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主要记录了当时魏晋名士的逸闻轶事和玄言清谈,这篇《陈太丘与友期》即是当时名士之间交往言谈的记载。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陈太丘与友期原文及翻译,欢迎来参考!
陈太丘与友期原文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与友期译文
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中午,过了中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陈太丘的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友人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人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陈太丘与友期注释
1、元方:即,字元方,陈??的长子。
2、陈太丘:即陈??(shí),字仲弓,东汉颖川许(现在河南许昌)人,做过太丘县令。太丘,县名;长,长官。古代常以地名称其官长。
3、期行:相约同行。期,约定,今义为日期,行,出行。
4、期日中:约定的时间是正午。日中,正午时分。
5、过中:过了正午。
6、至:到
7、舍去:不再等候而离开了。舍,丢下;去,离开
8、乃至:(友人)才到。乃:才。
9、戏:玩耍,游戏。
10、尊君在不(fǒu):你父亲在吗?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不,通假字,通“否”。
11、家君:家父,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12、引:拉,这里是表示友好的动作。
13、顾:回头看。
14、信:诚信,讲信用。
15、时年:这年(那时)。
16、非:不是。
17、相委而去:相委,丢下别人;相,副词,表示动作偏向一方;委,丢下,舍弃。而,表示修饰。
18、君:古代尊称对方,现可译为“您”。
19、惭:感到惭愧。
20、礼:礼貌。
21、不:不,“不”通“否”,语气词,无意
22、已去:已经离开。
23、哉:助词,语气词,并无实际意义。
24、曰:说
25、则:就是
26、信(则是无信):信用
古今异义词
1、去古意:离开;今意:往、到。
2、委古意:丢下、舍弃;今意:委屈、委托。
3、顾古意:回头看;今意:照顾。
4、儿女古意:子侄辈今意:儿子女儿
赏析
本文讲的是“信”和“礼”。陈太丘与友人相约,友人失信,没按时来,陈太丘就走了。友人对此不但不自责,反而辱骂陈太丘无信、“非人”。元方是怎样面对的呢?首先,他提出什么是“无信”?“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是谁无信呢?话说在点子上,友人无言以对。其次,当着儿子骂他的父亲,这又是失礼。简短两句话,使友人惭隗得下车来拉他。文章赞扬小元方明礼又善言,也...
查看更多与“陈太丘与友期原文及翻译(带注释)”相关的文章
每个教师都需要教案课件,但是教师也要明白教案课件不能随便写。教案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式,那么什么样的教案课件才算是优秀的呢?希望这份“陈太丘与友期课件”能够达到您的期望,让您满意,希望您能够找到有用的内容!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陈太丘与友期》。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四个方面向大家介绍我对本课的理解与设计。
一、说教材
《陈太丘与友期》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25课《两则》中的第二则。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语文第一册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联系紧密,使语文世界与生活世界等同合一。提出语文素养这一宏观的全新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对学生形成审美情操、健全人格、创新精神都起着极大的作用。初中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应着重培养学生的优秀品格。本文是学生接触到的第四篇古文,因此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培养学生懂礼节守信用的优秀品质是本课的重点;
难点:在学习圈点勾画重点词句和按节奏朗读课文是本课的难点。
3、教学目标分析
①知识与技能
学会在文中圈划出重点词语与句子,并有意识地积累词语;学会按节奏朗读课文,并背诵全文。
②过程和方法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地经历听录音整体感知课文的过程,利用重点词句理解课文的过程,学会利用断句的方法朗读并背诵课文的过程。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分析人物形象,获得情感体验,促进学生学习古人懂礼节守信用的优秀品质。
二、说教法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完成教学目标,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是非常关键的。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本节课的特点,我主要采用学生自主阅读法,教师导学法,问题讨论法,在教学手段上运用录音机,板书这两种方法。利用录音机,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听录音整体感知课文,对课文的情感能够把握得更好。通过听录音学习按节奏朗读课文。利用板书,能够让学生对课文的内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利于学生抛开课本讲述故事。
三、说学法
“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全面推进课程改革的今天,课堂上不仅要传授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为他们今后继续教育或终身教育打下基础,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渗透学生学法指导,如:朗读法,合作法。朗读法能够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并在此基础上疏通文意,理解课文的内容,从而背诵课文;合作法,则让学生交流自己对这篇课文所探究的点,进而形成开放式的话题。
四、说教学程序
我设置的教学环节分别是故事导入新课,整体感知课文,讨论问题,课堂小结,布置作业,板书设计等。
下面我将就每个环节分别从教什么,怎么教,为何这样教三个方面加以说明:
1、故事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举出三个关于聪颖机智少年儿童的故事,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整体感知课文
在本环节中,我采用了学生自主阅读法,教师导学法。根据对教学目标的分析,...
查看更多与“陈太丘与友期课件(范本九篇)”相关的文章
教学目标
1、积累“期”“舍”等常见的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2、认识诚实守信和尊重他人这些传统美德的价值。
3、初步了解自主、合作、探究这一学习方式。
教学重点
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学生讲故事,以宋庆龄小时候信守诺言的故事引入课文的学习。
二、与课文有关的文学常识
1、《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古代小说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世说新语》全书原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陈太丘与友期》选自“方正”一门。
2、刘义庆(403——444),南宋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宋宗室,袭封临川王,曾任南兖州刺史。爱好文学,招纳文士。
三、课文学习
1、你读我念:
(1)听读课文,注意停顿;
(2)指名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好停顿,读得流畅。
2、你翻我译:
自学课文,对照注释,翻译课文。
3、抢答题:
(1)解释加点文言词语:
①与友期行
②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③门外戏
④尊君在不
⑤待君久不至
⑥相委而去
⑦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⑧下车引之
⑨元方入门不顾
(2)翻译文言句子:
①期日中,过中不至。
太丘与朋友约定的时间是正午,过了正午还不见朋友来。
②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不是人啊!与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我走了。
③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友人听了很惭愧,走下车拉元方,元方走进自己家门连头也不回。
(3)补上句中省略的人物: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友)过中不至,太丘舍(友)去,(太丘)去后(友)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元方)答曰:“(家君)待君久不至,已去。”(你)日中不至,则是无信;(你)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4、你背我诵:3分钟背诵比赛
5、你扮我演:
再读课文,揣摩说话者的语气,同桌或小组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表演对话。
6、你思我想:
(1)对文中的三个人,你有何看法?
(2)问题探究
①陈太丘未能坚持等朋友是否也不够守信?
②元方最后“入门不顾”,是否失礼?
7、你收我获:
从这则故事我们学到了什么?
四、小结与延伸
1、词语积累:
仿照例子,了解句中加点字的含义,并写出带该字的一个成语例子:吾日三省吾身(多次)
成语:三令五申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2、动手试一试:解释加点的的词语
①陈太丘与友期②太丘舍去
③下车引之④入门不顾
3、中外名人讲诚信
如果要别人诚信,首先自己要诚信。
——莎士比亚
人类最不道德处,是不诚实与怯懦。
——高尔基
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子
只有首先做到言出必行,你的话才有信用。
——[波斯]昂苏尔·玛阿里人生在世,如失去信用,就如同行尸走肉。
——[英]赫伯特
履行诺言是名誉的标志。
——[法]谚语
4、教师寄语
拥有诚信,你将拥有一切;失去诚信,你将失去一切。
板书设计:
陈太丘与友期
讲诚信——懂礼貌言必信——行必果
与“陈太丘与友期课件”相关的文章
古今中外,诚信都是很重要的一条社交准则。小时候我们要说到做到,长大之后我们要有契约精神,只有自己看重了自己的言语,别人才会重视你的表达。那么,今天好工具小编就要带着大家,来看一篇古时候关于“诚信”的小故事,希望能给你们有所启发。
陈太丘与友期行文言文翻译
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约定一同出门,约好正午时碰头。正午已过,那朋友还没到,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太丘走后,那人才到。陈元方那年七岁,当时正在门外玩耍。那人便问元方:“你爸爸在家吗?”元方答道:“等你好久都不来,他已经走了。”那人便生气地说:“真不是东西!跟别人约好出行,却把别人丢下,自己走了。”元方说:“您跟我爸爸约好正午一同出发,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那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要拉住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原文
陈太丘与友期行
刘义庆 〔南北朝〕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注释
1.陈太丘:即陈寔(shí)字仲弓,东汉颍川许(现在河南许昌)人,做过太丘县令。
2.元方:即陈纪,字元方,陈寔的长子。
3.期行:相约而行。期:约会、约定时间。
4.日中:正午时分。
5.过中:过了中午。
6.至:到。
7.舍:舍弃
8.去:离开
9.乃:才。
10.戏:玩耍,游戏。
11.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
12.不:通假字,通“否”,不。
13.非:不是
14.相委:丢下别人;相:副词,表示动作偏向一方;委:放弃,抛弃。
15.家君: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16.惭:惭愧
17.引:拉。
18.顾:回头看。
语法知识
古今异义词:
1.去
古:离开
今:到、往
2.委
古:丢下、舍弃
今:委屈、委托
3.顾
古:回头看
今:照顾
通假字
1.不
“不”通“否”,读fǒu,表示否定。
词类活用
1.惭
意动用法,感到惭愧
启示
本文旨在告诫人们做人办事要诚实守信,为人要方正。同时赞扬了陈元方维护父亲尊严的责任感和无畏精神。
陈太丘:对不守信的人不能姑息,让他记住教训,承担后果。
友人:无信无礼,缺乏修养,但是知错能改。
元方:能言善辩,聪明机灵,守信识礼。
名著拓展
《世说新语》是中国南朝时期(420-581年)的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是由南朝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403-444年)组织一批文人编写,梁代刘峻作注。全书原八卷,刘峻注本分为十卷,今传本皆作三卷,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全书共一千多则,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遗闻轶事,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
查看更多与“陈太丘与友期行文言文翻译原文”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