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碑 qín bēi
指秦始皇所建的石碑。碑学 bēi xué
①研究、考证碑刻的时代、体制、源流、文字和拓本真伪的学问。②崇尚碑刻的书法派别。与“帖学”相对。起源于清嘉庆、道光间,阮元倡南北书派论,包世臣继起誉扬北碑,崇碑之风遂盛,因此有人称碑学为北派,帖学为南派。常棣碑 cháng dì bēi
唐时洛州地方为贾敦颐﹑贾敦实兄弟先后所立碑,两碑并列,时人称"常棣碑"。也称棠棣碑。神禹碑 shén yǔ bēi
1.碑名。即禹碑。在湖南衡山云密峰。后人附会为夏禹治水时所刻,故名。碧落碑 bì luò bēi
唐碑。在今山西省新绛县龙兴宫。韩碑 hán bēi
指唐代韩愈撰写的《平淮西碑》。宪宗时,摄蔡州刺史吴元济反于淮西,宰相裴度及唐﹑随﹑邓节度使李愬受命讨伐﹐平定叛乱。韩愈为行军司马﹐淮蔡平﹐以功受刑部侍郎,并奉诏撰《平淮西碑》文颂其功绩﹐因称"韩碑"。唐李商隐有《韩碑》诗﹐极称其文。桓碑 huán bēi
1.指墓碑。没字碑 méi zì bēi
1.没有镌刻文字的碑石。指泰山玉皇顶庙前无字的巨碑。碑身高六米,宽一点二米,传为秦始皇时立,后人考证为汉武帝所建。2.比喻虚有仪表而不通文墨的人。牲碑 shēng bēi
1.亦称"牲石"。2.古时宫﹑庙前用以拴系祭牲的竖石。后泛指纪功德的刻石。史晨碑 shǐ chén bēi
东汉碑刻,隶书,汉灵帝·建宁二年立。碑在今山东·曲阜·孔庙内。此碑两面刻,故前碑全称“鲁相史晨祀孔子奏铭”,后碑全称“鲁相史晨飨孔庙碑”。书法古朴厚实,端庄遒劲,为汉隶名碑。琬碑 wǎn bēi
石碑的美称。赝碑 yàn bēi
1.仿古的碑文。坟碑 fén bēi
墓碑。歌风碑 gē fēng bēi
《大风歌》碑。在江苏省沛县城内。楚汉相争﹐刘邦称帝。后黥布谋反﹐刘邦率兵平定﹐返长安途中路经故乡沛县﹐作《大风歌》。后人因勒石记之。相传碑文为蔡邕所书﹐或云曹喜书﹐无所考。界碑 jiè bēi
(1)作为地界标志的石碑头陀碑 tóu tuó bēi
指北齐·王屮所著《头陀寺碑文》。碑趺 bēi fū
碑座。紀念碑 jì niàn bēi
(1)为纪念已故人物或大事件而建立的石碑庙堂碑 miào táng bēi
即《孔子庙堂碑》。立于唐贞观初,虞世南撰并书,记述唐武德九年封孔子二十三世孙孔德伦为"褒圣侯"及修葺孔庙等事,书法俊朗圆腴,内刚外柔,为唐楷典范作品之一。不久碑随庙毁。武后长安三年重刻,相王李旦篆额,冠以"大周"二字,大中四年琢去,后佚。宋初王彦超重刻,今存西安碑林,俗称"西庙堂碑"。山东城武亦存一石,元刻,称"东庙堂碑"。东瘦西肥,字亦互有出入。参阅《金石粹编》卷四一。韦丹碑 wéi dān bēi
韦丹,字文明。唐京兆万年人,为江西观察使,政事卓然,德被八州,殁四十年,老幼思之不忘。元和时称治民第一。宣宗时﹐乃诏观察使纥干臮上丹功状﹐命刻功于碑。见《新唐书.循吏传.韦丹》。后因以"韦丹碑"为为官清廉政绩卓著的典故。无字碑 wú zì bēi
1.指泰山登封台下无字的石碑。据传为秦始皇所立。 2.乾陵无字碑,为武则天所立。 3.指为功业隆重或德行秽败而难以文字状述者所立的没有文字的碑。 4.对标格清峻而不为文章或少识文字者的谑称。断碑 duàn bēi
1.断裂残缺的石碑。庙碑 miào bēi
宗庙﹑祠庙中立的石碑。亦指刻于庙碑上的记述死者功德的文字。下马碑 xià mǎ bēi
见“下马牌”。穹碑 qióng bēi
圆顶高大的石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