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孔子的一生当中,曾经有14年的时间是在列国游历的,而正是这14年游历的经历,对孔子后来思想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因而有人讲理解孔子14年的游历经历是我们理解和读懂孔子的一把钥匙。不过,关于孔子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什么孔子放着鲁国的官不做,而要去列国游历呢?
离开原因:齐国挑唆
孔子之所以离开鲁国,放弃鲁国大司寇的位置,与齐国人的从中挑拨离间有一定关系。齐国认为如果孔子继续做鲁国的大司寇的话,那么鲁国就必然会称霸,那样对于邻国齐国来讲就不一定是好事,所以齐国千方百计的去挑拨离间,因而孔子很快就没法在鲁国待了,所以就有了后来的孔子周游列国。
为什么选择出游列国?是为教导弟子还是传播礼乐,或者……,想搞清楚这些,先看看孔子在列国有力的经过:他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在鲁国周边游历,经过了齐、卫、曹、宋、郑、陈、蔡、楚诸国。虽然国家不少,但是实际上,在当时来看,这些都是一些小国,齐楚燕韩赵魏秦里,也仅仅是到楚国和齐国晃悠了一下。
卫国
卫国是孔子的第一站,而接待孔子的人是卫国的夫人南子。传闻这是一个不太守妇道的夫人,而她却在当时执掌着卫国大权。
这位夫人对于孔子倒是甚是喜欢,想要留孔子在卫国做教育部长,顺便发展一下感情,结果当然是被孔子婉拒了。
宋国
孔子在宋国的确也很被君主赏识,但是无奈的是坑已经都被占满了。宋国的谋臣容不下孔子,甚至想暗杀孔子,在这样恶劣的政治环境下,孔子无奈,在学生的苦劝下,离开了宋国。
陈国
孔子到陈国,受到陈惠公的礼遇,在陈国一呆就是三年。然而当时晋国和楚国争强,波及到陈国,后来吴国也来侵犯陈国,孔子觉得在陈国这样一个弱国得不到什么发展,于是带着弟子们直接出去跳槽继续找工作。
楚国
孔子不管走到哪,基本都能得到国家君主的礼遇和重视。在楚国更是如此,楚王直接都想给孔子封地了,又出来了一个搅屎棍子西,子西向楚王说:“孔子乃当世圣人,门下又人才济济,接受封地后,必代楚为君。”楚王怕日后hold不住孔子,就再也不提封地之事。孔子一不爽,又离开了楚国。
齐国
孔子走到齐国,正直齐景公在任,他深知孔子的才学,想要委以重任。结果一问旁边的相国晏婴(没错,就是晏子使楚那货),一句儒生不好管,就格了孔子入仕齐国的梦。
查看更多与“大圣人孔子离开鲁国的原因在哪?孔子周游列国不只是教导弟子、传播礼乐”相关的文章
鲁定公十四年(公元前496年),孔子带领弟子离开鲁国来到了卫国,孔子在卫国被卫灵公夫人南子召见,孔子的弟子子路对孔子见南子这件事极有意见批评了孔子,郑国的子产去世,孔子听到消息后,十分难过,称赞子产是从古代流传下来的慈惠的人。
孔子带弟子先到了卫国,卫灵公开始非常尊重孔子,按照鲁国的俸禄标准发给孔子俸粟6万,但并没给他什么官职,没让他参与政事,孔子在卫国住了约10个月,因有人在卫灵公面前进谗言,卫灵公对孔子起了疑心,派人公开监视孔子的行动,因此孔子带弟子离开卫国,打算去陈国。
孔子路过匡城(今河南睢县)时,因误会被人围困了5日,逃离匡城,到了蒲地,又碰上卫国贵族公叔氏发动叛乱,再次被围,逃脱后,孔子又返回了卫国,卫灵公听说孔子师徒从蒲地返回,非常高兴,亲自出城迎接,此后孔子几次离开卫国,又几次回到卫国,这一方面是由于卫灵公对孔子时好时坏,另一方面是孔子离开卫国后,没有去处,只好又返回卫国。
鲁定公十五年(公元前495年),孔子离开卫国回到鲁国。
鲁哀公元年(公元前494年),吴国使人聘鲁国,就“骨节专车”一事问于孔子。
鲁哀公二年(公元前493年),孔子由鲁国来到卫国。卫灵公问阵于孔子,孔子婉言拒绝了卫灵公,孔子在卫国住不下去,离开卫国西行。经过曹国到宋国,宋司马桓魋讨厌孔子,扬言要加害孔子,孔子微服而行。
59岁的孔子离开卫国经曹国、宋国、郑国至陈国,陈国于是派服劳役的人将孔子师徒围困在半道,不靠村,后不靠店,所带粮食吃完,绝粮七日,最后还是子贡找到楚人,楚国派兵迎孔子,孔子师徒才免于一死。
鲁哀公三年(公元前492年),孔子六十岁,称自己这时候,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孔子过郑到陈国,在郑国都城与弟子失散独自在东门等候弟子来寻找,被人嘲笑,称自己颓丧的样子如同丧家之犬。
鲁哀公四年(公元前491年),孔子离开陈国,来到了蔡国。
鲁哀公五年(公元前490年),孔子从蔡国来到叶国,叶国君主叶公向孔子问政,并与孔子讨论有关正直的道德问题,在离开叶国返回蔡国的途中,孔子遇到一位隐者。
鲁哀公六年(公元前489年),孔子与弟子在陈国、蔡国之间被困绝粮,许多弟子因困饿而病,后被楚国人相救,由楚国返回卫国,途中又遇隐者。
鲁哀公七年(公元前488年),孔子又回到卫国,主张在卫国为政先要正名。
鲁哀公八年(公元前487年),吴国讨伐鲁国,吴国战败,孔子的弟子有若参战有功。
鲁哀公十年(公元前485年),孔子在卫国,孔子的夫人亓官氏去世了。
孔子问礼于老子鲁哀公十一年(公元前484年),齐国派师讨伐鲁国,孔子弟子冉求帅鲁师与齐战,获胜,季康子问冉有指挥才能从何而来,冉有说是向孔子学来的,68岁的孔子在其弟子冉求的努力下,季康子派人以币迎孔子归鲁国,孔子周游列国14年,至此结束。
孔子仍有心从政,但仍是被敬而不用,季康子欲施行田赋,孔子反对,对冉有说判断一个人的行为是不是君子的行为,应该用他的礼...
查看更多与“如果齐国没有派兵征讨鲁国,孔子周游列国会不会结束呢?”相关的文章
鲁定公十一年(公元前499年),孔子升为鲁国大司寇,摄相事,也即此时的孔子,可以说是鲁国的代理宰相了。鲁定公十二年(公元前498年),孔子开始削弱三桓(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三家世卿,因为是鲁桓公的三个儿子的后代,故称三桓,这让孔子和三桓的矛盾彻底激化。鲁定公十三年(公元前497年),孔子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离开鲁国,开始了周游列国的旅程。
孔子周游列国是从鲁国出发,大致走了卫国、曹国、宋国、齐国、郑国、晋国、陈国、蔡国、楚国等诸侯国。现如今大致路线曲阜——菏泽——长垣——商丘——夏邑——淮阳——周口——上蔡——罗山,然后原路返回鲁国。那么,问题来了,孔子周游列国时,为何第一个去的国家是卫国,而不是齐国呢?
一
首先,周游列国时,孔子的第一站选择卫国,而不是齐国、晋国、楚国等诸侯国,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点。一方面,孔子离开鲁国时,之所以没有第一个去齐国,这是因为在“夹谷之会”上,孔子为了维护鲁国的利益,激怒了齐国君主齐景公。进一步来说,在整个春秋战国历史上,鲁国和齐国的关系,都是比较紧张的,比如齐桓公在位时,就兴兵讨伐鲁国,甚至想要就此吞并鲁国。
和齐国相对应的是,鲁国和卫国,则是兄弟之国。鲁国(前1032年—前249年),周朝的诸侯国,国君为姬姓,侯爵,首封国君为周武王弟弟周公旦之子伯禽。卫国,周朝的姬姓诸侯国,都城朝歌,第一代国君为周文王嫡九子康叔封。从这一点上来看,鲁国和卫国可谓同宗同源。
二
由此,虽然齐国、宋国、晋国、陈国、郑国等诸侯国和鲁国的距离也不是太远,但是,在这些邻近的诸侯国中,卫国和鲁国的关系,无疑是最亲近的了。比如晋国也是姬姓诸侯国,但是,晋国却出现了“曲沃代翼”这一违背宗法制的情况,这对于追求恢复周礼的孔子,自然是比较反对的。
另一方面,孔子首先来到卫国,也是因为卫国文化上有郑卫之音,经济上陶卫并称,都比较发达。郑卫,指郑、卫二国的音乐,秦国李斯《上书秦始皇》:“今弃叩缶击瓮而就郑卫 ,退弹筝而取《韶》《虞》,若是者何也?”至于“陶卫并称”,则是指卫国的经济可以和定陶相提并论,在春秋战国时期,定陶交通便利,商业繁荣,而卫国也是如此,比如吕不韦就是卫国濮阳(今河南省滑县)人。
三
在此基础上,卫国的环境和条件,无疑吸引了孔子,也即在孔子看来,如果能够得到卫国君主的重用,自己完全可以在卫国实现自己的治国理念。除此之外,孔子选择卫国,也和他的不少弟子出自卫国存在一定的关系。就周游列国来说,看似是在列国游说诸侯,实际上也是存在一定风险的。特别是在春秋末期,各个诸侯国之间的兼并战争非常激烈。
因此,选择一个自己或者弟子相对熟悉的国家试水,显然是比较稳妥的选择。在孔子的弟子中,子夏、子贡等得意门生就来自于卫国。至于琴牢、颜仇由等弟子,也出自卫国,比如颜仇由曾经在卫国做官,得以将孔子的情况禀告卫灵公,卫灵公大喜,认为孔子是名扬天下的圣人,于是接纳了孔子师徒。
四
最后,孔子...
查看更多与“为什么孔子周游列国的起始站是这个国家?原来这个国家和鲁国关系不简单”相关的文章
鲁定公十四年(前496年),56岁的孔子达到了事业的顶峰—代理相国。在他的精心治理下,鲁国出现了久违的活力,国家各项事业一派欣欣向荣。
已经衰落了一百多年的鲁国出现这一反常现象,让看在眼里的老邻居—正在走下坡路的齐国顿生敬畏之心。历史经验告诉齐国的大臣们,一旦鲁国崛起,齐国会是第一个倒霉蛋,于是他们纷纷怂恿齐景公给鲁国送份大礼,好让鲁国今后能对自己手下留情。
齐景公对于鲁国的变化看在眼里,更急在心里,他不想今后挨打,但也不想拿祖先留给自己的土地白白送人。就在他一筹莫展的时候,有人给他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可以送礼,但这礼物绝对不能是土地,而是80名能歌善舞、模样俊俏的妙龄女子,以及30匹骏马。
当这些礼物送到鲁国的都城之后,刚开始鲁定公和季桓子都没敢收,为何?这不是赤裸裸的性贿赂吗?要是传到外面多丢人啊!然而,季桓子却按耐不住好奇之心,总想看看齐国到底送的什么货色。于是,第二天上午,他也不上朝了,而是和几位侍从微服出城,来到了曲阜东城门的城墙上(齐国人的使团就驻扎在东门外),近距离窥探这些女子的庐山真面目。不看不知道,一看差点儿要了季桓子的老命,天下怎会有如此美貌妖娆的女子!
为免被人笑话,他那双发光的眼睛终于恋恋不舍地从那些女子身上移开。但是,就在那天上午,忍受不住内心欲念的季桓子,竟然前后三次偷偷跑到城墙上去观看。
后来,他干脆把国君鲁定公也给拉了出来,一起去窥探。让人大跌眼镜的是,跟季桓子一样,鲁定公看到那些女子的一瞬间也愣住了。等他回过神来,用眼神向季桓子表达了自己的意思,季桓子心领神会。于是,两人把齐国送来的“礼物”给分了,各自带回家,并且一连三天都没有上朝。
孔子知道真相后,一直在苦苦地叹气。子路更是当即就劝说老师离开这个污秽之地,到别处再找一份合适的工作。
但是,孔子并没有要离开的意思,因为他想看看在接下来的祭祀大典之后,国君会不会给自己和其他大臣发放祚肉(一种礼节,表示对大臣的尊重)。如果发放,表示国君心里还有这些大臣。如果不发放,到时再离开也不迟。然而让孔子大失所望的是,祭祀大典过去一天了,依然没有看到送肉的人来。
几天后,孔子收拾好行装和众多弟子踏上了外出讲学、寻找工作的路途。没想到,他们这一走竟然是14年。
查看更多与“孔子周游列国的起因竟然跟齐国送鲁国的礼物脱不了干系”相关的文章
鲁人有独处室者,邻之釐妇亦抽处一室。夜,暴风雨至
釐妇室坏,趋而托焉。鲁人闭户而不纳。釐妇自牖与之言:“何不仁而不纳我乎?鲁人曰:“吾闻男女不六十不同居。今子幼,吾亦幼,是以不敢纳尔也。”妇人曰:“子何不如柳下惠然?妪不逮门之女,国人不称其乱。”鲁人曰:“柳下惠则可,吾固不可。吾将以吾之不可,学柳下惠之可。”孔子闻之曰:“善哉!欲学柳下惠者,未有似于此者。期于至善而不袭其为,可谓智乎?”
——《孔子家语·好生第十》
上文解析
鲁国有一男子,独自居住在一间房子里,他的邻居是个寡妇,也单独住在一间房子里。
一天夜里,来了暴风雨,狂风四起,倾盆的大雨将寡妇的房子给毁坏了。此时,寡妇赶紧快步跑到这位男子居住的地方,要求男子开门,让她暂住一晚,以躲避暴雨。
正值夜晚,鲁男子听了寡妇的要求,并没有开门接纳她。寡妇从窗口向他责问道:“您为何这般不仁慈,不肯接纳我啊?
鲁男子回答说:“我听说男女不到六十岁,是不可以同居一室的,现在,您还年轻,我也正年轻,所以,我不敢接纳您啊!”
妇人说:“您怎么不学柳下惠那样呢?他曾经夜宿郭门,有女子来投宿,因恐怕其冻死,让她坐在自己的怀里,给她取暧,直至天明,都没有发生违德之事,国人也称赞他坐怀不乱,并没有说他乱德啊。”
鲁男子答道:“柳下惠他可以那样做,但是我却不可以,我将以我的不可以,学习柳下惠的可以。”
当孔子听到了此事之后,称赞鲁男子道:“多么难得啊,想要向柳下惠学习的人,没有能像他学得这么像的,期望能够达到至善,却不会盲从其行迹,真是一位有智慧的人哪!”
《道德经》有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真正明白自己的人,是有智慧的聪明人。
鲁男子虽为一介平民,却能恪守“男女不到六十,不可同居一室”的人伦礼法,可见他为人的厚实与对道德的敬守。
夜雨里,妇人要求暂住一晚,鲁男子闭门不纳,妇人便让其学习柳下惠的做法,鲁男子此时能客观反思自己,知道自己的不足,不是死板地学柳下惠的行为,表面地盲从,而是去效法柳下惠的品德,从内心真正效法,宁可闭门不纳,也不愿有非礼之事发生的机会,维护了妇人的名节,也带动了整个鲁国的良善风气。鲁男子不仅有着自知之明,同时也体现了他的善学,无怪乎孔老夫子会称赞他真有智慧啊!
《弟子规》云:“斗闹场,绝勿进。邪僻事,绝勿问。”亦云:“非圣书,屏勿视。蔽聪明,坏心志。”都是教导我们要严格遵从圣贤的教导,断绝不良的外缘,以免发生令人后悔莫及的事情。
我们环视周遭,当有人埋怨与朋友一同出入声色场所,从而陷入色欲的陷阱时,是否也能够像鲁男子一样,有着自知的智慧,宁可先守住自己,避免进入是非、杂乱之地,也不轻易去尝试,这样,便可以免去随波逐流、堕入欲望深渊的可能,从而避免多少过失的产生啊!
查看更多与“孔子的故事——学习鲁国男子的智慧,学会避免进入是非、杂乱之地”相关的文章
公元前712年,鲁国第十四代国君鲁隐公被公子翚杀害,公子翚随后拥立鲁桓公继位,这也是一次典型的权臣弑君事件,而且发生在礼仪之邦的鲁国,不得不说它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当时礼崩乐坏和卿大夫势力坐大的社会变化和政治趋势。不过这场鲁国内部的权力更迭,除了夹杂着权臣谋权的因素以外,也与鲁隐公的尴尬身份有关。
那么鲁隐公有什么特殊的身份呢?原来鲁隐公虽被尊称为“公”,但其实不是正八经的鲁国国君,而是“摄政”,我们可以将他的身份理解为“摄政王”。而他将来将要还政的对象,正是当时正统的鲁国太子,后来的鲁桓公。所以说这场内乱的背后其实隐藏着摄政王集团和正统太子集团之间的微妙关系。
摄政王和国君之间的关系向来充满猜忌,一不小心就会演变为一场场血雨腥风的权力斗争。毕竟国君要担心摄政王掌权久了,会不会想从假王变成真王?而摄政王既要担心国君会不会卸磨杀驴,也未必舍得放弃到手的权柄。无论是疑心还是对权力的渴望,都易滋生纷争和怨恨,双方很难真正心平气和地共处。对此,大家可以参考一下后世顺治皇帝和摄政王多尔衮之间的爱恨纠葛。
如此说来,这场内乱也算是偶然事件中暗含某些必然因素。不过,鲁隐公怎么就摊上了这么一个注定麻烦不断的烫手山芋呢?
原来是因为当时鲁桓公年幼,不足以治国理政,才由鲁隐公暂时摄政。不过这里有一个问题,鲁隐公明显年长于鲁桓公,为什么不由鲁隐公直接继位呢?这里或许只有一种可能,就是鲁隐公虽然占个“长”字,但却只是庶子,从而无法继承国君之位。
历史上关于这段历史也是众说纷纭,有人认为声子和仲子都是媵妾,只不过仲子的地位比声子高一点,所以鲁桓公才有了继位的资格。不过笔者不太认同这种说法,从《左传》的记载来看,声子应该是媵妾出身,但仲子应该是正室夫人。
而《史记》则提供了另一种更加具有戏剧性的记载。按照《史记》的记载,仲子本来是鲁惠公打算为鲁隐公娶的妻子,但鲁惠公发现仲子长得很美丽,就自己娶了仲子。这个说法听起来有些骇人听闻,而且也与《左传》有些冲突,不过也有可能是《左传》有所隐晦。但仲子是因为掌纹呈“鲁夫人”字样,才得以嫁入鲁国,因此她势必要嫁给鲁国国君,如果鲁隐公只是一位庶子,无权继承国君之位,那么仲子怎么可能嫁给他呢?不过无论如何,这也是一种说法,而且虽说我们无法证明其正确,但也无法证明其错误。
在《左传》的记载中,有一个词笔者觉得很有意思,“继室”。如果按照今天的理解来看,继室指的是男子原配死后,续娶的妻子。继室也是正室嫡妻,不过如果按照此种说法来看,鲁隐公也应该是嫡子,这就明显与鲁隐公不能继位的事实发生冲突。而历史上对于继室又有另一种解释,就是说继室指的是元妃死后暂时主持内事的次妃。次妃虽然得以暂时主持内事,但仍属于妾室。这样一来整件事也能说得通了。
不过是不是还可能有另外一种猜测呢?元妃孟子死后,声子的确被鲁惠公扶正,但后来又被鲁惠公废黜,所以鲁隐公又成为庶子。如果按照这种说法,《史记》中...
查看更多与“鲁隐公的悲剧结局源自于自己的尴尬身份,摄政者原来这么不好当”相关的文章
导语
在我们的印象中鲁国的地位一直处于中下游,但历史上真实的鲁国不仅是周朝最重要的邦国,实力还足以和齐国争霸,东方各诸侯小国纷纷向鲁国进贡。只可惜在公子纠和公子小白的博弈上,棋差一招,让齐国成为了脱缰的野马并且在管仲的改革下成为天下的霸主,反观鲁国走向了下坡路,最终在历史的红尘中迎来了覆灭!
鲁国的起源
鲁国历经36王,794年(前1043年至前249年)。武王发完成伐纣大计,就将少昊之墟封给了周公,但由于周王朝刚刚建立根基不稳,再加上周武王身体每况愈下,周公没有去往封国而是将儿子伯禽派往封国,自己则继续辅助周王。可以说鲁国和周王朝的关系血浓于水,这些都得益于周公旦的血统与能力,前期周王朝从多方面扶持鲁国,为鲁国的强盛奠定了基础,所以在礼崩乐坏的时期,问天下周礼看鲁国。因此周王朝荣辱的背后都有一个鲁国在默默支持着。
诸侯之中鲁国的地位变化
鲁国起初的封国是建立在武庚叛乱的奄国之上面积不过百里是相当的弱小,在周王朝的暗许下,鲁国先后吞并了周边的极、项、须句、根牟等小国,并夺占了曹、邾、莒、宋等国部分土地,一跃成为天下的大国,加之周王朝的力挺,成为东方能与齐国匹敌的国家。强盛时期甚至与齐国争夺领土,抗衡过楚国、晋国,威震天下的诸侯国,就连衰败到了战国时期仍有诸侯国向鲁国进贡。
如果说鲁国的衰败点在何处,那就是小白和纠争夺齐国国君的位置,因为错误地站在了纠这一边,得罪了小白(后来的齐桓公),在与齐的几次大战中:乾时之战鲁大败;长勺之战中鲁庄公得到曹刿的帮助并倾尽全国的打败了齐国,之后齐鲁停战结盟。鲁国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反观齐桓公励精图治,使齐国成为真正的霸主,鲁国不得不选择臣服。自此鲁国对外的政策就是仗着自己和周天子的关系以外交联合为主,淡化练兵建军,为鲁国后期的乏力埋下祸端。
鲁国的衰亡
对外政策是衰亡的伏笔,那么内部混乱的政策就是衰亡的根本原因。
鲁庄公晚年昏聩好色,贪图大夫党氏的女儿孟任的美色并向她许诺立她为夫人,生儿子就直接立为太子。为此在自己临死前将暗示立庆父为国君的叔牙赐死,孟任之子顺利继位。但由于庆父此时的权力只手遮天,反对般继位,立闵公。私通后宫,连杀两任鲁国国君,最终引起众愤,被称为“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还有一条内乱和晋灭亡相似就是“公卿争权”,作为卿家的三桓与公室争权夺利,鲁定公、鲁哀公都想削弱“三恒”,但最终都是以失败结束。
直到鲁穆公时期,开始实行改革,虽然收回了王室的争权,但此时的鲁国早已经日薄西山,积重难返于公元前323年被楚国灭国。至此鲁国从巅峰一直下跌直至灭亡,令人惋惜啊!但他却为华夏大的百家争鸣,贡献了众多人才如:墨子、孔子、鲁班、左丘明、曾参等人
结语:
从鲁国建立之初,周公旦就曾预言到鲁国成就不了大业,随着周王朝的衰败,鲁国背靠的大山轰然倒塌加上鲁国人不思进取不懂得改革,以至于在历史的长河中越落越深,迎来了最终的归宿灭亡!
与“从强大到弱小,鲁国的衰亡,其实早已留下伏笔”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