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88年8月18日,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有名有姓的皇太后吕雉去世。后世将吕后和女皇帝武则天并称“吕武”,刘邦死后吕后是中国没有疑问的的最高统治者,司马迁作《史记》以皇帝的规格用本纪记录她的生平事迹。吕后生前掌控国家大权时,压制刘氏,大封诸吕,铲除异己,连自己的儿子汉孝惠帝也郁闷而死。
孝惠帝死后,吕后又随便找了个小孩当作孝惠帝的儿子立为少帝,继续控制国家。吕后死后,她把长安的兵权分给自己的侄子吕禄、吕产,让他们继续控制汉王朝。
不过不久齐王刘襄和吕氏家族互相猜忌,终于忍受不了,起兵准备攻打长安。掌握国家权力的吕产就派灌婴去平息叛乱,灌婴把军队带到荥阳之后停下了,反而打算联合诸侯回攻长安。吕后侄子智商不行,被周勃等骗走军权,不久之后汉朝发生了短暂的剧烈政变,周勃和陈平杀死了吕后的侄子,樊哙的老婆吕媭被用鞭子抽死。
这时,掌握长安兵权的人是周勃、陈平等人,他们最终决定把当时的少帝废掉,不久后杀掉,另立新帝。当他们准备在诸侯王中立一位皇帝时,有人建议立最早起兵的齐王刘襄为帝,但有人却认为刘襄的母亲家族势力庞大,且不善,不能立他,以防止第二个吕后出现。最终能大家认为代王刘恒为人宽厚,年龄大,关键是他母亲薄氏娘家人不错。薄氏最早是刘邦在楚汉争霸时期从魏王那里缴获的,因可怜她才临幸她,可见其地位之弱,而大臣们正是看中这点,立刘恒为帝,他就是开启了文景之治的汉文帝。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剿灭诸吕之后,兵权已经彻底到了大臣们手中。当时的社会虽然没有后来三国、五代等乱世的纲常崩坏,但是战国时期士大夫篡权例子屡见不鲜,早就出现过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的先例。既如此,为什么这些大臣们在拥有了如此大权之后,不自己当皇帝,最起码拥立少帝,来个“挟天子以令诸侯”?群臣完全有理由这么做:
刘氏对待功臣并不能算是优厚,之前的刘邦杀掉韩信、英布等人,千年间被叹凉薄;若往后看,周勃立汉文帝建大功,周亚夫平息七国之乱也是不世之功,但是父子二人却又遭到了汉文帝、汉景帝父子二人的迫害----前事有经验,后世未必没有顾虑,周勃等人为何不取而代之呢,何苦自己伴君如伴虎,晚年无善终?
在对于武将们是否有称帝之心的问题上,其实是不必怀疑的,首先是人性使然,追逐权力是这些人的不变主题;其次在《史记》中对他们的野心也有提及,代王受到周勃等人邀请去长安继承大位,他手下张武等人就曾提到:
“汉大臣皆故高帝时大将,习兵,多谋诈,此其属意非止此也,特畏高帝、吕太后威耳。今已诛诸吕,新喋血京师,此以迎大王为名,实不可信。”
汉文帝(即代王刘恒)出发长安之前,帐下多数谋士也认为,汉臣都是身经百战刀剑舔血的亡命之徒,本意根本不是当臣子,只是被刘邦和吕后压制罢了。而事实上,谋士们道破天机,而汉文帝自己最初也确实忌惮长安武将,不敢前往。
不过后来汉文帝手下的宋昌却劝刘恒继续前往,他没有否认这些大臣们的野心,但是他认为,有三大原因导致诸侯不敢自立,所...
查看更多与“为什么周勃等人在平息诸吕势力后却不拥兵自立?”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