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
汉语词典
>
永乐大典
永乐大典
拼音:yǒng lè dà diǎn

注音:ㄩㄥˇ ㄌㄜˋ ㄉㄚˋ ㄉ一ㄢˇ

永乐大典的解释
  • 词语解释:

    永乐大典Yǒnglè Dàdiǎn

    (1)    中国大型类书。成于明永乐六年(1408),姚广孝、解hAo86.com缙等修撰。全书22937卷,约3.7亿字。采录宋元以前古籍七、八千种,按韵目分列单字,依单字辑入各项内容。元以前佚文秘籍多赖以保存。永乐大典正本毁于明亡之时,副本毁于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现遗存约800卷

    Yongle Canon
  • 引证解释:

    永乐大典

    • 《永乐大典》编撰于明朝永乐年间,是由姚广孝以及内阁首辅解缙总编的一部中国古典集大成的旷世大典,初名《文献大成》,是中国百科全书式的文献集,全书22,937卷,由二千名学者在1403年——1408年编成(目录占60卷),11095册,约3.7亿字,汇集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显示了中国古代科学文化的光辉成就,但《永乐大典》除了正本尚未确定是否存在长陵外,永乐副本却惨遭浩劫,大多亡于战火,今仅存800余卷且散落于世界。《不列颠百科全书》在“百科全书”条目中称中国明代类书《永乐大典》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已经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符号。

    • 《永乐大典》是一部类书,它编纂于明朝永乐年间,历时六年(1403-1408年)编修完成。它保存了14世纪以前中国历史地理、文学艺术、哲学宗教和其他百科文献,与法国狄德罗编纂的百科全书和英国的《大英百科全书》相比,都要早300多年,堪称世界文化遗产的珍品,也是中国最著名的一部大型古代典籍。《永乐大典》的规模远远超过了前代编纂的所有类书,即使是清代编纂的规模最大的类书《古今图书集成》也只有1万卷、1亿6千万字,不到《永乐大典》的一半。《永乐大典》的规模更是西方同时代的典籍所望尘莫及的。

    • 《永乐大典》的外观非常精致恢弘,书衣用多层宣纸硬裱,最外面有一层黄绢连脑包过,显得格外庄重。书衣正面的左上方粘有一个长方形的书签,框内题“永乐大典”四字,字下方还有双行小字,说明这册书的卷数。书衣正面的右上方还粘有一个框,里面用墨笔题写一册所属的韵母,又题一字注明这一册是该韵母的第几本册子。

    • 《永乐大典》正本尚未确定是否存在永陵,但大典副本却惨遭浩劫,大多毁于火灾和战乱,也有相当一部分被后人以修书之名窃走,现今仅存800余卷且散落于世界。《永乐大典》内容包括经、史、子、集,涉及天文地理、阴阳医术、占卜、释藏道经、戏剧、工艺、农艺,涵盖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知识财富。

    • 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朱棣决心修一部巨著彰显国威,造福万代。宗旨是“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备辑为一书”。最初令解缙主持编纂(规模147人),一年后修成《文献大成》,但朱棣亲阅后甚为不满,钦点姚广孝担任监修 ,同时编纂队伍扩大到了2196人(累计达3000多人),于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定稿,朱棣亲自作序并赐名《永乐大典》。全书于永乐六年(公元1408年)抄写完毕。

    • 《永乐大典》的三亿七千万字,都是书手们用明代官用的楷书馆阁体一笔一画抄写出来的,无一错误。大典中所绘山川、名物、人物、城郭等形态逼真,器物也全用白描手法,精细工致,是古代书籍插图中的精品。如此精湛的画面,在中国历史艺术史中地位颇高。

  • 国语词典:

    《永乐大典》是明朝永乐时编纂的一部百科全书式的文献汇编。。明朝成祖敕编,聚经史子集等二万二千八百七十七卷按韵编排成书,王圻《续文献通考》谓一万一千一百册,缪荃荪谓一万二千册,为四库全书编修前我国典籍之最大结集,惟迭经兵火,屡有散失,民国初年由翰林院移存教育部图书馆者,仅存六十册。

      据《明实录》的记载,《永乐大典》于公元1407年编成。全书二万二千九百三十七卷,共装订成一万一千零九十五册。这部综合性的大类书,其篇幅之大,搜罗之广,缮写与装璜之精美,在当时世界文化之林里,是无与伦比的。

      明成祖朱棣编修《大典》的目的,是通过它来笼络当时士大夫,使之为他所用,从而巩固和加强他的统治。因此,他对编辑这部大类书异常重视。公元1403年七月,朱棣就对翰林院侍读学士解缙等说:天下古今的事物,分散记载在各书,很不容易查看。希望立即组织儒士,编成一部像探囊取物那样考索方便、一查就得的大类书。搜集范围要广一些,“凡书契以来经史百家书,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都在其内。朱棣还特别叮嘱主编者,要“毋厌浩繁”!

      次年十一月,解缙等很快就将他们编成的书送呈朱棣,朱棣定书名为《文献大成》,还赏钞给解缙等一百四十七人。很显然,这个短时间编成的急就章,实在过于简略,并不符合朱棣原来的要求。因此,朱棣指示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重修,加派了他的亲信:太子少师姚广孝、刑部侍郎刘季篪和解缙三人做全书的监修,增加了正、副总裁的人选,还命令礼部简派中外官吏及四方宿学老儒有文学者来担任纂修,选派国子监及在外郡县学擅长书法的生员缮写;开馆子文渊阁,命光禄寺供给早晚膳食。参加这次编辑工作的前后多达三千余人。到永乐五年十一月,全书编成,朱棣定书名为《永乐大典》。

      《大典》共辑有当时古今图书七八千种,其中包括经史子集,以及释藏、道经、医药、戏剧、平话、工技、农艺等着作。收集的范围是相当广泛的。正如朱棣的序文里所说“纂集四库全书及购天下遗籍,上自古初,迄于当世,旁搜博采,汇集群书,着为奥典”,这的确是一个雄伟、浩繁的文化工程。


  • 网络解释:

      《永乐大典》修成后,因卷帙浩繁,未能刻版复印,仅以两种方式存在:其一,原稿;其二,正本。原稿价值在于珍藏,正本的价值在于使用。起初,《永乐大典》的原稿和正本都被贮存在南京文渊阁,为皇家专用书。

      永乐十九年(1421),明成祖移都北京,将《永乐大典》正本带到了北京,藏于皇宫文楼。

      从此,这部书的原稿和正本便迎来各自坎坷的命运。

      正统十四年(1449),南京文渊阁大火,《永乐大典》所据原稿付之一炬。

      过了一百多年,到明世宗执政时期,明世宗十分喜爱阅读《永乐大典》。嘉靖三十六年(1557),宫内大火,世宗连下三道谕旨一定要救出《永乐大典》,《大典》也因抢救及时,无一缺失。

      嘉靖四十一年(1562),明世宗以防再遇不测,任命徐阶、高拱、张居正等人负责《永乐大典》的重录工作,与永乐正本的格式、装帧完全一致,隆庆初年告成,称“嘉靖副本”,被放置在了皇史宬内。

      皇史宬始建于嘉靖十三年(1534)7月,历时两年建成,占地8460平方米,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档案馆,又称表章库。

      散佚

      《永乐大典》正本自编成后,一直深藏深宫,常人难以接触,自嘉靖副本重录完毕后,永乐正本便不知去向,正本不但未有一页存人间,嘉靖后几乎也找不到关于正本的任何记载,成为中国图书文化史上的一大悬案。

      关于《永乐大典》正本的下落众说纷纭,归纳有以下几种说法:

      1、毁于明万历年间的一场宫中大火

      明末学者方中履提出,“《永乐大典》藏于文楼,嘉靖中火,上亟命救得免,复命儒匠摹抄,隆庆元年始竟,万历中因三殿火,书遂亡。”

      2、毁于明亡之际

      最早是明史专家谈迁在《国榷》一书中称:“万历末,《永乐大典》不存,抑火失之耶?”明末清初大学者顾炎武也持此说,郭沫若在《重印永乐大典序》中说:“明亡之际,文渊阁被毁,正本可能毁于此时。”

      3、毁于清乾清宫大火

      最早由清末缪荃孙提出,依据是清雍正年间,嘉靖副本自皇史宬移藏翰林院,全祖望曾在翰林院阅读过嘉靖副本,发现副本有缺,于是便猜测正本下落:“乃知其正本尚在乾清宫中,顾莫能见者。……予尝欲奏之今上,发宫中正本以补足之而末遂之。”

      4、藏于皇史宬夹墙中

      皇史宬是明王朝的皇家档案库房,专门存放实录、圣训和玉牒等档案。东西墙厚3.5米,南北墙厚6.1米,因此有人推测永乐正本还藏在夹墙中。此观点以著名历史学家王仲莘先生为代表。他始终认为“正本没有亡毁,怀疑藏在皇史宬夹墙里。”

      5、随明世宗殉葬于永陵

      此说法近年影响甚大,先由张忱石先生开创,后有栾贵明先生力主其说。原因如下:一是明世宗厚爱《大典》。二是此书重抄完成时间与嘉靖帝之葬期有暗合处,三是从永陵的建筑特点来看,甚为宏伟,也有殉葬《大典》正本的可能性。

      年表

      正统十四年(1449年)南京文渊阁大火,《永乐大典》所据原稿付之一炬。

      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四月,宫中失火,奉天门及三大殿均被焚毁,收藏在南京文渊阁的《永乐大典》正本差点毁于大火。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明世宗令人抄写一本副本,召选书写、绘画生员109人,正式抄绘,耗时六年。隆庆元年(1567年)四月完工。

      明末清初:正本下落不明,疑毁于此时的战火。亦有可能藏于永陵。

      雍正年间:副本收藏在翰林院。

      乾隆三十八年(1772年):修《四库全书》,发现《永乐大典》缺失2422卷,有千余册不知所终。

      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四库全书纂修官黄寿龄私自将《永乐大典》六册,带回家中,途中失窃。乾隆帝指责说:“《永乐大典》,为世间未有之书!本不应该听纂修等携带外出!”下令严查,全城戒严。不久六册书在御河桥边被发现,失而复得。

      嘉庆十三年(1808年)纂修《全唐文》,大臣奉旨入阁参考《永乐大典》。

      道光年间纂修《大清一统志》,多参考《永乐大典》。

      光绪元年(1875年):不足五千册。

      光绪二十年(1894年):翁同和入翰林院查点,仅存八百余册。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义和团围攻东交民巷外国使馆,6月23日,位于英国使馆北邻的翰林院遭纵火,《永乐大典》几乎全部遭到焚毁,所余无几。翰林院内仅存六十四册被陆润庠运回府中。(有说永乐大典为八国联军烧毁,但此时八国联军刚刚登陆大沽,尚未进入北京)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六月十一日英使馆交回三百三十册大典。

      1912年,中华民国政府成立,国务院批准将翰林院所存《大典》残本送归教育部,60册置于京师图书馆,4册置于教育部图书室展览。

      1920年,叶恭绰赴欧洲考察实业,在伦敦一间小古董铺里意外发现并购回《大典》卷一三九九一残本。

      1934年,馆藏《永乐大典》达93册。

      1951年:苏联列宁格勒大学将11册《永乐大典》归还中国。上海商务印书馆董事会将原藏商务印书馆所属东方图书馆的二十一册捐献出来。顾子刚捐赠三册,系北洋军阀徐世昌所有,周叔弢、赵元方、张季芗、郑广权、王富晋、陈李蔼如、赵玉林等先后各捐一册。

      1954年:苏联国立列宁图书馆赠还原藏日本满铁图书馆的《永乐大典》52册。

      1955年:德国莱比锡大学图书馆赠还中国3册。苏联科学院通过中国科学院图书馆移赠1册。

      1959年:收集《永乐大典》原本两百一十五册,加上副本、微缩胶片等,共七百三十卷,约占全书总卷数的3%。

      1965年,赵万里捐出所藏2册《永乐大典》。

      1983年:中国国家图书馆从山东入藏1册。

永乐大典造句
  • 1、惟明季有刻本二十七卷,既多漏略,编次亦失伦类,今据以为本,而别采《永乐大典》所载,删其重复,补其遗缺,而厘为二十四卷云云。
  • 2、唐代的《艺文类聚》《初学记》,宋代的《太平御览》《册府元龟》,明代的《永乐大典》,清代的《古今图书集成》。
  • 3、由《永乐大典》卷一九四二六站字韵引《析津志》载沈州东南四百里,即今辽宁凤城。
  • 4、《永乐大典》是“包背装”,就是整个书皮是由一张纸包裹起来的,不像线装书那样好拆、也好复原。
  • 查看更多
永乐大典相关成语
永乐大典其他相关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