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石壕吏

发布时间:2023-11-21
1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原文及翻译(含注释)
原文及翻译
石壕吏原文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含注释

李白是一位热爱自然、喜欢交游的诗人,他“一生好入名山游”,足迹几乎遍及整个中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历来传颂的名篇,这首诗是李白出蜀壮游期间的作品,写诗人送别友人时无限依恋的感情,也写出祖国河山的壮丽美好。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原文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译文

友人在黄鹤楼与我辞别,在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

孤船帆影渐渐消失在碧空尽头,只看见滚滚长江向天际奔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注释

黄鹤楼:中国著名的名胜古迹,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属于长江下游地带,传说三国时期的费祎于此登仙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原楼已毁,现存楼为1985年修葺。孟浩然:李白的朋友。之:往、到达。广陵:即扬州。

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其年龄比李白大,在诗坛上享有盛名。李白对他很敬佩,彼此感情深厚,因此称之为“故人”。

辞:辞别。

烟花:形容柳絮如烟、鲜花似锦的春天景物,指艳丽的春景。

下:顺流向下而行。

碧空尽:消失在碧蓝的天际。尽:尽头,消失了。碧空:一作“碧山”。

唯见:只看见。

天际流:流向天边。

天际:天边,天边的尽头。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创作背景

李白寓居安陆期间,结识了长他十二岁的孟浩然,并很快成了挚友。公元730年(开元十八年)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今江苏扬州),约孟浩然在江夏(今武汉市武昌区)相会。几天后,孟浩然乘船东下,李白亲自送到江边。送别时写下了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赏析

这首诗不同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那种少年刚肠的离别,也不同于王维《渭城曲》那种深情体贴的离别。而是表现一种充满诗意的离别。其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是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离别,还因为这次离别跟一个繁华的时代、繁华的季节、繁华的地区相联系,在愉快的分手中还带着诗人的向往,这就使得这次离别多了点诗意,少了份伤感。

李白与孟浩然的交往,是他当年轻快意的时候,所以眼里所看到的无不是美好惬意。这次离别正是开元盛世,太平而又繁荣,季节是烟花三月、春意最浓的时候,从黄鹤楼顺着长江而下,这一路都是繁花似锦。李白是那样一个浪漫、爱好游览的人,所以这次离别完全是在很浓郁的畅想曲和抒情诗的气氛里进行的。李白心里没有什么忧伤和不愉快,相反地认为孟浩然这趟旅行快乐得很,他向往扬州地区,又向往孟浩然,所以一边送别,一边心也就跟着飞翔,胸中有无穷的诗意随着江水荡漾。

“故人西辞黄鹤楼”,这一句不光是为了点题,更因为黄鹤楼是天下名胜,可能是两位诗人经常流连聚会之所。因此一提到黄鹤楼,就带出种种与此处有关的富于诗意的生活内容。而黄鹤楼本身,又是传说仙人飞上天空去的地方,这和李白心目中这次孟浩然愉快地去广陵,又构成一种联想,增加了那种愉快的、畅想...

查看更多
2 石壕吏原文及翻译(含赏析)
原文及翻译
石壕吏原文
石壕吏含赏析

杜甫的“石壕吏”,笔下描绘的不仅是出身底层的劳动人民生活的艰辛,更是他本身为官干吏对于尽忠职守、肃清官吏腐败、保护百姓权益的寄托。诗中以瘦马、足藕为主题元素,寓含着他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控诉和对权贵的挑战,显示出他浓厚的爱国情怀和人道主义精神。

石壕吏原文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石壕吏翻译

日暮时投宿石壕村,夜里有差役到村子里抓人。

老翁越墙逃走,老妇出门查看。

官吏大声呼喝得多么凶恶,妇人大声啼哭得多么悲苦。

我听到老妇上前说:我的三个儿子戍边在邺城。

其中一个儿子捎信回来,说另外两个儿子刚刚战死。

活着的人苟且偷生,死去的人就永远不会回来了!

家里再也没有别的男人了,只有正在吃奶的小孙子。

因为有孙子在,他母亲还没有离去,但进进出出都没有一件完整的衣服。

虽然老妇我年老力衰,但请允许我跟从你连夜赶回营去。

立刻就去投向河阳的战役,还来得及为部队准备早餐。

夜深了,说话的声音逐渐消失,隐隐约约听到低微断续的哭泣声。

天亮后我继续赶路,只能与老翁一个人告别。

赏析

《石壕吏》是一首杰出的现实主义的叙事诗,写了差吏到石壕村乘夜捉人征兵,连年老力衰的老妇也被抓服役的故事,揭露了官吏的残暴和兵役制度的黑暗,对安史之乱中人民遭受的苦难深表同情。艺术上,精炼是这首诗的一大特点,把抒情和议论寓于叙事之中,爱憎分明。场面和细节描写自然真实。善于裁剪,中心突出。

前四句可看作第一段。首句“暮投石壕村”,单刀直入,直叙其事。“暮”字、“投”字、“村”字都需玩味,读者不能轻易放过。在封建社会里,由于社会秩序混乱和旅途荒凉等原因,旅客们都“未晚先投宿”,更何况在兵祸连接的时代。而杜甫,却于暮色苍茫之时才匆匆忙忙地投奔到一个小村庄里借宿,这种异乎寻常的情景就富于暗示性。他或者是压根儿不敢走大路;或者是附近的城镇已荡然一空,无处歇脚。总之,寥寥五字,不仅点明了投宿的时间和地点,而且和盘托出了兵荒马乱、鸡犬不宁、一切脱出常轨的景象,为悲剧的演出提供了典型环境。浦起龙指出这首诗“起有猛虎攫人之势”(《读杜心解》),这不仅是就“有吏夜捉人”说的,而且是就头一句的环境烘托说的。“有吏夜捉人”一句,是全篇的提纲,以下情节,都从这里生发出来。不说“征兵”、“点兵”、“招兵”而说“捉人”,已于如实描绘之中寓揭露、批判之意。再加上一个“夜”字,含意更丰富。第一、表明官府“捉人”之事时常发生,人民白天躲藏或者反抗,无法“捉”到;第二、表明县吏“捉人”的手段狠毒,于人民已经入睡的黑夜,来个突然袭击。同时,诗人是“暮”投石壕村的,从“暮”到“夜”,已过了几个小时,这时当然已经睡下了...

查看更多
3 石壕吏原文及翻译带赏析
原文及翻译带赏析
石壕吏
石壕吏原文及翻译

《石壕吏》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在其晚年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鉴赏这首诗不仅需要理解原文的内容,还需要翻译的辅助来深度解读。通过赏析,我们可以探索杜甫如何通过诗意揭示层出不穷的现实语境,包括世道人情,人性的光明和暗黑,以及深深的道德鞭挞。

石壕吏原文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石壕吏翻译

傍晚投宿石壕村,有差役在晚上来抓人。老头越过墙逃跑,老妇出门去察看。

差役吼叫多么凶狠,老妇人啼哭多么痛苦!

我听到老妇人走上前去对差役说话:三个儿子应征防守邺城。一个儿子捎信回来,两个儿子最近作战。活着的人暂且活一天算一天,死去的人永远完结了!家里再没有别的男丁,只有还在吃奶的孙子。因为有孙子在,他的母亲还没有离去,出出进进没有完整的衣服。老妇我力气虽然衰弱,请让我跟随你在今晚回兵营去,赶快应征到河南去服役,还能够为准备明天的早饭。

夜深了,说话的声音没有了,好像听到了有人隐隐约约地哭。天亮了,我登程赶路,只能同那个老头告别。

赏析

在艺术表现上,这首诗最突出的一点则是精炼。全篇句句叙事,无抒情语,亦无议论语;但实际上,作者却巧妙地通过叙事抒了情,发了议论,爱憎十分强烈,倾向性十分鲜明。寓褒贬于叙事,既节省了很多笔墨,又丝毫没有给读者概念化的感觉。诗中还运用了藏问于答的表现手法。“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概括了双方的矛盾之后,便集中写“妇”,不复写“吏”,而“吏”的蛮悍、横暴,却于老妇“致词”的转折和事件的结局中暗示出来。诗人又十分善于剪裁,叙事中藏有不尽之意。一开头,只用一句写投宿,立刻转入“有吏夜捉人”的主题。又如只写了“老翁逾墙走”,未写他何时归来;只写了“如闻泣幽咽”,未写泣者是谁;只写老妇“请从吏夜归”,未写她是否;却用照应开头、结束全篇、既叙事又抒情的“独与老翁别”一句告诉读者:老翁已经归家,老妇已被捉走;那么,那位吞声饮泣、不敢放声痛哭的,就是给孩子喂奶的年轻寡妇了。正由于诗人笔墨简洁、洗炼,用了较短的篇幅,在惊人的广度与深度上反映了生活中的矛盾与冲突,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注释

1、暮:在傍晚。

2、投: 投宿。

3、吏: 官吏,低级官员,这里指抓壮丁的差役。

4、夜:时间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5、逾(yú):越过;翻过。

6、走:跑,这里指逃跑。

7、呼:诉说,叫喊。

8、一何:何其、多么。

9、怒:恼怒,凶猛,粗暴,这里指凶狠。

10、啼:哭啼。

11、苦:凄苦。

12、前:上前,向前。

13、致:对……说。

14、前致词:指老妇走上前去(对差役)说话。

15、邺城:即相州,在今河南安阳。

16、戍(shù):防守,这里指服役。

17、附书...

查看更多
4 杜甫一首忧国忧民的诗《石壕吏》,他在诗中描写了一幅怎样的场景?
杜甫的作品
杜甫的爱国诗
杜甫的诗

李白和杜甫被誉为中国古代诗坛的“双子星”,如果说李白是一个喜欢仰望星空的诗仙,那么杜甫则是一个俯瞰大地的诗圣。

杜甫从小深受儒家思想熏陶,具有浓浓的忠君爱国思想。安史之乱后,他更是忧国忧民,从他那一首首抑扬顿挫的诗中,便可以感受到浓浓的仁慈与爱国情怀,这首《石壕吏》便是杜甫诗歌中的经典之作。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公元755年,爆发了震惊朝野的安史之乱。大唐看似是一座坚如磐石的帝国大厦,顷刻间即将倒塌。

大唐曾经的繁华富庶,如今变得满目疮痍,皇帝唐玄宗带着后宫家眷往西南方向逃走,此时的百姓死伤无数,流离失所,而官职卑微的杜甫便是难民中的一员。

乾元二年的一个春天,也就是759年,杜甫离开洛阳,赶往华州任所。一路走来,他亲眼目睹了战争给黎民百姓带来的无尽灾难,所经之处哀鸿遍野,这样的情景让杜甫的心中产生了强烈的哀痛。

在一个傍晚,杜甫投宿在石壕村的一户农家,深夜遇到了吏卒强行征兵,他亲眼目睹了这一切,便感慨地写下了这首《石壕吏》。

差役来的时候,家中老翁闻讯翻过墙逃走了,只有老妇一人出门应对。差役凶狠地叫喊着,而老妇则是一直哭泣,伤痛不已,杜甫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之后,老妇便向官兵哭诉道:

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自己的三个儿子都去邺城参军打仗了,其中的一个儿子给家中写了书信,说另外两个儿子刚刚在战争中死去。活着的人也好不到哪去,勉强度日,而死去的人便永远地离开了人世。

三个儿子在外打仗,家中的情况也是艰难无比。老妇又接着说道: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你看,家里再也没有什么能打仗的人了,只有一个还在襁褓中吃奶的孙子,因为孙子还在,所以他的母亲还没有离去,但是身上的衣服全是补丁,没有一件完好的。无奈悲痛之余,老妇只得向官兵哭诉说:

自己虽然年老体衰,但是如果需要的话,她可以连夜跟着差役回军营,到河阳去应征,或许还能为部队准备早餐。

此时,夜已经深了,说话的声音也渐渐小了,只隐隐约约地听到老妇时断时续哭泣的声音,老妇终究还是被差役带走去了前线。

杜甫将这一切听闻和见闻记录下来。

天亮后,杜甫欲离开石壕村,只得与回到家中的老翁告别。

征兵本是为了保家卫国,但是这样粗暴的征兵方式,却又极大地给百姓带来了沉重的灾难,从这方面看,杜甫不愧是人民的诗人,他的内心充满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查看更多
推荐栏目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