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 dōng hàn
朝代,公元 - ,自光武帝(刘秀)建武元年起到献帝(刘协)延康元年止。建都洛阳。也叫后汉。山东 shān dōng
(1)中国东部沿海的省,简称鲁。面积15.3万平方公里,人口8493万(1990),省会济南。山东工农业总产值居全国前列,经济作物花生、棉花、烟草居全国前列,烟台苹果,肥城桃,平度葡萄久有盛名。胜利油田及由此发展的石油化工在国内占重要地位。是全国重要黄金产地东不识 dōng bù shí
1.亦作"东不訾"。2.传说为舜友之一。东部 dōng bù
(1)一定地域中靠东的部分东半球 dōng bàn qiú
(1)地球的东半部,通常从西经20°向东至东经160°的半个地球东郭 dōng guō
1.复姓。, 2.东边的外城。东周 dōng zhōu
朝代,公元前770-公元前256,自周平王(姬宜臼)迁都洛邑(在今河南洛阳市西)起,到被秦灭亡止。东蔷 dōng qiáng
即东蘠。东里 dōng lǐ
1.古地名。春秋郑国大夫子产所居地。旧址在今河南省新郑县城内。2.复姓。东都门 dōng dōu mén
汉代长安城东门之一,即宣平门。东方 dōng fāng
(1)——复姓如:东方朔(西汉人,知识丰富,生性恢谐。长于文辞,有不少关于他的传说)近东 jìn dōng
(1)欧洲人指亚洲西南部和非洲东北部地区,但伊朗、阿富汗除外东篱 dōng lí
语出陶渊明《饮酒》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因以“东篱”指种菊花的地方: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闯关东 chuǎng guān dōng
(1)旧时穷人到山海关以东一带闯荡为生东林党 dōng lín dǎng
(1)明朝后期在一些中小地主、中下级官吏和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中形成的一个政治集团。在政治上经济上提出过一些改良主张,反映了人民的一些要求,遭到统治集团的迫害和镇压。由于在东林书院以讲学为名议论朝政,故被称为东林党东南亚 dōng nán yà
(1)亚洲的东南部,包括越南、柬埔寨、老挝、泰国、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印度尼西亚、东帝汶和文莱等国借东风 jiè dōng fēng
比喻凭借或利用大好形势行事。中东 zhōng dōng
(1)欧洲人指亚洲西南部和非州东北部,包括近东和伊朗、阿富汗东风 dōng fēng
(1)从东方吹来的风 (2)春天的风 (3)比喻革命的巨大力量或高涨的革命气势广东 guǎng dōng
(1)中国南部的省,简称粤,东连福建,西连广西,北接湖南和江西。面积17.8万平方公里,人口近6千万,省会广州东林 dōng lín
东边的树林或竹林。 指庐山东林寺。 指明末东林党。 指东林书院。东都 dōng dū
1.历代王朝在原京师以东的都城。(1)商代指商丘,在殷(殷墟)之东。故址在今河南省商丘县。《左传·定公四年》:“封畛土畧……取於相土之东都,以会王之东蒐。”杨伯峻注:“相土,殷商之祖。《太平御览》八十二引《竹书纪年》云:‘后相即位,居商丘。’则,相土之东都为今河南商丘县。”一说指帝丘(今河南省濮阳县)。参阅《通鉴地理通释》卷四。(2)西周指洛邑,故址在今河南省洛阳市西。在镐京之东。《左传·昭公三十二年》:“昔成王合诸侯城成周,以为东都,崇文德焉。”(3)东汉都洛阳,在西汉京都长安之东。汉班固有《东都赋》。(4)隋唐时指洛阳。时京都在长安。《隋书·炀帝纪上》:“﹝大业五年春正月﹞戊子,上自东都还京师。”《新唐书·高宗纪》:“﹝显庆二年十二月﹞丁卯,以洛阳宫为东都。”(5)南唐指广陵,在建康之东。故址在今江苏省扬州市。宋陆游《南唐书·烈祖纪》:“﹝昇元元年﹞以建康为西都,广陵为东都。”(6)元代指大梁。故址在今河南省开封市。清侯方域《定鼎说》:“胜国有三都焉:冬春居大都、东都……东都者,大梁也。” 2.代指东汉。唐韩愈《荐士》诗:“五言出汉时,苏李首更号。东都渐瀰漫,派别百川导。”明宋濂《张侍讲<翠屏集>序》:“文之难言久矣。周秦以前,固无庸议。下此唯汉为近古,至於东都则渐趋於綺靡。” 3.长安东都门的省称。汉疏广与侄受同时退隐,满朝百官祖饯于东都门外,后以“东都”谓致仕或饯别之地。《南齐书·徐孝嗣传》:“世祖问俭曰:‘谁可继卿者?’俭曰:‘臣东都之日,其在徐孝嗣乎!’”《文选·江淹<别赋>》:“帐饮东都,送客金谷。”李善注引苏林曰:“长安东都门也。”参见“东都门”。东郡 dōng jùn
郡名。秦置,汉因之。 泛指京师以东诸郡。 特指夷陵郡。江东 jiāng dōng
(1)古时指长江下游芜湖、南京以下的南岸地区,也泛指长江下游地区辽东 liáo dōng
(1)辽河以东的地区,即辽宁省的东部和南部。明朝在现在辽宁省境内设辽东都指挥使,防守边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