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北宋都城

发布时间:2020-07-06
1 北宋灭亡后,南宋的都城定在人间仙境杭州暗示了南宋的结局
北宋
北宋灭亡
南宋

宋朝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比力特殊的存在,一方面它的经济和文化都比力蓬勃,种种文人、书画家层出不穷,另一方面,宋朝又国势羸弱,重文轻武。北宋末年,由于靖康之变,宋徽宗被金人掳去,而徽宗第九子赵构荣幸逃脱,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登位定都,史称南宋。然而不久金兵便攻打至应天,高宗赵构于是南下逃往扬州,驻跸于此。1129年,金人又袭击扬州,赵构于是继续南下逃往临安,之后临安也被金兵占领,赵构又逃往了绍兴暂时驻跸。

在南宋抗金将领们的殊死反抗之下,金兵从临安退却,不久之后,高宗也回到了临安,而此时定都于那边便成为了讨论的重点,而问题的焦点则集中在临安和建康两地。

宋高宗赵构一直以来都是一个被大家诟病的存在,身为南宋国君,嘴上喊着口号要收复失地,再起大宋朝,其实却胆小如鼠,被金人追着打,从应天到扬州再光临安、绍兴,甚至有段时间为躲避金人而在海上漂了数月不敢回都,驻跸杭州之时,亲自取名“临安”,意为暂时安居之所,甚至还将临安的国都完全根据之前的国都格式来设计,只是碍于临安阵势不合,因此接纳了“倒骑龙”格式。这一切都旨在说明自己的志向,总有一天会班师回朝,重振大宋国威,然而事实却恰恰相反。

南宋定都临安,恐怕宋高宗赵构本人的意愿更为强烈。杭州是个好地方啊,山清水秀,诗情画意,气候温和,好山好水好女人,高宗自然流连忘返,“只把杭州作汴州”。生活在这样的人间仙境,哪还管得上什么民间痛苦,那里还记得什么收复中原,况且临安靠海,若是金人打来了,直接躲到海上去即可,管他大宋朝是死是活。

然而,各个朝代都不乏爱国之人,定都建康之声也未绝于耳,只是一向忌惮战争,始终主张求和的赵构深爱杭州之美景尤物,实在是不愿去冒险反抗了。

身为一国之君,却缺乏胆识和魄力,国家陷落之时,不想措施挽回局势,反而一再退让求和,甚至是逃避,真是让人唏嘘不已。而这样的天子,这样的情势,居然还能让南宋得以苟延残喘一百多年,也是多亏了像岳飞这样的精忠报国之士。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岳飞到死都未见到宋朝收复中原,若他看到厥后南宋的结局,怕是也会含恨而亡吧,赵构但凡再多一点点的魄力,也不至于如今被大家指责得如此强烈了。

查看更多
2 繁华富庶的北宋都城为何消失不见?都怪北宋忽略了在军事上面的投资
北宋
北宋都城

说起中国历朝历代当中,哪一个王朝是最有钱的?那么大家一定会一致的认为,那就是宋朝。因为宋朝是一个重文轻武的王朝,所以这个朝代的经济很发达,同样这个朝代的海外贸易也特别好。

宋朝周围的一个王朝就把宋朝的财富给掠夺了。那么这个王朝是谁建立的呢?其实就是由完颜阿骨打所建立的,这个朝代的国号叫金。因此大家就把这个国家叫做金国。在这个国家所建立之后呢,就把原来一直欺负自己的那个朝代,就给灭掉了。因而宋朝因为就只有两个朝代存在了。

不过我们不说这一段历史,我们重点来说一说金朝是如何把宋朝的财富给掠夺走的?

那是在公元1125年,在这一年的4月份,金朝的军队攻破了北宋的都城开封,因为这个事件是发生在宋高宗和宋钦宗靖康年间,所以大家都把这一个事件叫做靖康之耻。这一巨大的耻辱,算得上是宋朝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欺辱事件。这一场事件可以和清朝时期的八国联军侵华相比。在这一场事件发生之中,宋高宗和宋钦宗北京国的士兵给掠夺走了,同时掳走的还有这两个皇帝的妃子,还有他们的儿子和女儿,同样还包括了一些大臣,一起被掠夺走的大致有几千人。最令人心痛的就是,那些金朝的士兵还把开封城内所有的钱财都洗劫一空,这样曾经繁华富庶开封,就淹没在了断壁残垣之中。

真正要说起宋朝时期,大家一定知道,这两个时期分为北宋和南宋。北宋时期是宋朝最繁华的时代。因为在北宋都城的开封,那个时候来往客船和商人络绎不绝,并且开封城内的水路运输业十分发达。因此,这就使得很多的农村劳动力涌向了都城,因而都城里面的繁荣是所有封建王朝不能比拟的。并且这一繁华的景象还被张择端画在了那张很有名的画上。

但是这一繁华富庶的景象最终还是招来了外国的羡慕,同样也因为北宋太注重经济了,因而也就忽略了在军事上面的投资,所以北宋的社会问题就慢慢的暴露了出来。在最开始暴露的时候,那些虎视眈眈的邻国只是对宋朝采取侵扰的措施,因此北宋只是赔给人家银两和土地,这样人家就放过了。

但是随着北宋这样做,一些邻国的胃口就被养大了。所以最终,繁华富庶的北宋就因为大力发展经济,不注重军事,又十分重视文官,而忽略了武官,所以最终才会发生令宋朝人民都感到可耻的金朝灭开封城的事情。


查看更多
3 固若金汤的北宋都城为何没能挺过金兵的攻击?
北宋
北宋都城

开封历史上的黄金时代,无疑是在北宋时期。当时的东京开封府,又称为“汴梁”,人口超过百万,商贾云集,富甲天下,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

如此富丽繁华的城市,同时也拥有当时世界上最为坚固的城防体系,用“固若金汤”来形容它,一点也不为过。

那么,北宋时期开封完备的城防体系到底长啥样?在宋金战争中,它又为何会陷落呢?

一、北宋开封城的城防体系

1、外城

外城是整个城防体系的第一道屏障。

北宋开封外城的规模,在时人李清臣所著的《重修都城记》中有这样的记载:

“周五十里,一百六十有五步,横度之基五丈九尺,高度之四丈。”

据现代考古挖掘显示,北宋开封外城四周总长度达到了29180米,折合宋代的“里”,约合50余里,这与李清臣的记载基本吻合。

宋代的一丈约合3.1米多,根据李清臣的记载,我们可以推断出当时城墙的高度达到了12米以上。

因为当时已经有了火炮,所以城墙不再追求高度,而是追求厚度,开封城墙的厚度达到了“五丈九尺”,也就是18米多。而且,为了增强墙体的防御力,其墙身还进行了包砖加固。

此外,开封城墙上还建有专门储藏守城器械的仓库守具所。我们经常在影视剧中看到的檑木、火油、砖石、弓箭等,皆存放在此。

2、城门

由于开封城市规模极大,所以其城门也比较多,考古挖掘证实,北宋时期开封一共有城门12座,水门6座。

在陆地上的城门,不仅高达厚实,还有瓮城保护。以南薰门的瓮城为例,其呈长方形,东西长130米,南北宽80米,城墙厚15米,上面建有敌楼等防御设施。

在河道中的水门,其本身“有铁裹窗门”,外面还有两座拐子城(一种瓮城)作为防护。这种水陆“两栖”防御体系,给后来攻打开封的金兵造成了极大杀伤。关于拐子城为何物,我们在下文专门介绍。

3、瓮城

在冷兵器时代,城门往往是敌军攻入城内的主要通道,是城防体系中比较薄弱的一环。

因此,为了有效保护城门,古人往往在城门外再修筑一个小城,将城门包裹起来,这就是瓮城。

敌人一旦进入瓮城,就很难逃脱,而守军则可以四面围攻之。

《东京梦华录》中记载:“(开封)城门皆瓮城三层,屈曲开门,惟南薰门、新郑门、新宋门、封丘门皆直门两重,盖此系四正门,皆留御路故也。”

开封的12座城门皆有瓮城,而且为了防守,瓮城的大门与城门的大门不在一条直线上,只有四座城门因为御路的关系,瓮门与城门呈直线对应。

4、马面和团楼

在城池攻防战中,一般四边形的城墙,其墙根处是能形成视野死角的。

为了便于在城上射杀躲在死角的敌人,开封城的外城设置了“马面”和“敌团”。

所谓的“马面”就是凸出城墙墙体外的部分,从外观上看类似于马脸,故因此而得名。

“马面”之间的距离,根据上面配置的武器有差而不同,最大的约160米,大约等于当时弓箭的射程,这样就可以保证城上火力全覆盖。

而为了加强对“马面”的防御,在其上还建有类似于现代炮楼的“团楼”以及城垛等防御设施。

既然开封城有如此严密、立体、完备的防御体系,它在实战中的表现又如何呢?

二、第...

查看更多
4 北宋都城汴京是我国休闲娱乐活动的巅峰,人们有哪些娱乐活动?
北宋
北宋都城

北宋是我国休闲娱乐文化活动发展的一大巅峰,而汴京作为北宋的国都,成为我国休闲娱乐文化活动的发源地。

北宋汴京直接孕育出了以"勾栏瓦子"为代表的中国市民文学,其中所蕴含的商业性和文艺性不仅影响着当时的人们,还对后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宋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内部产生巨大的变革时期,在宽松的政治条件以及经济条件的促使下,在汴京形成一种可以媲美当代都市的城市化生活。

北宋是我国古代城市休闲娱乐活动发展的高潮,其首都汴京可谓是我国传统休闲文化的策源地。在开明的政策以及社会经济高度发达的时代,人们都纵身于城市化的生活当中。而汴京作为北宋时期的都城,有着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休闲娱乐资源。

隋唐时期,建立起了坊市制度,且管理的十分严格。一般坊和市是划分开来的,坊是居民区,市为商业区。且在中唐以前,坊中一般不设有客栈,需在市里设置。中唐之后,这种规范城市居住的管理规定才稍有缓和。

北宋初期,其首都汴京的城市结构依然承袭着前朝遗留下来的坊市制度。这种在时间以及空间上限制居民生活的制度对宋朝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都有所限制。之后,这种坊市制度被彻底打破。没有了坊和市的界限,城市的商业区和居住区交错纵横,大街小巷连成一片。

甚至还促使了早市、夜市的出现。这种坊市制度的打破,不仅使得人们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且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宋朝逐渐成为我国古代商业文化发展最为繁荣的一个时代。

北宋汴京的休闲娱乐文化活动项目繁多,各阶层都积极投入到各种休闲娱乐生活当中,极大的推动了当地经济以及休闲娱乐活动的发展。

(一)、勾栏瓦子鳞次栉比

根据《东京梦华录》中的关于"瓦子"的相关描述:

"瓦中又多有货药、卖卦,喝故衣、探博、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终日居此,不觉抵暮。"

文中所提及的"瓦子"又可成为"瓦肆"或"瓦舍",是一种文化娱乐消费市场。其内部由各个勾栏组合而成,将整个瓦肆划分为多个单独且封闭的演出场所。而瓦肆作为专业性的休闲娱乐消费场所,在我国古代休闲娱活动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瓦肆之中,各阶层的人们易聚易散、来去自由。在当时的北宋,瓦肆经常被认为是那些浪荡子弟流连忘返之地,来这里消费的人时常是拥有大把时间且无所事事之人。但换一个角度来看,笔者认为也可以将这种现象理解为都市市民追求自我意识的觉醒。

北宋都城汴京的瓦肆鳞次栉比,且规模巨大。一般瓦肆多分布在城市交通便利、人口密集的地方。瓦肆中除了各种娱乐演出以及演出场地、观众席等基础设施之外,还有许多服务设施,甚至连大夫、算命先生等人也活跃其中。人们在此聚集,各种节目也在此上演,让人目不暇接。

如《东京梦华录》就对此有详细记载:

"瓦中多有货药、卖卦、喝故衣、探博饮食、剔剪纸画令曲之类"

就北宋汴京的瓦肆而言,集聚各种百货...

查看更多
推荐栏目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