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扶苏怎么死的

发布时间:2020-07-08
1 公子扶苏是因为什么死的?当时民间竟然不知道扶苏已死
扶苏
扶苏怎么死的

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冬天,秦始皇巡行天下,行至沙丘时病重,秦始皇命中车府令赵高写遗诏给扶苏,遗诏内容是让扶苏将兵权交给蒙恬,赶快回咸阳主持丧事并继承帝位,当时遗诏已经封好,还没来得及交给使者送去,秦始皇便不幸去世。

秦始皇死后,赵高和丞相李斯等人与秦始皇的小儿子胡亥阴谋篡改秦始皇的遗诏,立胡亥为太子,同时伪造一封遗诏赐给扶苏,让胡亥即位指责扶苏在边疆和蒙恬屯兵期间“为人不孝”、“士卒多耗,无尺寸之功”、“上书直言诽谤”,逼其自杀。

胡亥派使者将遗诏送到上郡给扶苏,扶苏看到遗诏内容,就哭泣着走入内宅,准备自杀,蒙恬阻止扶苏说:“陛下如今在外,还未立太子,派我率领三十万大军把守边疆,让公子你来监督,这是关系天下安危的重大任务!如今只因一个使臣到来,你就想自杀,你哪里知道这不是奸诈的诡计呢?我请求你重新去请示一下,等请示之后再死也不迟!”

使者在旁边一再逼迫催促,扶苏为人仁弱,对蒙恬说:“如果父亲命令儿子自杀,那还要再请示些什么呢?”说完便自杀而死。

扶苏死后,胡亥登基,是为秦二世,扶苏素有贤名,当时民间尚不知扶苏已死,所以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反抗秦二世暴政时,陈胜说:“天下受暴秦的统治已经很久,我听说秦二世是秦始皇的小儿子,不应该由他继位,应该继位的是公子扶苏。就因为扶苏屡次规劝秦始皇的缘故,秦始皇就派他领兵驻守外地。现在传闻扶苏并没有罪,秦二世却把他杀害。百姓都听说扶苏贤明,却不知道他已死。项燕原是楚国的将军,多次立下战功,爱护士兵,楚国人都拥戴他。

楚亡后有的人认为他已死,有的人认为他逃亡躲藏起来。现在要是我们冒称公子扶苏和项燕,向天下人们发出起义的号召,应该有很多人响应。”

查看更多
2 始皇帝嫡子扶苏是怎么死的呢?他的一生的最后时光却如此讽刺
扶苏
扶苏怎么死的

王夫之先生的著作《读通鉴论》之中有这样一句话:“商始兴而太甲放,周始兴而成王危,秦并天下而扶苏自杀。“这句话大概是想要表达王朝有大变化之时,总会有人的生命轨迹出现变化。就好比今天我们文章的主人公,秦始皇的长子,也是在王位争夺中自杀的可怜人——公子扶苏。

那位儒雅的扶苏公子在遥远的地界,看完了父皇给他的遗诏,身边有好友蒙恬的陪伴,可他却义无反顾地自杀了。一个小小的圣旨真的能轻易夺人性命吗?让我为您慢慢说道。

长子扶苏的一生

扶苏,秦始皇的长子,母亲是楚国的贵族,他的出身尊贵,是许多人羡慕的。自幼在宫中被好好抚养的他,也学了许多圣人道理,司马迁在《史记》中这样评论扶苏:“扶苏为人仁” “刚毅而武勇, 信人而奋士”。由此可见,扶苏是个在优渥环境中顺风顺水长大的有才公子。

或许是因为他是秦始皇的第一个孩子,身边人都宠爱他,也可能是因为从小读书太多,他性子很宽厚,这为他之后的遭遇埋下了伏笔。

著名的“焚书坑儒“事件大家应该都听过,公元前212年,有术士相互评议秦始皇的暴虐,秦始皇将抓住的四百多人亲自处置,将他们活埋。宽厚又直性子的扶苏竟然公然请柬秦始皇,求父皇放了他们。

“天下刚刚安定,边远地区百姓尚未归附,儒生们全诵读并效法孔子的言论,而今陛下却用严厉的刑法处置他们,臣担心天下会因此不安定。希望陛下明察。”扶苏直愣愣的话激怒了秦始皇,他也顾不上他的长子身份了,一怒之下派他去协助蒙恬修长城,顺便抗击北方匈奴。

也正是秦始皇的这个决定,使扶苏去到了恶劣偏远的北方,认识了蒙家军的首领蒙恬,和他结成好友,身边也有了三十万秦军,在远离朝堂的地方也算是过得不错。

扶苏的小日子还算过得可以,有蒙恬那样豪爽的兄弟陪伴,军中众人看他的身份也不会轻易为难他,本来日子可以一直好好过下去,偏偏秦始皇去世了,死后还不安生地给他来了一份遗诏。遗诏上写满了扶苏和蒙恬的罪过,而在结尾处更是命令他自杀谢罪。

蒙恬和他一同听旨,劝说自己的好兄弟扶苏:“陛下未立太子,派我率领三十万大军把守边疆,让公子你来监督,这是关系天下安危的重大任务!如今只因一个使臣到来,你就想自杀,你哪里知道这不是奸诈的诡计呢?我请求你重新去请示一下,等请示之后再死也不迟!”扶苏却哭泣着走进内室,拿出剑,最后自刎而死。

堂堂皇长子,本应是未来的九五至尊,最后却自刎而死。

自刎背后

看到扶苏丝毫不为自己的性命争取一下,就消极赴死,相信大家对于这样的翩翩公子的自刎,内心也有一些不甘。扶苏呀,你有好友蒙恬的陪伴,又手握三十万秦军,在这个遥远的地方足够你称王称霸了,怎么就这样放弃生命了?

其实不仅仅是这一道圣旨给他的压力。扶苏是谁?是聪明机敏的大皇子。这道圣旨传来说明了什么?皇帝不行了。父亲在死亡的最后一刻不是让自己继位而是想要杀掉自己,扶苏却并没有感到诧异。我相信原因有二。

其一,扶苏是臣子,秦始皇是天子,君臣地位饱读圣人道理的扶苏不会违抗。

从焚书坑儒这一事件...

查看更多
3 扶苏最后是怎么被弄死的呢?可以说历史上的扶苏是必死不疑的
扶苏
扶苏怎么死的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巡游途中暴毙身亡,一切发生得太过突然,却给了心怀不正之术的赵高一个机会。

赵高先是连同李斯隐瞒了始皇驾崩的消息,接着又篡改了秦始皇给扶苏的诏书,细数扶苏与蒙恬之“罪状”,即令自杀。此后赵高与李斯扶立公子胡亥继位,同时也拉开了大秦帝国灭亡的序幕。

后人每读至此,不免唏嘘,一来是为扶苏感到惋惜,二来则是陷入深深的困惑与不解,而此困惑又恰好借了当年蒙恬之口叙述出来。

接到诏书的扶苏泣而入内室,正欲自杀,却遭到了蒙恬的制止,蒙恬对扶苏说,“陛下常年居外,又没有立太子,但既然陛下派我领三十万军队守边,又让您来监军,这是何等的重任!如今只凭一个使者带来的诏书,您就准备自杀,怎知其中无诈?不如再向陛下请命,若还是如此,再死不迟”。

蒙恬之言本是至情至理,但扶苏却并没有采纳,而是选择立即自杀。难道公子扶苏当真没有怀疑过这诏书之真伪吗?为什么他不愿意复请命呢?这还得从赵高说起。

赵高的阴谋

《史记》上记载赵高说,“秦王闻高强力,通于狱法,举以为中车府令”。赵高因为精通律法而被任命为中车府令,后来还因此成为胡亥的老师,而他此生的飞黄腾达也仰仗于其对秦律的精通。且看赵高在矫诏中是如何写的:

“今扶苏与将军蒙恬将师数十万以屯边,十有余年矣,不能进而前,士卒多耗,无尺寸之功,乃反数上书直言诽谤我所为,以不得罢归为太子,日夜怨望。扶苏为人子不孝,其赐剑以自裁!”

前面几句只是铺垫,欲加之罪,任赵高如何说都行,最后一句“扶苏为人子不孝,其赐剑以自裁”才是关键。公子扶苏必须死的原因就在于赵高在诏书中给他扣上了“不孝”的罪名。

对于这一点,扶苏自然是看出来了。所以在蒙恬劝阻扶苏的时候,他说了一句:“父而赐子死,尚安复请!”有不少人认为扶苏是愚孝,其实不然,因为在秦朝不孝是明明确确写入律法之中的罪名。秦朝重视孝治与家庭伦理,并将其入法,不孝之行不仅要判罚,而且是近乎于疯狂的重判。

秦律中的“孝道”

首先,秦朝对于父母状告子女不孝制定了一条特殊的法律通道。

秦朝通常将诉讼分为“公室告”和“非公室告”,即官府受理和官府不予受理两种情况。

对于家庭内部矛盾的诉讼,官府通常是不会受理的,但有一例除外。如果父母状告子女不孝,甚至在没有任何理由和证据的情况下,官府必须受理,而且还会对“不孝子”处以谒杀的极刑。

睡虎地秦简《法律答问》中就明文规定了,老人状告子女不孝时,官府不必履行对于一般犯罪告发时的三次原宥的程序,而应该立即逮捕以免逃跑。

秦简《封诊式》里记载了一个真实的案例,一个士伍控告自己的儿子不孝,请求官府将其处以死刑,于是官府立即命人前去抓捕。除了谒杀,还有谒迁之刑,也就是流放。同样是《封诊式》中记载,一士伍向官府请求将自己的儿子处以断足之刑并流放至蜀地,令其终生不得返还。

由此可以看出,在秦朝如果父母告子不孝,不需要任何理由,官府就会对被告立即判刑并执行。

而这也就是扶苏必死不疑的原因。赵高正是抓住了这一...

查看更多
推荐栏目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