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一ㄣˇ ㄔㄜ ㄇㄞˋ ㄐ一ㄤ
⒈ 后因以“引车卖浆”泛指卑贱的行业。
引语本《史记·魏公子列传》:“公子引车入市, 侯生下见其客朱亥。”
又:“公子闻赵有处士毛公藏於博徒, 薛公藏於卖浆家。”
林纾《致蔡元培书》:“若尽废古书,行用土语为文字,则都下引车卖浆之徒所操之语,按之皆有文法……据此则凡京津之稗贩,均可用为教授矣。”
鲁迅《呐喊·阿Q正传》:“因为文体卑下,是‘引车卖浆者流’所用的话,所以不敢僭称。”
1.拉,伸:~力。~颈。~而不发。~吭高歌。
2.领,招来:~见。~子。~言。~导。~荐。抛砖~玉。
3.拿来做证据、凭据或理由:~文。~用。援~。
4.退却:~退。~避。
5.旧时长度单位,一引等于十丈。
6.古代柩车的绳索:发~(出殡)。
1. 陆地上有轮子的交通工具:火车。车驾(帝王的马车)。车裂(中国古代一种残酷的死刑,俗称“五马分尸”)。前车之鉴。
2. 用轮轴来转动的器具:纺车。水车。
3. 用水车打水:车水。
4. 指旋床或其他机器:车床。
5. 用旋床加工工件:车零件。
6. 方言,转动身体:车身。车过头来。
7. 姓。
(1)(动)拿东西换钱(跟‘买’相对):把余粮~给国家。
(2)(动)为了自己出卖祖国或亲友:~国|~国求荣。
(3)(动)尽量用出来;不吝惜:~劲儿|~力气。
(4)(动)故意表现在外面;让人看见:~功|~弄。
(5)(量)旧时饭馆中称一个菜为一卖:一~炒腰花。
1. 比较浓的液体:豆浆。纸浆。灰浆。浆果。浆液。
2. 用粉浆或米汤等浸润纱、布、衣服等物:浆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