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司马徽和刘备的对话

发布时间:2020-08-04
1 司马徽对刘备说了什么?这两句话里最后一句话是最重要的
三国
司马徽和刘备的对话
司马徽对刘备说了什么

司马徽对刘备说了什么?

乱世出英雄,在中国古代战乱的年代,很多有才能的人选择出山为国家效力,为的就是报效国家,或者施展自己的所长救黎明于水火之中。

比如春秋战国时的商鞅、张仪、公孙衍,三国的诸葛亮、庞统、徐庶等等。然而他们之所以会出山为君主出谋划策,主要还是因为他们背后的人很牛。

三国时期最神秘的人物,当数水镜先生司马徽。“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这句话就出于司马徽之口,刘备之所以会三顾茅庐去请诸葛亮出山,一是因为徐庶的临行举荐,二就是因为司马徽的这句话。

司马徽是颍川阳翟人,他是一个精通兵法、谋略、战阵、星象的神人。徐庶、诸葛亮、庞统正是司马徽的高徒,他自己虽然样样精通,但是他并没有出山,而是让自己的三个弟子出山左右天下局势。

不管是什么样的神人,要想左右天下局势,那肯定是有难度的,因为计划永远跟不上变化,天下的形势更加是瞬息万变。司马徽的计划本来是想让他的三个弟子,一人辅佐一国,让他们能够公平竞争。

一开始司马徽的这个计划是很成功的,徐庶开始投靠刘备,然后被曹操活活生生的抢走了。但是不在他意料中的是,徐庶却来个“身在曹营心在汉”,并且发誓不给曹操献一计一谋。

再看庞统,庞统最先是去投靠江东孙权的,但是孙权可能是因为庞统长相太过丑陋,或者是因为庞统太高于猖狂,也或者是因为庞统嘲笑周瑜。反正孙权就是不用庞统,这时庞统没办法,只能去投靠刘备了。

可能大家会问,司马徽曾经说过,“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刘备把两个人都得到了,但是仍然没有得到天下,这是什么原因呢?这主要是因为大家只记得司马徽说的前一句,却把后面说的给忘记了。

书中记载有,司马徽曾经两次向刘备举荐诸葛亮。第一次只是向刘备提到诸葛亮,而第二次则是主动上门举荐。就在司马徽第二次举荐诸葛亮后,司马徽走出刘备的府门,立马就自叹说,“卧龙虽得其主,未得其时,惜哉”。

也就是说,诸葛亮虽然能够得到明主,但却没有得到天时。因为当时曹操已经占据中原,整个北方已经是曹操的囊中之物。再看刘备却是一无所有,要钱没钱,要兵没兵。

庞统虽然也跟随了刘备,但是由于刘备的仁慈,不肯取代刘璋,让庞统以身试险,最终死于蜀地。

虽然司马徽说了,得到他们的一人就可以安天下,但是又说了,他们没得到老天的眷顾。所以,不管要做任何事情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查看更多
2 司马徽对刘备说了什么?只可惜刘备没能悟到其中的意思
三国
司马徽和刘备的对话
司马徽对刘备说了什么

古往今来,但凡能成就一番事业者,必然有他的过人之处,否则就算条件再优越,也难以干出多大的名堂。三国中的各路诸侯,袁绍、袁术两兄弟底子最厚,曹操也还不错,孙权继承了哥哥的基业,荆州刘表实力也不差,就数刘备最惨,除了刘皇叔的头衔之外,起初是一无所有。

好在刘备的运气不错,不仅遇到了武功高强、忠义双全的两个把兄弟,还得到了两位商人的资助,拿到了第一笔启动资金,开始招兵买马。当时恰逢黄巾起义,对于刘备来说,算是个难得的机遇,带着为数不多的兵马,跟随朝廷大军平乱,立下了不小的功劳,被派到一个小县城做县尉。

尽管县尉的官职低微,但刘备十分珍惜,工作也是相当努力,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结果还是被辞退了。此事搁谁身上都会受不了,刘备就把督邮打了一顿,然而带着关羽和张飞逃走了,这也算是人生当中的一个转折点。

此后的多年间,刘备都没有多大的成就,而曹操逐渐成为最有实力的诸侯,或许刘备也曾羡慕嫉妒恨,也抱怨过上天的不公,但这并不能改变什么。刘备内心十分清楚,抱怨和羡慕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必须要用实力说话,当时身边并不缺武将,不管是关羽、张飞,还是后来入伙的赵云,都堪称当世名将,他最缺的就是谋臣。

司马徽对刘备说了什么?

于是,刘备就到处寻找谋士,找了一圈也没有找到,稍微有点智谋的人,都被竞争对手挖走了,曹操手下的谋臣最多,即使没有被挖走,也未必能看得上刘备。就在刘备极为失落的时候,遇到了世外高人司马徽,人称水镜先生。

刘备激动的不行,无论如何都要请司马徽出山,甚至使出了痛哭流涕的杀手锏,想以此感动司马徽,好让他辅佐自己。然而,司马徽却说自己只是个普通的老翁,没有多大的才能,担不起此重任,傻子都能看出来,他摆明了不想跟刘备混,隐居于山林才是他的梦想。

即使如此,司马徽也没有让刘备白跑一趟,对他说了两句话,其中一句为:“儒生俗士,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卧龙、凤雏。”看到没有,此句话有两处重点,一是告诉刘备“识时务者为俊杰”的道理,二是给他推荐了卧龙凤雏两个人才。

对于第二句话,司马徽虽然没有明说,但也已经暗示了,那就是“通机变者为英豪”。这两句话出自《晏子春秋》一书,合在一起为“识时务者为俊杰,通机变者为英豪”,只可惜,刘备只听懂了第一句,做到了识时务,所以只能成为俊杰,为何这么说呢?

你看后来刘备的一些列行为,刘表要把荆州送给刘备,他死活都不愿意要;刘璋邀请他入川时,庞统劝他趁机干掉刘璋,他却说刘璋与自己同宗,故不采纳,后来还损失了庞统;关羽兵败被杀,刘备为了给兄弟报仇,几乎倾尽蜀国的所有家当,结果却惨败而归。他如果能领悟“通机变者为英豪”的道理,做事别婆婆妈妈,说不定能够一统天下。

查看更多
3 司马徽和刘备的对话你看过吗?司马徽最后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
三国
司马徽和刘备的对话
司马徽对刘备说了什么

司马徽和刘备的对话你看过吗?

一提起诸葛亮,我们都会感叹他是智慧的化身,是谋士的代表。而在三国中,这样的智者和谋士却多如牛毛,正所谓乱世出英雄,时势造英雄。诸葛亮的师傅水镜先生司马徽便是一位世外高人。

司马徽又称水镜先生。 据史书三国志记载,庞德公称诸葛亮为卧龙,庞统为凤雏,司马徽为水镜,其中司马徽清雅有知人鉴,他有三大特点:

一是博学多识。司马徽精通道学、奇门、兵法、经学,据悉,他的琴艺很高,往往能弹出高山流水之妙曲来,盖世无双。

二是仁者风范。司马徽长得松形鹤骨,器宇不凡,峨冠博带,道貌非常,他可以说是三国的“闲云野鹤”,也是无与伦比的"世外高人"。

三是好乐善施。司马徽弟子很多,据说诸葛亮和庞统都拜他为师。而司马徽对两人的才华也很欣赏,并不遗余力去推荐二人。司马徽为人仁厚,如果有人问某人某事好坏,他都皆说“好”,大有“好好先生”之嫌,连他的妻子也不解地劝他说,人家有所疑,才问你,你哪能一概说好呢!你这样一皆说好,并不是别人问你的本意呀!德操说:“像你这样说,也很好!”于是他有了好好先生之名。其实,司马徽并不是不讲原则的。刘备访问他,问天下大事,他在推荐诸葛亮、庞统时却态度坚决,语气十分肯定。他说:“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

也正是因为司马徽不遗余地推荐诸葛亮和庞统两大弟子,才有了名誉天下的广告顺口溜:伏龙、凤雏得一,能安天下。

随后,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下山时,司马徽感叹地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孔明虽得其主,不得其时。

短短的十个字,意思却很明了。一方面是说刘备是个雄才大略的名主,跟着他干没有错,有前途。另一方面是诸葛亮一直隐居南阳,"乐耕"的时间太长了点,错过了绝佳的下山时间。

要知道诸葛亮随刘备下山时,天下形式大致是:曹操在官渡之战中战胜袁绍,雄霸中原,已是一家独大的枭雄。唯一能跟曹操抗衡的孙权偏处江南东吴一隅,只能消极防守而无多大反击能力,其它荆州刘表、益州刘璋都是无能之辈,做不出什么大事来。

在这种情况下,诸葛亮跟随居无定所的刘备下山,可谓白手起家,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同时,要面临曹操等人的围剿,于夹缝中生存,个中艰辛可想而知。而如果诸葛亮能在官渡之战前出山,如此,曹操和袁绍两虎相争,刘备正好可以借机发展壮大势力,甚至可以先夺取荆州为根据地,形势和发展机遇都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事实证明,司马徽的话是正确的。诸葛亮尽管有管仲、乐毅之才,下山后兢兢业业,不懈奋斗,努力朝着既定的“隆中对”确定的目标任务奋进,也帮助刘备在逆境中险处逢生,协助周瑜在赤壁之战中打败曹操,帮助刘备成功拿下川蜀之地,为刘备建立了霸业,开启了三足鼎立的局势。

然而,后来诸葛亮一统天下的梦想却一直没有实现,六出祁山皆无功而返,原因虽然很多,但归纳起来,只怕还是司马徽的那个四个字:不得其时!

历史的进程告诉我们,不但司马徽的两大弟诸葛...

查看更多
4 当时司马徽对刘备说了什么话?其实司马徽有句话憋在心里没告诉刘备
三国
司马徽和刘备的对话
司马徽对刘备说了什么

当时司马徽对刘备说了什么话?

《三国演义》这部电视剧想必大家都看过,在那里面始终流传着一句话:卧龙、凤雏得一人,则可安天下,可是刘备后来已经得到了诸葛亮,但是最后为何没能兴复汉室呢?我们先来看看说这句话的人是谁?当时刘备为了得到诸葛亮三次去卧龙岗,在这期间遇见了水镜先生先生司马徽,当时司马徽就给刘备说:卧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这时刘备赶忙询问先生大名,司马徽笑笑起身而去,在出门之前又说:卧龙虽得其主,未得其时啊!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来:刘备正是诸葛亮的明主,但是他们这个组合的时机却不对,换句话说刘备集团必然不能兴复汉室。

可俗话说的好:大道九十九,尚有一线变数,换句话说只要运营得当汉室可兴。其实司马徽也是一个大才,他认为顺应天命才是才是人应该做的,而逆天而行必遭天谴,因此没有告诉刘备下面的话。司马徽的后一句话则是:子初孝直若死一人,则汉室难兴,那么这两个重要的人是谁呢?他们又做了哪些事情呢?

孝直这个人我们应该相当的熟悉,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法正。当年刘备想要入主西川,有两个人给他当了间谍,一个就是张松(献给了刘备地图),还有一个就是法正(邀请刘备入川)。除此之外,法正在刘备占据益州时也立下了汗马功劳,那个时候他判断曹操在赤壁战败后对南方的控制非常弱小了,所以想刘备进言应该快速拿下益州,在这件事情上曹操都曾经夸过法正眼光独到。

至于刘巴应该属于隐士一类的,赤壁之战后刘备也派人寻找过刘巴此人,但是他却一直在躲避刘备的寻找,直至法正死去之后,他才来蜀国接任的尚书令(来的真是时候),不久之后也因病去世。对于刘巴这个人我们或许了解不多,但按照法正那种直言觐见的性格,他的脾气估计也是那种“不撞南墙心不死”的类型。

后来刘备因为关羽被杀而讨伐吴国,最终在夷陵之战中被陆逊大败,此时他大呼:若孝直还在,我何至于此,由此可见真应了司马徽那句话了。司马徽:卧龙凤雏得一人可安天下,却没告诉刘备后一句,导致他最后失败。

查看更多
5 “水镜先生”司马徽对刘备说了什么?司马徽当时真的是神机妙算
三国
司马徽和刘备的对话
司马徽对刘备说了什么

“水镜先生”司马徽对刘备说了什么?

三国时,诸葛亮号为“卧龙”,庞统号为“凤雏”,司马徽将他俩推荐给刘备,说:“卧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但刘备得到两人,却只三分天下,所以很多人都觉得司马徽在故弄玄虚吹牛。其实后来司马徽还说了4个字,道破了刘备失败的玄机。

司马徽,号称“水镜先生”,是东汉末年的名士,精通道学、奇门、兵法、经学。但他被众人熟知,不是因为他自己厉害,而是因为他向刘备推荐了两大奇才诸葛亮和庞统,帮助刘备成就了大业。

当时,汉末很多名士看到天下大乱,正逢其时,都早早出山,各自投主建功立业去了;诸葛亮、庞统两个却一直隐居在山野田间,躬耕劳作,淡泊名利,不愿轻易投靠他人,如果不是司马徽与徐庶先后向刘备推荐了他们,这两人还不知要隐居到什么时候去。

后面的事情我们都知道了,庞统辅佐刘备,却在率军攻打雒县时,不幸中箭,36岁就英年早逝;诸葛亮则一直为刘备出谋划策,刘备病逝时,又受托孤大任,继续辅佐后主刘禅,六次北伐中原都没能成功,积劳成疾,出师未捷身先死。

刘备最终也没能“安天下”。至于原因,司马徽曾说过4个字:“不得其时”。时,就是天时的意思,司马徽向刘备安利了诸葛亮,转身却又叹道:“卧龙虽得其主,不得其时,惜哉!”但不得其时的何止是诸葛亮呢?刘备、甚至整个蜀国,都是“不得其时”的。

首先,刘备得到诸葛亮庞统时,曹操已经打败袁绍,将北方基本平定,占领了中原核心地区,帐下谋士武将无数,坐拥百万兵马,综合实力十分强大;东吴在孙坚、孙策、孙权父子三人多年经营下,也已经完全站稳了脚跟。而刘备这时候还在四处投奔别人。

再者,刘备又过于仁慈,刘表死后准备把荆州托付给他,他却不肯接受,虽然是仁德无双,但却失去了战略先机。诸葛亮固然是天下奇才,胸怀韬略,但遇上这样的状况,也很难逆天而行,以一人之力扭转局面。说到底,诸葛亮还是一个人,不是神啊。

后来庞统又遭遇意外惨死,凤雏陨落,刘备失去了一条臂膀,只剩诸葛亮独立支撑。好不容易建立了蜀国,刘备称帝,却因为急着给关羽报仇,贸然进攻东吴,导致惨败,蜀国实力大大损伤,孙刘联盟也瓦解,魏国却坐收渔人之利。

刘备病逝,蜀国就已经不得天时了。诸葛亮纵然天纵奇才,带兵打仗智谋无双,可巧媳妇做不出无米的粥,蜀国经济实力比不上另外两国,伐魏粮草不足,难以取胜,诸葛亮受刘备知遇之恩,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到头来只是空梦一场。

曹丕篡位,孙权称帝,蜀国只有一个平庸的后主刘禅,纵然是占了“大汉正统”的名头,可那时候天下纷乱许久,民心早就不在汉了。蜀国又有小人兴风作浪,诸葛亮一身难以两顾。司马徽在诸葛亮出山前就预料到了这个结局,他才是真的“神机妙算”啊。

查看更多
6 你知道司马徽对刘备说了什么吗?司马徽一语道破未来
三国
司马徽和刘备的对话
司马徽对刘备说了什么

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它以历史上的三国时期为蓝本,描述了魏、蜀、吴三国之间争权的事情,里面的英雄好汉个性鲜明,在政坛以及战场上叱咤风云,让人看得十分过瘾,而在这些人物中,给人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诸葛亮了。

对于诸葛亮,大家都很熟悉,他是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才能出色,正是因为有了他在,蜀汉政权才如此稳固。不过这其中最为厉害的人士并不是诸葛亮,而是诸葛亮的师傅——司马徽,司马徽,人称水镜先生,座下有诸葛亮和庞统两个徒弟,但他却不曾辅佐过任何一位君王,只是将自己的徒弟推荐给了刘备。

当初他向刘备推荐自己的徒弟的时候,曾说过: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这卧龙自不必说,一定是诸葛亮,而这凤雏就是庞统了,意思就是诸葛亮和庞统只要得一个人就能得到天下。当时的刘备可能没有想到,后来诸葛亮和庞统都成了自己的臣子,只不过庞统却没有诸葛亮那么好运,在三十五岁的时候就去世了,也许是天妒英才,有才能的人大多都早逝了。

你知道司马徽对刘备说了什么吗?

不过无论如何,刘备确实是得到了庞统和诸葛亮两个人,但事情并没有像水镜先生所说的那样,蜀国没有统一天下,刘备也没有一定江山,他病逝时,托孤于诸葛亮,但诸葛亮也并未替他完成大业,而是在五丈原病死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其实“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后面还有一句,司马徽并没有告诉刘备,那就是: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则汉室难兴。

这话的意思就是诸葛亮和庞统中得到一个人就可以帮助你安定天下,但若是子初或者孝直其中一人死掉的话,这一统天下的大业就很难完成了。这里面说的子初和孝之其实是蜀汉的两个臣子——,法政与刘巴,这二人一人擅出谋略一人善理财政,实为帮助明主治理国家的一把好手。

如此一来再看这句话,其中的道理就很好理解,诸葛亮庞统二人已去一人,法正与刘巴也走了,诸葛亮自己怎么能撑得起这蜀汉复兴大业呢,他若是留在蜀地,国家便不得进取,可他如果是出征蜀汉,后方无人镇守,又会被人钻空子,所以这样一来,无论诸葛亮有多大才能,仅凭他一人之力,都是无法撑起汉室复兴大业的,只不过是后来诸葛亮的才能显露得太厉害,大家才只记得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这句话了。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其实还有下半句,但司马徽并没告诉刘备!

查看更多
7 从司马徽和刘备的对话里,我们就能得知刘备为什么会去请诸葛亮了
三国
司马徽和刘备的对话
司马徽对刘备说了什么

建安十二年,已是刘备投靠在刘表门下的第七个年头了。恍然如梦一般,刘备不觉已年逾不惑。

回顾自己荣辱掺半的戎马生涯,刘备常常夙夜兴叹!

北有曹操击垮袁绍,雄据一方,南有孙权称霸江东,逞英雄之志。天府之国有刘焉,汉中盆地有张鲁。凉州、雍州有马腾,荆襄有刘表,天下英雄不可计数!但自己奔波半生,鞍马劳顿,鬓发已染华霜,却至今寸土未得,落得飘零他乡、寄人篱下!唉,真可谓可悲可叹!

刘备的祖上正是西汉景帝嫡子中山靖王,算起来他也系出身皇族。但是,他的家门却徒有其名,无有其实,父早亡,又无有安身立命的资财,所以一贫如洗。

到刘备稍稍懂事之时,给他记忆最深刻的便是母亲整日不眠不休地织草席的身影——那是寡母与孤儿一天衣食的主要来源。

刘备天生异相:身子矮短,手臂却惊人地长,伸手即可触摸到自己的膝盖;双耳垂轮,凤目炯炯,俨然一表不俗,常常为乡人所称道,都道此子定是大富大贵之人。

刘备二十四岁那年,正值汉帝在各州郡广募义军,于是他便弃笔从戎,投入到一支队伍当中去,对抗汉末黄巾大起义的叛乱。

在这期间,刘备遇上了两位好汉——关羽和张飞。他们三人惺惺相惜,一见如故,很快结为生死之交。

在今后的戎马生涯之中,三兄弟甘苦与共,不离不弃,始终肩并肩地屹立在战场之上。“桃园三结义”成为千古流芳的佳话,彪炳史册。

平定了黄巾党人的逆乱后,刘备由于卓越的功勋而被授予安喜县尉之职,这是他从一介布衣踏入仕途的开端。不久之后,刘备因拒绝贿赂他的长官而丢弃了乌纱帽。

此后,刘备一直郁郁不得志,直到他遇到了徐州刺史陶谦。

刘备为人谦恭,城府虽深,但却有容人雅量,喜怒之情从不表现在颜面之上,因此深得陶谦的赏识。

陶谦奄奄一息之际,将徐州一方子民的安危重任交于刘备的手中,于是刘备得以高升刺史。那时的刘备毕竟还年轻,不擅于朋党、同僚之间的微妙关系的把握,以致于再次流亡异地,使徐州陷于他人之手。

刘备一败再败,走投无路之际才投奔到枭雄曹操的的麾下,做了豫州刺史。

刘备委身求全于曹营,一心等待良机,以求东山再起。恰此时,汉朝的车骑将军董承将献帝手书的血诏出示给刘备,力劝刘备杀曹操、匡扶汉室。

刘备想到献帝年幼,身陷囹圄,举手投足俱在贼人监视之下。汉室衰微,眼看着大厦将倾,而自己身为皇族之后,又焉能袖手视之?

于是,尚且自身难保的他毅然决然地加入了密谋刺杀曹贼的计划之中,并用一生实践了光复汉祖威仪的宏大志向。

谁料,密谋失败,刘备仓皇出逃。

曹操集结了十万雄兵日夜兼程,穷追不舍,定要致刘备于死地而后快。

刘备立即陷入了没日没夜的逃亡之中,刘备的两个结义兄弟各失散,他一个孤家寡人似地只身来投袁绍。

袁绍外表相貌堂堂,气势雄伟,实际上却是个小肚鸡肠的人。再加上又被他手下的幕僚、宾客所猜妒,刘备便借防守豫州之机,脱离了袁绍的主力部队。

一年半之后,官渡大战已见分晓,袁绍军兵一溃千里,丢盗弃甲而逃。刘备无奈,只得辗转逃离,又安有半日安宁?

幸得刘表念及刘备系皇族之后,...

查看更多
8 三国历史上司马徽对刘备说了什么?其中12字成为经典预言
三国
司马徽和刘备的对话
司马徽对刘备说了什么

三国历史上司马徽对刘备说了什么?

在三国中, 有一位超级牛人,他的名字叫司马徽。

司马徽绰号水镜先生,是颍川阳翟人,他一生精通兵法、经学、道术等多门学问,他还收了诸葛亮、庞统和徐庶三位超级徒弟,他如同鬼谷子一样,自己不出山,但天下尽在他掌控和预料之中,因此,他便成了三国最神秘最厉害的隐士。

司马徽之所以天下闻名,其实只因他说了两句话。

第一句话是宣传他的两大弟子的广告词,10个字: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

也正是因为司马懿的这句宣传语,引得求贤若渴的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下山,后来在赤壁之战时又成功将庞统招于麾下,从而向川蜀进军,成就了霸业。

事实证明,司马徽的精准寓言,以及一举一动都影响着天下大势,他才是三国幕后最牛的操盘手,一直掌控着三分天下的格局。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三国之初,司马徽并没有让他手下诸葛亮、庞统、徐庶这三大弟子都追随刘备。他想让三大得意弟子分别效力于曹操、刘备、孙权麾下,让他们自由竞争,看哪位弟子谁能笑到最后,成为最厉害的弟子。同时,他也想派三大弟子就能够将这天下搅得天翻地覆,让曹刘孙三方势力彼此争斗消耗,从而证明他这个幕后操手的软实力和硬实力。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形势最初朝着他的预期发展,手下三大弟子各事其主,徐庶虽然最早投靠刘备,但很快被曹操以挖墙角的方式给挖过去了,而在刘备三顾茅庐之前,凤雏庞统已经选择追随东吴雄主孙权去了。至此,三大弟子,徐庶跟随曹操,庞统跟随孙权,诸葛亮跟随刘备,果然形成了各司其主的目的。然而,司马徽梦想着三大弟子左右曹刘孙三大枭雄的格局并没有形成,原因很简单,计划赶不上变化。除了刘备格外重用诸葛亮外,徐庶到了曹营后便成了“花瓶”,徐庶因为其母的惨死,宁肯埋没自己的满腹才干,也发誓做到:不献一计一谋。与徐庶的主动“不作为”相比,庞统更为可怜,尽管他积极“想作为”,但孙权并不看好长相丑陋的庞统,而是重用玉树临风的周瑜,没有给他作为的机会。

也正是因为这样,司马徽在洞观天下局势,以及知晓徐庶和庞统两大弟子的处境后,在刘备请诸葛亮下山时,才会对刘备了这样一句经典预言,12个字:孔明虽得其主,而不得其时也。

可以说司马徽的10字推荐语和12字经典预言是其成名之旷世奇言,道破了刘备最终没能统一天下的真正原因。

说到这里,大家就有疑问了,司马徽的推荐语并不精准啊,既然“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为什么刘备得到了两个却只能三分天下,而并没有“安天下”呢?

其实,这并不是司马徽浮夸了两大弟子的能力,而是有其他原因的。很多人认为司马徽的原话后面还有一句: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则汉室难兴。

“子初”就是刘巴,他原是刘璋手下的参谋,刘备入川时,刘巴选择了归顺刘备。刘巴善于后勤及财政管理,是一位管理能力突出的才人。“孝直”就是刘备最为倚重的谋士法正,法正善于用兵,多次立下奇功,是诸葛亮的得力助手。在定军山战役中,法正逼杀曹军将领夏侯渊,让吴魏心惊胆颤。

结果刘巴和法正...

查看更多
推荐栏目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