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佛系fó xì:指“不争不抢,不求输赢,不苛求、不在乎、不计较,看淡一切,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
- 2、 佛教fó jiào:(1)世界主要宗教之一。公元前6至5世纪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释迦牟尼创立。反对婆罗门教的种姓制度,主张“众生平等”、“有生皆苦”,以超脱生死为理想境界。广泛流传于亚洲国家。相传东汉明帝时传入中国
- 3、 仿佛fǎng fú:(1)好像;似乎
- 4、 佛戾fú lì:违背;反对。
- 5、 佛郁fú yù:不安貌。
- 6、 佛髻fó jì:呈盘曲状发髻的美称。相传佛发旋曲为螺形,故称。
- 7、 佛偈fó jì:佛家诗,赞美佛之诗。其体古来四句,故谓四句偈。 佛家语言,类似于世俗中的名言警句。庐山黄庭坚七佛偈碑,黄庭坚所书此碑嵌于秀峰读书台右侧石壁上。碑青石质,长方形,高226厘米,宽185厘米,无首座。正文行直列。
- 8、 念佛niàn fó:(1)信佛的人念“阿弥陀佛”或“南无阿弥陀佛”
- 9、 佛气fó qì:佛家的气息。
- 10、 七佛qī fó:佛教语。谓释迦牟尼及其先出世的六佛。即过去劫中三佛毗婆尸﹑尸弃﹑毗舍浮和现在劫中四佛拘留孙﹑拘那含﹑迦叶和释迦牟尼。诸经中名号微异,系转译之讹。见《七佛经》﹑《法苑珠林》卷八。
- 11、 呵佛祖hē fó zǔ:犹呵佛骂祖。
- 12、 佛光袴fó guāng kù:古代服式名。
- 13、 佛幌fó huǎng:佛坛上的帷帐。
- 14、 报身佛bào shēn fó:佛教语。三身之一。指以法身为因,经过修习而获得佛果之身。
- 15、 佛律fó lǜ:佛门的戒律。
- 16、 佛爷fó ye:(1)佛教徒对释迦牟尼的尊称,泛称佛教的诸神 (2)清代对帝王、帝后的尊称,后专指代慈禧太后 (3)慨叹语,犹如“老天爷”
- 17、 佛衣fó yī:1.即袈裟。佛教禅宗六祖以前皆用为传法的信物之一。
- 18、 佛书fó shū:佛典。
- 19、 佛理fó lǐ:佛教的教理。
- 20、 佛历fó lì:历法的一种。以释迦牟尼死后一年为纪元元年。
- 21、 佛号fó hào:佛的名号。如世尊、如来、瞿昙等。特指信佛者口中所诵阿弥陀佛的名号。
- 22、 遶佛rào fó:环绕着佛或佛像兜圈子。佛教以此表示对佛的敬信之情。
- 23、 佛幔fó màn:佛龛上的帷幔。
- 24、 佛仪fó yí:佛像。
- 25、 辟支佛pì zhī fó:佛教修行者所证得的一种果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