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饮湖上初晴后雨

发布时间:2020-06-29
1 饮湖上初晴后雨原文和译文(含注释)
原文和译文
原文和译文含注释
饮湖上初晴后雨原文

全文把西湖晨曦的绚丽多姿形容得美不胜收,是诗中的佳作,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全诗原文以及翻译,供大家了解。

原文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译文

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微波粼粼,波光艳丽,看起来很美;雨天时,在雨幕的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也显得非常奇妙。

若把西湖比作古美女西施,淡妆浓抹都是那么得十分适宜。

注释 

①湖:即杭州西湖。

②潋滟(liàn yàn) :水面波光闪动的样子。

③方好:正是显得很美。

④空濛:细雨迷茫的样子。

⑤西子:西施,春秋时代越国有名的美女,原名施夷光,或称 先施 ,居古代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之首。家住浣纱溪村(在今浙江诸暨市)西,所以称为西施。

⑥相宜:也显得十分美丽

解析

一天,苏轼和朋友在西湖边上饮美酒。开始天气晴朗,不大工夫竟然阴了天,下起雨来。这样,饮酒未尽,诗人便饱览了西湖上晴和雨两种截然不同的风光。于是诗人赞叹说:晴天的西湖,水上波光荡漾,闪烁耀眼,正好展示着那美丽的风貌;雨天的西湖,山中云雾朦胧,缥缥渺渺,又显出别一番奇妙景致。西湖无论是晴是雨无时不美。我想,最好把西湖比作西子,空蒙山色是她淡雅的妆饰,潋滟水光是她浓艳的粉脂,不管她怎样打扮,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天生丽质和迷人的神韵。

这首小诗前两句是描写:写晴天的水、雨天的山,从两种地貌、两种天气表现西湖山水风光之美和晴雨多变的特征,写得具体、传神,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性,以致有人评论说,古来多少西湖诗全被这两句扫尽了。后两句是比喻:天地之间,人类最灵;人类之中,西子最美。在前两句描写的基础上,把西湖比做美女西施,说它和西施一样同为天下灵与美的极至,何况又经过淡妆或浓抹的精心打扮呢!

然而,极写西湖之美还不是这个比喻的全部奥妙。历史上有些女子,美名和西子不相上下,诗人何以偏偏要拿西子来和西湖相比呢?这是因为,西子除了她灵秀美丽,她和西湖还有两点独特的契合:一是西子家乡离西湖不远,同属古越之地;二是西子、西湖,头上都有“西”字,叫起来自然天成。由于这种种原因,苏轼这个妙手偶得的比喻,博得了后人的称道,西湖也就被称作西子湖了。

这首诗概括性很强,它不是描写西湖的一处之景、一时之景,而是对西湖美景的全面评价。这首诗的流传,使西湖的景色增添了光彩,也表达了作者喜爱西湖。

写作背景

本文出自《四部丛刊》影宋本《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卷十。是一首赞美西湖美景的诗,写于诗人任杭州通判期间。杭州西湖,又叫西子湖,因为它在杭州西面;叫西子湖,则是从这首小诗而来。苏轼于神宗熙宁四年元七年(公元1071-1074)在杭州任通判,曾写下大量有关西湖景物的诗。西湖,在杭州市西,周长十五公里,三面环山,东侧是冲积平原。湖中有苏堤、白堤,分水为里湖、外湖、后湖,以十景驰名中外。十景中的“苏堤春晓”即因苏轼而来。他在杭州任官其间,疏导了西湖...

查看更多
2 饮湖上初晴后雨古诗原文及翻译
饮湖上初晴后雨古诗原文
饮湖上初晴后雨翻译

大诗人苏轼虽是四川人,却因进士及第后多在江浙地带任职,所以留下了很多描写江浙美景的名作。今天好工具小编就要为大家介绍,苏轼描写西湖美景广为传颂的佳作,那就是《饮湖上初晴后雨》,一起接着往下看吧!

饮湖上初晴后雨古诗原文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宋代〕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翻译

在晴日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光彩熠熠,美极了;雨天的西湖,山中云雾朦胧,缥缥渺渺,又显出别一番奇妙景致。

如果把美丽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么淡妆浓抹都显得十分自然。

注释

1.潋滟:水波荡漾、波光闪动的样子。

2.方好:正显得美。

3.空蒙:迷茫缥缈的样子。

4.亦:也。

5.奇:奇妙。

6.欲:可以;如果。

7.西子:即西施,春秋时代越国著名的美女。

8.总相宜:总是很合适,十分自然。

赏析

诗人既写了湖光,又写了山色;既有晴和之景,又有雨天之韵,有高度的艺术概括性。诗的前两句既写了西湖的水光山色,也写了西湖的晴雨时的不同景色。后二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以绝色美人喻西湖,不仅赋予西湖之美以生命,而且新奇别致,情味隽永。

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受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

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查看更多
3 苏轼千古传唱的诗词《饮湖上初晴后雨》,诗的后两句是西湖最具代表性的文案
苏轼的古诗
苏轼的诗
苏轼的诗词

人至中年,身材也开始发福,有一天吃完晚饭,苏轼带着老婆孩子和几个丫环在院里散步聊天。看着自己的肚子,苏轼突然调皮地提出了一个问题:你们知道我这肚子里装着什么吗?

有人说是才华、有人说是智慧,他的侍妾王朝云说:大学士一肚皮的不合时宜。苏轼闻罢哈哈大笑:知我者,朝云也!

是啊,心如赤子的苏轼,装着一肚子的不合时宜,这样的性格,注定难以在朝堂立足,为官生涯也是屡遭贬谪,所以晚年他最后一首词中,才会写下: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不过积极乐观的苏轼并没有沉沦沮丧,而是怀着饱满的热情,去对待他所任的官职、他所治的辖区。

神宗四至七年,苏轼任杭州通判的时候,便做了许多惠及国民的实事,例如疏浚西湖、兴修水利、发展农业;同时他也留下了许多传唱千古的诗篇,著名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就是此时所写。这个题目苏轼有两首诗,我们熟知的是第二首: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西湖之水,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碧绿的微波,此刻仿佛站着无数银白色的精灵,在水面舞动流转,煞是好看。之后晴光渐暗,阴云横出,一场朦胧的江南烟雨,犹如从西湖上升起一般,雨幕之后的山色,也迷蒙不真切,恍若蓬莱仙山,令人沉醉。

当泛舟于西湖之上,看到此等美景,如何不教人神迷。恍惚间苏轼想到了千年前的西施,西施之美,无论是不加雕饰的朴素,亦或是色彩明艳的浓妆,都令人为之倾倒。西湖也是如此,无论是水光潋滟的晴天,还山色空濛的雨天,都令人心驰神往。

这于这首诗,许多名家赞叹不已,诗的后两句,更仿佛是西湖最具代表性的文案,成了定评,后世一些诗人,也纷纷借鉴苏轼的这个比喻,如方回的《问西湖》。苏轼本人,对这首诗也非常自负,并多次反复使用诗中的词意:

如《次韵钟殊游西湖》中的“水光潋滟犹浮碧,山色空濛已敛昏。”、答马中玉的一首诗中写道“只有西湖似西子”、次韵刘景文的一首五言古风中有“西湖真西子”之句、还有“西湖虽小亦西子”等诗句,不能一一详尽。

从这些意象、比喻、词语的反复使用足以看出苏轼对自己这首诗的自负,可能这个比喻也是苏轼一时灵感浮现,偶然的神来之笔,将西湖化身成为了一个绝世美女。这首诗因为空灵、精巧,词句神韵优美,而被选入小学课本。从而,让更多的人知道了苏轼的才情,也知道了西湖的美丽。

只是,纸上的诗篇犹在、西湖的碧波犹在,而那位泛舟于西湖之上的诗人,已经离我们远去了千百年!


查看更多
4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古诗赏析,西湖景物之美的神韵何在?
古诗
苏轼
饮湖上初晴后雨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翻译】

晴日的西湖波光闪动十分迷人,茫茫的烟雨笼罩远山格外美丽。要把西湖比作越国的美女西施,或淡妆或浓抹,都是那么合宜。

【鉴赏】

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共有两首,这是其二。这首礼赞西湖美景的绝唱,描绘的不是西湖的一处之景,或一时之景,而是对西湖美景的全面写照和总体印象。

首二句,诗人运用其写气图貌之笔,精切描绘并深情礼赞了西湖的晴光雨色。从诗题中“初晴后雨”及第一首“朝曦迎客艳重冈,晚雨留人入醉乡”来看,诗人在西湖饮宴那天,早晨露晖万道,入暮细雨空濛,景物反差很大。首句即描绘了在露晖照耀下水光荡漾的动态之美,次句则点染出雨幕中山色空濛的朦胧之美。以晴时“潋滟”赋“水光”,以雨中“空濛”状“山色”,可谓各得其趣。这固然是大自然朝晖夕阴,气象万千,给诗人提供了难得的机会;但能够抓住不同时辰的景物,渲染出西湖景色的变化之美,却得力于诗人对自然美的独特感受和敏锐的捕捉能力。从“晴方好”“雨亦奇”的深情礼赞中,不是可以体会到诗人挥毫时勃勃的兴会么!

西湖景物之美的神韵何在?诗人没有将其继续隐寓在对水光山色生动细致的描绘中,而是遗貌取神,运用了“欲把西湖比西子”这样奇妙的比喻。表面看来,西湖与西子同在越地,同冠以“西”字,同属于婀娜多姿的阴柔之美,似乎是诗人产生这种联想的因子;实际上诗人真正的着眼点,却是两者都具有真正的自然美的风韵,又能随物赋形,气象万千。由于西湖与西子都是美在其神,因而同西子无论浓施粉黛,还是淡扫蛾眉,无不风姿绰约一样,西湖也无论是晴日水光潋滟,还是雨中山色空濛,都展现出它无尽藏的美的魅力。至于诗人究竟是以“淡妆”比喻西湖的雨天,以“浓抹”比喻西湖的睛时,还是相反,倒不必落得太实。因为这是诗人目接神遇西湖之美,并且真正有所体味时遗貌取神的奇妙联想。如果理解得太死,反倒破坏了自然美的姿质和它的形态多样性的统一。

由于这首诗是对西湖美景的全面写照和总体印象,因而它打破了时空的限制,具有普遍的永久的艺术魅力。尤其是诗中的比喻,不仅诗人自己很满意,在诗中多次运用,如《次韵刘景文登介亭》中的“西湖真西子,烟树点眉目”等;而且后人也赞赏备至,认为“除却淡妆浓抹句,更将何语比西湖”(武衍《正月二日泛舟湖上》)。西湖也因此又名西子湖了。


查看更多
推荐栏目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