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后以“咸若”称颂帝王之教化。谓万物皆能顺其性,应其时,得其宜。
引《书·皋陶谟》:“皋陶曰:‘都!在知人,在安民。’ 禹曰:‘吁!咸若时,惟帝其难之。’”
唐李邕《春赋》:“律何谷而不暄,光何容而不灼。植也知归,动焉咸若。尔乃杨迴曲沼,李杂芳园。”
宋沉遘《三司狱空道场功德疏右语》:“伏以至仁当天,品物咸若。”
明归有光《嘉靖庚子科乡试对策》之三:“古者百姓太和,万物咸若。”
清王夫之《连珠有赠》之十二:“盖闻咸若之理,原安原而隰安隰;不言之化,动应动而虚应虚。”
(1)(副)〈书〉全;都:~受其益。
(2)(名)姓。
(3)(形)像盐那样的味道:~菜|~鱼|~津津。
1. 如果,假如:若果。倘若。假若。天若有情天亦老。
2. 如,像:年相若。安之若素。旁若无人。置若罔闻。门庭若市。
3. 你,汝:若辈。“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4. 约计:若干(gān )。若许。
5. 此,如此:“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6. 顺从:“曾孙是若。”
7. 指“海若”(古代神话中的海神):“望洋向若而叹。”
8. 指“若木”(古代神话中的树名)。
9. 指“杜若”(古书上说的一种香草):“沐兰泽,含若芳”。若英(“杜若”的花)。
10. 文言句首助词,常与“夫”合用:“若夫阴雨霏霏,连月不开。”
11. 用在形容词或副词后,表示事物的状态:“桑之未落,其叶沃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