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科学的发展比起西方是要稍晚一些的,但在古代却是领先于西方的,在中国,有这样一位文人被誉为“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他便是宋朝的沈括。
沈括之全才可谓冠绝古今,达芬奇在西方的历史中已经算是非常全才的一位人物,可比起沈括,他还是差了许多。根据《宋史》记载,沈括“博学善文,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无所不通,皆有所论著”。《宋史》中描写的还算不太全面,根据《资治通鉴》的补充,我们可以发现沈括在地理,水利,化学,物理,数学,军事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高的成就,在当时,沈括可以说站在了世界科技的鼎峰,也正因此,沈括折服了无数外国名人。
比如说英国近代著名生物化学家李约瑟就曾如此评价过沈括:“沈括是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就连心高气傲的日本数学史家三上义夫都毫不吝啬对沈括的赞美:“沈括这样的人物,在全世界数学史上找不到,只有中国出了一个。”
古话常言,学无止境,沈括虽然全才,可也不能通晓古今,他也因为没文化而出过丑。白居易有一首非常著名的七言律诗叫做《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白居易
沈括在学习到这首诗的时候,是十分不屑的,因为那时他已经小有名气,在天文地理学方面更是钻研已久,他觉得白居易既然说“四月芳菲尽”,那后面又提到“桃花始盛开”,这无疑是自相矛盾,所以沈括认为白居易也不过是一个没有什么地理知识,徒有虚名的文人。
抱着这样的错误认知,沈括暗嘲了白居易数年。直到有一次,他因为需要研讨地理学说,便上山实地考察,却在山上看到了非凡的景象。当时正是四月,山下的花已经败落了,而山上却依旧是桃花盛开。沈括突然回忆起白居易的诗,觉得一下子恍然大悟,原来当年他单单从语境上来理解白居易的诗,而忽略了实地考察,高度对气温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山上比山下冷,花开的自然会晚一些。
回去后,沈括立刻找到了《大林寺桃花》这首诗,又精读了一番,结果发现诗前面还有自序,上面白纸黑字地写着:“人物风候,与平地聚落不同。”沈括读后感慨万千,不仅自嘲道:“是我没文化,错怪白居易了。”
不过这件事也间接影响了沈括,在日后,无论是在文学创作还是科学研究上,沈括更加的谨慎,凡事都是小心翼翼,而这种谨慎,也让他在科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到了晚年,沈括因事被贬,隐居在梦溪园,人虽不在朝堂中,心却依旧关系天下,也正是此时,沈括决定写一本包含科学,数学,工艺,社会历史等多种内容汇集在一起的作品留给后人,这部作品正是享誉古今的《梦溪笔谈》。
不过在写《梦溪笔谈》的时候,沈括精神状态并不是很好,因为他的妻子脾气越来越差,为人越来越泼辣。沈括在结发之妻去世后,又娶了一位,名叫张氏,张氏是朝中重臣转运使张蒭的独女,从小就娇生惯养,可以说一身的大小姐脾气。
嫁到沈家后,张氏一开始装的还挺贤惠,可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沈括的被贬,张氏开始暴露自己的本来面目。张氏在家中常常...
查看更多与“沈括写出享誉古今的《梦溪笔谈》,曾经却被嘲笑没文化”相关的文章
其实《梦溪笔谈》的作者沈括,并不是一个坏人。人们经常提到的苏轼那件事,这件事唯一史料只是来自《续资治通鉴长编》的注,但作者自己也十分怀疑。当时的沈括在出差杭州,他见到苏轼相距乌台诗案,其实有四五年了,后者发生的时候,沈括好像不在京城。
当然他和苏轼关系不怎么样是完全可能的,毕竟和他关系不好的不只是苏轼,跟他关系坏的还有吕惠卿和蔡确两个人,这两位都是《奸臣传》中人物,大家可以看一看。至于对王安石,沈括似乎还是比较尊敬的,但他的理智使他没有办法赞同王安石的一些措施,可沈括也是个俗人,无意于真的脱离出新党,结果就做出了看起来很蠢的事。
根据史料记载,大家经常用来形容沈括的词有反复,但是似乎依违更合适;懦弱,或许称畏势更合适。沈括就是现在来说情商比较低的人,胆子又怂,还怕得罪人,又不善于讨好人,也不想得罪别人,最后伤的只能是自己。现在看来,沈括这种性格的人不适合当大官,但理想状态下,皇帝就应该多加重用这种人,这种乃是纯臣,而不是老让他背黑锅。
还有一件事,就是他和老婆的奇闻,固然跟丈人是大恩公有关,可是毕竟离我们很久了,一千年前的门内事,妄加猜测是不对的。不过可以谈谈史料记载他“晚娶张氏”,沈括那个时候其实已经三十六岁了,在当时看来和小妻子相差较大,但看看如今男的到了四十岁,也大都自我感觉良好,觉得很年轻,要是结婚,非挑20来岁的小姑娘不可吧。
再从沈括这个人成长环境来研究,我们看一看,沈括的母亲在四十六岁高龄时生下沈括,再加上沈括年少时跟着父亲四处奔波,教育主要依靠五六十岁的母亲。而且从小体弱多病,吃了一辈子的药,眼睛不好,一条腿也不好。长辈们宠爱他,就连自己的哥哥沈披都会非常爱护自己弟弟,可以想象沈括也是尽力讨长辈欢心的,但是官场不一样,没有人惯着他,也没有人护着他,情商低也就显现出来。沈括混的不差,事实上,他已经算是政坛升迁速度比较快的人了,加上他非常有才华,也不会左右逢源,遭同僚嫉恨也在情理之中。
沈括在长达三十年的为官生涯之中,不光处理政事,还对对山河进行了大量的考察,他自己创办的地理学说,在宋朝和辽国进行谈判的时候,起到了难以估计的威力,最终让两国签订了盟约,准备休战。永乐城之战算是沈括政治生涯的滑铁卢。他被贬,在他以后的生活也是一直被监视着。这样也有好处,沈括可以不被世俗沾染,扰乱心思,一心一意写《梦溪笔谈》,终于写成著作。
在那个时代,科学是不被承认的,但是沈括却做到了上知天文,下至地理,无所不通的。即使他在政治上犯了错误,引后人诟病,这也无法抹去他对科学做出的伟大贡献,也正因为如此,所以历史长河不衰,人们才会将他的名字流传至今。
查看更多与“如果沈括没有遭遇政治生涯的滑铁卢,他不会写出惊为天人的《梦溪笔谈》”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