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品味一部作品后,这次观看让你有什么体会呢?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观后感了。快来参考观后感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恰同学少年》的观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看了《恰同学少年》这部电视剧,我被深深地打动了。不仅因为剧情的跌宕曲折,更因为一代革命家少年时代的豪情壮志。他们忧国忧民的高度社会责任感使人钦佩,他们敢作敢为的胆量让人赞叹,他们勇于破旧立新的的精神令人折服。
少年时期,是一个人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少年时的志趣思想,往往预示着一个人一生的前进方向。而电视剧中所描述的毛泽东的少年时代,给了我们大学生无限启示,告诉我们应该心怀祖国、志向远大,先完善自身继而立足世间。
伟人的少年时代以天下为己任。他在作文中多次谈论天下大事,提出自己的看法,虽然因“过于张扬”而被老师批评,但他心怀祖国和改变旧中国现状的伟大理想得到了教师们的肯定,也得到了同学的钦佩。伟人的少年时代乐观而不畏寒苦,假期无处可去住在山上的亭中,也不能改变他的达观,携友一同读书游山,淋山雨而叫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正如他曾经所说,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这种乐观的精神让我深受启发。毛泽东的魅力不仅如此,因为他光明磊落的为人、沉着缜密的思维和独特的领导才能,团结了一群有志于改造贫腐的旧中国的青年。在少年时代,他们游走于工厂乡村,成为当地先进思想的宣传兵;成年以后,他们更是各显所长,在华夏大地上掀起了革命的滔天巨浪。他们的理想与抱负,他们的气魄与胆量,他们的志趣与胸怀,无一不令人深深为之折服。
反观自身,恐怕许多人有愧于心。生活在改革开放、物资丰富的新社会,我们物质上充裕,却难免精神上的贫乏。衣食不缺的我们无须为明天的生活发愁,却反而常常失去理想,更缺乏社会责任感。在大学甚至是中学,虚荣攀比的现象屡见不鲜;因为失去奋斗的目标与动力而沉溺于网络的人也比比皆是;怠于努力而寄未来的希望于歪门邪道者也大有所在。虽然生活中少有如剧中刘俊卿之辈,但刘俊卿却是当代大学生精神弊病的集中和写照。在剧中,他的所作所为让人厌恶,生活中,他所代表的思想问题却不得不让人警示。
但与其说这部电视剧为我们敲响警钟,不如说它向我们提出了要求。梁启超曾说过:“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这句话的确是不可争辩的真理,也是这部剧集的最好见证!正是因为有了湖南一师的那群优秀少年,才有了之后的富强中国!我们大学生应从中有所感有所思有所悟有所行。在当今以和平和发展为主题的时代,我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成为革命家,但放眼天下,我们依然应当有用于国家与社会;远观未来,我们更有属于我们的时代任务,即使对于个人,我们也应不断自我完善,立志树节,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
说来惭愧,身为湖南人,在长沙读了四年书,河西也去了好多次,却从未想过,要到久负盛名的岳麓书院看一看。还想当然的以为,书院肯定是在山顶上,极目四望,整个星城都能尽收眼底。
去年参加红网年会,才去了一次,方知,原来,书院入口就在山脚呢。
入口,就是最著名的那副对联。
惟楚有材
于斯为盛
霸气。
霸气?
不对啊。
看完之后,我又想了想,作为千年学府,讲究的是学无止境,怎么可能如此吹牛——
只有楚地有人材;
楚地的人才,又都聚集到了这里。
只有暴发户,才会这么写啊。
免不得查了查。
原来是有典故的。
惟楚有材来源于《左传 襄公二十六年》,原文是:
令尹子木与之(声子)语,问晋故焉,且曰:
晋大夫与楚孰贤?
对曰:晋卿不如楚,其大夫则贤,皆卿材也。如杞、梓、皮革,自楚往也。虽楚有材,晋实用之。
声子的朋友伍举因故逃亡,声子出使晋国时,巧遇伍举,说,我会想办法让你回楚国的。
声子出使完后,回到楚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令尹子木问他,晋国的大夫跟楚国的,哪个更厉害?
声子说,他们的卿不如楚国,但大夫一级,则比楚国贤明,都有成为高官的潜质。打个比方,楚国那些最高级的木材、皮革,都被晋国买去用了。
他在这里,并没有直接指出,但潜台词其实就是,很多晋国的大夫,都是从楚国去的。楚人为何到晋国?
还不是你这里不能识人用人甚至冤枉人,人家又有理想有抱负要保命啊,只好跑到外国去了。
子木哪里会听不懂呢?
所以,声子最终救回了伍举。
列位看出来了,典故里是虽楚有材,而对联里是惟楚有材啊。
一字之异,正是作者用心之深。因为他需要的,只是“楚有材”三字啊。
三个字的对联不好写,加一个如何?
于是就加了个助词,惟。
下联,于斯为盛,典出《论语》:
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乱臣十人。”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唐虞之际,于斯为盛,有妇人焉,九人而已。
说的是,人才难得,有几个真正靠谱的牛人,就可以把天下治理得井井有条了。
其中的于字,其实也是助词。
古代一些圣旨里,有“于戏”,它并无实在意义,只是表示感叹而已。正与呜呼,哎呀类似。
惟和于,放在写此联时的清朝嘉庆年间,只要读过一点书的,基本知道是多义字,感叹词,并非“惟一”与“这里”,不会产生歧义。
要怪,只能怪后人没怎么读过古书,文化有些断层吧。
不过,理解助词是很简单的,真正难以做到的,还是声子那个问题:
如何才能使人才尽情发挥,生活体面,很有尊严,不会总想着跑到外国去?
与“岳麓书院写得对联“惟楚有材,于斯为盛”感觉很自大?把这两个字去掉就懂了”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