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相矛盾;错乱。繆,通“谬”。
引《汉书·于定国传》:“郎有从东方来者,言民父子相弃。丞相、御史案事之吏匿不言邪?将从东方来者加增之也?何以错繆至是。”
颜师古注:“错,互也。繆,违也。谓吏及东方人言不相同也。”
《后汉书·窦武传》:“又与武蕃书,以星辰错繆,不利大臣。”
宋叶适《财总论一》:“故臣以为不究今日财之本末……去其错繆而不合於常经者,则无以知财之多少有无。”
明方孝孺《御史府记》:“非其人则人望不肃,而是非错繆。”
《清史稿·裕宪亲王福全传》:“广寧治事错繆,未除保泰朋党之习。”
⒉ 杂乱貌。
引《文选·左思<吴都赋>》:“形僨景僵者,累积而增益,杂袭错繆。”
刘逵注:“错繆,聊乱貌。”
⒊ 交错纠缠。繆,通“纠”。
引《淮南子·原道训》:“错繆相纷,而不可靡散。”
高诱注:“错繆相纷言彼此相纠也。”
汉张衡《南都赋》:“谿壑错繆而盘紆。”
一说为杂乱貌。 《文选》李善注:“错繆,杂乱貌也。”
差误、缪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