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典
(1) 重要的典籍
(2) 国家重要的典章、法令
(3) 盛大隆重的典礼
⒈ 重要的典籍。
引《后汉书·郑玄传论》:“郑玄括囊大典,网罗众家。”
金王若虚《论语辨惑四》:“《洪范》一书,诚为大典,然亦归周之后,因武王之问而陈之耳。”
⒉ 国家重要的典章、法令。
引南朝梁任昉《<王文宪集>序》:“至於军国远图,刑政大典,既道在廊庙,则理擅民宗。”
清薛福成《庸盦笔记·轶闻·戊午科场之案》:“肃顺等力言取士大典关係至重,亟宜执法以惩积习。”
⒊ 盛大隆重的典礼。
引《南齐书·王俭传》:“时大典将行, 俭为佐命,礼仪詔策,皆出於俭。”
清沉初《清西笔记》卷二:“凡遇大典,恭进诗册,各衙门分函汇进。”
徐迟《凤翔》:“九月三十日的夜晚,人民政协闭幕后,他参加了开国大典前夕的大宴。”
大典礼、隆重的典礼。
如:「国庆大典」。
1.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2. 指大小的对比,比如: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
3.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
4.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
5. 年长,排行第一:老大。
6. 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
7. 时间更远:大前年。
8. 〔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
9.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
(1)(名)典范性书籍。
(2)(名)标准;法则:~范。
(3)(名)典故:用~。
(4)(名)典礼:盛~。
(5)(动)旧时用土地、房屋或其他东西作抵押向人借钱:~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