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宦官

发布时间:2020-07-02
1 大明王朝发生土木堡之变的影响在哪?这也给宦官专权埋下了伏笔
土木堡之变
土木堡之变的影响
明朝

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二月,瓦剌太师也先遣使2000余人贡马,诈称3000人,向明朝中央邀赏,由于宦官王振不肯多给赏赐,按实际人数给赏,并减去马价五分之四,没能满足他们的要求,就制造衅端。遂于这年七月,统率各部,分四路大举向内地骚扰。东路,由脱脱不花与兀良哈部攻辽东;西路,派别将进攻甘州(甘肃张掖);中路为进攻的重点,又分为两支,一支由阿剌知院所统率,直攻宣府围赤城,另一支由也先亲率进攻大同。

与仓促迎战的印象不同,明朝随即开始了战争动员。西宁侯宋瑛总督大同兵马,平乡伯陈怀、驸马都尉井源等,率领一部分京军移驻大同、宣府,以备瓦剌。

也先进攻大同的一路,“兵锋甚锐,大同兵失利,塞外城堡,所至陷没”。大同参将吴浩战死于猫儿庄。明遣驸马都尉井源等四将各率兵万人御敌。

当时明英宗宠信宦官王振。张太后病逝,元老三杨或死或贬,王振更加擅作威福,无所忌惮,竟盗走明太祖朱元璋所立禁内臣干预朝政所立之铁碑。从此,大权独揽,广植私党,使其侄王山为锦衣卫指挥,王林为锦衣卫佥事,其党羽个个升官进禄,飞黄腾达。他又排斥异己,陷害忠良。

西宁侯宋瑛在大同以东的阳和全军覆没,大同败报传到北京,明英宗朱祁镇在王振的煽惑与挟持下,准备亲征。兵部尚书邝埜和侍郎于谦“力言六师不宜轻出”,吏部尚书王直率群臣上疏劝谏,但明英宗偏信王振,一意孤行,执意亲征。

1449年7月16日,英宗命其弟郕王朱祁钰留守北京,然后和王振带领约25万大军(号称50万)从北京出发。英国公张辅、成国公朱勇、兵部尚书邝埜、户部尚书王佐、内阁学士曹鼐、张益等文武百官护驾从征。

大军出京前,大同总督西宁侯宋瑛、总兵官武进伯朱冕及都督石亨,曾于十五日在阳和迎战也先军。明军大败,全军覆灭。宋瑛、朱冕战死,石亨单骑逃回,监军太监郭敬伏草丛中逃脱。

数日后大军到达阳和,明英宗目睹此前宋瑛部尸横遍野的惨状,心中动摇,到达大同以后,镇守太监郭敬密报战场态势严峻,加之又遇大雨,明英宗终于同意班师。

王振本欲使英宗于退兵时经过其家乡蔚州“驾幸其第”,显示威风;又怕大军损坏他的田园庄稼,故行军路线屡变,导致士兵疲惫不堪。至宣府,瓦剌大队追兵追袭而来,明军3万骑兵被“杀掠殆尽”。1449年8月13日,明军狼狈逃到土木堡,而瓦剌军紧追不舍。

兵部尚书邝埜一再要求驰入居庸关,以保证安全,但王振不准。土木堡地势高,无泉缺水,土木堡之南十五里处有河,被瓦剌军占据,将士饥渴难耐,挖井二丈仍无水。隔日瓦剌军队包围土木堡。

也先遣使诈和,并主动撤离,以麻痹明军。明英宗不疑有诈,遣曹鼐起草诏书。王振下令移营就水,当明军大军移动时,饥渴难忍的军士一哄而起,奔向河边,人马失序,瓦剌军趁机发动攻势。

明英宗突围无望,索性跳下马来,面向南方,盘膝而坐,等待就缚,被瓦剌士兵俘送也先之弟赛刊王营,成为瓦剌的俘虏。

两军混战中,明英国公张辅、驸马都尉井源,兵部尚书邝埜,户部尚书王佐,内阁学士曹鼐、...

查看更多
2 三国时期宦官黄皓最后的下场怎样?诸葛亮为什么不杀死他呢
三国
黄皓怎么死的
黄皓最后的下场

在动荡年代战乱时期想要有一番成就是很不容易的事情。是一个平民百姓,他在的辅佐之下才建立起了蜀汉,虽然根基不稳,但他也不希望很快就灭亡。诸葛亮拼尽全力,经过多年的奋斗才稳固了蜀国的基业,但在他去世国很快就灭亡了,造成这种局面的正是幼主身边的宦官黄皓,这人为非作歹,谄媚事主,不过最后也没有好下场。

在中国史上,宦官专权导致国家沦丧的并不只有黄皓一人。在汉代也出现过这样的事情,特别是末年,由于过分听信宦官的话,使国家陷入了混乱之中。蜀汉时期的也是由于宠任黄皓,造成国家政局动荡不稳,父亲刘备辛苦一生建立的国家就在儿子手上被毁灭了。

为什么这些皇帝喜欢太监?其实,他们也有自己的顾虑。皇帝之所以相信太监,是因为当时皇权受到威胁,外戚权势很大,所以他们想培养一批能够制约外戚权利的人,太监无疑是最好的人选。同时,太监与大臣和外戚都不同,即使统治和反对的权力也是依靠皇帝的权力,也很少有篡夺的可能,不会对皇帝的地位造成威胁,所以皇帝敢于给予他们足够的权力。

除了利用太监来制衡官吏外,还有一个因素是太监和皇帝之间的关系密切。刘备为了打天下忙忙碌碌,常常亲身领兵外出,很少有和刘禅交流的机会。刘禅作为一国储君又不能随便外出,终日只有和身旁的太监作伴,长时间接触下来,双方的关系自然更加亲近,相比于那些朝中大臣来说,刘禅肯定是更相信一直在自己身边的黄皓。黄皓很早的时候就跟在刘禅身旁,经历了很多谋士和将军,可他不但没有被杀掉反而取得更多的权势,最终为蜀汉招致了亡国之祸。诸葛亮和他的继任者都是忠诚而正直的,他们为什么不杀死这个给国家带来灾难的太监?

诸葛亮肯定有能力杀了黄皓,但他却一直没有这么做,这是由于他根本不想杀。第一,在他那个时候黄皓还是一个小太监,对诸葛亮来说构不成任何威胁。诸葛亮一天忙着操劳蜀汉的基业大事,哪有时间去管刘禅身旁的太监这样一个小角色。而且这个时候的黄皓既没有权势也没有作恶,根本不会对蜀汉造成任何威胁。第二点是诸葛亮尽管位高权重,刘禅很是敬服他,但他们毕竟是君臣关系,诸葛亮不可能没有任何缘由就把天子身边的太监给杀掉,这也不是诸葛亮能够做出来的事情。

黄皓在诸葛亮辅佐幼主的时候不敢非分之想,办事也是严谨安分,后来别的谋士接任后他也是如此,所以他才能活了下来。当董允掌权的时候,黄皓就逐步有了一部分势力,董允这人很正直,经常对刘禅好言相劝,所以黄皓也不敢有太大的动作。但董允去世以后,黄皓的地位慢慢就越来越高了,最后他也开始伸手去管朝中的事情。

后来黄皓权势越来越大,就开始在朝中肆意妄为,经常排挤当朝一些有作为的将军和大臣。对此意见很大,他很多次向刘禅上奏折请求杀了黄皓。但刘禅却不听他的意见,他对姜维说黄皓只不过是一个小人,让他不要过于在意。姜维是的降将,不是蜀国本地的将军,尽管诸葛亮很赏识他的才干,但他连年交战并没有取得较大的胜利,所以朝中很多大臣对他并不满意。黄皓作为刘禅身旁的红人,也...

查看更多
3 蜀汉宦官黄皓怎么死的?他也是历史上最臭名远扬的宦官
三国
黄皓怎么死的
黄皓最后的下场

黄皓对于是蜀汉而言,是灭国奸臣,其虽官阶卑微,权利有限,但仍能玩弄权术,搅得蜀汉朝政混沌不堪,实属历史上又一宦官乱政的典型范例。

蜀汉后主刘禅即位后,有蜀汉四相之一之称的董允去世,陈祗取代其侍中的职位,成为了后主的宠臣,手握重权。陈祗支持姜维的北伐,但因为逐渐与宦官黄皓交好,使得黄皓开始干预政事。陈祗死后黄皓操弄权柄,导致蜀汉覆国。

董允在世时,黄皓虽玩弄权术,趁姜维大将军征战在外,窃弄机柄,董允常正色匡主,多次斥责黄皓。董允去世后,黄皓与陈祗交好,并开始干预政事。陈祗死后,皓从黄门令为中常侍、奉车都尉,操弄威柄,终至覆国。蜀人无不追思允。

黄皓,蜀汉灭亡的罪魁祸首,即使他并不像秦代太监赵高一样有着大权力,但还是能把蜀汉给灭亡掉。如果他有一天权力像赵高一样大,那就更为可怕。你想他并没多大权力都把国给灭了,他如果有权力了,那这蜀汉还能维持得到几年,刘禅能做的了四十年的皇帝吗?他和赵高,李辅国,童贯,王振,汪直,刘瑾,魏忠贤,安德海,崔玉贵等十人,是历史上最臭名远扬的宦官。

蜀汉宦官黄皓怎么死的?

黄皓,蜀汉宦官,生性狡诈圆滑,蛊惑后主刘禅肆意享乐,得到后主的信任,任其专秉朝政,朝堂之下则陪同后主花天酒地,加剧后主的昏庸无能。

而且黄皓此人城府极深,为摒除其反对势力,暗中祸害良臣,因其与大将军姜维极为不和,故而暗中勾结魏国,将前线的军情私自扣留下来,并进献谗言,蛊惑后主赐死大将军,虽然此事最终败露,但却导致姜维与后主之间滋生嫌隙,令忠良心寒。蜀汉大厦在黄皓此等白蚁手中遇见衰弱。景耀六年,蜀汉灭亡,邓艾看不惯其为人,命人杀之,不料黄皓贿赂其左右,逃过一劫。之后跟随亡主刘禅,迁至洛阳,最终落入司马昭的手中,将其凌迟处死。

历史上很多朝代是奸臣当道,祸国殃民,其罪行令人发指,或横征暴敛,挟天子以令诸侯,或偷奸耍滑,陷害忠良于不义,或当权干政,视国库民脂为己出,而往往是兼而有之,败坏朝纲,祸害忠良,贪赃枉法,卖官鬻爵是他们的共同本质,而结局是民怨鼎沸,国力日衰,最终闹得是国将不国,前有赵高指鹿为马,秦三年而亡,后有和珅盗国敛财,清大厦将倾。这些奸臣无不是巨贪大腐,无不是千古罪人,实在应引今人为鉴,今人不胜哀之,而后人哀之矣。

黄皓 诸葛亮

诸葛亮生卒年为公元181年至公元234年,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掌握蜀汉兴衰命运,刘备临终的托孤的重臣,而黄皓在诸葛亮掌权时期仍为无名小辈,其势力也远为达到祸乱朝纲的地步。

诸葛亮去世后,蜀汉丞相的职务便由董允担任,而史料记载黄皓是在董允去世后,才得陈祗重用,在朝堂上陷害忠良,蒙蔽圣听,犯下种种罪行。因此很多关于集军政大权于一身的诸葛亮为何对黄皓的所作所为视若罔闻,不加以定罪处理的疑问不攻自破,这类问题就像是关公战秦琼,将不在一个历史阶段的人物进行比较,令人啼笑皆非。

虽然诸葛亮与黄皓之间并未有正面冲突,但根据《三国演义》中情节安排中,诸葛亮的确在其掌政期间对...

查看更多
4 三国宦官黄皓最后的下场是什么?演义和正史描述的各不相同
三国
黄皓怎么死的
黄皓最后的下场

三国后期,蜀汉宦官黄皓欺上瞒下,祸国殃民,导致蜀汉国力江河日下,岌岌可危。公元263年,邓艾另辟蹊径,偷渡阴平,绕过姜维镇守的剑阁,越过七百里原始森林,来到蜀汉腹地,陷江油,战绵竹,消灭诸葛瞻御林军,直达成都城下。

此时的蜀汉朝堂乱作一团,有人说要投奔盟友东吴,有人说迁都南中,还有人要与成都共存亡。最后还是投降派谯周出马,一一反驳以上众人的建议,认为没有到它国流亡的天子,也没有借助少数民族势力的皇帝,至于鱼死网破,那更加不可取,为今之计,只有开城投降邓艾,方为上策。

后主刘禅听了谯周的一番话之后,茅塞顿开,下定了决心,准备绑缚自己,开城归降。虽然经过第五子北地王刘谌的血谏,刘禅也没有改变开城投降的决定。三国宦官黄皓最后的下场是什么?

三国演义中黄皓结局

在北地王刘谌死后,后主刘禅率领太子诸王,及六十个大臣,“面缚舆榇”,从北门出去十里,向邓艾献上降书顺表。邓艾扶起后主刘禅,亲自为其解开绳子,焚烧棺椁,一同进入成都城。从这儿看,邓艾对刘禅非常友好,已经宽恕了刘禅。

艾拜来到成都城后,为稳定蜀汉形势,效仿东汉邓禹,便宜行事,封后主刘禅为骠骑将军,其余文武大臣,也各有赏赐。他还令刘禅派人给姜维下旨,让其放下武器投降,对于阴险狡诈的黄皓,不会留情,准备斩之。这下把黄皓给吓着了,他惊慌失措,担忧自己的脑袋搬家。

黄皓冷静思索之后,逐渐放下心来,认为不管是谁,都经受不住金钱的诱惑,坚信“有钱能使鬼推磨”,没有钱办不到的事情。金钱对于黄皓来说,就是一堆数字而已,多年的搜刮不是吹的。因此,黄皓拿出自己的一部分金银珠宝来贿赂邓艾的左右亲信,得到了赦免。自是汉亡。这时,黄皓逃过了一劫,保住了项上人头。

然而,黄皓逃得了初一,没逃得十五。后主刘禅投降,蜀汉灭亡后,本应该告一段落。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听从刘禅圣旨投降钟会的姜维其实是假投降。他归顺钟会,和其聊得非常投机,同时离间钟会和邓艾的关系,进行“曲线救国”。

一山不容二虎,钟会和邓艾本来就互看不顺眼,加上姜维的添油加醋,很快便火并了。这场动乱,最后姜维、钟会、邓艾都死了。司马昭为彻底解决蜀汉问题,于是将刘禅及原蜀汉大臣都迁往洛阳,目的是将刘禅等人管控起来,严密监视,杜绝再次出现姜维作乱之类的变故。

为此,司马昭还对刘禅进行了多次试探,如演奏蜀乐等。幸好刘禅继承了乃父刘备的表演天赋,通过“此间乐,不思蜀”,成功骗过司马昭,消除了猜忌,保全了自己及家人、原蜀汉文武大臣。

我们不得不承认,刘禅在亡国后,做出的应对策略是最明智的。然而,跟随刘禅来到洛阳的宦官黄皓,这次没有躲过“十五”,被司马昭以祸国殃民的罪名凌迟处死。(昭因黄皓蠹国害民,令武士押出市曹,凌迟处死)。

以上是三国演义中宦官黄皓的结局,躲过了初一(邓艾),没躲过十五(司马昭),最后身首异处。估计黄皓来到洛阳,正做着享受未来美好生活的美梦,没想到迎接他的却是大刀。

正史上黄皓结局

而在正史上,...

查看更多
5 告诉你黄巾之乱爆发的真正原因,其实都是这些外戚宦官惹的祸
黄巾之乱
黄巾之乱爆发的原因

何为外戚?何为宦官?

外戚是指皇帝母亲或妻子家族的人。

宦官是指宫廷中侍奉皇帝及其后妃的人,这些人大多出身低贱,是供皇帝役使 的家奴,但是他们常围绕在皇帝身边,一些人逐渐成了皇帝亲近的宦官。

东汉后期,外戚和宦官的斗争是封建统治的一个重要特点。

东汉时期的外戚和宦官是如何获得争斗的资本?

东汉时,皇帝的权力更加集中,正常情况下皇帝裁决政事,但若皇帝早死,太子年纪还小时,就会发生新问题。年幼太子即位后,由年轻的母后辅政临朝,因直接接见大臣不方便,又不放心权力交给别人,就重用娘家父兄协助处理政事, 这就给外戚篡权造成了机会,出现外戚掌权的局面。这些外戚不把小皇帝放在眼里,骄横专权,朝中大臣们对他们都十分惧怕。

皇帝成年后,不甘心外戚的控制,为夺回大权,就利用身边的宦官,除掉外戚。皇帝亲政后重用宦官,又形成宦官掌权的局面。皇帝死后,宦官的政治身份不能辅政,于是又有新的外戚掌权。

东汉末期外戚和宦官之争形势

光武帝刘秀时,怕外戚重臣威胁刘氏皇统,对外戚只封侯爵,不给实权。光武帝死后,外戚开始弄权。和帝10岁即 后,窦太后临朝,太后的哥哥窦宪的权力在朝中最大,许多地方的大官也是从窦家选报,窦家很多人都在朝廷当官。和帝长大后,不满窦氏弄权,就依靠宦官郑众等诛杀了窦氏集团的党羽,窦宪被迫自杀,郑众立了大功,被封侯加官。宦官直接参与政事就是从这时开始的。

安帝即位时:邓太后临朝,她虽对外戚约束较严,但邓家人的权力仍很大,安帝亲政后,邓太后的哥哥邓雪因弟弟被告受株连自杀。安帝重用宦官李闰等,皇后的兄弟阎显也在朝内做大官,暂时形成宦宫外或并重的局面。

顺帝死后: 外戚梁氏掌权一直持续了四朝,成为外戚执政的极盛时代。 后来,宦官单趁又帮助桓帝灭了梁氏,单趁等5人被同时封侯,又使宦官掌握朝政。

就这样,外戚与宦官争争斗斗,交替当政,把东汉政权摘得越来越腐朽黑暗,而且这些外戚宦官极为贪婪,国家被他们捜刮一空。

为什么会爆发黄巾大起义?

东汉后期,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统治阶级腐朽廉烂,内部矛盾越来越深,根本没有心思考虑国家的事情。这个时期,连年的灾荒几乎没有停止过,安帝时期发生了水灾10几次,旱灾7次、螳灾5次,全国到处出现灾情,任何地方都可以看见逃荒流亡的人群。在这种情况下,朝廷仍不管不顾, 为了维持自己的统治,还不断加重赋税,致使阶级矛盾迅速激化,终于在184年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黄巾大起义爆发始末

东汉末年,太平道领袖张角自称“大贤良师”,到各地传道,人民把他看作救星。他利用为人治病的机会,在人民中作宣传鼓动工作,经过十几年的艰苦工作,信徒发展到几十万人,全国各地几乎都有太平道徒。张角把信徒们组织起来,以"方”为单位,全国分36方,各方都设领导人。

太平道的口号是“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苍天指朝廷,黄天指张角。

经过积极准备,张角决定在184年3月起义。不料,起义前夕叛...

查看更多
6 赵高宦官还是太监?这两者到底有什么关系
赵高是太监吗
赵高是谁

说起秦朝,总绕不过一个人——赵高。史书大多认为赵高设计、参与了胡亥的“篡位”,是公子扶苏之死的幕后帮凶。当然,也有不少人认为对赵高的“指控”,是陈胜、项羽等人的“诬陷”,目的是为反秦提供法理依据——我们不是为了造反,是拨乱反正,为扶苏报仇。

我认为,这种争论不会有结局,因为谁也拿不出关键证据(仅有史记记载可不够),关于赵高是否矫诏不是本文探讨的内容,今天我们以赵高的身份,来聊聊宦官、阉人、太监的关系。

关于赵高的来历,《史记·蒙恬列传》中,称“赵高者,诸赵疏远属也。赵高昆弟数人,皆生隐宫,其母被刑僇,世世卑贱”。这段记载有两个意思:

一、赵高是诸赵远属,即赵国宗室留居秦国之人,或从赵国逃亡而来,或是赵国质子的后代。

二、赵高的母亲被判了刑,是赵高兄弟几个自出生之后,身份地位低下的原因。

赵高因为本身雄武有力,外加熟悉秦律被嬴政看重,任命为中车府令,赵高的崛起便源于此。嬴政对赵高的重用,也许有“同为质子”的怜悯。

我们知道,嬴政幼年成长于赵国邯郸,他的父亲子楚以秦国质子的身份,“客居”赵国。秦国打赵国越狠,嬴政的生活越惨,成天担惊受怕不说,还会受到赵人欺负,毕竟秦赵开战,很可能拿质子开刀。

或许正是这样的经历,嬴政对赵高灵验祥康,除了他的才学,便是他质子后代的的身份。赵高曾触犯秦法,被蒙恬判处死刑。秦始皇以“高之敦於事也”为由,不仅赦免了赵高的罪,还恢复其官职爵位,可见赵高在始皇帝心中的地位。

现在的争论点是赵高究竟是不是阉人,对其宦者的身份没有异议,因为宦官在秦汉以前,不是阉人的专指。对于赵高是不是阉人,我们得先了解下“宦”这个词。

宦上有“宝盖头”,代表房屋、宫殿,下从臣。最初指的是宫室内的奴隶,即臣在宫室,后来指君主的仆从,逐渐引申为官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官宦。

宦官则变成了一个职位,指的是宫中服侍君主、王族的仆从。哪怕是君王仆从,身份也不会太高,这符合赵高“世世卑贱”的说法。

秦二世时期,李斯与赵高争权,向二世打小报告,胡亥以“夫高,故宦人也”来反驳李斯。胡亥的意思是赵高很早服侍自己,自以为了解其为人秉性,这样的人不能被信任重用,还有什么可以信任?

胡亥以远疏亲近来作为重用赵高的理由,坐实赵高宦者的身份,却没有说赵高是阉人。

太史公替李陵辩罪,被汉武帝判处腐刑,他在《报任安书》中提到“宦竖”一词,指的是阉人宦官。史记中没有赵高和宦竖的关系,赵高仅仅被称为“宦人”,毕竟宦人可以是阉人,也可以是正常人。

宦官也就是皇宫内仆从全部用阉人,是在东汉光武帝时期,《后汉书·宦者传》“宦官悉用阉人,不复杂调它士”,说明东汉以前有正常人为宦官的例子,甚至不少。

历朝历代,提到秦朝灭亡的原因,有秦法残酷、二世昏庸、残暴不仁、穷奢极欲等等,却没有说过秦朝有赵高阉人之祸。东汉则有“亡于阉人”的说法。

还有一些辅证,比如赵高有女婿,当然赵高的女儿可以是领养的,也可能是成为“阉人”前生的,这个证据不是很充分。...

查看更多
7 唐代宗李豫刚上位就遇到了这些精魄人心的挑战,然后还重用了一位大宦官
唐代宗李豫
李豫

太子命苦,并非嫡出

李亨的太子名叫李豫,是李亨的长子,可惜的是,李豫并非张皇后所生,按照礼法,他不是嫡子。封建王朝,在继承人的选择方面一般按照周礼实行,嫡长子的身份说最尊贵的,属于天子的合法继承人,如果没有嫡长子,那么首选嫡子。这么一来,李豫的处境也就比较微妙了,因为,后宫里还有个皇后,视他为眼中钉。

说到这里,也得介绍一下张皇后的来历。安史之乱爆发时,李亨还是太子,他的太子良娣张氏甚得他的敬重。为什么用“敬重”一词呢?因为,她当时所做之事还真是可以用贤良淑德来形容,如果不发生后面的政变,估计张皇后也会被尊为皇后中的劳动模范。

马嵬坡事变之后,李亨决定带着仅有的人马前往灵武重整旗鼓,张良娣也是随从人员。在此期间,她的表现确实有可圈可点之处。每次住驿站,身怀六甲的她总是冲在前面,主动睡在榻的外侧,把比较安全的内侧留给李亨。李亨不解,问她缘故,她说:如今乱世,意外较多,如果一旦发生危险,妾身可以抵挡盗匪,殿下就能趁机脱离危险。娶妻如此,哪个男人还会有抵抗力呢?除此之外,张良娣在灵武期间,不顾自己身体,多次带头为将士缝制衣服,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肯定。所以,作为回报,李亨继承皇位后,就将张氏立为皇后。

这么一来,矛盾就来了,李豫作为长子,多次挂帅出征,威望较高,而张皇后作为后宫之主,她的儿子自然成为了嫡子,也就成了法理上的皇位继承人。对于立太子这个事,李亨也不是没有犹豫过,他屡次征求群臣的意见,得到的答复都是赞成李豫为太子。毕竟张皇后的孩子太年幼,如今时逢乱世,国有长君,社稷之福嘛。经过权衡,李亨最终还是立了李豫为太子,可是,这并不能保证张皇后心里能够平衡。

贤淑的妇女,不安分的心

如果张氏不当皇后,或许她的人生会比较平淡。可是,上天偏偏让她当上了皇后,这就赋予了她更多的野心和地位。有些朋友总说,假如自己能够手握大权,一定不会为自己争取利益,以拯救天下为己任。事实上,得到权力之后,人都会变。张皇后也不过是个凡人罢了,所以,她也难以逃脱这个魔咒。

李豫当上太子之前,张皇后确实四处张罗,收买朝臣,为自己的儿子铺路。要说此时朝中谁最得意,当然要属李辅国了,所以,张皇后和李辅国还是有过一段非凡的交往的。李辅国也确实帮了她一些忙,不过,在太子选择这件事上,但李豫的地位逐渐稳定后,李辅国变卦了,她转而投到了李豫的麾下。

这也怪不的李辅国,和李豫的势力比起来,张皇后无论是韬略还是人才队伍都差了不少。李辅国是贫寒出身,好不容易才有了今天的高位,他自然会非常珍惜,为了自保,他选择站在李豫一边,也是人之常情。

可是,随着李隆基和李亨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张皇后并没有安分起来,反而好像是看到了丁点希望似的,四处奔波,为自己的儿子唱赞歌。如此一来,她事实上就是在做一件事:找死。

李隆基驾崩,李亨病危,亲人们却兵戎相见

公元762年四月五日,大唐王朝的标志性皇帝李隆基驾崩于神龙殿,享年七十七岁。而此时,李亨却只能躺在被...

查看更多
8 宋朝有太监吗?宋朝宦官为什么很少接触朝政
宋朝
宋朝有太监吗

太监是封建时期的罪恶无耻的产物,是封建时期最悲哀的怪现象。这些不男不女的男人有的胆小怕事,有的胆大包天,还有一些竟然名垂青史比如:高力士、郑和、蔡伦等等。当然了除了这些名垂青史的还有一些遗臭万年的太监,比如魏忠贤,赵高等等。

太监是皇帝身边的人,可以这样说皇帝一生和一个太监在一起的时期比和任何人的时间都多。因为太监的特殊地位纵然太监没有任何权利下面的人也会巴结这样一个和皇帝朝夕相处的人,由此也就容易造成太监和官员后宫之人勾结扰乱朝纲。汉朝时期有十常侍之乱、唐朝的唐敬宗 李湛被宦官毒死,明朝的魏忠贤勾结客氏秽乱后宫把持朝政,秦朝的赵高更是害死公子扶苏扶持胡亥即位几年后又杀死了秦二世胡亥立子婴为王,以上种种都是因为太监的特殊地位造成的宦官乱政现象。

宋朝却是一个奇怪的朝代,宋朝和其它朝代一样都有太监宦官,可宋体却从来没有出现一次宦官乱政的现象,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说起宋朝这种怪现象我们就不得不谈谈宋朝的政治制度,其实宋朝不但没有太监乱政,就连大将乱政这种历朝历代都普遍的现象也少有发生。宋朝之所以会这样主要是因为宋太祖赵匡胤在开创宋朝后制定的文人治国的政治制度,赵康胤杯酒释兵权剥夺了所有武将的兵权,并且从此以后指挥权和带兵权分立,武将只能指挥打仗却无权调动军队。

宋朝的以文官领导武将的政治制度彻底解决了武将叛乱的可能,而那些天天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除了争名夺利很少有真正的野心家。这些文官很难形成一股能撼动皇权的巨大力量,文官的特性就是喜欢拉帮结派搞争斗,这正好成了皇帝搞相互制衡权利的手段。因此在宋朝的政治体制下,宦官很少有接触朝臣的机会,就算宦官和大将文臣勾结上,他们也不会形成和其他朝代的宦官一样的政治力量。


查看更多
9 他靠着装疯卖傻当上了唐朝皇帝,唐宣宗登上帝位后血洗祸国乱政的宦官集团
唐宣宗
唐朝

崇祯皇帝在临死之前亲手杀死自己的妃子女儿,并流着泪水说下了一句话:“汝何故生我家!”生在皇家,有着无上的富贵和荣耀,可是一旦遭遇改朝换代的变乱,富贵和荣耀则会转化成对等的痛苦与灾难。

唐朝有个皇帝,因为庶出不受重视而整日装疯卖傻,最后竟然靠着装疯卖傻当上了皇帝,而且还成为一代明君,他就是被称为“小太宗”的唐宣宗李忱。

李忱原名李怡,是唐宪宗的儿子,但是他的母亲既不是唐宪宗的皇后,也不是妃子,而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宫女。唐宪宗酒后乱性,所以才有了他,所以他一生下来就不受人重视,在众多皇子之中,他也是最不起眼的那一个,因为身份问题,他也显得与其他皇子格格不入,常常一个人在角落里发呆。

“初,宪宗纳李锜妾郑氏,生光王怡。怡幼时,宫中皆以为不慧,太和以后,益自韬匿,群居游处,未尝发言。”——《资治通鉴》

虽然他的身份是皇子,但是因为身份问题,很多人就讥讽他呆傻,就连皇宫里最低贱的太监和宫女也看不起他。

“性严重寡言,宫中或以为不惠。”——《新唐书·卷八·本纪第八》

虽然这个皇子是个“傻子”,但是唐宪宗也不能放弃他啊,毕竟是自己的儿子,因此在李忱成年之后,就被封为光王。

虽然在外界看来李忱是个不折不扣的“傻子”,但是李忱自己心里知道,在乌烟瘴气朝廷之上,只有这样才能为自己的人身安全带来保障。因此,他这一装就是36年,36年来始终装疯卖傻,让别人都认为他就是一个傻子。

安史之乱之后,大唐王朝早已不复当年繁华,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甚至连皇帝的任免大权都掌握在宦官手中,唐宪宗死后,穆宗、敬宗、文宗、武宗都短命,而且都是由宦官拥立的。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皇子显得过于精明,一定会被其他皇子或者是宦官暗下毒手,如此一来,“呆傻”的光王李忱就远离了政治漩涡,而李忱则一直保持着装疯卖傻的状态,宦官们知道他“呆傻”的状态,也不会对他下毒手,反而还会对他“特别照顾”。

虽然李忱在人前一直是一个“傻子”形象,但是他还是被一个人看了出来,这个人就是他的侄子唐武宗李炎。唐武宗一直认为自己这个叔叔呆傻的有点儿蹊跷,于是为了保住自己的位子,他就开始对李忱暗下杀手了。

最开始唐武宗做的不是很明显,无非是制造一些意外,让他落个水,坠个马啥的,但是李忱这哥们儿也是命大,落水,坠马,摔下台阶他都经历过了,但就是死不了。

这让唐武宗很是纳闷儿,于是他决定不再暗害李忱,反而明目张胆的命令太监将他推进粪坑里淹死,但是来执行这个命令的太监仇公武却动了自己的小心思:李忱是个傻子,而武宗身体一直不好,等哪天武宗一蹬腿,那不如拥立这个“傻子”登基,那这样朝政大权就把握在自己手里了。

说做就做,仇公武便将李忱送到了洛阳一所寺庙里当了和尚,果不出其所料,会昌六年,唐武宗病危,仇公武联合太监们拥立李忱做了皇帝。

从此,李忱就由原来的李怡改名为李忱,登基称帝,是为唐宣宗。李忱登基之后,完全让仇公武等人傻...

查看更多
10 仇士良做了什么事情才被封为楚国公的?为什么最后皇帝坚定了除掉他的决心
仇士良
宦官
武宗

李炎(公元814年一846年),本名李瀍,是穆宗第五子,母亲是韦皇后。

始封颖王,开成五年(840年)文宗逝去,他被宦官拥立为帝,时年27岁。按说,当时的武宗是不应该当皇上的。

文宗生有二子,长子李永,次子李宗俭早逝,李永被立为太子。但李永生母王德妃失宠,受文宗宠爱的杨贤妃进谗言,诬陷太子。因此,文宗欲废太子李永,朝中大臣加谏力争,文宗才作罢。

一个月后,太子暴毙,五官流血,四肢发青,看症状似中毒而亡,但又无处寻找证据,只好埋葬了事。太子去世之后,杨贤妃请立穆宗之子安王溶为皇太子。由于宰相的反对而立敬宗少子李成美为太子。

太子李永的暴毙对文宗的打击很大,他常常默然若思,愁容满面。开成五年(840),文宗病重,命太子监国。

仇士良等人知道消息之后,立即闯入宫中,声称太子年尚幼,且有疾,请更议所立。

宰相李钰说道:

到了夜间,仇士良等颁发伪诏,立文宗弟李瀍(后改名炎)为皇太弟,太子李成美另封为陈王。武宗即位之后,仇士良因拥立之功封为楚国公。为了控制武宗,仇士良要求武宗将杨贤妃、安王及陈王赐死。

八月十七日,朝廷安葬文宗。内枢密使刘弘逸、薛季棱率军护送文宗灵柩赴章陵。

刘、薛二人本来就与仇士良不和,在确立皇位继承人之时与仇士良也有不同意见。他们担心一旦武宗受制于仇士良,自己就会大祸临头。

于是便谋划在护丧的时候发动兵变,诛杀仇士良等宦官。可惜由于走漏风声,被仇士良的亲信发觉,他率军先发制人,杀死了刘弘逸和薛季棱。

武宗表面上对仇士良非常尊崇,内心深处却极为不满。

武宗摆脱仇士良的控制,他任用淮南节度使李德裕为相,二人合谋诛除宦官。

李德裕为相之后,正值回纥向唐朝入侵,在李德裕的部署下,唐朝军队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李德裕上书武宗说,以往朝廷出征之所以失败,其原因主要是宦官军权太大,宰相不能参与决策,宦官监军,束缚了将帅的手脚。宦官做监军,往往挑选军中的精壮为卫士,只派老弱病残到前线作战。他建议消弱宦官的军权。

武宗觉得有理,便逐步采取行动,限制宦官的权力。

开成五年(840年)八月,仇士良奏请武宗用自己从一品的开府仪同三司的职务荫补他的另一养子千牛备身,千牛备身是中央禁军左右千牛卫的属官,官位并不高,武宗就没有准奏。

仇士良十分恼火,但也无可奈何。从此,武宗坚定了除掉仇士良的决心。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