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具美术要求与作用,而只用来传达意思的简单图画。图画文字不代表固定的语词,也没有特定的读法,严格来讲,称不上文字,但可视为文字的前身。曾为北美、非洲、西伯利亚和中东原始部落使用。
1.“图”的繁体字。
2.由各種線條、形狀、色彩等描繪成的形象或畫面:“地圖”、“設計圖”、“插圖”、“草圖”。
3.疆域:“版圖”。唐•杜甫《秦州雜詩二十首之三》:“州圖領同谷,驛道出流沙。”
4.欲念。晉•陸機•五等論:“故彊晉收其請隧之圖,暴楚頓觀鼎之志。”
5.繪畫、描繪。《南史•卷八•梁元帝本紀》:“自圖宣尼像,為之贊而書之。”
6.策劃、考慮:“圖謀”。《史記•卷八十六•刺客傳•曹沫傳》:“今魯城壞,即壓齊境,君其圖之!”
7.謀取、謀求:“貪圖”、“唯利是圖”。《戰國策•秦策四》:“韓、魏從,而天下可圖也。”
1.劃分、區分。《左傳•襄公四年》:“芒芒禹跡,畫為九州。”《文選•顏延之•應詔讌曲水作詩》:“幙帷蘭甸,畫流高陛。”
2.設計、籌謀。通“劃”。《文選•揚雄•解嘲》:“曾不能畫一奇,出一策。”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十六齣》:“虧了夫人侯氏,有膽有謀,昨夜畫定計策。”
3.繪圖:“畫一幅風景。”《晉書•卷九十二•文苑傳•顧愷之傳》:“愷之每畫人成,或數年,不點目精。”
4.簽署、簽押:“畫押”、“畫供”。
5.終止。《論語•雍也》:“力不足者,中道而廢,今女畫。”
6.圖、圖像:“山水畫”、“人物畫”。宋•蘇軾《念奴嬌•大江東去詞》:“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7.量詞。計算文字筆畫數的單位:“亞這個字有八畫。”
8.姓。如明代有畫芳。
9.清楚、整齊:“整齊畫一”。
(1)(名)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中~。
(2)(名)文章;作品:美~。
(3)(名)文言:半~半白。
(4)(名)指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化|~明|~物。
(5)(名)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
(6)(名)非军事的(跟‘武’相对):~职|~武双全。
(7)(名)古时称在身上、脸上刺画花纹或字:~身|~了双颊。
(8)(旧读wèn)掩饰:~过饰非。
(9)(名)关于读书人的:~人。
(10)(名)姓。
(11)(量)一文不值。
(12)(形)柔和;不猛烈:~雅|~火。
(13)(形)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
(1)(名)文字:~调|~汇|~谜|~面|~模|~目|~幕|~盘|~形|~样|~义|~音|~母|~里行间|~斟句酌。
(2)(名)(~儿)字音:咬~儿。
(3)(名)字体:篆~|草~。
(4)(名)书法的作品:~画。
(5)(名)字眼;词:词典中没有这个~。
(6)(名)(~儿)字据:立~为凭。
(7)(名)根据人名中的字义另取的别名叫“字”:诸葛亮~孔明。
(8)(名)旧时称女子许配:待~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