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亦作“通欵”。
⒉ 谓与敌方通和言好。
引《晋书·阳裕载记》:“愿两追前失,通款如初,使国家有太山之安,苍生蒙息肩之惠。”
《二刻拍案惊奇》卷六:“士诚原没有统一之志,只此局面已自满足,也要休兵。因遂通款元朝。”
清冯桂芬《南韶镇总兵桐城程忠烈公小传》:“咸丰十一年四月, 曾公国荃围安庆,公密通欵, 曾公许之。”
郭沫若《孔雀胆》附录《孔雀胆的故事》:“明太祖以为他们的父亲段宝,曾经通款,不忍废绝他的后代。”
⒊ 谓互相表达友好之情。
引清大汕《海外纪事》卷二:“相对难通欵,人都无姓名。”
向敌人表示真诚,有通好、甚至降服的意思。
1.没有堵塞,可以穿过:管子是~的。山洞快要打~了。这个主意行得~。
2.用工具戳,使不堵塞:用通条~炉子。
3.有路达到:四~八达。火车直~北京。
4.连接;相来往:沟~。串~。私~。~商。互~有无。
5.传达;使知道:~知。~报。~个电话。
6.了解;懂得:~晓。精~业务。粗~文墨。不~人情。他~三国文字。
7.指精通某一方面的人:日本~。万事~。
8.通顺:文章写得不~。
9.普通;一般:~常。~病。~例。~称。
10.姓。
(1)(形)诚恳:~留|~曲。
(2)(动)招待;款待:~客。
(3)(名)法令、规章、条约等条文里分的项目;通常在条下分款;款下分项:第二条第一~。
(4)(名)款项
(5)(名);钱:现~|公~|存~|汇~。
(6)(名)(~儿)书画上题的作者或赠送对象的姓名:上~|下~|落~。
(7)(动)〈书〉敲:~门|~关。
(8)(形)〈书〉缓;慢:~步|点水蜻蜓~~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