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巢起义为什么注定失败?
我们知道,在唐朝末年的时候,很多中下层的知识分子是十分同情和倾向于革命的。当然了,毕竟当时经济凋敝,灾荒不断,加之藩镇割据极其严重,这些人的生活日益困窘,特别是在推行了有两百多年的科举制度被贵族阶级给把持了之后,这些人更是失去了进入仕途的机会。
所以,这些中低层的知识分子便与广大农民一样具有改革当前社会的迫切心情。这些人的优势就在于具有一定的文化基础,且了解天下形势,此外他们还懂得现实政治对农民起义军来说是一支极为重要的强大力量。黄巢在起义之时,便吸引来了很多知识分子的加入,黄巢起义军的发展也得益于这些知识分子。但是谁能料想,黄巢最后的失败,也正是因为这些所谓的知识分子。具体是怎么回事儿呢?我们下面一起来论述一下。
尽管有很多知识分子加入到黄巢的起义军中并作出了相应的贡献,但是,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歧视和打击那些知识分子的现象常有发生,这极大引起了知识分子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所以在当时的起义军中还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逢儒则肉,师必覆”。这里的“肉”就是“杀”的意思。
这句话其实也从反面说明了起义军对知识分子有存在偏见而随意杀戮的现象。虽然黄巢当时已经认识到这个问题,并加以改正,在初期的时候采取了相应保护儒生的条令。但是,黄巢对知识分子的作用却始终缺乏深刻的认识,只是给予他们一些极为简单的事情,例如起草文书等。至于在军事指挥或者政治上,根本没有对这些人有给予重用。
同样是作为农民起义军的领袖,这一点,黄巢做的就没有朱元璋好,朱元璋对知识分子拜为上宾,时常向他们请教,并将其引为中枢决策者。所以我们能看到,朱元璋后来不仅推翻了元朝的统治,还在群雄逐鹿的时代脱颖而出,建立了大明帝国。但是黄巢则不然,来依附他的知识分子虽然很多,但是那些显要人物却少之又少。这也是朱元璋能够成功,黄巢只能失败的核心原因之一。
由于缺乏政治人才,黄巢在建立大齐政权,多利用李唐旧臣,严重地影响了农民政权的素质。大齐中央政权的文职人员,从宰相崔缪等人到翰林学士裴握等人,多是一些旧式官僚而缺乏从下层知识分子中培养出来的人才,这样的人缺乏政治眼光,对国家的发展并不会起到多大的作用。
这些人对国家的实际发展起不到很大的积极作用,他们总是将一些神话的预言传播出去,企图迷惑大众,使其相应自己的统治。当然了,这种预言在革命初期夺取政权的斗争中确实起到了一些积极的作用,毕竟当年陈胜吴广起义,刘邦起义都是采取这样的方法。但是这些人在政权夺下,进行国家治理的时候,还仍然如此狂热宣传。这只能使得领导者忽视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人民群众的力量,而在这样毫无意义的赞扬声中骄傲起来。
到后期的时候,起义军对知识分子的态度也越来越冷淡、严厉、残忍。他们甚至采取了“不服即杀”的态度,由此可见,此时的起义大军已经混乱、迷茫到何等地步了。其实早在879年的起义军进军福州的时候,这种病态的思想已经初露端倪了。
当时起义军收了...
查看更多与“黄巢起义为什么注定失败?历史上这两场农民起义有什么不同”相关的文章
如果说动摇了秦帝国的是陈胜吴广的大泽乡起义,那么摧垮东汉帝国最后根基的无疑就是黄巾起义。
黄巾起义源于太平道,由河北人张角创立,他自称大贤良师,以传布太平道为名,秘密在农民中间组织起义活动。他们的口号是文章开头那句话,大意是说东汉国运气数已尽,天下该由(黄巾军)来接管了。
当时,有赖东汉于桓、灵二帝的荒淫无道和买官鬻爵,导致官吏上行下效,不断压榨社会底层的百姓,民怨四起的大环境为黄巾军的起事提供了基础。
当自诩为救世主的张角号召推翻东汉王朝时,天下各大州县的穷苦百姓纷纷响应,投奔起义队伍,这其间甚至发生为赶来参加起义,饿死于途中的事情,可见百姓已经被压迫到了何种地步。很快张角便聚集起几十万信众,开始酝酿改变历史车轮的——黄巾军起义。
改变历史车轮的告密人
历史大势有着人力无法阻挡的力量,纵使你使出千般解数,也会犹如螳臂挡车。但在这个趋势形成前,往往会因为极小的变数而产生极大的变化,这点颇有些类似西方人提出的蝴蝶效应。
按照张角最初的计划,起义时会有洛阳信徒(宦官和百姓)作为内应,联合外围起义军第一时间占领都城洛阳,进而号令天下。但在计划即将实施之际,却出现了变数,而造成这一变数的正是张角的弟子——唐周。
唐周本是张角派往洛阳担任联络任务的信使,但不知为何,唐周却跑去了皇宫,告发了张角起义一事。《后汉纪·灵帝纪》记载:
角弟子济阴人唐客上书告角,天子遣使者捕角。
这次突如其来的告发,让朝廷将潜伏于洛阳的太平道信众,共计一千多人“一锅端了”,这其中就包括中常侍徐奉、封谞,以及黄巾军重要领袖马元义。
得知事情败露,张角不得不仓促间提前进行起义,公元184年(甲子年)2月,张角自封天公将军,又封他的弟弟张宝称地公将军,张梁称人公将军,展开了全国范围的黄巾军起义。揭竿而起的黄巾军,四处攻掠,势如破竹。但被攻陷的多是地方州府,帝都洛阳仍牢牢掌控在朝廷手中,这为后来黄巾起义失败埋下了隐患。
官军对“乌合之众”
此时的汉灵帝慌了,急忙派人领兵镇压,但此时的黄巾军势头正盛,又启示仓皇间组织起来的军队所能应付的?于是在初期的多次较量中,官军始终处于下风。
好在名将皇甫嵩等人沉着冷静,采取了避其锋芒等待战机的策略。功夫不负有心人,由于黄巾军将领多是农民出身,较为缺乏军事经验,竟然在草木丛生的地方驻兵扎营,于是皇甫嵩趁夜纵火,大败黄巾军。
但此时黄巾军人数仍十分庞大,官军与之相比十分悬殊。此时倘若黄巾军一鼓作气,灭掉官军,或许历史就会被改写。可惜的是,此时南阳的黄巾军虽然已经壮大到了十几万人,却未乘胜追击,给了官军极为宝贵的休整时间。
在一次针对黄巾军的埋伏战后,官军与黄巾军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官军开始了由守转攻的战略变化。这直接导致被困于宛城的黄巾军,最终因孤立无援,而走向灭路。公元184年11月宛城收复。
张角之死,黄金末路
收复宛城只是镇压黄巾起义的冰山一角,如果不出意外,这将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但意外恰...
查看更多与“张角领导的黄巾起义失败了吗?叛徒告密导致这场农民起义的失败”相关的文章
提到陈胜吴广起义,很多人的第一个反应是农民起义,诚然,参与大泽乡起义的主力军确实是农民,因为秦朝初年,天下最多的人就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农民,但是起义的领导者陈胜却未必是农民。
关于陈胜其人,司马迁的《史记·陈涉世家》里有比较详尽的记载,令人记忆最为深刻的就是几句要求背诵的名言警句:“燕雀安知鸿鹄之志”、“苟富贵,勿相忘”、“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些口号都出自陈胜之口,说陈胜是贫苦农民出身,估计谁都不会相信。我说陈胜有文化,就是通过这些名句可以得出的结论,那么陈胜的文化底蕴从何而来呢?要知道秦朝是没有义务教育的,一个人想读书还是需要相当高的条件的,说能读的上书,接受过教育的人凤毛麟角并不为过。就算接受了教育,没有一定的领悟和一些生活上的经历和感受,想说出点名言来还是很难的。要知道那个时代,不仅受教育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想看到好书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书能看懂又是一件难事。因此能说出名言警句的前提是:受过教育,看过好书,自身有家族传承,还要有经历,才能有切身的感悟,正所谓有感而发。
看陈胜所说的话,说他没有读过诗书,所说的话都是自己凭空想象出来,这种话是很难让人信服的。比如“鸿鹄”这个词,鸿字指大雁,鹄字指天鹅,而两个字组合起来,通常指飞行能力很强,能飞很远距离的鸟,在中国古代神话里则指白色的凤凰。
陈胜是上过学读过书的文化人。陈胜说这句话时的背景,是他挥汗如雨的在田间耕种,十分疲劳的时候。陈胜这种文化人估计从来就没有干过农活,这和读书的辛苦是不一样,心里有怨气和不满,他选择了发泄出来,说出了“苟富贵,勿相忘”的目标,但被其他人嘲笑。人的文化背景,可以从很多方面看出来。这就好比看到了日出,有的人会作诗,有的人会做赋,有的人会说:“太阳出来了”,有的人选择沉默一样。在秦初能够有条件读书的,除了六国没落贵族和士族大家之子外,没有其他的可能。
陈胜吴广是职务的,这个职务是屯长。那么屯长是个多大的官,有多大的权力,可以管多大的事情呢?
屯长可以管理五十个人,做屯长的条件是要有四个人头,而且对于一般人来说,从屯长在想向上就十分困难了,那相当于打破了阶级,只有少数人才能做到。陈胜吴广能混到屯长这个级别,基本上已经达到了奋斗的上线了。而且这个职务风险很好,如果自己手下的兵卒在战场上不能收割足够多的人头,作为屯长是要承担相应罪责的。这个领导不好当,搞不好随时都有掉脑袋的危险。说道大泽乡起义的背景,不得不说延误工期不是死罪,但是做为屯长的陈胜吴广的罪责要比一般的士族大得多,因为他们要承担领导责任,确实是要杀头的。陈胜吴广发动起义的重要目的:为了自保,逃跑没用,只有造反才有一线生机。
陈胜对于楚国的历史也十分熟悉,他提到了项燕,项燕是楚国的大将,爱士卒素有威望,这是我们知道的。但我们不能想当然的认为秦初的人也都知道,就算是当时的楚国之民,你问他项燕是谁?估计没有几个人会知道,不是他们不爱...
查看更多与“陈胜吴广农民起义的领导者并非农民,起义的目的不单纯”相关的文章
李自成起义是明末农民起义的重要一支。明天启、崇祯年间,陕北连年旱荒,农民纷起暴动。李自成为闯王高迎祥部下的闯将,勇猛有识略。李岩和李自成在崇祯二年(1629年)起义并且提出“均田免赋”等口号,获得广大人民的欢迎,散布“迎闯王,不纳粮”的歌谣。部队发展到百万之众,成为农民战争中的主力军。
崇祯十六年(1643年)在襄阳称新顺王。次年正月,建立大顺政权,年号永昌。不久攻克北京,推翻明王朝,致使明思宗朱由检自缢于煤山。由于起义军领袖胜利后褫夺陈圆圆,逼反吴三桂,满清贵族入关,联合进攻农民军。他迎战失利,退出北京,率军在河南,陕西抗击。五月十七日,李自成在湖北通城县遭到当地乡勇误杀。李自成余部继续抗清斗争。
李自成转战失败 李自成起义失败的原因?
李自成的胜利太过突然,他没有作好统治全国的准备。这些暴民的暂时胜利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明政府的腐败!当时,明政府财政混乱,有些权利的人想方设法的克扣饷银。普通士兵没有饷银,自然不愿意卖命打仗!加上张献忠等牵制了明政府的大部分力量,这才使得李自成顺利攻入北京城。
这些暴民被突然的胜利打蒙了,哪里想得到其他。最高统治者李自成的头脑也不怎么清楚!历朝历代,这个时候,应该安抚老百姓,安抚知识分子,安抚那些达官显贵,否则,怎么站得住脚。尤其是知识分子和达官显贵,其影响力不可忽视。李自成忽视的恰恰是这一点,以至于这三种人对于新兴政权恨之入骨!在李自成败退的过程中,没有得到士绅地主的任何支持,所以才一溃千里,最后身死“国”灭。
起义军起义过程中,针对明朝地权集中与赋税繁重的情况,提出“均田免粮”口号。攻占西安后,又以“贵贱均田”及“五年不征”相号召。在河南等地到处传播“不当差、不纳粮”的歌谣。“均田免粮”并未真正实行,只是个别地方官曾经实行过改变封建地权的措施。如在某些地区大顺地方官府默许农民进行自发的夺地斗争。起义军亦实行籍没富室政策,以解决军饷,兼济贫穷。但在这一口号下,劫掠平民、殃及无辜之事亦时有发生。起义军还实行平买平卖,保护工商的政策。起义军进北京后,令市民照常营业。山东畿辅运河航行的商船不绝。
查看更多与“李自成的农民起义是顺应天命,但是忽略了这一点让他惨败”相关的文章
众所周知,美国是目前地球上的超级强国,经济一枝独秀,占世界gdp总量约25%左右,科技军事实力更是傲视全球。说到gdp,我国目前约占世界的15%左右,但我国古代历代统一皇朝的gdp在世界上的占有量都是一哥,最高的达到了70%,这个最高的正是宋朝,一个经济高度繁华的朝代,宋朝在历代统一皇朝中面积是最小的,却创造了是盛唐时期经济总量的4.5倍,可以说富得流油。
但就是这么一个富得流油的朝代,却没有出现像“贞观之治,开元之治”这样的盛世,相反,农民起义反而是家常便饭,据记载,两宋三百多年间,起义次数高达433次,平均一年1.4次,这一数据可谓空前绝后,影响较大的有王小波、李顺在四川青城的起义;宋江;方腊先后领导的起义。为什么经济如此发达,农民还是起义?
农民起义的原因好简单,那就是没饭吃了,历代农民起义都是由于缺衣少粮造成的。宋朝经济如此发达,难道没有什么社会保障体系?事实上,宋朝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朝代,一旦发生自然灾害,这套机制马上投入运行,各地粮仓开仓救济,不会让流民聚集在一起,有了稳定的衣食保障,没有人会没事找事,搞个起义,还从难民中挑选一些青壮年入伍,没了青壮年,就算起义也无伤大雅,这便是宋朝文官集团的聪明之处,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些政策到下级执行的时候,完全了变了性质,宋朝的官员不会人人是包拯,一些贪官污吏恰恰利用这些机会敛财,中饱私囊,到难民的手中钱粮少得可怜。
宋朝经济发达,人们生活水平高,但贫富分化严重,富的是地主阶级,农民还是那个起早贪黑的农民。宋朝比较发达地方是汴梁、临安、开封等这些城市,相当于今天的北上广深一线城市,“走卒类士服,农夫蹑丝履”,贩夫走卒穿得都跟当官似的,农民都穿绫罗绸缎,这是北宋都城繁华表现。
但其它一些地区呢?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尤其是蜀地。宋朝农民起义的口号大多是“均贫富”。商品经济越发达,如果不加以调控,随着时间的延长,贫富差距就会越明显,造就了“富人越富,穷人越穷”的现象,积累到一定程度,慢慢就会出现“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畸形社会现象。官僚们富贵的生活都是建立在农民痛苦之上的,北宋时期的宰相薪资为年薪三百万人民币,据记载宰相蔡京吃饭仅仅包子一个菜就花费了一千三百贯钱。宋朝一个中产之家,年收入在三十贯左右,几十个家庭的年收入比不上别人的一顿饭钱,贫富差距明显。到了这个程度,稍微有一点火星,星星之火便可以燎原。历史上几乎所有的王朝都是毁于农民起义,唯独宋、清两朝。
宋朝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支撑这么一个体系,需要很大的财政支持,宋朝的财政收入主要靠商业税和田赋税,商业税收占了很大一部分,而田赋税虽然不是财政的主要收入,但却和农民息息相关,宋朝的田赋制度是以唐朝的两税法为基础,所有拥有土地的农民的财产需分五等,越富有的缴税越多,这算是一个相对平等的缴税制度,但问题就出在了划分等级的权力在地方官员手上,山高皇...
查看更多与“宋朝农民起义空前绝后,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相关的文章
在中国古代,农民起义失败是很正常的,就算是通过采用成熟的西方宗教而强大的太平天国起义,仍然失败了,不过,即使李自成没有被清朝击败,我都怀疑他是否能够在中国北方站住脚跟并形成有效控制。
简而言之,李自成的失败,是因为他的冲动和情绪化,这使他的眼光无法长远,而且他的智囊团,也是一样的短视,无法给他足够的情报和建议,造成这两者变成这样的原因,有个共同的因素:国家的科举考试制度。
对于执政者或政客来说,谁是你的敌人,谁是你的盟友,了解他们是基本常识,但李自成似乎对此不是很明白,他作为社会底层人士,他受腐败的明朝政府、大地主的压迫而遭受了很多痛苦,所以他非常憎恨他们。
古代科举考试因此,当他占领北京时,他不仅拒绝使用这些老官僚,还逮捕了他们,没收了他们的财产,甚至杀死了他们。其实,这些家伙可以帮助李自成建立新秩序、新政府,但李自成把他们变成了敌人。李自成智囊们的思想觉悟也不比他高多少,他们本应该知道这些并阻止他,但是他们做了同样的事情,并且做法可能更过分,因为他们可以从没收的财产中受益。
李自成的失败可以追溯到明朝的建设者朱元璋,他是一位农民,他成为皇帝后,改革了国家科举制度以控制社会精英,人们花了很多时间在无用的书籍上(可以说是一种应试教育),只是为了试图通过科举成为皇帝的忠实仆人,与此同时,他们也可以为了利益低下头干任何的事,无论王朝多么腐败,他们都无意参加叛乱。
遭到朱元璋打造的这种社会环境,给李自成的影响很大,是使他失败的关键因素,因为他是这种社会体系的一部分,他无法获得足够的政治知识,这使他目光短浅。因此,作为他的智囊团,那些所谓知识分子精英,对他可能也不感兴趣,因为他的智囊团也是该社会体系的一些“失败者”,将熊+兵熊,那李自成的垮台只是时间问题了。
如果李自成想成功,那很简单,他只要与明朝的老官僚合作,承诺保护他们的财产和生命,处决一些非常糟糕的人,那么这些老官僚可以帮助他完成剩下的工作,就像他们为后来的清政府服务一样,前提是他需要对阶级斗争有所了解
查看更多与“李自成农民起义失败的原因,与明朝的科举有关?”相关的文章
宋朝经济繁荣昌盛,据历史学家考究:宋朝时期国内生产总值即gdp占到了全世界的60%-80%,与其他朝代相比可以名列前茅。
同时宋朝也是起义发生最多的朝代,在我国古代,起义事件稀疏平常,这基本上是任何一个朝代都经历过的,但是除宋朝之外,其他朝代发生的起义事件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一般发生在王朝末年,通常王朝建立之初政治清明,刚刚结束了战乱的人民得到安定,是不会发生武装起义的。
但是宋朝是个例外,据《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宋朝建立开始第三年就爆发了一场农民起义,而后起义事件频繁爆发,一直持续到南宋灭亡的320 年中,前后有史料记载的起义事件就有433起,还有许多规模较小的没有被记载,也就是说宋朝几乎每年都会爆发一起或多起武装起义。除了起义的次数多,宋朝的武装起义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时间短,范围小。
那么是什么造就了宋朝成为这么一矛盾的朝代呢?其罪魁祸首应该是宋朝对待武装起义的政策——招安。
一、初尝甜头,宋朝的第一次招安
要说宋朝非正式招安,在宋太宗统治年间就发生了,执行这一政策的是宋朝名臣柳开,史书是这样记载这一过程的:
柳开用重金诱降常州、润州的武装起义分子,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适逢宋太宗征河东,高效快速的平息的叛乱的柳开的到了宋太宗的赞赏,而这一先河为宋朝后面处理起义事件起了带头作用,柳开之所以想到这样的对策,有两点原因。
其一、柳开乃是文臣,没有带兵打仗的能力,处理武装起义没有使用宋朝精兵直接镇压的能力,所以对待此类事件的第一想法就是招安。其二、正值宋太宗征河东,必须要快速的处理好这件事情,使用武力镇压有太多不确定性,为了快速平定叛乱,使用重金及官爵诱惑无疑是最行之有效的手段,同时快速平定叛乱也能体现出一个人的能力,为了自己的仕途,招安是不二之选。
以上招安只是臣子自己的行动,而宋朝官方的第一次下令招安,是宋朝第三位皇帝宋真宗赵恒派遣使者呈谕招安造反者王钧:''如能递相劝率,效顺革心,当赐生全,别加录用。''宋真宗为了尽快平息叛乱,许诺如能归顺朝廷,不但免其罪过,还能加官进爵,结果如愿,此次叛乱不费一兵一卒得以平息。
宋朝初年对叛军实行的政策让朝廷尝到了招安之法的甜头,此后该项政策的实施便越发不可收拾,《续资治通鉴》记载道:
二、重文轻武,宋朝招安一发不可收拾
说到此处,就不得不提及宋朝期间另外一项重要政策——重文轻武,占据朝廷重要职位的官员都是文官,甚至掌握军事的最高长官也是文官。这就造成不到万不得已,宋朝根本不可能派遣军队镇压叛乱。
文臣是看不起武将的,同时他们也是害怕武将的,他们害怕武将建功立业,危机到自己的地位,而自身有没有带兵打仗的能力,所以每当朝廷问及如何处理叛乱的时候,他们只能上述阐述招安的种种好处:
通过招安平定叛乱,然后利用招安的叛军去攻打其他叛军,如果赢了,朝廷就坐享其成,如果输了,那么朝廷也没有太大的损失。
这一条锦囊妙计让朝廷坐...
查看更多与“400多次农民起义,宋朝真的没有内乱吗”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