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的《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背后的一段爱情故事是怎样的?
2020-07-02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李商隐的诗
李商隐所处的年代,已经进入了唐朝后期,诗歌文化已历经百花齐放的阶段,并不容易推陈出新。李白的豪放洒脱,杜甫的沉郁顿挫,李贺的鬼气森森、白居易的平白质朴,早已打上了各自独特的标签。就在这种情况下,李商隐开创了隐晦迷离、秾丽兴起的风格,并和杜牧一起扛起了晚唐诗歌的大旗,让诗歌文化在唐王朝一火到底。
然而,这种独特风格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的。李商隐的才华再出众,没有经历过人事变迁是绝对写不成的。除了仕途的不如意,妻子的早逝外,他在早年的初恋,一定也为此增添了感情的元素。
在李商隐的早年,有一次从长安出发送自己的堂兄李让山前往洛阳。这一路还有几个朋友相陪,本来并不寂寞。但是,当晚上借宿在骆氏亭时,李商隐突然思念起长安的好友崔雍崔衮两兄弟。他们志同道合,有过一段美好的友谊,虽然离别不久,李商隐却难忘友情,兴之所至时,他写下了这首《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这首诗以情景交融的方式,写出了对崔氏兄弟的思念之情。开篇一句描写作者所处的环境,竹丛里船坞清静无尘,流水清清如许。第二句直言自己对于朋友的相思飞向远方的长安,却隔着一座又一座的重城。想必崔氏兄弟也会思念自己,却不能相聚一堂,畅所欲言,李商隐的心情当然有所低落。最后两句写道秋空阴云不散,霜飞的季节也为此姗姗来迟,留得那满地的枯荷,好听取半夜雨打的声音。
从这首诗可以看出,李商隐少年时已经才气逼人,诗歌中隐隐开始了朦胧美。但是,文风还不至于老年时的晦涩难懂,甚至也有直抒胸臆的情感抒怀。
就在此时,一个姑娘途径此地,听见李商隐在吟诵这首诗,非常佩服,不由连连叫好。原来,这是当地商人的女儿,叫做柳枝。柳枝姑娘确实是识货之人,要知道后来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借用林黛玉之口表示自己不喜欢李商隐的诗,却对最后这一句“留得枯荷听雨声”特别欣赏。
唐朝风气比较开放,并不像后来的宋朝,男女之间有了感情,便会迅速升温。李商隐也有意开始一段说来就来的爱情,便和柳枝姑娘互诉衷肠。柳枝刚刚是二八佳丽,妙龄少女,哪见过如此风度翩翩的公子,很快就陷入了情网。两人甚至约定,三日后便去柳枝家做客,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见家长了。
本来,这一定是一段文坛佳话,没想到在第三天时却出现了变故。有个同行的朋友,在晚上将李商隐的衣服偷去,并留下了便条。李商隐大惊失色,连忙骑马追赶,将与柳枝姑娘的约定抛到了九霄云外。
当年冬天,李商隐回到长安,在途中又故意停在骆氏亭。可是他得到了坏消息,柳枝姑娘已经被一个权贵纳为小妾了。这颇有当年崔护诗中“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意味。一场恶作剧,便破坏了一桩美好的姻缘,实在令人扼腕叹息。然而,唐朝人本来生性豪放不羁,再加上李商隐当时年轻,有着大好前途,柳枝姑娘虽然长得漂亮,却只是商人之后,并不能提供政治上的帮助,所以并不觉得可惜。
直到多年之后,历经尘世磨练的李商隐,才回味这段初恋的滋味。他又打听到柳枝辗转落入几个豪强之手,时而为妾,时而沦为歌女,过得很不幸福。此时的李商隐,才深切自责和内疚,写下《柳枝五首》缅怀逝去的感情。在这组诗的序言中,他将此事来龙去脉说得清清楚楚,我们才有机会感受一代伟大诗人的情感经历。
当然,也有人说,当初李商隐所吟的是《燕台诗》四首,不过小珏认为那四首诗虽然是李商隐仿“长吉体”艳诗中最出色的篇章,但篇幅过长,并不适合当时的环境状态,柳枝姑娘也不一定听得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