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是唐代诗人,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千古绝诗,然而这位大诗人也留下了一些很通俗却又很精妙有趣的诗,和他的《卖炭翁》、《琵琶行》、《长恨歌》等代表作的风格完全不同,这首诗很短,用词可谓平淡至极,却是一首名副其实的“好诗”,充满了哲理,让人悟出道理。这是怎样的一首诗呢,我们一起来品读。
首先来看看诗的题目,这首诗的诗名也很质朴直接,叫作《放言》。“放言”的意思就是诗人放出这些话,告诉别人自己想表达的内容,诗名起的看起来很随意,但仔细读来,其中蕴含着更深的意思。与其说放言,不如说是劝诫。话不多说,看看这首诗的内容。
白居易写这首诗的目的无非是把自己悟出来的道理告诉他人,所以整首诗的语言文字十分通俗,接近日常的生活用语,先看看整首诗,这也是一首七言诗: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年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整首诗第一句便很直截了当,开门见山表明自己的想法,赠予他人做事的方法,不用去抓阄占卜。换做是自己,看到有人这么说,有怎样的方法能有这么管用,占卜都比不上。要知道,在古代,各种各样的占卜方法被广泛运用在生活中的各个领域,所以诗人开头第一句便这儿说,把读者的目光吸引。
再来看看颔联。这两句陈述了两件事实,试炼玉器要煅烧三日,辨别好的木材需要等七年。这样简单的两个事实,却暗中表达出一个道理:不管对于何人何物,不能片面地去考量,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和历史的考验,事实的真相并不是从表面就能看出来。
看完颔联的两句,或许你会用丰富的生活经验去反驳,但是诗人也继续说了,颈联的两句便道出了后果。如果片面地去看待事物,急于一时去下结论,那么就会出现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正如颈联所言,周公被当成了夺权串位之人,充满了各式各样的流言蜚语,而王莽却成了谦恭之人,这样一来,岂不是让世人所嗤笑?
最后再来看看尾联。结尾的两句更像是一种反问。对于一个人,他的对错是非,如果过早地下结论,那么他的一生便无人知晓真假了。
完整地看待这首诗,我们能够发现,诗人白居易能够从生活中细微的地方发现问题,悟出道理,其实这也是诗人对自己的人生做了一个总结。白居易的一生遭遇了很多坎坷,也看见了许多世间真相,作为现实主义诗人的他,对于生活和现实有着刻骨铭心的理解,这首《放言》更像是白居易对后人的劝诫和警示,用朴实的语言讲述深刻的道理,不由得让人心生敬佩。相比于他的其他代表作,这类朴实平淡的诗歌虽然辞藻没有那么华丽,虽然故事没有那么动人,但流露出的那份期盼和劝诫却更真实,更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