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最有趣的一首诗《聚蚊谣》,与陆游的写蚊诗相比,可看出不同的人生观
2020-07-09 刘禹锡的诗《聚蚊谣》 刘禹锡的古诗 刘禹锡
众所周知,我国古典文化真是浩瀚如海,单说诗词就绝对是堪称包罗万象,历朝历代的诗人们笔耕不辍地为我们留下一了一篇篇的经典佳作,有人写景象,有人写四季,有人写感情,也有人写为心中波折的情感……当然了,也会有一些诗人写一些不太美好的事物,比如说蚊子。这绝对是在夏天最为猖獗,也是最令人感到讨厌的一种生物,不过却有不止一位诗人为他写诗,也是很有趣的。比如皮日休,范仲淹,陆游,刘禹锡等。本期小编就和大家分享其中陆游和刘禹锡的作品,一首名叫《熏蚊效宛陵先生体》,一首名叫《聚蚊谣》。
先来看陆游的作品:
《熏蚊效宛陵先生体》
泽国故多蚊,乘夜吁可怪。
举扇不能却,燔艾取一快。
不如小忍之,驱逐吾已隘。
宁闻大度士,变色为蜂虿?
诗目中的“宛陵先生”指的北宋词人梅尧臣,这是陆游效仿梅尧臣写的一首诗。一心希望能上沙场,经常“铁马冰河入梦来”的陆放翁,却被这群蚊子弄得有些无奈了。
前两句写出了蚊子多的原因,自己身在水乡,乘着夜色蚊子就出来为害了。三、四两句,陆游开始与蚊子“斗智斗勇”了。他提到了两种办法,一种是用扇子扇,一种是烧点艾。第一种自然是最原始的办法,但似乎无法釜底抽薪;第二种办法,大概就和我们现在用蚊香差不多效果了。
不过诗人不仅在传授驱蚊的办法,还在和蚊子的斗争过程中,悟透了一个人生的大道理,那就是面对蚊子,不能跟它们生气计较,不然就显得自己的心胸非常狭隘了,哪有大度的人,为了一只小小的蚊子让自己也变成毒虫的呢?既然蚊子很难赶走,那还是调整自己的心态吧,忍一下就好了,颇有点“心静自然凉”的味道了,不过这忍受蚊子可是比忍受炎热更难受啊。
其实,蚊子这这里已经不仅仅是指的大自然里的蚊子了,而是暗喻了世间的那些宵小之辈,小人就像是蚊子一样,暗中害人,挥之不去,但是自己作为一个大度能忍的人,绝对不会去跟这些小人计较,变得像他们一样恶毒,而是要始终保持自己光明磊落的本心。不管小人怎样折腾,自己都保持一颗平常心,这一点,不得不说是人生处世的大智慧。
与陆游的大度能忍相比,刘禹锡就想得开多了,我们来看看他的诗:
《聚蚊谣》
沉沉夏夜兰堂开,飞蚊伺暗声如雷。
嘈然欻起初骇听,殷殷若自南山来。
喧腾鼓舞喜昏黑,昧者不分听者惑。
露花滴沥月上天,利觜迎人著不得。
我躯七尺尔如芒,我孤尔众能我伤。
天生有时不可遏,为尔设幄潜匡床。
清商一来秋日晓,羞尔微形饲丹鸟。
刘禹锡的这首诗作于元和(唐宪宗年号,806—820)年间刘禹锡任朗州(治所在今湖南常德)司马时期。当时,王叔文政治集团失败,诗人受到牵连,被贬谪朗州。诗人在严酷的政治现实面前,有感于腐朽官僚的狠毒,于是写了这首诗。
这首七言古诗,对自己如何和蚊子斗的过程,写得更加生动、有趣。首先,蚊子的出场是很有气势的,沉沉的夏夜中,它们成群而来,嗡嗡的声响如雷声,让人听了都怕,就像从南山上传来的。其次,这些蚊子是很有点实力的,它们挥翅喧腾让人分清它们的方位,月色下小小的利嘴也让人看不清。
这些蚊子这么嚣张,让刘禹锡确实是没什么办法,毕竟敌众我寡,不过诗豪是聪明的,他选择了躲进蚊帐里。可是这样不能让他消气,所以最后14个字他便表示:等秋天到了,丹鸟一来,就把你们全灭了。
刘禹锡这诗一样是喻有所指,显然也是指那种盯着自己不放的朝中小人。诗中,他花了大量笔墨描写这些人的丑态,让人感同身受。最后几句,写得也十分快意和解气。
这两首很适合夏天读的小诗,让我们看到了大诗人是如何与蚊子“斗智斗勇”的。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他们不同的处事态度。
陆游是大度的,所以他说“不如小忍之”,这符合放翁一贯的个性;刘禹锡则是真性情的,今天我敌不过你,来日自有你的好果子吃,刘禹锡半生被贬,正是因为这种乐观的精神他才能写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样的千古名句。两首蚊子诗体现了两位大诗人的两种性格,大家面对蚊子时,是哪种性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