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於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鬚下迎黄帝。
引黄帝上骑,羣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餘人,龙乃上去。餘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龙鬚,龙鬚拔,堕,堕黄帝之弓。百姓仰望黄帝既上天,乃抱其弓与胡鬚号,故后世因名其处曰鼎湖,其弓曰乌号。”
后以“遗弓”指黄帝骑龙升天时坠落的弓。 《宋史·乐志十六》:“鼎湖龙去遗弓堕,冠剑鏁深宫。”
清顾炎武《登岱》诗:“何人得昇仙,遗弓名乌号。”
⒉ 据《史记·封禅书》载,传说黄帝骑龙升天时,“堕黄帝之弓”。后以“遗弓”为帝王死亡的委婉语。
引南朝梁沉约《齐武帝谥议》:“慕切遗弓,哀同遏密。”
《旧唐书·哀帝纪》:“朕祗荷丕图,仰惟先训,方迫遗弓之痛,俯临同轨之期。”
明唐顺之《朝谒长陵》诗:“遗弓仙驭远,上食繐帷张。”
⒊ 后以“遗弓”指丢失而为他人得到对他人也有益处的事物。
引《吕氏春秋·贵公》:“荆人有遗弓者,而不肎索,曰:‘ 荆人遗之, 荆人得之,又何索焉?’”
唐李商隐《李肱所遗画松诗书两纸得四十一韵》:“悲哉堕世网,去之若遗弓。”
1.遗失。
2.遗失的东西:路不拾~。
3.遗漏:~忘。补~。
4.留下:~迹。~憾。不~余力。
5.专指死人留下的:~容。~嘱。~著。
6.排泄大小便或精液(多指不自主的):~矢。~尿。~精。
(1)(名)射箭或发弹丸的器械;在近似弧形的有弹性的木条两端之间系着坚韧的弦;拉开弦后;猛然放手;借弦和弓背的弹力把箭或弹丸射出:~箭|弹~|左右开~。
(2)(名)(~儿)弓子:弹棉花的绷~儿。
(3)(名)丈量地亩的器具;用木头制成;形状略像弓;两端的距离是五尺。也叫步弓。
(4)(量)旧时丈量地亩的计算单位;一弓等于五尺。
(5)(动)使弯曲:~背|~着腰|~着腿坐着。
(6)(Gōnɡ)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