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汉唐长安城

发布时间:2020-05-27
1 “长安”变“西安”,难道改名也会改运势?
汉唐长安城
长安城改名
长安的衰败

谈到长安,很多人都认为,长安改名西安后,整个城市的文化底蕴瞬间变得“穷矮矬”了。

雄伟肃穆的汉唐帝国,愣是被西安这个“锉名”打成了“三级残废”,叫多少文化学者不无扼腕叹息,甚至疾呼呐喊开启了轰轰烈烈的“正名”运动。

然而,让人倍感意外的人,古长安城并非现代完全意义上的西安。

根据史料记载,公元前374元,秦置栎阳县;汉高帝五年,刘邦以长安乡为都城,设长安县,意为“长治久安”之意。

由于,汉长安是在秦咸阳遗址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史记》就有:“汉长安,秦咸阳也”的说法,《三辅黄图·序》也云:“武昭,治咸阳,因以汉都”。

而结合现代汉长安城的考古资料来看,汉朝的长安城介于现今的咸阳和西安之间。

到了唐朝时期,唐朝的都城实际上是由长安县和万年县构成,统归京兆府管辖,取意为“长安万年”。自此,长安作为一个文化符号永恒固定了下来。

但要搞清楚的一点是,虽然古长安城的地理位置与现今的西安无所差异,但古代的长安城的行政区划,仅仅相当于如今的一个区。

而长安城的上级行政管理统辖,自秦至元就有内史、京兆尹、京兆郡、京兆府和奉元路等称谓,直到明洪武二年,徐达攻克奉元路,始置西安府,自此,长安就有了“废柴”西安的称谓。

但毫无疑问的是,长安自古作为汉唐王朝的大型国际化都市,素来就有“西有罗马,东有长安”的美誉。

而放眼长安所处的地理位置,其八百里关中平原,南扼秦岭,北望黄土高原,西达陇山,东控崤山的险胜地形,辅之以潼关、函谷关的天下名关险隘,再凭借泾渭二水和肥沃的土地,实乃龙兴之地、帝王之资也。

然而,就是这块拥有帝王之气的风水宝地,自唐朝以后,却再无建都于此的大一统王朝了,有着汉唐龙脉帝都的长安城,为什么就变成了无人问津的“废柴”了呢?

今天历史侦查处带领大家从地理位置、自然条件两个方面着手,试着探究龙脉帝都的长安城,从华夏文明的大一统王朝到后世无人问津的西部边隅,长安究竟遭遇了什么落得个满城凄凉?

地理位置

长安,地处浩浩八百里秦川的关中平原,北部为平均海拔2000米的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南部为东西绵延400~500千米,南北宽达100~150千米的秦岭山脉,西部为山脊海拔超过2500米的六盘山脉,东部为崤山和中条山夹峙的滔滔黄河。

整个关中平原西窄东宽,渭河横贯其中,盆地两侧地形向渭河倾斜,由洪积倾斜平原、黄土台塬、冲积平原组成,呈阶梯状地貌景观。

西边,大散关横亘秦岭和陇山之间,乃川陕用兵之要地,东边,函谷关、潼关沿黄河逶迤西来扼守东方六国。

自春秋战国以来,函谷关便以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的险要位置闻名于世,因其东连洛阳,西达长安的战略位置,故此,自古以来就有“双峰高耸大河旁,自古函谷一战场”的说法。

周慎靓王三年,楚怀王举六国之师伐秦,秦依函谷天险,使六国军队“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公元前241年赵、楚、魏、韩、燕五国以春申君黄歇为统帅联合攻秦。

史载:“春申君相二十二年,诸侯患秦攻伐无已时...

查看更多
推荐栏目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