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
汉语词典
>
琵琶
琵琶
拼音:pí pa

注音:ㄆ一ˊ ㄆㄚˊ

词性:名词

结构:(上下结构)(上下结构)

琵琶的解释
  • 词语解释:

    琵琶pípa

    (1) 中国的一种四弦乐器,弹奏如吉他,其主要部分大如诗琴,颈部有琴柱12个(hao86.com好工具)以上,伸入主体部分的琵琶,是在西汉“裁筝筑”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它从西汉试制,历东汉、魏晋、至隋唐,基本定型。它在汉末魏初始获“枇杷”名。魏晋时,因“枇杷”二字音,改名“琵琶”

    pi-pa,a plucked string instrument with a fretted fingerboard
  • 引证解释:

    ⒈ 弹拨乐器。初名批把,见《释名·释乐器》。此类乐器原流行于波斯、阿拉伯等地, 汉代传入我国。后经改造,圆体修颈,有四弦、十二柱,俗称“秦汉子”。一说,我国秦末,百姓苦长城之役,弦鼗而鼓之,琵琶即始于此。(见晋傅玄《〈琵琶赋〉序》。) 南北朝时又有曲项琵琶传入我国,四弦,腹呈半梨形,颈上有四柱,横抱怀中,用拨子弹奏,即现今琵琶的前身。 唐宋以来经不断改进,柱位逐渐增多,改横抱为竖抱,废拨子,改用手指弹奏。现今民间的琵琶有十七柱,通常称四相十三品,革新的琵琶有六相十八品;后者能弹奏所有半音,技法丰富,成为重要的民族独奏乐器。

    ⒉ 指弹奏琵琶的指法。

    宋王谠《唐语林·识鉴》:“﹝王蝺﹞又见康崑崙弹琵琶云:‘琵声多,琶声少,亦未可弹五十四丝大弦也。’自下而上谓之琵,自上而下谓之琶。”
    《儿女英雄传》第十八回:“怎的推手向外为琵,合手向内为琶,怎的为挑,为弄,为勾,为拨:--指使的他按谱徵歌都学得心手相应。”

    ⒊ 鱼名。

    《文选·左思<吴都赋>》:“於是乎长鲸吞航,修鯢吐浪,跃龙腾蛇,鮫鯔琵琶。”
    刘逵注:“琵琶鱼,无鳞,其形似琵琶,东海有之。”
    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卷上:“海鱼千岁为剑鱼,一名琵琶,形似琵琶而善鸣,因以名焉。”

  • 国语词典:

    乐器名。秦代人民根据鼗的形式创出直柄、圆形音箱的弹拨乐器,至秦汉不断改进,定型为四弦十二品位,用手弹拨的乐器。西元四世纪,西域文化交流,致使半梨形音箱,四弦四柱的琵琶传入内地。唐、宋以来在这两种琵琶基础上不断改进,逐渐形成现今半梨形音箱,以桐木板蒙面,琴颈向后弯曲,琴杆与琴面上设四相九至十三品、四弦的琵琶。除用于歌唱、曲艺、戏曲和歌舞伴奏外,也用于乐器的合奏、伴奏和独奏。

  • 词语翻译:

    英语
    pipa, Chinese lute, with4 strings, a large pear-shaped body and a fretted fingerboard
    德语
    Pipa (Mus)​, Laute (S, Mus)​
    法语
    pipa (instrument de musique)​

    网络解释:

    琵琶 (乐器)

  • 琵琶,是弹拨乐器首座, 拨弦类弦鸣乐器。木制,音箱呈半梨形,上装四弦,原先是用丝线,现多用钢丝、钢绳、尼龙制成。颈与面板上设用以确定音位的“相”和“品”。演奏时竖抱,左手按弦,右手五指弹奏,是可独奏、伴奏、重奏、合奏的重要民族乐器。琵琶,是东亚传统弹拨乐器,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最早被称为“琵琶”的乐器大约在中国秦朝出现。“琵琶”二字中的“珏”意为“二玉相碰,发出悦耳碰击声”,表示这是一种以弹碰琴弦的方式发声的乐器。其名“琵”、“琶”是根据演奏这些乐器的右手技法而来的。也就是说琵和琶原是两种弹奏手法的名称,琵是右手向前弹,琶是右手向后挑。在唐朝以前,琵琶也是汉语里对所有鲁特琴族(又称琉特属)弹拨乐器的总称。中国琵琶更传到东亚其他地区,发展成现时的日本琵琶、朝鲜琵琶和越南琵琶。
  • 中国近代民族音乐史上有“海派”(浦东派)琵琶和“浙派”(平湖派)琵琶两大流派。平湖派琵琶艺术对研究民族音乐史具有相当的历史价值。
琵琶造句
  • 1、她的琵琶弹得不仅心闲手敏,而且感情充沛,使人听了之后心动神摇,不能自己。
  • 2、再见他时,歌舞缭绕,一把琵琶,一抹瑰丽绯色,那一回首,端的是勾人魂魄,美得是潋滟旖旎。
  • 3、眼镱蛇的又长又灵活,身子像一条麻绳,头像琵琶
  • 4、溪水冲击着山石,叮咚作响,如同一个白衣少女,在拨着琵琶
  • 查看更多
琵琶相关成语
琵琶其他相关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