜杀兄弟甚至父亲,这一切都是为了获得成为第一的无限权力。或许很多人会觉得,就算为了权力,也不用做的那么决绝吧,最起码在我们心中亲人是最重要的人啊,但是如果这些亲人是你的竞争者怎么办。不竞争就会死的这种情况又该怎么做。
很多皇帝心狠手辣,为了集权也会不断使用手段,在皇家,没有亲情的温暖所言,就如同后宫的那些事。但是凡事都有个例外,并不是所有人都会为了权力拼破头脑。例如李旦的儿子李宪,他不仅没有争夺皇位,反而拱手相让给自己的弟兄。虽然自己没有当上皇帝,但到最后他也被封为“皇帝”,可以说并没有什么后悔之言了。
李宪,李旦的嫡长子,在顺位继承的年代,作为嫡长子可以说是拥有着先天优厚的条件,除了外在条件之外,李宪的内在条件也非常的优越。善于写诗歌和通晓音律,会吹非常多种乐器,是当时的大才子,这样的人成为皇帝,也是很不错的。但是我们都知道,一个皇帝的后宫会有许多妃子,也会有许多孩子,有才气的孩子并不只有一个,李隆基就是当时的其中一位。
唐玄宗是怎么登上皇位的?
李隆基就是著名的唐玄宗,他年轻有为,发动唐隆政变。在上位后,他勤于朝政,积极改革,开创了唐朝的盛世,可以说是一个非常有作为的皇帝了。但就是因为年少有为,对国家有大功,所以在朝廷上下有着一定的发言权。按照规定,李旦应该封李宪为太子,但是又因李隆基有功,怕李旦当成太子后,两人会进行较量,进行不可避免地屠杀,所以他十分地纠结,迟迟不肯立下太子。
皇帝都喜欢权力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而李宪虽有才华,但在李隆基的手下拥有兵权,这些都是立太子时需要考虑的,因为稍有差错,国家的繁荣与安宁可能就会一去不复返。作为孩子,父亲的心里在想什么大家都是很清楚的。
于是李宪为了让父亲心安,主动找到父亲说,君王是皇家事,皇家又关系到国家事,在和平时期,应该按照规矩以嫡长子为先,但现在的世道,并不太平,处于非常时期,应该更看重有功之人。于是他请求父亲,不要立他为君主。
有了孩子的这些话,他不再纠结,立李隆基为太子,将皇位传授给他。若是好争的皇帝,在上位之后不一定能容得下这样的人,毕竟这个皇位是他人让出来的,但他们两人的兄弟之情,很明显超过了我们的预期。不仅没有发生政变,李宪为了堵住天下人之口,还从不询问政事,也不培养自己的势力,只干自己的事情,这或许也是两人不发生争吵的原因吧!
李宪虽没当上皇帝,但自唐玄宗上位,两人关系非常好,常常聚在一起交谈。不仅如此,还封李宪为“让皇帝”,死后仍葬于惠陵,享受了与皇帝一般的待遇。不得不说,李宪是有担当,有眼光的一个人。
为了国家更好的发展,甘于让位给弟兄,而在时间的见证下,也证明了他确实没有选错人。而在这种情况下,两人的感情还能超出一般的兄弟,说明他的情商还比常人高出许多。因为若他不断干政的话,两人的关系不一定能如此深厚,而能够获取到皇帝如此之高的待遇,虽没有上位...
查看更多与“唐玄宗是怎么登上皇位的?其实都是因为他的大哥有眼光”相关的文章
唐玄宗登基并不是那么的正统
李隆基,史称唐玄宗,又称唐明皇,当了四十四年皇帝,既创造“开元盛世”,也制造了“安史之乱”,是中国历史上知名度最高故事最多的皇帝之一。但李隆基并非娘肚子里出来就该是天子,他的父亲李旦是唐高宗李治的第八子,而他则是李旦六子中的老三,按古代嫡长继位的一般规则,这父子二人都没有当皇帝的资格。但事情就这么蹊跷,大唐王朝自开国至此,还没有人是以皇长子的身份登上帝位的。那么,李隆基是如何当上皇帝的呢?这要从“唐隆之变”说起。
神龙元年(公元705年),张柬之等发动“神龙革命”,革周复唐,迎唐中宗李显复位。李显是一个昏庸的皇帝,既纵容老婆,又溺爱女儿,并听任她们胡作非为。景龙四年(公元710)六月,李显被一心想当女皇的老婆和恣意要当皇太女的女儿害死。这就给早就在一旁侧目,伺机而起的李隆基及其姑母太平公主以可乘之机。又一场残酷的宫廷喋血就这样发生了。
李显死后,韦后先将十六岁的李重茂立为皇太子,随即又立为皇帝,自己则学武则天临朝称制。继而又密谋害死李重茂,再除去相王李旦和太平公主,行武则天革唐故事。韦后自知人心不附,遂调五万兵马,由韦氏族人分领,守护宫庭。就在这剑拔弩张,事变一触即发之际。平时紧附韦氏的兵部侍郎崔日用,深知李隆基平日厚结羽林豪杰并非善类,害怕谋唐之事一旦反复,必大祸临头。于是暗中使宝昌寺和尚普润直入临淄王府,去向李隆基告密。情况紧急,李隆基立即起身道:“事不宜迟,和尚先回寺,即密告日用,即日行动。”
随即李隆基前往太平公主府。虽韦氏对京城严加戒备,却不敢限制李唐皇室的行动,她哪里知道李隆基早已联络好果毅(禁军将领职称)陈玄礼、葛福顺、前朝邑卫刘幽求、御苑总监钟绍京、长上果毅麻嗣宗、万骑果毅李仙凫等作为内应了。李隆基与太平公主密谋后,公主谴其子薛崇简及刘幽求、麻嗣宗等潜入禁中。入禁前,薛崇简等问李隆基:“是否禀告相王?”李隆基回答:“吾曹为此以殉社稷,事成,福归于相王及公主;不成,则以身死之,不以累王也。今启而见从,则王参予危事;不从,将败大计。”是时,御苑总监钟绍京正在御苑家中,官舍人报称:“有人求见。”钟绍京心知临淄王已到,即将行事,他反有些害怕迟疑起来。其妻许氏见状,说:“忘身殉国,神必助之。且同谋素定,今虽不行,庸得免乎?”钟绍京如梦方醒,忙出来拜见李隆基。
李隆基知道此时羽林将士皆屯于玄武门。夜幕将临,果毅葛福顺、李仙凫到李隆基驻足处请命。时至二更,邑尉刘幽求自外来,说道:“天星散落如雨,天意如此,时不可失!”葛福顺见临淄王点头应允,便拔剑直入羽林营,先杀了韦睿(韦氏族弟),羽林兵一见,也跟随葛福顺将韦播、高嵩(韦氏党羽)杀了;对着正在观望的部分羽林军头目,葛福顺大呼:“韦后鸩杀先帝,谋危社稷,今夕当共诛诸韦,立相王安天下。敢有心怀两端助逆党者,罪及三族!”羽林军平时早已对韦氏不满,听了葛福顺的言语,皆欣然从命。随后,众军与刘幽求一...
查看更多与“唐玄宗怎么登上皇位的?这都要从“唐隆之变”说起”相关的文章
唐朝,一直是中国历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一个朝代。在这个朝代,女性地位得到了空前的提高,除了第一个女皇帝武则天之外,各位公主比如安乐公主还有太平公主都有很大的话语权,不仅如此,唐朝还有女宰相和韦后这样权倾一时的唐女性。
在波谲云诡的宫闱斗争中,她们都是重要的参与者,决策者。
公元710年,武则天的第三子,唐中宗李显突然暴毙而亡,大唐帝国甚至还没有选好他的继承人。朝中的气氛非常紧张,韦后是李显的第二任皇后,她为人骄奢淫逸,野心勃勃,一直想要效仿武则天,当第二个女帝。
有传闻说中宗暴毙是她下手毒死的,当时的太平公主就深信这一点。但韦后在朝中安插了自己的党羽,实力很大,她想立自己的儿子李重茂继位,因为她的儿子年纪还小,自己可以效仿武则天垂帘听政。
这一决定遭到了李唐世家的反对,包括太平公主和以相王李旦为首的宗室一族。后来两方相互妥协,决定让相王李旦辅佐李重茂。
但在遗诏颁布之前,韦后反悔了,她悄悄调集了自己的亲兵,将李旦控在了宫中,把朝中的重臣也换成了自己的人,京城里的精锐军队都被她的娘家把持,这一切,看似已成定局。
但她却忽略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临淄王李隆基。他彼时只是个小小的王室成员,看似每天都在京城逗猫惹狗的闲逛,其实早已经结交了很多忠于李唐世家的官员,这些官员有的是被韦后打压,有的是官职不够大,所以韦后并不以为意。
并且李隆基还经常邀请军队中的一些士兵出来喝酒赌钱,这些人非常爱跟他赌钱,因为每次都是他输,就这样,作为一个正统李唐后人的李隆基在军队中的好感非常高。
渐渐的,李隆基就在韦后的眼皮底下建立起了属于自己的势力,正是这些小官员和底层士兵,在他和太平公主发动政变时起了关键作用,将韦后赶下了台。
唐玄宗怎么登上皇位的?
相王李旦也成功即位,成为了唐睿宗。他一登基,就面临着立谁为太子这个重要的抉择,这时,李隆基与太平公主的矛盾也表面化了。太平公主也和武则天一样,野心勃勃,想要选择软弱的长子李成器为太子,不愿意让政变中出了大力的李隆基掌权。
太平公主经常去给李成器做说客,告诉李成器,他才是嫡子,必须要当太子,即便李成器不喜政事,也有自己尽力辅佐。
李成器虽然只喜欢音律和诗歌,却也是个明白人,知道自己的弟弟李隆基才是最适合当皇帝的人,因此下定决心,在上朝的时候,当着所有朝臣的面,坚决要求立自己的弟弟李隆基为太子。
他的这番行为让头疼的唐睿宗高兴了一番,本来他就觉得李隆基政治才能比温和的长子高,但也不愿看到兄弟相残的惨剧,如今李成器主动相让,自然是随了他的心意,颁布诏书,即刻立李隆基为太子。
李成器虽然没有当成皇帝,但是他做了明智的决定,将自己置身政治之外,安度了晚年。李隆基对这个哥哥也十分感激,在他死后,还给他追封为了“让皇帝”。
查看更多与“唐玄宗怎么登上皇位的?背后原来有这样的故事”相关的文章
开创“开元盛世”的唐玄宗怎么登上皇位的?
唐肃宗李亨在灵武即位是唐朝中期政治史上的一件大事,一直以来颇受人们关注。玄宗的交出政权,肃宗的接受政权,在这交接过程中,至今留有许多谜团还没有被解开。这其中人们最关心的问题是:唐玄宗李隆基真的有意传位?
唐肃宗李亨是玄宗李隆基的第三个儿子。从小聪敏强记,两岁封王。玄宗废掉太子瑛之后,朝廷中以李林甫为首的多数大臣都拥护玄宗宠妃武惠妃的儿子寿王瑁为太子。但是玄宗却认为李亨年长,又听高力士的话。在他的坚持之下,李亨得以在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入主东宫。天宝十三年(754年)正月,安禄山来朝,李亨觉得他有谋反的迹象,于是请求玄宗诛杀安禄山,但是玄宗没有听他的话。后来,安禄山果然叛变,大兵压向京师,玄宗等仓皇向蜀郡出逃。
马嵬驿兵变之后,玄宗的队伍中发生了意见分歧。有的认为不可以到蜀郡去,有的主张到太原,有的提议到朔方,有的说还是回京师的好。玄宗一心想入蜀,在征得大家同意后决定继续前进。老百姓们“遮道请留”,希望皇帝不要离开宫阙陵寝所在之地。玄宗想了很久,最终还是西行了,叫太子李亨留在后面宣慰父老。过了一会儿,人越聚越多,竟达数千人。百姓父老拉住太子骑的马,太子无法前行。太子的两个儿子及李辅国劝太子留下来,以便东讨逆贼。玄宗走出了一段路,见太子不来,心中有所疑虑,无奈之下,拨给他两千人马,命他收复长安。
有学者认为,太子“不得行”是故意制造的假象。长期以来,太子与父皇有较深的裂缝。玄宗曾同日赐死三个皇子,太子看在眼里,心里十分恐惧。如果继续跟随父皇到蜀郡,今后太子地位能否保住,是难以预料的。他采用了李辅国等人的意见,让老百姓出面遮道请留,以求得发展个人势力。玄宗已经预感到太子要走自己的路了,不禁叹了一声:“天也。”就与太子分道扬镳了。
李亨率众自奉天一路北上,于天宝十五年(756年)七月到达灵武。仅过三天,他就在城南即皇帝位,是为肃宗,遥尊玄宗为太上皇,改元至德,颁布诏书,大赦天下。
就像当年李亨能入主东宫,全靠其父王李隆基的坚持一样,史书记载,肃宗能在灵武顺利即位,其父亲的“让位”之举起到了关键作用。
从《唐大诏令集》收进的《肃宗即位赦》和《肃宗即位册文》这两份官方文书来看,玄宗似乎在马嵬驿兵变和安史动乱之前就已经有厌烦每天处理朝政的情绪,并且有要传位给太子李亨的念头。《旧唐书》的《韦见素传》和《杨贵妃传》以及《资治通鉴》等分别提到了玄宗想要传位或禅位之事,论调与上述两份文件一致。因而从表面上看,玄宗早已有了禅位之心,马嵬驿兵变则让他如愿以偿。然而,只要再仔细探究一下整件事情的前因后果,就不难看出其中存在着许多不合逻辑的地方。
从常理而言,没有一个大权在握的封建君主会心甘情愿地让出宝座。自汉代以来的太上皇,除了那些名为传位实仍独揽朝政,或名为传位实则等待时机重新上台者以外,其余的太上皇最后的结局都是比较凄惨的。更何况唐玄宗并非碌碌无能之辈...
与“开创“开元盛世”的唐玄宗怎么登上皇位的?这背后其实有很多谜团”相关的文章
大唐历史里唐玄宗怎么登上皇位的?作为唐朝国力巅峰“开元盛世”的开创者,唐玄宗在即位之前的命运是十分曲折坎坷的。
唐玄宗李隆基(684-761),祖父唐高宗李治,祖母武则天,父亲是武则天的幼子、唐睿宗李旦。李隆基兄弟六人,他排行第三。他三岁那年被封为楚王,虽然身份高贵,但大哥李成器早就被册封为太子,按常理看,隆基是当不了皇帝的。
本来皇帝之命可遇而不可求,隆基当时年龄又小,并未因此有什么烦恼。安安稳稳做个亲王,人生也十分舒服。只是在政局不稳的唐初,安稳平静的人生也不可得。
一、父亲被废、母亲被杀
公元690年,武则天废黜唐睿宗,自立为帝,国号大周。隆基与众兄弟被撵出皇宫,政治待遇一落千丈。武则天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大力提拔武氏子弟,她的侄子武承嗣被封为魏王,武三思被封为梁王。一些善于逢迎拍马的臣子,甚至上表请册立武承嗣为皇储,取代睿宗李旦的皇储地位。
此事虽然没有成行,但武则天与李旦、李隆基等子孙的关系日渐疏远。李旦家人不免耿耿于怀,颇有怨言。692年,李旦的两个妃子窦氏、刘氏入宫拜见婆母娘武则天,居然被同时残杀,连尸体都不知掉扔到哪里去了。据考证,窦氏、刘氏正是因为搞“蛊道”诅咒武则天夺睿宗的皇位,触怒武则天才被杀。
这个窦氏,正是隆基的生母。8岁丧母,这对幼小的隆基是多么残酷之事。然而他还来不及悲痛,打击又接踵而来。先是李姓皇孙(指高宗诸孙)全都被降为郡王,隆基由楚王降为临淄郡王。接着,武则天为防隆基兄弟作乱,把他们又重新接回宫中软禁起来,隆基兄弟惶惶不可终日,生怕哪天被心狠手辣的祖母一刀杀了。
二、中宗复位,韦后弄权
这种朝不保夕的日子持续了九年,隆基从8岁幼童长成了17岁的青年。由于武则天的统治更加稳定,被废掉的唐中宗(睿宗之兄)也被立为皇太子,隆基和兄弟们都被放出皇宫,恢复了自由。
局势的变化一日千里。中宗成了太子,睿宗的太子位便被剥夺,改封为相王。隆基的地位进一步下降。
公元705年,年老多病的武则天困卧宫中,逐渐失去对政局的控制,以张柬之为首的诸大臣发动兵变,诛杀武则天的男宠张易之、张昌宗,逼迫武则天退位,迎皇太子中宗即位,复国号为大唐。
隆基时年21岁,在最具有闯劲最富激情的年纪,目睹了这场暴力的政变,无疑极大刺激了他的血性。
那个庄严神圣的帝位,开始变得像尘世间任何一件物事一样普通。谁说帝王只一人可做!遥想当年高祖皇帝起兵,不也是从隋家夺来的天下。
种子一旦萌芽,总会冲破重重阻力,向着阳光进发。
三、诛杀韦后,扶父夺位
中宗性格非常懦弱,即位后受制于皇后韦氏。韦氏亲眼目睹婆婆武则天专政称帝,野心极度膨胀,效法武则天逐步抓住大权,把中宗架空。韦氏之女安乐公主也效法姑姑太平公主,公开干预朝政,甚至要求中宗立其为皇太女,日后继承大位。
这一对母女空有野心,气度与才智却无法望武则天之项背,故而在皇族内部引起极大愤慨。皇太子李重俊恼恨韦后母女,策动禁兵杀死武三思父子(韦后的支持者兼亲...
查看更多与“大唐历史里唐玄宗怎么登上皇位的?他登皇位的过程比你想象的难”相关的文章
唐睿宗李旦有六个儿子,嫡长子李宪是刘皇后所生,被立为太子。然而李宪最终却没有继承皇位,那唐玄宗怎么登上皇位的?
李宪本名李成器,起初为永平郡王。当初武则天废掉继位不久的唐中宗李显,立唐睿宗李旦为傀儡皇帝,临朝称制,独揽大权。李宪作为唐睿宗的嫡长子,被立为皇太子,时年六岁。后来武则天篡夺李唐社稷,登基称帝,将唐睿宗降为皇嗣,李宪也因此失去太子之位,被改为寿春郡王。
其后女皇武则天立李显为皇太子,宰相张柬之发动神龙政变,逼武则天传位于太子李显。唐中宗李显复位,加封李宪为蔡王。李宪不敢接受,依旧为寿春郡王。
唐中宗猝死(据说被韦皇后毒死)后,韦皇后临朝称制,意欲效仿武则天,为平衡各方利益,进封李宪为宋王。不久,李宪的三弟李隆基发动政变,诛杀了韦皇后,并拥立父亲李旦继位。
唐睿宗李旦再次当上皇帝,为立太子一事犯了愁。按照宗法制,李旦应该立嫡长子李宪当太子,当初李旦第一次当皇帝时就是这么决定的。但是现在不同以往了,楚王李隆基平定了韦皇后,拥立李旦当皇帝,居功甚伟。所以李旦犹豫不决,不知道该立谁当太子。
李宪对父皇李旦说:“太子,是天下人的太子,国家太平时先立嫡子,国家危难时立有功的人。假如立的太子不得当,人民就会失望,臣以死请求立楚王(李隆基)为太子。”李宪多日哭泣推让,态度坚决而诚恳。当时诸王、大臣都说楚王李隆基有匡扶社稷的大功,应该当太子。
《旧唐书·列传四十五》:成器辞曰:“储副者,天下之公器,时平则先嫡长,国难则归有功。若失其宜,海内失望,非社稷之福。臣今敢以死请。”累日涕泣固让,言甚切至。
唐睿宗李旦见长子李宪主动推让太子之位,便嘉奖了李宪的心意,答应了他。李隆基见哥哥李宪推让,于是也推让一番,而李旦不答应。最终李旦下诏立李隆基为太子,并厚赏了李宪。
李隆基当上太子后,制作了一条大被和长枕,与李宪等兄弟同枕共眠,目的是为了为了亲近兄弟,和睦团结。唐睿宗知道后非常高兴,多次赞叹。
不久,唐睿宗传位于太子李隆基,自己当了太上皇。李隆基当上皇帝后,又厚赏了哥哥李宪,封他为宁王。
李隆基亲信兄弟,虽然有谗言从中离间,但李隆基对待兄弟依旧友爱如初。而宁王李宪在众兄弟之中最谦恭谨慎,不干议朝政,也不与人结交,所以最受李隆基亲信和重视。
李隆基的兄弟相继去世,只剩下李宪在世,所以李隆基特别恩宠李宪,赏赐丰厚。后来李宪重病,卧床不起。李隆基派太监送给李宪医药以及御膳,络绎不绝。第二年冬天,李宪病死,终年六十三岁。
李隆基听闻李宪病死,号啕大哭,哭哑了嗓子。第二天,李隆基下诏,认为宁王李宪能推让大位,应该表彰他的贤德。按照谥法,推功尚善为“让”,德性宽柔为“让”,所以追谥李宪为“让皇帝”,衣天子之服下葬。
当初,唐睿宗李旦立太子时,李宪很识时务,清除当前的形势:如果自己当太子,恐怕难以服众,况且李隆基英明神武,不会甘居自己之下,就算自己当上太子,将来斗不过李隆基,还是当不了皇帝。当太子有风险,而如果将...
查看更多与“唐玄宗怎么登上皇位的?其实皇位是他的兄长让给唐玄宗的”相关的文章
能当皇帝靠的不只是命,还要有运气。李隆基就命好,虽然他不是长子,甚至他老爸差一点也做不上皇帝。可李隆基是个有福气的人,居然能抓住救命稻草,坐上了皇帝,而且轰轰烈烈,搞得很壮观。
最初做皇帝的是唐高宗,那是李隆基的爷爷。可也是怕老婆的,唐高宗的那点事算不上隐私,搞得大家都知道了,高宗死后,老婆武则天很强悍,后来居然废了两个儿子,从此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皇帝。
不过女人到底最后还是心软,武则天临死时,还是把皇位交给了自己儿子,就这样李显复位做了皇帝。由于皇后韦氏的挑拨,李显和自己的弟弟李旦等人弄得很僵。不过还是因为韦氏想自立,居然毒死了李显,搞得大唐朝群龙无首。这样,年轻的李隆基振臂高呼,联合朝中有识之士,并且和武则天的女儿唐中宗的妹妹太平公主联手,于是推举李旦做了皇帝。本来李旦曾经在武则天时代做过几天的傀儡天子,如今儿子的翅膀硬了,老子自然也神气起来。
历史上唐玄宗登基
这时候所有该结束的,都已经告一段落。韦氏母女死了,后来牛气的太平公主开始觊觎权利。这个女人不寻常,他知道懦弱的哥哥不是对手,于是开始设计侄子。她说李隆基不是嫡长子,母亲也不是皇后,这样的人不配做大唐的储君。她甚至挑拨李隆基和哥哥李成器的关系,唆使李成器和李隆基争太子位。
不过李隆基可不是一个省油的灯,面对着姑母太平公主的步步紧逼,李隆基暗中培植自己的力量,尤其是一个叫宋璟的大臣,反复向唐睿宗李旦劝谏,李隆基是国家柱石,为国家立下汗马功劳,皇帝陛下既然已经做了太子,就没有废掉的可能。宋璟据理力争,言语卓卓,让人油然而生敬意。皇帝一见,果然深受感动,于是坚持李隆基为太子。
多行不义必自毙,太平公主到底到了最后,居然想着要毒死李隆基,因为李隆基事情太多,要靠吞食天麻来提神,太平公主买通了李隆基身边的宫女元容容,要在天麻里加些毒药,谁知走露了风声。李隆基反而纠集忠贞之士,仔细注视太平公主及其党羽的一举一动。七月三日,埋伏在虔化门的武士率先杀死了太平公主的大将常元凯和李慈。然后又派人把支持太平公主的五个宰相给干掉。李隆基又派人去“保护”皇帝,类似于当年的李世民玄武门之变。皇上一见,顺水推舟,于是下令诛杀叛党,至于太平公主,也难逃一死。
平定了太平公主,唐睿宗正式把权力交给儿子李隆基,从此坐上了太上皇。而唐朝也开始进入了李隆基时代,由于李隆基从纷争的权利中成长壮大,因此更明白中央集权的重要性,不过从此大唐朝开始锐意进取进入了全盛时期。
与“历史上唐玄宗登基,竟然是“玄武门之变”的翻版”相关的文章
公元705年,唐中宗李显将都城从洛阳移回长安,国名由“大周”改回“大唐”,这是当时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情。正是这一年,唐中宗李显把侄子李隆基外派潞州为别驾,潞州的治所在上党,这里是兵家必争之地,盛产“燕赵奇侠之士”,李隆基在这里开始政治资本的积累。
两年之后,李隆基回到长安。回长安之前,他的心腹术士韩礼给他占了一卦,结果有一根蓍草竖着,韩礼非常惊讶地说:“蓍立,奇瑞非常也,不可言”。“奇瑞非常”即不是一般的“瑞”,是一种至富至贵的“瑞”,是天子之兆,绝不能为外人言。这一卦给了李隆基及追随他的人一种勇气。回到长安后,李隆基低调行事,很少抛头露面,暗中却继续在长安招募死士,尤其是网罗在御林军和禁卫军中的豪强,等待时机。
公元710年(农历)六月初,唐中宗李显去世,李隆基的时机终于来了,这时有人向他提出建议,称如此重大的事应该让相王(李隆基的父亲李旦)知道,这个说法被李隆基断然拒绝。他说:“我拯社稷之危,赴君父之志;事成,福归于宗社;不成,身死于忠孝,安可先请,忧怖于大王乎。若请而从之,是王与危事;请而不从,则吾计失矣”。《旧唐书·玄宗纪》
这种事情怎么能惊动我的父亲,他告诫众人,绝不能对他的父亲泄露此事。我们现在所干的事,是关乎大唐安危的事情,如果成功了,是大唐的福分,一旦失败,我们得慷慨就义,这种事绝不能把我父亲拖进来,不能让他担心,更不能因为他不从,而坏了我们的事情。
李隆基知道自己的力量,他更知道自己的父亲,父亲的恬淡、无争的,极有可能不同意,而这件事又如此危险。这体现了李隆基的担当和见识。有些人与生俱来就有领袖的气质,一种见解,一种担当,一种判断事情的准确性,李隆基恰恰就有这样一种特质,接下来的事情很简单,李旦再次登基做皇帝,因为他已经做过一次皇帝了。
公元710年(农历)6月21日,相王李旦登上了宫廷的安福门楼,向守候在门楼下的父老乡亲宣谕:“赖天地之保佑,赖祖宗之垂佑,也多亏我们全军将士的努力,大唐将再次回归到列祖列宗制定的正确道路上来”。
历史上唐玄宗登基
门楼下面欢呼动地,唐睿宗李旦顺其自然地复辟了。两年之后,父亲李旦就把皇位传给了儿子李隆基,并于公元713年发布公告:“自今军国刑政,一皆取皇帝处分,朕方无为养志,以遂素心”。李隆基正式开始主载大唐这艘巨轮。
查看更多与“历史上唐玄宗登基,其实都是靠李隆基的担当和见识”相关的文章
“春宵苦短日高起,君王从此不早朝”这句诗相信很多人都听过了,而这句诗句讲的就是李隆基和杨玉环的故事,那么你知道李隆基是如何当上皇帝的吗?今天小编就告诉大家李隆基怎么当上皇帝的,一起来看看吧!
李隆基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曾孙,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嫡孙,唐睿宗李旦的三儿子。李隆基出生的时候正是武则天主政要做女皇的时候,李隆基幼时聪明伶俐,很得祖母武则天的喜爱,一岁半即被封为楚王。他五岁时,武则天废唐睿宗,自立为皇帝,改国号周。他九岁时,母亲窦氏被武则天秘密处死。公元705年,张柬之、桓彦范等臣乘武则天身患重病之时,发动政变,迫使武则天将皇位传于唐睿宗。
武则天临死时,还是把皇位交给了自己儿子,就这样李显复位做了皇帝。由于皇后韦氏的挑拨,李显和自己的弟弟李旦等人弄得很僵。不过还是因为韦氏想自立,居然毒死了李显,搞得大唐朝群龙无首。这样,年轻的李隆基振臂高呼,联合朝中有识之士,并且和武则天的女儿唐中宗的妹妹太平公主联手,于是推举李旦做了皇帝。本来李旦曾经在武则天时代做过几天的傀儡天子,如今儿子的翅膀硬了,老子自然也神气起来。
但父亲李旦优柔寡断,不愿和太平公主发生正面冲突,总是忍让。而太平公主则认为是自己给了他做皇帝的机会,功劳巨大,所以她掌握了朝政大权。随着自己势力的强大,太平公主的野心也膨胀起来,想像母亲那样也做做女皇。太平公主的主要对手便是太子李隆基,开始她没把他放在眼里,觉得他还年轻,但后来了解了李隆基的英勇果断之后,就开始防范他。
历史上唐玄宗登基后做了什么事情?
到公元712年,睿宗怕再这样下去,李唐江山又大乱,于是毅然把帝位让给了儿子李隆基,年号先天。只是仍然掌握了朝政大权:朝廷三品以上官员的任免权和军政大事的决定权。睿宗的让位加剧了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的矛盾。双方都在积蓄力量,准备除掉对方。李隆基于是果断下手,将太平公主党羽一网打尽.
太平公主逃入终南山的寺庙里,三日乃出,赐死于家,儿子们也被赐死。只有薛崇简多次因为劝谏太平公主交出权力被母亲鞭挞惩戒,特免死,赐姓李,官爵如故。太平公主被抄家,财货山积,珍物侔于御府,厩牧羊马、田园息钱,收之数年不尽。李隆基诛杀太平公主留下一个后遗症,就是宦官得势。
唐玄宗天宝年间,在一派歌舞升平声中,逐步转化成了一个贪图逸乐的皇帝。杨玉环擅长歌舞,通晓音律,善解人意。玄宗极为喜欢,渐渐迷恋,不能自拔。不久,杨玉环专宠后宫,宫中称她为娘子,仪体规制等同皇后。天宝初年,杨玉环被册封为贵妃。杨玉环何以如此迷人,令玄宗神魂颠倒,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与“历史上唐玄宗登基后做了什么事情?第一件事就是铲平太平公主”相关的文章
提到中国历史,就不能不说唐朝,提到唐朝就不能不说唐玄宗。而如此卓著的皇帝唐玄宗是如何一步一步走上帝位的,或许很多人都不知道。毕竟唐玄宗的称帝之路,却是多些坎坷,几经政变,不像多数皇帝那般顺利。 那么历史上唐玄宗怎么登上皇位的?
公元690年,武则天罢黜唐睿宗李旦(唐玄宗李隆基之父),自立为帝,国号大周。年幼的李隆基被逐出宫。两年后,李隆基生母窦氏入宫觐见,便再没有出来,被诬“诅咒”之罪,处以极刑。失去母爱的李隆基不久又被接回宫中,软禁起来,这一关就是九年。李隆基长大成人,时值17岁,对宫廷斗争已经明了于心,而多年的压抑却养成了李隆基隐忍与坚韧的性格。这对后来李隆基的成长有着关键作用。
公元705年,宰相张柬之等大臣发动神龙政变,逼迫武则天退位,迎中宗李显即位,李旦被封为相王。算是重新步入政治舞台。李隆基走出武氏阴霾,逐渐展露出政治才华。
唐中宗李显性格懦弱,因长期与韦后相依为命,即便贬黜期间,依旧不离不弃。中宗心中多有愧疚,对韦后百依百顺,哪怕是军国大事,也唯命是从,不愿有悖。如此这般,便让韦后愈发大胆起来,想效法自己婆婆武则天,成为第二个女皇帝。便勾结自己女儿安乐公主、武则天侄子武三思(安乐公主之公公)独揽朝政,卖官鬻爵。搞得整个朝堂乌烟瘴气,天雷滚滚。
当时太子李重俊见不惯韦后垂帘听政,策动羽林军,发生兵变,可惜失败。李重俊身死,史称“景龙政变”。政变失败,武三思却被诛杀。这让韦后与安乐公主对李氏皇族子弟更加忌惮,将他们纷纷外贬。李隆基被贬潞州别驾。
此后,韦后与安乐公主再无顾忌,把控朝廷,变本加厉。二人合谋,鸩毒中宗,想要抢班夺权。可怜二人千算万算没算到,唐朝李氏皇族男子被贬,女子中却也有出类拔萃的人物。武则天之女太平公主识破韦后阴谋篡位,立刻草拟遗诏,立温王李重茂为太子,相王李旦辅政。大大牵制韦后与安乐公主,阻止其二人做非分之想。
而回京的临淄王李隆基也没闲着,不断积蓄力量,招募人才。又结交军中首领,羽林军、万骑营等。七月,李隆基见时机成熟,与太平公主发动政变,诛杀韦后、安乐公主等韦氏亲族,史称“唐隆之变”。事成之后,拉下傀儡皇帝李重茂,拥立相王李旦复皇位,推举李隆基为太子。太平公主这位大功臣也得到封赏,权重更甚。
接下来,朝堂似乎可以风平浪静了。其实不然,反而暗潮涌动,不逊韦后之时。当时七位宰相,五人是太平公主的人。太平公主权倾一时。太平公主随着权势越大,心中想法也多了。想废黜李隆基这个能力出众的太子,拥立一个傀儡太子,为以后自己可以垂帘听政做准备。在朝堂多次与李隆基意见分歧,又四处宣扬,立嫡立长,李隆基为帝三子,名不正言不顺,被宋璟大声驳斥,尤不死心。
712年七月的一日天降异象,一颗彗星划过长安城西天际,太平公主见状大喜,心生一计,让人向睿宗进谗,说天生异象,主皇帝太子易位。只有废黜李隆基太子之位,才能解星象之灾。可惜,万万没想到,刚刚重登大宝两年的唐睿宗...
查看更多与“历史上唐玄宗怎么登上皇位的?可以说他的皇位是捡来的”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