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 hé píng
1. 以不存在大的战争和国际事务的普遍稳定为其特征的国际历史时期。 2. 政府之间互相友好;没有战争的状态。 1. 非暴力的;不通过战争方式的。 2. 指没有敌对、争端或骚乱的。 3. 没有战争的。 4. 心平气和,和洽安宁;温和的;不猛烈的。和平鸽 hé píng gē
(1)象征和平的鸽子。《旧约·创世纪》八章中说:大洪水后,方舟中的诺亚(Noah)放出鸽子,鸽子衔橄榄枝回来,表明洪水已退。后世用鸽子作为和平的象征,并把鸽子的图画或模型叫和平鸽和头 hé tóu
棺材首尾两端部分。亦专指前端部分。和煦 hé xù
(1)温暖的和风 hé fēng
(1)风速为每小时13至18里的风 (2)温和的风违和 wéi hé
(1)身体失去调和而不舒适,多用作称人生病的婉辞羼和 chàn hé
1.把不同的东西掺混在一起。应和 yìng hè
(1)对一种言行表示呼应,附和议和 yì hé
(1)通过谈判达成终止敌对行为或停止战争媾和 gòu hé
(1)交战国缔结和约,结束战争状态。也指一国之内交战团体达成和平协议,结束战争义和团 yì hé tuán
清末我国北方人民自发组织的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团体。原名“义和拳”,开始活动于山东,不久扩展到北方各省。在1900年八国联军侵略我国时,义和团奋起抗击,给帝国主义以沉重打击。后在八国联军和清政府联合进攻下失败。参见“义和拳”。和数 hé shù
(1)几个数的和。也叫“和”和声 hé shēng
(1)依据和弦的组成和相继进行谱成的音乐作品的结构附和 fù hè
(1)随着别人说或做和谐 hé xié
(1)和睦协调耶和华 yē hé huá
(1)上帝——希伯来语“上帝”一词的基督教的按字母直译,这个译名过去很长时间被许多基督教徒认为是希伯来语中以四个字母组成的上帝的神圣名称的真实转译,但现在认识到它只是一个后期的混合词,从未由犹太人使用过和一 hé yī
亦作'和壹'。 和合一致;和睦同心。和同 hé tóng
1.指春秋时代两个互为对应的常用语。 2.和睦同心。 3.调和。 4.伙同;合伙。 5."和光同尘"的略语。 6.随俗。 7.春秋时代两个互为对应的哲学常用语。和蔼 hé ǎi
(1)性情温和,态度可亲柔和 róu hé
(1)柔软,温和和昶 hé chǎng
(1)和暖舒适祥和 xiáng hé
(1)吉祥安乐 (2)安祥和蔼羲和 xī hé
1.羲氏和和氏的并称。传说尧曾命羲仲、羲叔、和仲、和叔两对兄弟分驻四方,以观天象,并制历法。 2.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人物。驾御日车的神。 3.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太阳的母亲。 4.代指太阳。 5.王莽时主掌全国财赋的官吏。和面 huó miàn
和面就是在粉状的物体中加液体搅拌或揉弄使有粘性。用水揉和面粉。根据水温,和面又分为凉水和面,温水和面,热水和面,每一种和面方法揉制成的面不同。堕和罗 duò hé luó
南海古国名。亦译作"独和罗"。南与盘盘,北与迦罗舍佛,东与真腊相接,西邻大海。见《旧唐书.南蛮传》﹑《新唐书.南蛮传下》故地或以为在今湄南河下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