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马谡失街亭

发布时间:2020-08-08
1 马谡失街亭的责任怪谁?其实街亭早晚都保不住
三国
马谡失街亭
马谡失街亭的原因

马谡失街亭责任在谁?诸葛亮至少有三个人选,为何偏要选马谡?

纵观蜀国北伐的战争中,最大的战略失误非马谡失街亭莫属,而要说应该由谁来承担责任?除了马谡本人之外,最应该担责的就是诸葛亮了。因为从马谡的种种变现来看,诸葛亮在用人上存在着很大的失误。刘备曾劝告过诸葛亮,马谡此人言过其实,并不足以堪当大用。

但对于刘备这番话,诸葛亮显然未听到心里去,并将马谡视为自己的心腹,这主要的原因,是马谡在征南战役中采用了攻心为上的策略,使得诸葛亮颇为器重,所以才在北伐战争中,认为马谡为急先锋镇守街亭。

但对于马谡,诸葛亮心中还是存有疑虑,于是对其再三嘱咐。而诸葛亮用马谡镇守街亭只是失误之一,从整个北伐布局中,诸葛亮也并不是十分高明,并应以主力部队迎战张郃,再用少数力量牵制陇西,但诸葛亮却恰好相反,结果不仅陇西始终拿不下,最终连街亭也跟着失守。

在诸葛亮看来,街亭只要守住不丢即可,并派出王平去监督马谡,而马谡之所以将部队部署在山顶,也是对于诸葛亮太过自信,认为诸葛亮一定会派兵回援,这样就能相互配合击败曹军,但事实是,马谡的部署却让自己陷入困境,而诸葛亮的援军也并未到达。

对此,可能有人要问了:蜀国那么多人,诸葛亮为何偏要选马谡?其实,自从刘备去世后,蜀国的人才已经逐渐凋零,再加上时常发动战争,使得兵将折损较快,所以在北伐战争中,诸葛亮能用的将才中,也就魏延、赵云有些名气,其次便是王平、邓芝、吴懿等人了,而至于为何偏要选马谡?

魏延当时在征讨郭淮把守的上邽(也有说因为诸葛亮的猜疑,使得魏延遭受冷落),而赵云、邓芝则在箕谷牵制曹真大军,而对于吴懿,诸葛亮心中并不太信任,而王平又是一员降将,其还在观察期内。

所以镇守街亭的重任只能落在马谡身上,并且在出征前,马谡也是满口保证街亭不会丢,再加上诸葛亮对马谡的认可,诸葛亮也正想通过此事磨砺马谡,所以就做出这一决定,最终结果相比大家都知道: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即便退一步讲,将镇守街亭交给魏延、赵云,他们就真的能守住吗?

作为一个无险可守的小地方,街亭可以说是奋死一搏之地,即便魏延、赵云将大军驻扎在上下,可他们面临的同样是一代名将的张郃,作为曹军中的著名将领,张郃对进攻和防守都很擅长,在战场上也是有着卓越战功,也就曾败在张飞阵下而已。所以在蜀国大军中,也就魏延能跟张郃平分秋色,而赵云已经上了年纪。

而如果让魏延镇守街亭,在街亭不足1万人的兵力下,面对张郃5万大军的猛烈进攻,魏延也许能守住一时,但如果诸葛亮没有援军的话,魏延也难以保住街亭不丢,毕竟街亭又不是军事重镇,没有坚实的城防要塞,在面对数倍于己的敌军面前,街亭根本守不住。


查看更多
2 这才是马谡失街亭的原因,全都是因为违背了诸葛亮的命令
三国
马谡失街亭
马谡失街亭的原因

马谡(190年-228年),字幼常,襄阳宜城(今湖北宜城南)人,侍中马良之弟,三国时期蜀汉官员、将领。初以荆州从事身份跟随刘备入蜀,历任绵竹县令、成都县令、越嶲太守。蜀汉丞相诸葛亮任用他为参军。马谡才器过人,好论军计。诸葛亮向来对他深为器重,每次接见谈论,从白天到黑夜。

《三国演义》中故事大概是这样的,司马懿接任魏国都督来抵抗诸葛亮的北上,而街亭是诸葛亮北伐的要道,也是运送粮草的必经之路,所以司马懿和诸葛亮都想得到,这是一个军事要点,所以司马懿派魏国大将张郃据攻打街亭。

诸葛亮也想到司马懿会夺取街亭,所以就考虑派一名大将前去把守,最后考虑再三决定派马谡,还不放心,又让上将王平同去。马谡不听诸葛亮和王平的建议,不在要道扎寨为营,却在一座孤山上扎寨,结果被切断水源,最后用火攻,大败,痛失街亭。

正史《三国志》中的记载于三国演义差不多,在《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中这样记载的:“亮使马谡督诸军在前,与郃战于街亭。谡违亮节度,举动失宜,大为郃所破。”意思说是诸葛亮派马谡带领军队在前,与张郃在街亭开战,马谡违背诸葛亮的命令,行动不当,被张郃打败。在《三国志魏书张郃传》中这样记载的:“诸葛亮出祁山。加郃位特进,遣督诸军,拒亮将马谡于街亭。谡依阻南山,不下据城。郃绝其汲道,击,大破之。”

为什么马谡违背诸葛亮的命令呢?其实这也是马谡战败的原因,也可以解释马谡失街亭的原因。

第一:马谡纸上谈兵,才气高,太自大。

先简单介绍下马谡,才气过人,好论军计,丞相诸葛亮深加器之,亮每引见谈论,自昼达夜。不知道看完这个你有没想想起一个人,那就是战国时期的赵国的赵括,对就是纸上谈兵的那位。马谡跟他有点像的,赵国与他爹赵奢高谈阔论,马谡与诸葛亮谈论军事。赵奢说赵括:“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意思是赵国一旦让赵括带兵,那么让赵军败的一定是赵括。同样,刘备也这样说过马谡:“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

所以,才气过人的马谡,并未把诸葛亮的命令和忠告放在心里,觉得诸葛亮平时也要询问自己关于军事的意见,那么自己如果听了诸葛亮的话,不是显得自己没有本事,于是肯定想着另搞一套打法。

第二:马谡急于证明自己和建功立业,建功心切。

马谡在这之前从未单独带兵,都是跟着诸葛亮,作为参军出谋划策。现在是自己带兵打仗的时候,也是自己再军中立威扬眉吐气的时候,想要证明自己不只是会纸上谈兵。再一个就是,当时南安、天水、安定三个郡都归降了蜀国,这个时候如果守住街亭,那么诸葛亮就可以带兵直取长安,可以说拿下了整个魏国,这是第一等功劳啊,任谁也不会放过这么好的建功立业的好机会。所以马谡只想着证明自己和夺取功劳,心思不在战略上。

所谓关己则乱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张郃

第三:对手张郃很强大

张郃虽然是个武将,但是也很有谋略,据《三国志》中记载,当年刘备屯兵阳平,张郃屯广石,刘备率兵攻打张郃,被打退,之后刘备在马谷烧都...

查看更多
3 马谡为什么失街亭?诸葛亮把马谡送上了断头台
三国
马谡失街亭
马谡失街亭的原因

马谡和王平都是三国时期蜀国的将军,两个人极富代表性,是出身、教养、性格、作风都迥然不同的人物。

马谡,襄阳宜城,出身贵族,念书很多,文化素养很高,兄弟五人并有才名,从小就受到乡里的称誉。他在荆州时即依附刘备,给刘备当过秘书,后来随刘备进军益州,当过绵竹、成都令和越馮太守。为人好发议论,尤其善于谈论军计大事,深受诸葛亮的器重。

王平,巴西宕渠人,出身贫塞,小时候寄养在别人家里,没念过书,缺乏文化素养,不会写字,也不会看书,直到当了将军,识的字也不超过十几个。他原来在曹操那里当小军官,公元219年汉中战役时归降刘备。在蜀军中当过牙门将、裨将军。他这个人作风挺严肃,不善于讲话,但是办事谨慎小心,很守纪律。

街亭战役以前,马谡一帆风顺,是参与蜀汉领导集团核心机密,并得到这个集团尊重和信用的高级人物,名誉、地位什么都有;王平那时不过是一个土包子既参与不了蜀汉集团的核心机密,也很难接近刘备、诸葛亮,根本不能和马谡同日而语。

而颇有知人之明的刘备,倒是看出了马谡的弱点,他临终时告诉诸葛亮“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但是诸葛亮对他的遗言并未重视。刘备死后诸葛亮要马谡担任参军,对他依然像以前一样信任和重用。

公元228年诸葛亮北伐曹魏时,破格提拔马谡为全军先锋,要他统军打头阵。王平当时领军一千人,也归属马领导。

这是诸葛亮准备已久的首次北伐。为了夺取这次战争的胜利,他在军事上作了精心的部署。他采取声东击西的策略,突然表击曹魏西北边防线上的软弱部位天水、南安、安定三郡(都在今甘肃省),结果三都纷纷背魏归汉。

为了打破诸葛亮的进攻,魏明帝曹一面亲赴长安镇守,一面派大将张郃率领五万军队急赴院西,前去抵御诸葛亮。

蜀方占据着有利的地位,军事主动权在蜀军手中。张郃大军来到时,马谡已占据了街亭。街亭是一个形势险要的地方,有山林,有城堡,是一个可攻、可守的地方。

在战斗中,马谡本来应该占据街亭的城,并选择有利阵地把大军理伏在张郃进军必经的险要之处,用弓箭、火器伏击张郃,然后采胜冲杀,即使在伏击作战中打不破张郃,还可以依城据守,以待变化。但是他计不出此,竟违反诸葛亮行军驻营的规定,生搬硬套兵法,把自己的大军安扎在既缺乏水源又远离街亭城堡的南山上。

当时地位不高的王平看出了这种军事部署的致命弱点,接连几次向马提出异议。马谡骄做自大,不采纳王平的意见。结果张郃的大军一到,就切断了蜀军的水源,把南山团团围住。蜀军既没有水喝,又不能突国,军心混乱,最后被张部杀得大败。

王平因为事先预计到危险局面,思想上有所准备,率领部下转移到有利阵地,鸣鼓坚守,张郃弄不清情况,以为王平那里有伏兵,不敢相通。于是王平才得以收拢各营残兵,回师同诸葛亮汇合。

诸葛亮失去了前进基地,只好退兵汉中。张郃乘胜向天水、南安、安定三郡进军,收复了全部失地街亭之役,使诸葛亮精心布局的首次北伐从胜利转向失败。

王平把失败的军队带回来以后,诸葛亮为了严肃军纪、执...

查看更多
4 三国马谡是怎么失街亭的?马谡失败的原因其实很简单
三国
马谡失街亭
马谡失街亭的原因

要说起来这正史当中诸葛亮北伐的事啊,完全能够写一篇长篇累牍的英雄史诗。毕竟这个可以说是诸葛亮在历史当中,最为看重的一件事情了。毕竟蜀国这个地方吧,又偏远,人口又少,还穷。

放到现在就是人们口中的老少边穷地区,虽然靠着四川盆地的粮食产量,当时已经勉强已经可以养活蜀中百姓。不过这地盘什么的,当然是越大越好。而且本来魏国就强盛的一批,蜀国要是跟魏国拖发展那真的就是被吊锤的命运了。

所以面对这一尴尬的境地,诸葛亮毅然决然的发动了针对魏国的北伐战争,决心跟魏国抢地盘。而在这其中最接近成功的一次,其实还是第一次北伐。而街亭这个地方就成为了左右战争胜利的胜负手。

首先来说一说,这街亭的地理位置。

说实话街亭地区位于现在的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城东45公里的陇城镇。看起来就是个不起眼的小地方,其实单看其地理位置可以说是十分的重要了。

街亭地区用一句话形容就是山势险峻,易守难攻。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不过虽然话这么说啊,但凡是什么三国往前的朝代好像对这个地方都不是很重视,毕竟一般像是割据都会挑一些繁华的地方。

在之前其实中国整体的政治中心是偏向于北方地区的,谁会在乎一个大西北的边陲地区。也就是三国时期,因为各个国家之间有别于之前的分界线,导致街亭地区的重要程度一下子升高到了一个战略要地的概念。

街亭地区按照行政区划来看,大概是相当于现在的乡镇级别这么一个水平。不过就是这么一个小地方就成为了左右蜀国北伐战争的重要据点。

其实从地图当中不难看出,街亭地区其实正好位于陇右和关中地区的中间。说白了如果拿了街亭,进可以威逼关中,退可以守卫陇右。可以说就直接占据了战争的先手。

马谡到了街亭到底是怎么失败的?

演义当中是马谡驻军山顶,被司马懿断了水源,直接就完蛋了。那么在正史当中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据《三国志·卷三十五·蜀书五·诸葛亮传第五》记载:

与郃战于街亭。谡违亮节度,举动失宜,大为郃所破。亮拔西县千馀家,还于汉中,戮谡以谢众。

马谡在正史当中跟演义当中的表现一样,都是因为不听诸葛亮节度。被人断了水源,最后导致大军溃败,不过和演义当中有所区别的是断马谡水源的并非司马懿。而是曹魏将领张郃。不过这仅仅是比较小的差距罢了,马谡失街亭,这一点已经没有什么可以说的了。

最后我们再来说一说,如果让你守街亭,你守得住吗?

说实话虽然很多人在网上扬言说什么自己去守街亭都比马谡强。其实要是真的让在座的诸位去守卫这个街亭,那就是做梦,别说守住了,连能不能捡一条命回来都单说。

要知道马谡再不济,再怎么被人骂。人家好歹也是至少做到了熟读兵书,怎么行军打仗,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是知道的清清楚楚。而且要知道古代军队,可没有现代化的通信设施,基本上传信都是靠人力。所以一般情况下信息都会有一定的延后性,而作为主将马谡其实不看街亭之战作为参军还是合格的。据史书描述:(马谡)以荆州从事随先主入蜀,除绵竹成都令、越隽太守。才器过人,好论军计,丞相诸葛亮...

查看更多
5 三国马谡为何失街亭?马谡其根本原因还在于魏国的强大
三国
马谡失街亭
马谡失街亭的原因

三国时期蜀建兴六年(228年),诸葛亮率大军第一次出军祁山,自己作为主力由祁山向陇西进攻曹军,命令镇东将军赵云、扬武将军邓芝占据箕谷,作为佯攻,吸引魏军主力,命令先锋马谡在街亭阻击魏将张郃。

马谡不听诸葛亮的调度,又不听裨将军王平劝阻,擅自放弃街亭,依山立寨,以为据高临下击魏军势如破竹。结果大败西归,赵云在箕谷的军队亦由此败退。诸葛亮为整肃军纪,下令斩了马马谡,向后主呈上条陈,请求自贬三等,用以自责谢罪。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记载:“魏明帝西镇长安,命张郃拒亮。亮使马谡督诸军在前,与郃战于街亭。谡违亮节度,举动失宜,大为郃所破。”

《三国志·蜀书·赵云传》:“亮令云与邓芝往拒,而身攻祁山。云、芝兵弱敌强,失利于箕谷,然敛众固守,不至大败。”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臣以弱才,叨窃非据,亲秉旄钺以厉三军,不能训章明法,临事而惧,至有街亭违命之阙,箕谷不戒之失,咎皆在臣,授任无方。臣明不知人,恤事多闇,《春秋》责帅,臣职是当。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

街亭即街泉亭,故址在今甘肃秦安县东北。此役是诸葛亮在南中平定、积谷务农、治戎讲武之后的第一次以蜀军北伐,成败非常关键,诸葛亮也寄予厚望。《三国演义》把此次战役说成是魏将除了张郃外,主要还有司马懿。其实此次司马懿未参加,魏主将是曹真,还有郭淮等地方刺史。

诸葛亮的安排是以赵云、邓芝为疑军,宣称据箕谷,将由斜道直取郿县,云等以吸引魏军来攻,自己则亲率诸军西向,攻取祁山,魏西境陇右的南安、天水、安定三郡纷纷响应,诸葛亮得势后,以马谡督诸军为前锋,进军至街亭。由于马谡违背了诸葛亮战守机宜,举动失措,为魏将张郃所破,士卒伤亡过半。前锋既挫,诸葛亮进失所据,不得不决计退军回汉中。三郡及祁山得而复失。同时,出箕谷之赵云、邓芝由于寡不敌众,为魏大将曹真所击败。此次出军,总的来说,丧师折将,得不偿失。

诸葛亮以“《春秋》责帅,臣职是当”,向后主提出:请自贬三等,这是诸葛亮依法治国的具体表现,也是为了昭示文臣武将,以息众议。后主于是以诸葛亮“为右将军,行丞相事,所总统如前。”这是明削品秩,但事权仍与以前一样,保持不变。

在追究失败之罪时,马谡违律被下狱论死,属部将军张休、李盛被诛;黄袭被罢去兵权;赵云自镇东将军贬为镇军将军;王平在街亭之失时,曾几次规谏马谡,又能整齐队伍,收合各营逃散将卒回归,为诸葛亮所赏识,拜参军,统五部兼当营事,进位讨寇将军封亭侯,(事见《蜀书·赵云传》及《王平传》)则又见诸葛亮执法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的治军作风。

马谡街亭的失败,诸葛亮自责“明不知人”。论者多引刘备对诸葛亮所说的话:“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又引《马良传附谡传》说:“亮出军向祁山,时有宿将魏延、吴壹等,论者皆言以宜令为先锋,而亮违众拔谡,统大军在前。”以致有街亭之失。诸葛亮拔马谡于诸将之上,军中大惊。马谡论兵事,深得诸葛亮的赏识,自有其...

查看更多
6 历史上马谡失街亭有三个原因,最终导致功败垂成
三国
马谡失街亭
马谡失街亭的原因

在三国历史上,要论最为可惜,最不应该失败的一场战争就是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这次北伐本来是势如破竹,大有席卷长安,一统中原之势。但是,就因为马谡失街亭,而功败垂成,彻底断送了大好形势。那么马谡为什么会失掉街亭,这里面的真相到底是什么?有何内幕?马谡失街亭的原因是什么?

“用错了位置”

在三国时代,马谡的才华那是有目共睹的,绝对是个大才。但是人才之所以成为人才,关键在于他所擅长的领域。马谡是典型的谋士,最擅长的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因此,他最为关键的本事就是谋天下。但是,在第一次北伐,诸葛亮却将一个谋士直接放到一个将军的位置,水土不服,那是自然的,这就注定了后面的失败。人才用错了位置那就是蠢材。

“驾驭不了军队”

在历史上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经典案例有很多,无论项羽、韩信、还是曹操。因此,在当时来说,这是一个经典的战术,而马谡到达街亭后,将军队驻扎在山上,也是想置之死地而后生,使得军队无退路而死战,以此来守住街亭不失。但是,这里面的根本差别在于威信,在于军威,在于对军队的驾驭能力。无论项羽、韩信、曹操,能够成功,完全在于自己的威信,能够让军队无论什么情况下愿意为你卖命。但是,马谡就决然不同,既没有战功,也没有权威,唯一的就是诸葛亮的徒弟。这使得他没办法驾驭军队,关键时刻军队也不可能为其卖命,这也是后来魏军来了之后,蜀军都不敢下山的原因。

“立功太心切”

也许马谡也意识到自己没有军功,很难服众,而且,恩师诸葛亮的安排才使得自己有机会带军作战,因此,一方面要报答恩师;而更为重要的是,为自己以后在蜀国的地位打下基础。因此,他急切的需要一场伟大的军功来证明自己。因此,诸葛亮让他来守街亭,其实最为稳妥的办法就是守住。但是,你看,马谡来了之后,立足点不是守,而是进攻,为什么要进攻,那还是立功心切啊。

因此,马谡的失败并不是他没有才华,恰恰相反,马谡很有才华,街亭的失败也不是马谡的无能。而是在一个错误的地点,安排了一个不适合的人,而且,在关键时刻指挥不动军队,无法让士兵为自己而战,最终功败垂成!


查看更多
7 马谡失街亭的原因都是因为太自大,反而连累了诸葛亮
三国
马谡失街亭
马谡失街亭的原因

诸葛亮平定南中之后,经过两年准备,公元227年冬天,就带领大军驻守汉中。汉中接近魏、蜀的边界,可以随时找机会进攻魏国。离开成都的时候,他给后主刘禅上了一道奏章,要后主不要满足现状,妄自菲薄;要亲近贤臣,疏远小人;并且表示他决心担负起兴复汉朝的责任。这道奏章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出师表》。诸葛亮到了祁山,决定派出一支人马去占领街亭(今甘肃庄浪东南),作为据点。当时他身边还有几个身经百战的老将。可是他都没有用,单单看中参军马谡。

过了年,诸葛亮采用声东击西的办法,传出消息,要攻打郿城(今陕西眉县),并且派大将赵云带领一支人马,进驻箕谷(今陕西褒城北),装出要攻打郿城的样子。魏军得到情报,果然把主要兵力去守郿城。诸葛亮趁魏军不防备,亲自率领大军,突然从西路扑向祁山(今甘肃礼县东)。

蜀军经过诸葛亮几年严格训练,阵容整齐,号令严明,士气十分旺盛。自从刘备死后,蜀汉多年没有动静,魏国毫无防备,这次蜀军突然袭击祁山,守在祁山的魏军抵挡不了,纷纷败退。蜀军乘胜进军,祁山北面天水、南安、安定三个郡的守将都背叛魏国,派人向诸葛亮求降。那时候,魏文帝曹丕已经病死。魏国朝廷文武官员听到蜀汉大举进攻,都惊慌失措。刚刚即位的魏明帝曹睿(ruì)比较镇静,立刻派张郃带领五万人马赶到祁山去抵抗,还亲自到长安去督战。

马谡这个人确是读了不少兵书,平时很喜欢谈论军事。诸葛亮找他商量起打仗的事来,他就谈个没完,也出过一些好主意。因此诸葛亮很信任他。但是刘备在世的时候,却看出马谡不大踏实。他在生前特地叮嘱诸葛亮,说:“马谡这个人言过其实,不能派他干大事,还得好好考察一下。”但是诸葛亮没有把这番话放在心上。这一回,他派马谡当先锋,王平做副将。

马谡和王平带领人马到了街亭,张郃的魏军也正从东面开过来。马谡看了地形,对王平说:“这一带地形险要,街亭(今天水市秦安县陇城镇)旁边有座山,正好在山上扎营,布置埋伏。”

王平提醒他说:“丞相临走的时候嘱咐过,要坚守城池,稳扎营垒。在山上扎营太冒险。”

马谡没有打仗的经验,自以为熟读兵书,根本不听王平的劝告,坚持要在山上扎营。王平一再劝马谡没有用,只好央求马谡拨给他一千人马,让他在山下临近的地方驻扎。张郃率领魏军赶到街亭,看到马谡放弃现成的城池不守,却把人马驻扎在山上,马上吩咐手下将士,在山下筑好营垒,把马谡扎营的那座山围困起来。马谡几次命令兵士冲下山去,但是由于张郃坚守住营垒,蜀军没法攻破,反而被魏军乱箭射死了不少人。

蜀军在山上断了水,连饭都做不成,时间一长,自己先乱了起来。张郃看准时机,发起总攻。蜀军兵士纷纷逃散,马谡要禁也禁不了,最后,只好自己杀出重围,往西逃跑。

王平带领一千人马,稳守营盘。他得知马谡失败,就叫兵士拼命打鼓,装出进攻的样子。张郃怀疑蜀军有埋伏,不敢逼近他们。王平整理好队伍,向后撤退,不但一千人马一个也没损失,还收容了不少马谡手下的散兵。

蜀军失去了重要的据点...

查看更多
8 马谡失街亭的原因你知道吗?马谡的才气是不可置否的
三国
马谡失街亭
马谡失街亭的原因

马谡,三国时期蜀汉的将领,生于190年,卒于228年,享年39岁。字幼常,襄阳宜城人(今为湖北宜城南),为三国时期蜀汉侍中马良之弟。马谡共有兄弟五人,并在五人中年龄最小,但五兄弟个个都才气过人,被人们称为“马氏五常”。

马谡原以荆州从事的身份跟随刘备进入蜀国,曾相继担任过绵竹县令、成都县令和越嶲太守之职。又凭借着他过人的军事天资和谋略深得蜀国丞相诸葛亮的器重与喜爱,他们俩人时常一起讨论军事谋略,甚至时常从白天到黑夜,俩人忘乎所以。

而刘备对马谡的评价与诸葛亮截然不同,在刘备临终时对诸葛亮说:“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刘备对马谡如此评价并且告诫诸葛亮马谡言语浮夸,超过实际才能,不可以把重要的任务交托于他,并且要对他多加考察。而诸葛亮却不这么认为,违背了刘备的话,在刘备去世后,诸葛亮不顾众人的反对,将马谡任命为北伐魏国的先锋,予其以大任,但由于马谡违背诸葛亮的作战计划,不听旁人劝谏,一意孤行,导致了这场战争以失败告终。马谡因此也获罪,被诸葛亮挥泪斩首,年仅39岁。

虽然马谡为人言语浮夸超过其实,但是他也有一定的才气这是不可置否的,在诸葛亮南征孟获之时,马谡就以其过人之才提出“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将为下”的战略方针,使诸葛亮在南征孟获中大获全胜。

马谡失街亭

诸葛亮在平定南中后,经过两年的准备,开始决定寻找时机进攻魏国。诸葛亮首先利用声东击西的方法使魏国放松警惕,在魏国毫无准备的时候让他措手不及而大败。在此之前,蜀国士兵经过严格的训练,士气十分旺盛,而魏国以为蜀国近几年没有什么动静便放松了警惕,同时魏国的魏文帝曹丕病逝不久,诸葛亮乘此机会决定突然袭击魏国。

虽然刘备在临逝时对诸葛亮有所嘱托,告诉他马谡言语浮夸,说话超过其实际才能,不可委以重任,并且需要对他多加考察。但是从诸葛亮看来,马谡有过人的才气和抱负,看过不少的兵书,也在战争决策中出过不少的好主意,所以对他十分信任。所以在北伐时,诸葛亮选择不用旧将魏延、吴懿等为先锋,而是决定将马谡作为本次攻打魏国祁山占领街亭的将领,王平作为副将领来协助他。

马谡和王平带领人马来到街亭后,不顾王平的劝说和诸葛亮要坚守池城,稳扎营垒的嘱咐,坚持要在缺水的山上扎营。而魏国的将领张郃看到马谡将营扎在山上便下令将马谡的兵力包围,在山下筑好营垒。由于被魏国兵力包围,蜀军无法下山,不就便缺水断粮,军心大乱。魏军乘此发动进攻,马谡领导的蜀军四处逃窜,马谡也无法抵抗,杀出重围后逃跑。自此,街亭失守,同时也失去了很多兵力,蜀国失去了一个重要的据点。

马谡失街亭的原因

马谡由于其过人的才气,拥有着完备的军事谋略和作战计划部署,深受诸葛亮的欣赏,两人常常从白天交谈到晚上。两人的深切交谈使得彼此的了解也由浅至深,在诸葛亮看来马谡是一个可用之才,而在刘备看来马谡言过其实,不可重用,在临终前刘备也不忘叮嘱诸葛亮,但是诸葛亮一意孤行认为刘备说的并不是对的。诸葛...

查看更多
推荐栏目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