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
汉语词典
>
五经
五经
拼音:wǔ jīng

注音:ㄨˇ ㄐ一ㄥ

结构:(独体结构)(左右结构)

五经的解释
  • 词语解释:

    五经wǔjīng

    (1) 五部儒家经书,即易、书、诗、礼、春秋

    五代时始印五经。——·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遂通五经。——《后(好工具hao86.com)汉书·张衡传》
    the Five Classics
  • 引证解释:

    ⒈ 五部儒家经典,即《诗》《书》《易》《礼》《春秋》。其称始于汉武帝建元五年。其中《礼》, 汉时指《仪礼》,后世指《礼记》;《春秋》,后世并《左传》而言。

    汉班固《白虎通·五经》:“五经何谓?谓《易》、《尚书》、《诗》、《礼》、《春秋》也。”
    《新唐书·百官志三》:“《周易》、《尚书》、《毛诗》、《左氏春秋》、《礼记》为五经。”

    ⒉ 古代的五种礼制。

    《礼记·祭统》:“礼有五经,莫重於祭。”
    郑玄注:“礼有五经,谓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也。”

    ⒊ 指德、义、礼、法、权辅弼国政的五项措施。

    《管子·五辅》:“德有六兴,义有七体,礼有八经,法有五务,权有三度……故曰五经既布,然后逐姦民。”
    尹知章注:“六兴、七体、八经、五务、三度,此五者可以辅弼国政也。”

    ⒋ 五脏的经脉。

    《素问·经脉别论》:“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张隐菴集注:“五经并行者,通灌于五藏之经脉也。”

    ⒌ 中医以《素问》、《灵枢经》、《难经》、《金匮要略》、《甲乙经》为五经。

  • 国语词典:

    《易》、《书》、《诗》、《礼》、《春秋》五部经典,汉时订为五经。为儒家讲学的重要典籍。

  • 网络解释:

    五经 (儒家典籍)

  • 五经一般指儒家典籍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的合称。《诗》温柔宽厚,《书》疏通知远,广博易良,《易》洁静精微,《礼》恭俭庄敬;《春秋》属词比事。中医学指指肝、心、脾、肺、肾五脏的经脉。
  • 五经 (中医名词)

  • 五经指五脏所属的五条经脉,即足厥阴肝经、手少阴心经、足太阴脾经、手太阴肺经和足少阴肾经,也是小儿穴位脾土穴、肝木穴、肺金穴、心火穴、肾水穴的合称。
五经造句
  • 1、以事言谓之史,以道言谓之经;事即道,道即事;春秋亦经,五经亦史。
  • 2、据说李白同学“十岁通五经,自梦笔头生花,后天才赡逸。
  • 3、鲁叟读五经,白发死章句。问以经济策,茫如坠烟雾。
  • 4、四年初,开五馆,以瑒兼《五经》博士,别诏为皇太子定礼,撰《五经义》。
  • 查看更多
五经相关成语
五经其他相关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