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要说的一首诗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一首,马致远的经典名篇《天净沙·秋思》,诗人当真只是在写对秋天的思考吗?
作为元曲四大家之一,马致远的名声可谓是非常响亮。他不仅在戏曲上面多由造诣,而且诗词书画也样样精通。他的《天净沙·秋思》写得惟妙惟肖,以至于让人觉得他就是秋思之祖。因为其诗风纯美,他的《天净沙·秋思》甚至被收录到了教材课本之中,成为了人们耳熟能详的名诗。
不过在当时,马致远却是一生坎坷,他虽然也曾入仕做官,但很快因为性格不和而遭人陷害。后来,马致远又经过生活所迫,无奈只好归隐田野,专心诗词戏曲的创作。也就是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天净沙·秋思》这首名篇才被创作了出来。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秋思》只有短短的二十八个字,却道出了诗人的情感。从题目秋思可以发现,诗人是在写对秋天的思考,不过真的是这样的吗?
《天净沙·秋思》的开篇是枯藤老树昏鸦。从枯藤、老树、昏鸦这些介质可以看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某种情感。诗人以名词来搭配动词,又以枯、老、昏等悲凉词语来突现某种情感。秋天是丰收的年纪,本来是喜气洋洋的气氛,而作者却以枯、老、昏等悲凉之词来抒发情感,明显呈现凄惨的意思。
枯藤老树昏鸦之后,是小桥流水人家。这是仅接开篇的诗文。我们可以发现,小桥流水人家承接的是第一句中的枯藤老树昏鸦。作者没有明确表示小桥流水人家到底是哪一家人。不过,从主人公悲凉的气氛来看,诗人明显是在说自己。因为《天净沙·秋思》写于马致远归隐之后,所以这小桥流水人家自然就不用猜测了。这里的人家指的就是马致远所向往的田园生活,诗人以枯藤等深沉的介质来承接下一句,就是要表达自己的生活现状。
古道西风瘦马,这一句是前两句的补充。先有了枯藤、昏鸦等介质,后又有古道、瘦马一说,这种深沉悲凉的词语,诗人是取之不竭。一个瘦,就可以表达诗人现在的情怀,一个枯、老、昏就可以表达诗人对秋天的看法。没错,诗人就是在以景喻情,秋天不仅是丰收的年份,而且是百花凋落的时刻,也只有这些介质才能表达秋天失落的情怀,也只有这些媒介才能抒发诗人无奈的情感。
前三句作者用了大量的介质来表达自身的情感,而后两句则作者则是直接抒发感情。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就是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一个断肠人,就是悲痛到极点的旅人,漂泊天涯、骑着瘦马,行走在古道之上,这就是诗人本身的生活现状。夕阳西下,而诗人还是漂泊在外,居无定所,马致远就是在对自己人生的考虑,他就是在写自己的生活状况。
众所周知,诗人本身命运多舛,虽然早年有中第的经历,但那只不过是昙花一现。他本来有着满腔的报复施展自己的才华,奈何造化弄人,到最后只能流落他乡。作为元曲大家,使人本身的生活遭遇可谓是令人同情。不过,世态炎凉,还有谁会在意一个落魄无依的流浪者呢。
《天净沙·秋思》表面来看是写秋天的景色,实际上是想通过秋天的悲景来表达自己落魄无...
查看更多与“马致远的经典名篇《天净沙·秋思》,诗人当真只是在写对秋天的思考吗?”相关的文章
思乡诗,是指描写客居他乡的游子漂泊凄凉孤寂的心境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的诗词。这类诗词,多抒发绵绵的乡愁,对亲人无尽的思念和郁郁不得志之情。
一、《国风·卫风·竹竿》
诗经
籊籊竹竿,以钓于淇。
岂不尔思?远莫致之。
泉源在左,淇水在右。
女子有行,远兄弟父母。
淇水在右,泉源在左。
巧笑之瑳,佩玉之傩。
淇水滺滺,桧楫松舟。
驾言出游,以写我忧。
这是写卫国女子出嫁远离故乡而思念家乡的诗歌。全诗每四句为一章,分别从回忆与推想两个不同角度,写出了远嫁外地的女子思乡怀亲的强烈感情。全诗情感缠绵往复,深沉蕴藉;语言凝练含蓄,清新动人。
二、《悲歌》
汉乐府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
思念故乡,郁郁累累。
欲归家无人,欲渡河无船。
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
这是一首描写游子思乡的诗,控诉战争带来的徭役之苦。诗人用浑朴自然的语句,写出了游子思乡不得归的百转愁思。全诗既不叙事,也不写景,而以肺腑之言、真挚的感情和痛苦的体验而动人心弦。
三、《杂诗》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诗一开头,诗人以近似讲话一样的语气,表现欲知家乡情事的热烈急切的心情。而最令诗人亲切怀想的却是花窗前那枝梅花开了没有。诗中用梅花作为繁多家事的借代,体现了诗人清高超脱的品性。全诗质朴平淡,诗味浓郁。
四、《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此诗写出了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其中“每逢佳节倍思亲”更是千古名句。
五、《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此诗前两句为触景生情,后两句为借景抒情,描写了清新的秋夜,突出表现了细微的景物特点。全诗淡而有味,含而不露,自然流出,风韵天成,颇有特色。
六、《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此诗以明白如话的语言雕琢出明静醉人的秋夜的意境。以清新朴素的笔触,抒写了丰富深曲的内容。境是境,情是情,那么逼真,那么动人,百读不厌,耐人寻味。有人赞它是“妙绝古今”。
七、《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诗人精确而细腻地讲述了一个客船夜泊者对江南深秋夜景的观察和感受,勾画了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有景有情有声有色,将作者羁旅之思,家国之忧,以及身处乱世尚无归宿的顾虑充分地表现出来。
八、《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这首诗的前四句写春日长安凄惨破败的景象,饱含着兴衰感慨;后四句写诗人挂念亲人、心系国事的情怀,充溢着凄苦哀思。格律严整,对仗精巧,声情悲壮,表现了诗人爱国之情。
九、《秋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这首诗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一个富于包孕的片...
查看更多与“思乡的古诗有哪些?马致远被后人誉为秋思之祖”相关的文章
《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首小令很短,一共只有五句二十八个字,全曲无一秋字,但却描绘出一幅凄凉动人的秋郊夕照图,并且准确地传达出旅人凄苦的心境。被赞为秋思之祖这首成功的曲作,从多方面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特征。
一、以景托情,寓情于景,在景情的交融中构成一种凄凉悲苦的意境。
中国古典诗歌十分讲究意境的创造。意境是中国古典诗歌美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它的本质特征在于情景交融、心物合一。情与景能否妙合,成为能否构成意境的关键;清王夫之《萱斋诗话》曰:“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王国维《人间词话删稿》云:“一切景语皆情语也。”马致远这首小令,前四句皆写景色,这些景语都是情语,“枯”“老”“昏”“瘦”等字眼使浓郁的秋色之中蕴含着无限凄凉悲苦的情调。而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作为曲眼更具有画龙点睛之妙,使前四句所描之景成为人活动的环境,作为天涯断肠人内心悲凉情感的触发物。曲上的景物既是马致远旅途中之所见,乃眼中物。但同时又是其情感载体,乃心中物。全曲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妙合,构成了一种动人的艺术境界。
二、使用众多密集的意象来表达作者的羁旅之苦和悲秋之恨,使作品充满浓郁的诗情。
意象是指出现在诗歌之中的用以传达作者情感,寄寓作者思想的艺术形象;中国古典诗歌往往具有使用意象繁复密集的特色。中国古代不少诗人常常在诗中紧密地排列众多的意象来表情达意。马致远此曲明显地体现出这一特色。短短的二十八字中排列着十种意象,这些意象既是断肠人生活的真实环境,又是他内心沉重的忧伤悲凉的载体。如果没有这些意象,这首曲也就不复存在了。
与意象的繁复性并存的是意象表意的单一性。在同一作品之中,不同的意象的地位比较均衡,并无刻意突出的个体,其情感指向趋于一致,即众多的意象往往共同传达着作者的同一情感基调。此曲亦如此。作者为了表达自己惆怅感伤的情怀,选用众多的物象入诗。而这些物象能够传达作者的内心情感,情与景的结合,便使作品中意象的情感指向呈现一致性、单一性。众多的意象被作者的同一情感的线索串联起来,构成一幅完整的图画。
意象的繁复性与单一性的结合,是造成中国古典诗歌意蕴深厚、境界和谐、诗味浓重的重要原因。
古典诗歌中意象的安排往往具有多而不乱,层次分明的特点。这种有序性的产生得力于作者以时间、空间的正常顺序来安排意象的习惯。
今天有人称马致远的这首《天净沙·秋思》为“并列式意象组合”,其实并列之中依然体现出一定的顺序来。全曲十个意象,前九个自然地分为三组;藤缠树,树上落鸦,第一组是由下及上的排列;桥、桥下水、水边住家,第二组是由近由远的排列;古驿道、道上西风瘦马,第三组是从远方而到目前的排列,中间略有变化。由于中间插入“西风”写触感,变换了描写角度,因而增加了意象的跳跃感,但这种跳跃仍是局部的,不超出秋景的范围。最后...
查看更多与“马致远笔下的秋思古诗,全曲无一秋字,却描绘出一幅凄凉动人的秋郊夕照图”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