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ㄏㄨˊ ㄙˇ ㄕㄡˇ ㄑ一ㄡ
狐死首丘
(1) 相传狐狸临死时,头必朝向出生的山丘。比喻不忘本或怀念故乡
⒈ 亦省作“狐首”。
引《礼记·檀弓上》:“太公封於营丘比及五世,皆反葬於周。君子日:‘乐,乐其所自生;礼,不忘其本。古之人有言曰:狐死正丘首,仁也。’”
陈澔集说:“狐虽微兽,丘其所窟藏之地,是亦生而乐於此矣。故及死而犹正其首以向丘,不忘其本也。”
汉刘向《列女传·晋圉怀嬴》:“﹝圉﹞谓嬴氏曰:‘吾去国数年,子父之接忘,而秦晋之友不加亲也。夫鸟飞反乡,狐死首丘,我首晋而死,子其与我行乎?’”
《晋书·张轨传》:“狐死首丘,心不忘本; 钟仪在晋,楚弁南音。”
《醒世恒言·白玉娘忍苦成夫》:“但闻越鸟南栖,狐死首丘, 万里亲戚坟墓,俱在南朝,早暮思想,食不甘味。”
郭沫若《蔡文姬》第一幕:“我告诉过你‘狐死首丘’的故事,一个人到死都是怀念自己的乡土的。”
唐范摅《云溪友议》卷一:“陶(雍陶 )得书悸赧,方有狐首之思。”
语本《礼记.檀弓上》:「古之人有言曰:『狐死正丘首,仁也。』」传说狐狸死时,头必朝向狐穴所在的山丘。比喻不忘本或对故乡的思念。
(1)(名)哺乳动物的一属;形状略像狼;面部较长;耳朵三角形;尾巴长;毛通常赤黄色。性狡猾多疑;昼伏夜出;吃野鼠、鸟类、家禽等。毛皮可做衣物。较常见的草狐和赤狐。通称狐狸。
(2)(Hú)姓。
(1)生命终止。
(2)(形)不顾生命;拼死:~战|~拼。
(3)(形)表示达到极点:高兴~了|~顽固。
(4)(形)不可调和的:~对头|~对手。
(5)(形)不活动、固定:~脑筋|时间定~。
(6)(动)不能通过:~胡同|堵~。
(1)(名)头
(2)(形)第一;最高的:~相|~脑。
(3)(名)首领:~长。
(4)(名)首先:~创。
(5)(动)出头告发:自~。
(6)姓。
(7)(量)用于诗、词、赋;一篇叫一首。
(1)(名)小土山;土堆:荒~|沙~|坟~|~子。
(2)(动)浮厝:先把棺材~起来。
(3)(量)水田分隔成大小不同的块;一块叫一丘:一~田。
(4)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