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为您精心整理的“二战观后感”为您揭晓,作品名观后感你想好怎么写了吗?观赏作品之后,我们通常会因其中的情节引发思绪。观后感是对作品知识和智慧的汲取和吸收,写观后感时应该有重点内容,而不是将所有感悟都写在文章中,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值得传递请分享给您的好友们!
《二战启示录》观后感
电影《二战启示录》是一部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纪录片,深入剖析了二战的原因、过程和影响,以生动的画面和真实的资料向观众展示了二战给世界带来的深刻启示。观看这部纪录片,我深受触动,对于战争的可怕性以及人类的复杂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惨痛而重要的一章,它爆发于20世纪30年代,触发原因莫过于纳粹德国的野心以及国际形势的复杂。从《二战启示录》中我们可以看到,战争的暴行更多是由人类的贪婪、仇恨和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所导致的。纳粹德国的侵略行径以及其他国家的相互对立,在战争中以及战后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损失。这种毁灭性的战争深深警示着我们,人类社会应该通过和平、合作与理性来解决矛盾,而不是诉诸武力。
当观看那些残酷的战争场面,我不禁感叹人类之间的残忍性。在战争中,一方为了获得胜利,不惜牺牲无数的生命和资源。电影中生动地展示了轰炸、战斗以及战俘的苦难,这些画面让人心生恐惧和无助。战争不仅仅是一场人与人之间的斗争,更是摧毁了人类文明的噩梦。我们应该深思:如何避免战争的发生,维护世界和平?
在《二战启示录》中,我们可以看到战争的可怕之处,同时也可以观察到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深刻启示和反思。战争让我们了解到和平的珍贵,唤起对人道主义价值的关注,也增强了我们对自由和正义的向往。战争还使各国人民更加团结起来,共同抵御外敌,为了和平与自由而斗争。我们能从战争中感受到人类的勇气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人类的复杂性也是《二战启示录》中一个重要的观点。战争不仅仅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斗争,更是由人的情感和意志决定的。电影中的各个国家领导人以及普通军人,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故事和内心的矛盾。有人为了国家荣誉而献身,有人为了家庭的安全而远赴战场,也有人利用战争来满足自身的野心和欲望。这些形象展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观看电影,让我更加坚信每个人都应该以理智和宽容的态度对待他人,避免因为个人的欲望和偏见而导致战争。
《二战启示录》以其真实的历史资料和震撼人心的画面,向观众传递了深刻的信息和启示。这部纪录片警示我们,战争带来的后果是残酷而不可避免的,所以我们应该努力维护和平与友好的国际关系。我们需要铭记过去的悲惨经历,以此作为对未来和平的警示,共同努力构建一个和谐、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世界。每个人都应该发挥自己的作用,传播和平和包容的理念,用和平与智慧来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问题。
电影《二战启示录》通过展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残酷与破坏,给观众带来了对战争的深刻思考,并强调了和平的珍贵和人类的复杂性。这部...
查看更多1935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蒋介石为了保证军队有足够的战斗力,制定非常严格的战时伙食标准:士兵每天每人只能大米1.5斤,罐头肉4俩,干菜与咸菜2俩,食盐3钱和酱油4钱。看上去非常丰富,但是实际上,国军士兵的主食仅仅为每人9俩米直至抗日战争结束。
很多情况,国军部队却只能安排两顿饭,一天下来只有6两米果腹。根据二战军队估算,作战期间,一名普通的士兵每日需耗费4000至7000卡热量。就算非激战状态下的正常和驻扎,每日至少要3000卡以上。
所以以标准来算一个名士兵作战期间的口粮一天都不能少于1.5公斤。但是基本上,士兵们只能用盐水泡饭,白馒头或者是只吃白饭,里面经常混着霉米,沙子或者是虫子。但是不吃就没有食物果腹了。
相比敌人,二战的日本军士兵的伙食是非常完整且精细。还会提供甜品,奶糖等。在中国战场的日本军队每天基本食物为大米150克,麦子250克,白菜200克,牛肉350克或者是沙丁鱼400克,盐10克或者还有几种口粮搭配。
查看更多与“二战时期的日军吃牛肉、沙丁鱼,而抗日时期的国军只吃9两米主食”相关的文章
本文不以少数个例作为参考
美国:
二战时美军在两大战场对待战俘的态度是有区别的, 在欧洲战场被美军俘虏的德国国防军和意大利士兵都会依照《日内瓦公约》来进行处理,一般来说他们会受到类似囚犯的待遇,并在战后陆续释放。
而对待被俘的纳粹党卫军,美军高层并没有下达实际命令去告知士兵如何处理,但美军士兵大部分会将党卫军的士兵全部处死,而中高级军官则留在战后审判。
在亚洲这边,美军最初对待日军战俘还是挺人道的,但因日军士兵普遍都受到了扭曲的武士道思想洗脑,常常假装投降来进行自杀式的攻击,所以到了战争中后期,大部分美国陆战队士兵对待投降的日军都是小心翼翼地,稍有不对劲便立马开枪将其打死,不过等日军士兵真正成功的投降后,除了某些战犯外,其他士兵的安全也会得到保障,等关押到战后便陆续被释放。
苏联:
苏军在二战中的两个战场没什么区别,在欧洲战场,苏德双方早已杀红了眼,苏军对待被俘的德国士兵就两种方式,党卫军直接枪毙,国防军送到西伯利亚去修山路,而在远东战场,苏军对待日军俘虏的方式也是送到西伯利亚,不过送到此处的德日士兵基本上都遭到了虐待,两国近400万人被俘,最后活着回国的只有三分之二。
英国:
英军在对待德国国防军,意大利和日本士兵的态度上基本是相同的,那就是严格依照《日内瓦公约》,一般被俘虏的德日士兵都会当成普通囚犯关押起来,并不会遭受到虐待,而意大利战俘更是受到了优待,部分战俘还可以离开集中营和其他百姓一起工作,但在对待被俘党卫军的态度上,英军也没有留情,基本上是直接当场枪决。
中国:
在中国战场,不管是八路军还是国军,基本对待日军战俘还是很友好的,八路军是军规如此,而国军是其高层就有很多原来留学过日本,所以除了战犯外,其他日本士兵在中国都受到了优待,并在战后陆续被释放。
德国:
在世人印象中,德国国防军的军纪极好,破事都是党卫军干的,但其实不然,这种观点只符合西线,在西线战场,除了部分杀戮成性的党卫军外,德军整体对待盟军战俘还是严格依照了《日内瓦公约》,当然,要是被认定为犹太人那就完蛋了,要么送到集中营,要么枪决。
在东线战场,德军会先甄别出苏军战俘中的共产党员,并将他们统统处死,而普通的苏联士兵则会送到集中营进行“饥饿疗法”,每天只给少量的食品然后一直进行高强度的工作,直到劳累致死。
日本:
日军在对待战俘的态度上和英军都是一样不分地域,但方式却完全不同,被日军俘虏的中美英士兵基本上不是虐杀至死,就是送到集中营继续虐待或者被送到细菌实验室进行人体实验。
当然,随着战事的不顺,日军对待集中营战俘的态度也转变了不少,不过是往更坏的一面去了,日军怕战后留下虐待俘虏的证据,干脆开始系统性的处决战俘,但因天皇的突然投降,还是让很多俘虏躲过一劫,成为了在战后指证战犯的关键性证人。
意大利:
意大利在对待战俘的态度上,并不是如打仗般那么善良,被意军俘虏的士兵往往不会受到肉体上的痛苦,但会在精神上遭到侮辱,虽然这...
查看更多与“二战中的战俘会被怎样对待?原来这种待遇也会分地区?”相关的文章
1939年5月,哈拉哈河战役(诺门坎事件)爆发,日军先头部队与苏军相遇,交火中,日军坦克完全抵挡不住苏军的t-26坦克和bt快速坦克,短时间内即被摧毁17辆,就连战车第3团团长也被当场击毙,损失惨重。
当时,日军战车第3团装备的就是坦克发展史上的一朵奇葩——89式坦克,我们今天就来说说这种不入流的坦克。
自从坦克在一战期间问世之后,就引起了日本的重视,但此时的日本无力自主研发,就从英国购买了马克型用来研究,企图仿制。
这批坦克于1918年10月抵达日本时,还闹出了一个笑话:
由于之前日本人都没见过坦克,谁也不知道坦克长啥样,一位名叫奥村慕平日本军官看到坦克后,说道:“把它们叫做坦克不合适,应当叫做战车。”
没想到这句话得到所有人认同,于是,日本人从此管坦克叫做战车,一直延续到现在。
日本人对进口的马克型进行了各种测试和试验,得出这种坦克体型笨重,不适合在日本和满洲(中国东北)使用的结论。
到了20年代,日本一面从法国采购了“雷诺”ft-17轻型坦克和英国“维克斯”中型坦克,一面自己潜心研发。
1925年5月1日,日本组建了第一支坦克部队,这支部队装备的全是进口坦克,这促使日本人加快了坦克研发的步伐。
两年后,日本研发出第一辆坦克样车,全重18吨,成员5人,武器为一门57毫米火炮,试验时,日本军方认为这种坦克太过笨重,而且速度也不够快,认为它不适合作战需要,最终没有采购。
随后,日本研发出第二辆坦克样车,测试结果符合预期,得到军方认可,被命名为89式轻型坦克,因为这一年是日本皇纪2589年,故得名。
89式坦克有两种型号:
一种是89式中型坦克,战斗全重12.7吨,车长4.3米,车宽2.15米,车高2.2米,武器为一门57毫米火炮,弹药基数100发。
另一种为89乙型坦克,动力装置从最初的汽油机改为柴油机。
两种型号在1930年-1937年之间,一共生产了400多辆。
有意思的是,89式坦克装备的57毫米炮并非其他国家所采用的加农炮,而是榴弹炮。
因为日本军方战术思想落后,他们始终认为坦克是用来开路越障,支援步兵作战、杀伤敌方步兵的武器,所以榴弹炮是最好的选择。
89式坦克还装有两挺91式6.5毫米机枪,弹药基数2745发,一挺位于车体前,一挺位于炮塔后,这种奇葩设计,放眼全球,小日本独一家。
坦克车体为钢装甲铆接结构,材料为含镍铬锰的合金钢板,防御力很差,面对缺少重武器和反坦克武器的中国军队,尚能发挥一些作用,在东北和太平洋遇到美苏两国,只有死路一条。
虽然性能差强人意,但毕竟是日本国产的第一款坦克,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它都是日军的主力坦克。
九一八事变后,89式坦克成为侵华战争急先锋,之后的1·28事变,热河抗战,长城抗战、平津抗战、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徐州会战等多次战役中,都有它的身影。
1939年的南昌战役,日军出动的100多辆坦克和装甲车中,有78辆是89式。
同一年的哈拉哈河战役,日军的8...
查看更多与“为什么在二战日本研发的坦克被称为移动棺材?”相关的文章
每一次战争的发生都不是偶然,但如果人们能够在战争之前妥善处理各方之间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就能够将生灵涂炭的战争消灭于摇篮之中。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战结束之后,英国首相丘吉尔就告诉世人,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人类完全可以避免的战争。作为战胜国和反法西斯同盟国主要力量的英国首相,所说的这句话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有理有据。
而丘吉尔这样的结论,要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说起。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遭受到的第一次世界规模的战役,在这场战火当中,无数的军人和平民留下了新鲜的血液,无数个家庭妻离子散。也让人类第一次看到了世界大战的残酷性。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德国作为战败国,被要求向战胜国赔付高昂的战争费用。当时的德国为了同英法等国进行战争,基本上已经算是耗尽了家底,所以在战争结束时面对这样的赔付债务,德国人显然是不满意的。
但尽管德国民众有一千万个不愿意,战胜国们还是没收了德国十亿英镑的资产,不过战胜国又反过来愚蠢地给了德国十个亿零五千万英镑的贷款。这等于是在明面上压榨了战败后的德国,却在实际上为战败后的德国提供了复兴的机会。当时的欧洲统治者们显然没有预料到这个问题,他们以为德国人民会感激他们的做法,事实上是,德国人民痛恨战胜国们对于他们的战争赔偿,而对于后面的经济援助,无论是战胜国还是德国,都无人问津。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们,花了自己的钱,却没有办成任何事情。而之所以会做出这种愚蠢的行径,是因为战胜国们的统治者,需要对自己的国家交代,他们向自己的民众吹嘘自己从德国那里抢来了多少的东西,却从来不敢将经济援助说出嘴来。德国民众也自然不知道战胜国们对于他们的好处,他们只有满心的仇恨和愤怒。
德国人利用这笔经济援助贷款,很快振兴了自己国家的经济体系,此时的德国经济就如同安装上了助推器一般,在短时间内迅速增长。而这一个强大后的德国,是带着满满的民族仇恨成长起来的,他们迫切地想要向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们复仇,他们要将自己所承受过的痛苦完完全全地强加给他们。后来希特勒正是利用了德国民众的这种心理,所以使得他自己的纳粹主义迅速在德国全国内蔓延,也由此使得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彻底爆发。
虽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生,有着很多的理由和原因,但不得不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们的做法,也是二战爆发原由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他们亲手缔造了一个带着仇恨后的强大德国,最终他们也自食其果,被拉入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漩涡。
与“德国拉响二战,竟是因为一战结束后欠了高额贷款?”相关的文章
1944年8月15日,盟军对德国本土进行轰炸时,为轰战机编队护航的最先进的3架p-51“野马”式战斗机被德军一种体型小巧,速度极快的战斗机击落。
几天后,又有两架b-17“空中堡垒”式重型轰炸机被这种战机击落,盟军极度震惊,一些飞行员甚至拒绝到德国上空执行任务。
这种造成盟军恐慌的飞机,就是德国研发的me-163“彗星”式战斗机,也是人类战争史上第一款采用火箭发动机为动力的飞机。
从二十世纪三十年开始,德国就已经开始研发以火箭发动机为动力的飞机,德国著名的飞机设计师亨克尔和另一位飞机设计天才布劳恩合作,于1937年设计并制造出第一架原型机he-112型。
首次飞行获得成功,两人再接再厉,又在两年后设计出性能更先进的he-176型,试飞十分成功,但德国军方对此的反映十分冷淡,一位空军高官曾轻蔑地说:“这只是一件有趣而浪费时间的玩具。”
几乎与此同时,天才设计师亨克尔又设计出第一架喷气式飞机,不过同样没有引起德国军方的重视。
与运气差的亨克尔相比,德国另一家知名的飞机制造商梅塞施密特公司则幸运得多,他们得到德国滑翔机研究所的委托,研发一种由火箭发动机和无尾滑翔机。
梅塞施密特公司的研发也比较顺利,在1940年制造出第一架原型机dfs194,试飞的时候,德国空军也派出代表现场观摩。
试飞由德国著名试飞员海尼·迪特马尔亲自驾驶,原型机先被bf-110式战斗机拖到5000米高空,然后发动机点火。
惊人的一幕发生了,之间原型机的速度迅速突破650千米/每小时,德国空军代表喜出望外,对这种飞机赞不绝口,向上级汇报详细情形。
在德国空军的支持下,几个月后,原型机换装推力更大的火箭发动机,再次进行试验,这一次,速度达到1003.77千米/每小时,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款时速超过1000公里的飞机。
德国空军高层大喜,立即采购这种飞机,并赋予它me-163的编号,绰号为“彗星”。
me-163的发动机推力达到16.66千牛,一次工作时间7.5分钟,武器除了两门航炮外,还可以挂载24枚火箭弹。
me-163有a型和侧重于空战的b型等型号,共生产了近400架,德国以它为主力,组建了第一支火箭战斗机部队,即jg400航空团,驻扎于威特蒙、布兰蒂斯与芬罗(位于荷兰)等基地。
与常规战斗机不同,me-163的有独一无二的战术。
地面雷达发现盟军飞机后,me-163由母机牵引或者自己飞行到空中,组成编队,然后再雷达引导下飞到盟军轰炸机群的上空1000米处,对盟军飞机进行俯冲攻击,随后再进行二次跃升,对目标腹部进行二次攻击。
由于火箭发动机消耗过快,使得me-163每次的飞行时间只有10分钟左右,活动半径大约80-120千米。
盟军轰炸德国本土时,先后有14架各型飞机被击落,而me-163则毫发无损,因为它体积小,速度快,盟军飞机来不及对它进行瞄准射击,即使像b-17“空中堡垒”这种360度全有自卫火力的4发重型轰炸机,也无给它...
查看更多与“二战时期德国火箭推力战斗机,时速超过1000公里”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