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朱元璋的儿子

发布时间:2020-07-10
1 朱元璋的儿子朱棣的功绩有哪些?快来了解一下他一生的成就
朱棣的功绩
朱棣的功绩有哪些

朱棣是朱元璋的儿子,两人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他们都属于拿到权利也尽了自己的义务,两人都是优质皇帝。朱元璋的儿子朱棣的功绩有哪些?

1.开拓运河

在朱棣统治时期,经济迅速发展,百姓安居乐业,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去完成以前做不成的事情。于是朱棣动了去治理运河的心思。运河的开通,成功带动了周边经济的发展,百姓地里的粮食浇水问题,也方便了许多。有人就问,既然运河带来这么多的好处,那为什么运河周围的百姓都苦不堪言,但这就是历代皇帝的问题了,有的帝王喜欢经常龙舟出游,非常奢华,浪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抛开这一方面,运河的开通还是好处多。

2.贵州设省

朱棣这个人有勇有谋,趁着内乱派兵讨伐,夺取了土地,并且成功在贵州设省,并且让百姓进行移民,所以当地的汉化程度越来越高,双方的经济和文化迅速发展。

3.析分麓川

在定边之战后,麓川虽然战败,但它的经济实力依旧强悍,不可撼动。后来,在朱棣不断的进行削弱,麓川王国瓦解了。云南开始属于中国。

4.扫清倭患

在朱棣统治时期,国家能文能武,实力强劲,这困扰国家百年的倭患,都被清理干净了。另一方面与日本进行合作,日本定期向朱棣纳贡,来约束控制倭寇,从此国家的声望更高了,没有其他国家再敢小瞧明朝。

5.开辟丝路

明代的丝绸之路是朱棣派陈诚出使西域开始的,目的是为了建交,和周围国家保持一个友好往来的关系。陈诚还写了一份《西域行程记》,记载了一些风土人情,是当时很有用的资料。明代的丝绸之路,朱棣的野心不只是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国家声望,而是想要实现汉人以前没有实现的愿望。

6.开设奴儿干都司

朱棣为了方便管理,设置了奴儿干都司。元朝时也曾设置过官职,但是因为忽必烈的去世,元朝内政混乱,也就没有人在去管理这个官职了。当时朱棣虽然设置了奴儿干都司,但是却没有进行移民,来汉化当地的人,是当时的遗憾。因为当时的实际情况已经无力在去移民了,但是这也说明了朱棣超前的思想观念,知道守护国家疆土不容侵犯。

7.经略西藏

朱棣派官员修复破旧的驿站,并派人把守。经过多次的修复和增设官员,使臣在出使的时候,也没有了盗贼,安全性提高了很多,也解决了国家很多青壮年的就业问题,给他们一份工作,让他们不在游手好闲,省的他们招惹是非,给国家带来一些没必要的麻烦。后来清朝时的福康安入藏,就是用的朱棣在世时修建的这个道路和驿站。

8.经略泰国

面对一个小国的不安分,朱棣忍不可忍,决定派兵讨伐。之前元朝时也曾进行过讨伐,不过无疾而终,而朱棣进行了精准的谋略算计,打了胜仗,也算扬眉吐气了。

也有人说,朱棣最大的成就是编修了《永乐大典》,迁都了北京。一个君王,手上不可能干干净净没有血腥,不管是谋反还是打仗,朱棣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他对自己狠,对别人更狠。朱棣在历史上名声很差,以至于到了现在还有很多人不愿意翻牌他的故事。我们在对他做出评价的时候,要公正,不能因为他的缺点就忽略了优点,没有任何一个皇帝能做到十全十美,让任...

查看更多
2 他是朱元璋最宠爱的儿子,英年早逝后朱元璋选择了其子嗣为继承人
朱元璋传位
朱元璋最宠爱的儿子
朱元璋的儿子

元朝末年,天下大乱之际,朱元璋白手起家,扫平了各路诸侯,并且推翻了蒙古人的政权,建立起一个统一的强大的大明王朝。既然老朱当上了皇帝,那么选择谁来接班,也是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但是朱元璋完全不用担心,他的大儿子也是他的嫡长子朱标就是一个合格的继承人。

朱元璋大儿子朱标

朱标(1355年—1392年),明太祖朱元璋长子,母孝慈高皇后马氏,明惠宗朱允炆之父。朱标于龙凤元年(1355年,元至正十五年)九月出生在太平商人陈迪家中。朱元璋称吴王时便将其立为世子,随宋濂学习经传。自幼受到悉心教导,明太祖对他寄予厚望,多方培养。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立为皇太子,正式确立他为接班人。

朱标刚刚出生的时候,朱元璋就给予他厚望,给他找全国最好的老师——宋濂为朱标传授经学,以及系统化的儒家教育。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立马就立朱标为太子,还配备了一系列文臣武将辅佐朱标。平时朱元璋外出打仗的时候,就让朱标管理国家。虽然朱标熟读儒家经典,性格也比较仁慈,跟朱元璋的治国理念相差甚远,但是朱标经过多年的历练也是一个合格的守成之君。将来朱元璋离世之后,大明在朱标的手上也一样能够蒸蒸日上。

可是就是这么悉心培养的太子,却死在了朱元璋前面。洪武二十五年,也就是公元1392年,朱标染病去世。这个时候,朱元璋的年纪已经大了,随时都有可能发生,重新挑选一位继承人此时已经迫在眉睫。

这个时候是选择朱元璋的儿子,还是选择朱标的儿子作为继承人,让朱元璋犹豫不定,最终朱元璋还是选择了朱标的第二个儿子朱允炆为继承人。

那么在这么多子孙之中,朱元璋为什么单单选择朱允炆呢?

第一:朱元璋自己制定的制度

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为了保证王朝的长治久安,采用周王朝的分封制度和嫡长子继承制。不过朱元璋为了保证老朱家能够一直掌握天下,他分封的诸侯王都是他自己的子孙,让他们分别驻守在北部边疆以及各大战略要地。

不是嫡长子的都在外地当王爷,保卫国家的安全,而皇帝则由朱标这个嫡长子这一脉继承。但是如果朱元璋在朱标死后,立别的儿子为继承人,朱元璋这个立下的规矩就被自己给打破,那么后世又会不会效仿呢?到时谁能保证大明不会出现叛乱?

第二:朱元璋没有中意的儿子作为继承人

在朱元璋的众多儿子中,虽说朱标跟朱元璋性格相差甚远,但是朱标无论如何都是一个合格的储君,而再看看其他儿子呢?在朱元璋看来是一个不如一个。秦王朱樉、晋王朱棡、燕王朱棣、周王朱橚在朱标还活着的时候频频犯错误,要不是朱标给他们求情,不知道朱元璋会怎么处罚他们。所以这样的儿子怎么可能会被朱元璋立为继承人。

第三:朱允炆是最合适的人选

既然自己的儿子不靠谱,那就只能从朱标的儿子中去选择了。朱标还是太子的时候,他的太子妃是明朝名将常遇春的女儿,并且给朱标生下两个儿子朱雄英和朱允熥。朱雄英跟常氏在朱标之前已经去世了,所以嫡长子的身份应该是朱允熥没跑了。可奈何朱允熥的外公是常遇春,朱元璋担心功臣集团太过强大,将来...

查看更多
3 身为朱元璋最不上进的儿子,被朱元璋嫌弃出身最后沦为市井之人
朱元璋的儿子
朱元璋的儿子们的结局
朱元璋第十三个儿子

说起中国历史上逆袭成皇帝的例子,就不得不说朱元璋了。朱元璋也没学过啥本事,一生就是在为怎么活下去着急。放牛郎、和尚、小叫花,一生也确实是极为劳苦,直到投奔了郭子兴的军队生活才算有了着落,这也成了他命运的转折点。从乞丐到九五之尊这称为中国历史上的最强逆袭也不为过。

很多人都以为朱元璋是个粗人文盲,就不知道怎么治理国家,但是他确实个奇才,明正法典、体恤下层人民、重订税利,为大明打下了坚定的基础,他的深度与广度不亚于历史上任何一个堪称伟大的人物。朱元璋的才能也体现在对他儿子们的教育上。

俗话说龙生九子所好有别,朱元璋的儿子也是。虽然性格各不相同,却都是有所成就,大儿子朱标,宽容待人,以仁厚著称于世;第五子朱橚,组织编撰了“袖珍方”和“救荒本草”,为中医药延续做出了很大的奉献;四子朱棣镇守北平,蒙古没有一次越过宣大防线,其他儿子也是人中龙凤。而其中一个儿子却与众不同,他就是豫王朱桂。

朱桂是朱元璋第十三个儿子,与其他儿子不同他从小就没接受过啥教育,被封豫王后也是游手好闲,无事生非,整日做些伤天害理之事。在其封地为祸一方,养私兵,抢民女,强征税这些违法乱纪的事他都干过。那么他为啥变成这样的呢?要说起来,这还得怪他老爹朱元璋。

朱桂的诞生本来就是个意外,那时朱元璋还在征战四方的途中,有次和敌人交战,因为打的过于激烈,朱元璋就和主力部队打散了,当时他的身边只有几名侍卫,朱元璋为了躲避敌人的追捕就逃到了一位村妇家里,刚巧这位村妇是个年轻漂亮的寡妇,见她模样秀丽,朱元璋也就和她有了一夜之欢。第二天,朱元璋为了寻找走失的部队就准备离开了,当时带走这个女子多有不便,就给他掰断了一把梳子,两人一人一半。让这个寡妇以后若有他事可凭此梳前来找他。

当这个女子听说当初的那个人当了皇帝后,就果真带着一个孩子来找他了,而朱元璋也认下了当年这回事,但是今日不同往昔,一个九五之尊怎么能娶一个寡妇呢,所以当时没让这女子进宫,就只在南京城外找了处宅子。虽说南京当时是皇城,但是也是有三教九流的存在,朱桂就是在这样的市井中成长起来的,没有接受过正统教育,学的也是市井中的那一套,所以他和一般的泼皮无赖没啥区别,只是权势更大而已。

不过朱桂的好日子也没过多久,他的侄子朱允炆上台后不久就剥夺了他的爵位,将他贬为了庶民。虽说后来自己的哥哥朱棣又恢复了他的王爵和封地,但是他仍不知悔改,当了这个无恶不作的王爷没几年后又被削了爵位,而他也回到了原本属于他的市井之中。

虽然朱桂这个人确实没有可取之处,但是酿成这一后果的确实朱元璋,如果这个父亲能没有偏见,不嫌弃这个儿子的出身,也许也会是个栋梁之才。

查看更多
4 他是朱元璋最小的儿子,放弃政治抱负后得以安享晚年
朱元璋最小的儿子
朱元璋的儿子

朱元璋死后,并没有在自己的众多儿子里挑选继承人,而是选择了皇太孙朱允炆继位。这也让许多藩王心存芥蒂,朱允炆也感觉到了来自皇叔们的威胁,就决定削藩。正当朱允炆苦于找不到削藩的借口时,有一位藩王却被自己的儿子举报有异心,让朱允炆一下有了工作思路。这位藩王便是朱元璋最小的儿子周王朱橚。

朱允炆也没有冤枉朱橚,朱橚当时确实是有异心的,长史王翰曾屡次劝谏过他,都没有起什么作用,最终这位长史为了和他划清界限,装疯离职了。然而纸是包不住火的,很快朱橚就被人告发了,只是没曾想这人是他的次子朱有爋,朱允炆就派李景隆去逮捕朱橚,最终朱橚被贬为庶人,迁往云南。接着就是一大波藩王被削。朱橚这次没事,主要是朱允炆削藩本来就心虚,所以才躲过一劫。

直到建文四年,朱允炆削到了朱棣头上,蓄谋已久的朱棣高举“清君侧,靖国难”的大旗一路打到了南京,把朱允炆赶下台自己称帝。为了笼络人心,朱棣又恢复了朱橚的爵位,并且加禄五千石。好日子没过多久,朱棣为巩固帝位,也和朱允炆一样,打起了藩王的主意。有一次,朱棣就“关心”弟弟朱橚道:“开封在黄河旁边,黄河一旦决堤,后果不堪设想,把你改封到洛阳吧”。然而朱橚却未曾听出朱棣的言外之意,顺便吹嘘自己已经治理过河堤了,决堤这种事是不可能发生的,根本不需要搬迁。

朱棣明面自然不好说什么,于是就在暗地里开始搞小动作了。永乐十八年十月份,朱橚突然被举报谋反。次年二月份,朱橚被召进京城,朱棣把这件事告诉了他,朱橚此时才顿悟过来,虽然换了皇帝,但是皇帝的心思是不会变的,赶紧“顿首谢死罪”,而朱棣也显得很大度,不再追究。朱橚回去后,把自己的三护卫还给了朝廷,三护卫不是普通的三个护卫,而是藩王独有的护卫军,朱橚当时的三护卫的兵力差不多有五万之多。之后朱棣又软硬兼施,逼迫其他藩王就范。此次朱橚显然是被朱棣摆了一道,谋反的事完全有可能是朱棣捏造的,就是为了让朱橚交出三护卫。好在最后关头朱橚识趣,释兵权保命。

放弃政治抱负后的朱橚安然度过了朱棣在位的日子。到了洪熙元年,65岁的朱橚病逝,史称周定王。

查看更多
5 他才是朱元璋最厉害的儿子,他若活着轮不到朱棣掌天下
朱元璋最厉害的儿子
朱元璋的儿子

朱棣是一位成功的造反者,也是历史上唯一一位王爷造反成功的人。得到姚广孝帮助的朱棣当上了皇帝,他的内心是激动而又后怕的,因为他成功了所以激动,但是当他回想到自己这一路是怎么走来的就有点后怕,几次差点全军覆没,这还的得益于朱棣没有遇到真正的对手,加上朱棣也能征善战,跟随着名将常遇春等人成长起来的,可以说朱棣能够造反成功,天时地利人和他都占据了。

朱棣是燕王,镇守北平,其实有一个王爷比朱棣还要厉害,而且如果他还活着的话,朱棣不敢造反。

这个人叫做沐英。沐英原本的姓氏是什么我们不得而知,沐是朱元璋亲自赐给他的姓氏。沐英是一位可怜的孩子,在他幼小的时候他的父亲就去世了,从此乱世之中多了一对孤儿寡母,不久沐英的母亲也去世了,那一年,沐英不到八岁,他是怎么生存下来的呢?看到别人吃剩的东西就去讨要,一个要饭的小孩子有时候遭到的是冷眼相待,有时候碰到好心人还会给沐英一点干粮,就这样沐英生存了下来。

朱元璋见到沐英的时候,第一感觉就是惊讶,因为沐英虽然常年乞讨生活,眼睛却非常的明亮有神,朱元璋第一眼就感觉自己面前的这个小孩子不平凡,于是他就问沐英可有家,沐英仰头看着自己面前的朱元璋,隐隐之间有一种亲切感,当听到朱元璋的问话之后低下了自己的小脑袋并且摇了摇头,他想起了他那去世的母亲,他的心中非常的伤心。

朱元璋当即决定把这个孩子收下,朱元璋收沐英为养子的时候,沐英是兴奋的,因为从此以后他有家了,有一位义父,还有一位待他如己出的义母,马皇后对于沐英就如同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当时朱元璋和马皇后还没有子嗣,所以马皇后尽心尽力的教导沐英,教他读书写字,还让军中的将领来教导沐英学习怎么用兵打仗。

沐英是当时朱元璋最器重的一位孩子,因为他不仅能够上马作战,还能够处理繁琐的事物,除此之外,不管事情是大还是小,他都能够妥善的处置而没有任何的遗漏,沐英的处事风格受到了朱元璋和马皇后的一致好评,马皇后对沐英更加的好,毕竟沐英是她亲自培养出来的孩子,虽然是义子,但一样是她的孩子。

朱元璋开创了大明王朝之后,当时周边还有很多的外敌以及元朝的残余势力,朱元璋先是命令沐英跟随卫国公邓愈征伐吐蕃,接着让他独自带领兵马征伐西番,可能很多人都说朱元璋对待沐英不太好,天下都平定了还让他出去冒风险。其实恰恰相反,朱元璋的心中一直有一根刺,他想让沐英替他拔掉这根刺并且建功立业、名垂青史,前提是沐英要有这种能力。

能力不是天生自带的,而是靠后天的学习和自身的努力得到的,朱元璋就是在慢慢的培养沐英,为的就是让沐英将来能够镇守大明王朝的边境。沐英不负朱元璋的厚望,在跟随名将征伐的这段时间,不仅自身武艺越来越高强,兵法谋略也越来越娴熟。

当朱元璋决定拔掉心中的那根刺的时候,这根刺就是元朝在云南的梁王。朱元璋任命沐英为征南右将军,跟随明朝第一猛将蓝玉和大将傅友德去打掉元梁王,彻底的把元朝的余孽清除出去,元梁王听说朱元璋已经派大军前来消灭他,组建...

查看更多
6 朱元璋有二十六个儿子,为何唯独朱棣能够拿下王位?
朱元璋的儿子
朱元璋的儿子朱棣
朱棣篡位

朱元璋有二十六个儿子,怎么只有朱棣一个人参与皇位之争?

其他的皇子是不够优秀还是没有野心,那么能够拿下王位,是他的野心足够大还是他的智慧过人呢?

他能够从侄子手里夺的王位,不是说其他的皇子不够优秀,他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弟弟都是很优秀的。当然他的哥哥就是建文帝他父亲,当了25年的太子后,抱憾离开了人世(要是他在世,估计就没有他儿子和朱棣什么事了,可惜了)。

朱棣当时经过三年的时间从侄子手上夺得王位,其他的那些个皇叔的,就没有人和朱棣有一样的想法的么?或者说没人跟他一条心么?他有找他的弟弟朱椿帮忙,他弟弟就用四个字作为回应。如果说朱椿和他一样有争皇位的野心,朱棣不一定是最后的赢家。

那么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朱椿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物。他是朱元璋的第11个儿子,他是朱元璋最敬重的一个妃子的儿子,再加上他自己本身非常的聪明,很是受他父亲的喜爱,在他8岁的时候封他为蜀王,本来到了十六岁的时候,藩王就要去当地就职的,可是朱元璋愣是在他身边多留了四年,才放他走的。

朱椿在当藩王的期间,让他的父亲刮目相看。他从小就是善良,喜文不喜武,所以他在自己的藩地养的兵马非常的少,主要是用教化来治理的。明朝时期,民族的排异行为很明显,有点地方的民风不化,一些少数民族是很难管理的,可是他却用这一招让百姓们都很信服。

这让他父亲和侄子都赞赏不已。但是这样的治理方式,虽得民心,但是势力却很一般。建文帝上位期间,急于削藩,引起藩王们的反抗,其中势力最大的当然是朱棣了,当时支持朱棣的还有朱橞,而朱橞和朱椿一母同胞,于是朱棣就像拉着他也一起帮着造反,当时的朱椿只是用“忠孝为藩”四个字作为回应。

看了这个之后,朱棣没有什么可说的,这四个字足以说明他的立场两边谁也不倒,不管谁是最后的王者,他都是一个衷心的藩王,可见他是非常的聪明的。所以在之后朱棣夺了王位之后,也并没有为难他。

查看更多
7 朱棣起兵造反夺了皇位,为什么朱元璋其他儿子没进来掺和?
朱元璋的儿子
朱元璋的儿子朱棣
朱棣造反

明朝时期的燕王朱棣,夺取了自己皇帝侄子朱允炆的皇位,成为明朝第三位皇帝。朱棣起兵造反夺了皇位,那个时候朱元璋当然并不只有朱棣一个儿子还活着,那当时,朱元璋其他的儿子们都在做些什么?他们中间有没有反对或者支持朱棣起兵的,他们又都是怎么做的呢?

朱元璋有26个儿子,除了太子朱标,其中二子秦王朱樉、三子晋王朱棡都死了,但儿子大了,继位了;八子潭王朱梓、九子赵王朱杞在靖难之役之前已经死了,无子,封国被废除;十子鲁王朱檀,也死在靖难之前,此时独子鲁世子还年幼,插不上话;二十六子朱楠早夭。

看看剩下的藩王在当时是什么情况?

二子秦王朱樉。靖难前死了。继位的是朱棣的侄子朱尚炳。

三子晋王朱棡。靖难前死了。继位的是朱棣的侄子朱济熺。

五子周王朱橚。朱棣同母弟,第一个被建文帝削爵,流放云南,在靖难最后一年(1402年)才被建文帝抓回南京关押。

六子楚王朱桢。封在湖北武昌。

七子齐王朱榑。被建文帝削爵,从封地山东抓到南京关押。

十一子蜀王朱椿。封在四川成都。

十二子湘王朱柏。封在湖北荆州。在建文帝削藩的时候全家自焚而死。

十三子代王朱桂。封在山西大同。被建文帝削爵。

十四子蜀王朱楧。封在甘肃兰州。

十五子辽王朱植。封在辽东。

十六子庆王朱栴。封在宁夏银川。

十七子宁王朱权,封在蒙古赤峰。

十八子朱楩。封地云南,被建文帝削爵,废为庶人,全家迁往福建漳州。 十九子谷王朱橞。封地在宣府。

以上是朱元璋去世后、靖难之役发生前成年的已就藩的藩王,有一定军事实力。

以下6位藩王,当时年龄小,都是在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封的王,还没有就藩,插不上手脚。他们都是朱棣当上皇帝后去外地就藩的。

二十子朱松。生于1380年,封韩王,封地辽东。靖难之役发生时,还在南京,一直没就藩,子孙后来就藩甘肃平凉。

二十一子朱模。生于1380年,封沈王,封地山西长治。

二十二子朱楹。生于1382年,封安王,封地甘肃平凉。

二十三子朱桱。生于1386年,封唐王,封地河南南阳。

二十四子朱栋。生于1388年,封郢王,封地湖北安陆。

二十五子朱㰘。生于1388年,封伊王,封地河南洛阳。

综上,除了早死的和年幼的,真正有能力插手的就是老二秦王家、老三晋王家、老六楚王、老十一蜀王、老十四肃王、老十五辽王、老十六庆王、老十七宁王、老十九谷王,共9位。

老二秦王家。继位的是朱棣的侄子朱尚炳,那几年安心在西安吃肉夹馍,插不上话。

老三晋王家。继位的是朱棣的侄子朱济熺,那几年一直在太原吃刀削面,插不上手。

老六楚王朱桢。此前多次受朝廷委派,带兵镇压西南少数民族,有一定的军事指挥才能,当时他坐镇武昌看热闹。

老十一蜀王朱椿。成都很远,进出不方便。乐得在成都打麻将,泡温泉,日子舒坦得很。据说有暗地里为燕王提供军事物资。

老十四肃王朱楧。封地原来在张掖,真是太远了,建文元年朝廷同意他移镇兰州,这时候他正忙着建兰州的新王府,没心思理会朱棣和朱允炆的事情。

老十五辽王朱植。原本驻守辽东,靖难之役...

查看更多
8 朱元璋的儿子朱棣造反的内幕,你知道多少?
朱元璋的儿子
朱元璋的儿子朱棣
朱棣造反

朱元璋在历史上算的上是极富传奇的人物了,他从乞丐为生到最后推翻了元朝的统治,建立了朱家王朝明朝,可以说历史上没有人可以跟朱元璋比了,就算当初的汉高祖刘邦刚开始的出身也是个乡长呢。但是朱元璋在选继承人上面却走了眼,朱元璋开始选的继承人是他的大儿子朱标,但是朱标却因为有病早死,最终把皇位传给了朱标的儿子也是自己的孙子朱允炆。但是他的第四子朱棣却不干了,最终在朱允炆即位后造反。

那么朱棣为什么要造反呢?小编分析有以下几个原因:

1.朱棣是朱元璋当时最能打仗的儿子。朱棣的军事能力是跟朱元璋一起打仗时候练出来的,而朱允炆却没有参加过战争,所以朱元璋传位给朱允炆朱棣自然心里不爽。而且当时朱棣也没想过造反,最主要的原因是朱允炆继位之后对各地藩王削藩。削藩的主要目的就是对抗朱棣,所以朱棣肯定不干了,于是就造反。

2.当时朝中没有能打仗的大将。朱允炆继位之后,当时的朝中,徐达、蓝雨等等一帮能打仗的人都已经去世了,所以在当时没有能与朱棣抗衡的将领。如果这些人还活着,朱棣也不可能造反,虽然朱棣能打仗,但是面对这些人,朱棣想打胜他们是很难的。而且最主要的是朱允炆没有军事能力,当时只要有一个会打仗的人就能看出来朱允炆用兵不行,他把所有病例群不用自正面战场,最终导致后方南京空虚,于是朱棣采用姚广孝的计谋,直接进攻南京,最终导致朱允炆兵败。整个过程虽然靠着姚广孝的计谋,但是也是有很大的风险,只要朱允炆身边有一个大将在,朱棣这一仗就不一定打得赢。

3.朱棣以清君侧的名义起兵。我们都知道,就算是谋反,也要找个好理由,如果直接打着谋反的旗号,是不可能受到天下人的响应和文人名士的接纳的。所以朱棣是以“清君侧”的名义,起兵谋反,最终成就大事,而且也名正言顺的坐上了皇帝。

4.朱棣不同意朱元璋所立得遗诏。朱棣是朱元璋十二个儿子中最会打仗的一个,他是对的时候就已经随着朱元璋上了战场,建立了无数战功。而太子朱标、秦王朱樉、晋王朱棡也都先后死去,死去的这些兄弟们恰恰都是打仗的好手,剩下的几个兄弟里面就剩下朱棣是最能打仗的,而且自己手里有朱元璋给的兵权。所以朱允炆想要削藩,他肯定是不同意的,既然你朱允炆不能打仗,而且又没有做皇帝的能力,那么我就取而代之,反正都是朱家的人,就算以后我朱棣做了皇帝,也不会有多少人反对。而且朝中也没有像徐达、蓝玉这样的大将,我朱棣想要取胜轻而易举。

最终朱棣攻入南京,取朱允炆而代之。但是最后却没有找到朱允炆的下落。一直与朱棣上位之后,每天都诚惶诚恐,怕朱允炆哪天冒出来再夺皇位,于是派郑和七下西洋寻找朱允炆。最终也没找到朱允炆的下落。

查看更多
9 朱元璋的儿子叫什么名字?二十几个儿子各显神通不同的命运令人唏嘘
朱元璋的儿子
朱元璋的儿子叫什么名字

发布时间:18-02-1906:32每一个朝代的开国皇帝都有着惊人的才能,而朱元璋就是这样一个崛起于市井的皇帝,建立明朝之后朱元璋励精图治,不仅国家政治清明,朱元璋的儿子也是不少,二十多个证明朱元璋妥妥是一个猛人,朱元璋杀功臣为大明江山永固,欲推孙而上位,使得朱元璋的儿子不同的命运也是令人唏嘘

朱元璋的儿子长子:朱标

朱标天性仁慈,对兄弟十分友爱,秦王朱樉、周王朱橚及晋王朱棡等曾多次有过错,朱标从中调护求情,使他们免受责罚,在诸王中威信颇高。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病逝,八月附葬孝陵东,谥“懿文”。建文元年(1399年)追尊为孝康皇帝,庙号兴宗。燕王朱棣靖难之役称帝后复称懿文皇太子。南明弘光元年明安宗朱由崧复称孝康皇帝,清修《明史》亦称。

朱元璋的儿子二子:朱樉

洪武三年(1370年),封秦王。洪武十一年(1378年),就藩西安。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为宗人令。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因其在藩国多过失,被召还京师,后经皇太子朱标解劝,次年放还藩封。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正月,朱樉受父命率平羌将军宁正等人征洮州(今甘肃临潭县),获胜,受赏赐甚多。同年三月朱樉病死。

朱元璋的儿子三子:朱棡

朱棡(1358年12月18日-1398年3月30日),濠州钟离(今安徽省凤阳县)人,是明太祖朱元璋与孝慈高皇后马秀英所生嫡三子,明成祖朱棣之兄,九大攘夷塞王之一。洪武三年(1370年)四月封晋王,洪武十一年(1378年)就藩太原。

朱元璋的儿子四子:朱棣

明成祖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汉族,明太祖第四子,明朝第三位皇帝,1402年登基,年号永乐,故后人称其为永乐帝、永乐大帝 、永乐皇帝等。《明史》评价他说:“雄武之略,同符高祖。六师屡出,漠北尘清。至其季年,威德遐被,四方宾服,受朝命入贡者殆三十国。幅陨之广,远迈汉唐。成功骏烈,卓乎盛矣”。

朱元璋的儿子五子:朱橚

朱橚[sù](1361年-1425年),安徽凤阳人,明太祖朱元璋第五子,明成祖朱棣的胞弟,生母待考证(因与朱棣同母,且朱棣本身生母存疑,故其生母可能性有二。孝慈高皇后马氏或碽妃)。朱橚好学,能词赋,曾作《元宫词》百章,又组织编著有《保生余录》、《袖珍方》、《普济方》和《救荒本草》等作品,对我国西南边陲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六子:朱桢

朱桢(1364年11月29日—1424年),安徽凤阳人,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六子,母昭敬太充妃胡氏。洪武三年(1370年),受封楚王。洪武十四年(1381年),就籓武昌。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薨,谥号“昭”。

七子:朱榑

齐恭王朱榑(1364年12月23日-1428年),生于南京,祖籍安徽凤阳。明太祖朱元璋庶七子,母达定妃。洪武三年(1370年),受封齐王。洪武十五年(1382年),就藩青州。洪武年间曾参与北征,因此以军功自傲。建文年间,因罪而被明惠帝...

查看更多
10 朱元璋的这个儿子死了之后,朱元璋说他罪有应得是为什么呢?
朱元璋的儿子
朱元璋的儿子怎么死的

洪武二十八年三月,67岁的朱元璋得到了一个噩耗,他的次子秦王朱樉在封地西安暴亡。朱元璋一生非常坎坷,他少年丧父,中年丧偶,如今老年丧子,按理说他应该非常悲伤,可是对于儿子的死,朱元璋并没有表现出特别的伤心,甚至还说朱樉罪不容诛,死了是罪有应得,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朱元璋有26个儿子,死在他前面的有7个,分别是长子朱标、次子朱樉、三子朱棡、八子朱梓、九子朱杞、十子朱檀、二十六子朱楠。在这些皇子中,朱元璋最喜欢的是长子朱标,朱标是他亲手培养起来的继承人。洪武二十五年,朱标病死,朱元璋放声痛哭,悲痛不已,但三年后,次子朱樉暴死,朱元璋却表现得很冷淡。

朱元璋在朱樉的祭文中,将朱樉痛骂一通。朱元璋首先说道,“尔樉年次东宫,首封于秦,自尔之国,并无善称,昵比小人,荒淫酒色,肆虐境内,贻怒于天,屡尝教责,终不醒悟,致殒厥身”,还说朱樉“尔虽身死,余辜显然”,其实就是说朱樉死有余辜、罪有应得,那么朱元璋为何这么说自己的儿子呢?

朱樉出生于1356年,仅比朱标小一岁,洪武三年被封秦王,洪武十一年前往自己的封地西安。朱元璋对朱樉寄予厚望,““委以关西兵事,得专行赏罚。岁秋廵边,大将皆听节制”。但是朱樉却让朱元璋失望了,他到任后,为非作歹,做了许多不法的事情,引起了朱元璋的不满。

洪武二十四年,朱元璋“以樉多过失,召还京师,令皇太子巡视关陕”。要不是朱标出面劝解,朱樉就被削去王位了。那么朱樉都做了哪些不法的事情呢?《明史》写的非常简略,但是朱元璋把这些事都写下来了,他为了教育警示皇子们,将一些皇子的罪行写了下来,取名《御制纪非录》,其中就包括秦王朱樉。

朱元璋给朱樉定下的罪行有二十多条,是诸皇子中最多的,在朱樉的祭文中,朱元璋把这些罪行一一列出。比如说朱樉在母丧期间,略无戚容;违抗圣旨,擅自杀人;侮辱妇女,放纵小人入宫;殴打王府官员;超越等级,建造五爪龙床;织造后服,给偏妃穿;擅自建造郡主府,面积将近皇城一半。

朱樉还欺压百姓,用烂钞去民间买东西,从中获利;虐待手下军民,逼迫他们卖儿卖女;出征西番时,掳掠幼男幼女入宫,阉割幼男,许多人因伤致死。在祭文的最后,朱元璋说道:“观尔所为,古所未有,论以公法,罪不容诛”,如今死了,也是罪有应得!

对大臣们而言,朱元璋是令人生畏的皇帝;对皇子们而言,朱元璋绝对是一位严厉的父亲。虽然朱元璋用心良苦,但貌似他的教育方式有问题,在他的皇子中,还是有不少为非作歹的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