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顺治年间曾经发生一次科考案,由于主考官作弊而牵累了很多人。当时有一位叫吴汉槎的考生,是当时有名的江南才子,放榜后他发现自己中了进士,心中非常欣喜。可是很快他也被牵连其中,而且被充军宁古塔,一呆就是20年。他的朋友顾梁汾想尽一切方法营救朋友,一直到康熙时代仍然无济于事。
后来在康熙年间,顾梁汾后来在纳兰家里做他父亲的幕宾,也与纳兰成为好友。顾想起自己的好友在边塞受尽寒苦,于是就写了两首金缕曲寄给吴汉槎。后来纳兰明珠出力,大家再凑了点钱,终于把吴汉槎赎回来。纳兰知道这件事后,非常同情朋友的遭遇,于是即兴创作了这首词。
金缕曲·赠梁汾
清代:纳兰性德
德也狂生耳。偶然间,缁尘京国,乌衣门第。有酒惟浇赵州土,谁会成生此意。不信道、遂成知己。青眼高歌俱未老,向尊前、拭尽英雄泪。君不见,月如水。共君此夜须沉醉。且由他,峨眉谣诼,古今同忌。身世悠悠何足问,冷笑置之而已。寻思起、从头翻悔。一日心期千劫在,后身缘、恐结他生里。然诺重,君须记。
这首词是纳兰性德的代表作,一时间竞相传写,于是教坊歌曲间,无不知有侧帽词者。纳兰性德的这首词,起句就让人陡然一惊,全篇更是脍炙人口。上片起句,词人以鄙薄不屑的口吻自称“狂生”,其实是对自身贵族身份的叛逆。
“偶然间”三句表明自己的态度:不稀罕高贵的门第,甚至讨厌这种富贵喧嚣的生活。“有酒惟浇赵州土”,这一句感情跳跃,紧接着又一波三折,希望自己能像爱惜贤才的平原君一样,“好客埒三君,能令千载后,买丝绣其真。”这是针对当时清代当权者漠视人才,甚至迫害人才而发的感慨。
当然,纳兰也深知这种礼贤下士的想法是得不到重视的,所以他反问,谁会成生此意?在郁郁寡欢地倾诉了满腹牢骚之后,作者笔锋一转,写自己遇到顾梁汾、并成为知己的喜悦。他想和阮籍一样,对梁汾将青眼目之,放声高歌,举杯痛饮;可他又不禁生出悲哀,毕竟自己壮志难酬。尾语用景语,与下片过渡和谐衔接。作慢词最是过片不要断了曲意,须要承上接下,纳兰深得其中三昧。
下片从同情顾梁汾的遭遇着笔,“须沉醉”事出有因,原来是“峨眉谣诼,古今同忌”。屈原无力改变的现实,纳兰在现实中同样无法避免,只有惟求一醉。这里面掺杂着消极无奈和愤怒。“身世悠悠”二句,由顾梁汾写到自己的生活毫无意味,不值一提,所以发出“寻思起,从头翻悔”的感叹。
从词的开头至此,词人连续数次表达对自身生活的强烈不满。他与顾梁汾之间,其实是同病相怜,一样的彷徨苦闷,一起承受着现实地折磨。最后,“一日心期”三句,表明自己要与顾梁汾结下永恒的友谊,直到来生;不惟如此,还叮嘱再三说,“然诺重,君须记。”
这首词结构完整,情感起伏,笔调屈曲摇曳。虽无丽辞藻,却字字动人。全文既显得酣畅淋漓淋漓,又耐人寻味。纳兰重感情,不贪图功名,甚至视富贵为粪土,虽然自己如金枝玉叶,对待朋友却竭尽全力。只可惜才子在爱情上太过执着,让很多读者更为之心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