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
汉语词典
>
门下省
门下省
拼音:mén xià shěng

注音:ㄇㄣˊ ㄒ一ㄚˋ ㄕㄥˇ

结构:(独体结构)(独体结构)(上下结构)

门下省的解释
  • 词语解释:

    官署名称,魏晋至宋的中央最高政府机构【好工具hao86.com】之一。
  • 引证解释:

    ⒈ 亦省称“门下”。官署名。 后汉谓侍中寺。 晋时因其掌管门下众事,始称门下省。 南北朝因之,与中书省、尚书省并立,侍中为长官。 隋承其制。 唐龙朔二年改名东台, 咸亨初复旧称, 武则天临朝,改名鸾堂、鸾台。 神龙初复旧称, 开元元年改名黄门省,五年仍复旧称。 宋因之, 元废。门下省掌受天下之成事,审查诏令,驳正违失,受发通进奏状,进请宝印等。其长官初名侍中,后又或称左相、黄门监等。参阅《通典·职官三》、《旧唐书·职官志二》。

    《宋书·王僧达传》:“僧达文旨仰扬,詔付门下。侍中何偃以其词不逊,启付南臺,又坐免官。”
    《隋书·百官志上》:“门下省置侍中、给事黄门侍郎各四人,掌侍从左右,摈相威仪,尽规献纳,纠正违闕。”
    宋张淏《云谷杂记·门下》:“门下省掌管詔令,今詔制之首,必冠以门下二字,此制盖自唐已然。 傅亮《修张子房庙教》,首曰纪纲, 唐吕延济注云:纪纲为主簿之司,教皆主簿宣之,故先呼之,亦犹今出制首言门下是也。”

  • 国语词典:

    职官名。本为秦、汉时服务皇室的机构,晋时始名门下省,掌献纳谏正及司进御之职。于元朝始废。因唐时一度更名为黄门省,且职掌枢要,故也称为「黄门」。

  • 网络解释:

    门下省

  • “门下省”为官署名称,魏晋至宋的中央最高政府机构之一。初名侍中寺,是宫内侍从官的办事机构,后来隋朝和唐朝开始正式设立的三省六部制成为与尚书省、中书省的三省之一。其称为门下省,始自西晋。
  • 门下省一般设有:侍中二人,正三品。掌出纳帝命,相礼仪。凡国家之务,与中书令参总,而颛判省事。
门下省相关成语
门下省其他相关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