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多宝塔碑

发布时间:2020-06-22
1 《多宝塔碑》为什么成为后人初学书法的极佳范本?看看它的书法特点
多宝塔碑
多宝塔碑的书法特点

多宝塔碑是颜真卿的作品,此碑首题“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佛塔感应碑文。”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多宝塔碑的书法特点简介,希望能帮到大家!

多宝塔碑的书法特点

《多宝塔碑》,此碑是颜真卿44岁时书,直接二王、欧、虞、褚余风,而又与唐人写经有明显的相似之处。整篇结构严密,点画圆整,秀丽刚劲,虽尚未形成刚劲雄强、沉雄浑厚、大气磅礴的颜楷风格,但此碑已奠定了颜真卿书风的基本格调,它是留传下来的颜书中最早的楷书作品,结构平稳端正,严谨庄重,是唐代“尚法”的代表碑刻之一,学颜体者多从此碑下手,入其堂奥。

该碑用笔多用中锋,起笔和收笔有明显的顿按。起笔藏锋为主,兼用露锋,方圆并用,有些横画起笔较为外露,多不似柳书的齐头方脚,而是稍存斜尖,并参以含蓄的笔意使之变化丰富;收笔用顿笔和回锋的较多,强调“护尾”,尤其于横画中最为明显,写横行至收笔处,常向右下方重按,顿笔回锋,体现出颜体的雄浑、大气之韵,竖画粗壮, 浑厚力强。横、竖笔画粗细 对比鲜明,富节奏、韵律美感,也把颜体的一个“筋”的意味完整的表达出来。颜 体撇画较轻盈挺健,捺画却粗壮有力,有“蚕头燕尾” 之称,给人以刚健的动感,尤其是捺脚较长,顿挫后踢出开衩,含蓄而又有峻利之感。 另外,颜体捺画的捺脚 多与撇画锋尖持平或稍低, 不似柳体的撇低捺高,而呈现出一种舒展沉稳之美。

该碑转折变化较多,主要有提笔耸肩顿挫和按笔削肩暗转之法,有方有圆,方圆兼施。具有唐楷“尚法”的典型特征,结体宽博,布白较匀整,字型稍方,端庄平稳,正气饱满,已初显颜体成熟期的正面示人、雄浑豪迈的书风。

《多宝塔碑》书体不似柳书的中紧外放,主笔长枪 大戟般舒放。该碑字体笔画 间的宽窄收放对比较欧、柳书体要小,主笔相对收敛,短笔相对放长,因此中宫显得较为疏朗,外部笔画也较规整,较欧、柳书体略显内 松外紧、字势宽绰、雄浑平稳。

《多宝塔碑》中的点运用灵活,引带顾盼;各笔画间时有露锋映带,连贯照应,正斜相生;一些主竖故意偏离中 线,而靠长横的斜势及长的 “力臂”和重的“垂尾”来获取平衡,使稳活相生,奇趣顿增。书体虽笔力雄浑厚重,却墨酣意足,在笔墨流动处颇显媚秀之姿,也成就 了颜楷的“雄媚”书风。颜书结体的“中紧外松”、“饱满方正”只是相对于欧、柳书体来说的,具体到单字中,字的结构仍符合楷书结构一般规律,能松紧适宜,笔画、结构、单字同中求变,结体上下收放参差、左右高低错落。学习中要避免内部过于疏朗,流于松散;字形也不可过于方正,而显得呆板无神。

《多宝塔碑》是颜真卿早期的代表作品,为后人初学书法的极佳范本。但是,此碑并没有形成颜真卿宽博雄浑的风格特点。此碑用笔笔笔藏锋、笔笔回锋,结构疏密匀称,风格严谨庄重。临习此碑应注意用笔的提按转折、结构的内紧外松和上紧下松,细心观察,仔细研究其用笔特点及结构规律,学好此碑只是时间的问题。

查看更多
2 关于《多宝塔碑》的故事,为什么临帖首选 《多宝塔碑》
多宝塔碑
颜真卿

颜真卿真是个文武双全、继往开来的天才型书法家,从他的字当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宏大宽博与庙堂正气。

书法圈外人怕是很难相信,《多宝塔碑》与《颜勤礼碑》竟然是同一个人写的。一个骨肉分明,而另一个则宽博雍容。这两份楷书,都是享誉千古的颜体代表作。相比《颜勤礼碑》的成熟,更多学习者选择从《多宝塔碑》入手。但是不是学过《多宝塔碑》就一定要学《颜勤礼碑》呢?我们先看看这三位大概就明白了:

1.蔡襄

“宋四家”(苏黄米蔡)之一的蔡襄。关于蔡襄与颜体的渊源,他早年的《虚堂诗帖》,有很明显的“多宝味”:

蔡襄中晚年的书法风格渐入成熟,将二王与《多宝塔》融为一体,风神隽永,骨肉饱满、气血充盈,如他的代表作《蒙惠帖》:

苏轼认为:“蔡襄本朝第一”,足见其颜体造诣。而且重点是,他学出来了。

2、董其昌

董其昌,他的书法基本可以理解为二王与颜体体系的融合,即便博采众家的董其昌,字里行间也脱不去若隐若现的“多宝味”:

其晚年写的《千字文》,浓郁的“多宝味”,证实了董其昌的行草底子。

董其昌之后,学颜体者名家辈出,不过他们书法中《颜勤礼碑》味道就重了,自己的味道少。清代有一个聪明人,他就是人称“淡墨探花”的王文治。

3、王文治

王文治,书法和董其昌的路数相近,不过他平日善用淡墨。王文治书法结字内敛,用笔潇散洒落。说起他的书法渊源,楷书底子仍然离不开颜体《多宝塔碑》:

王文治临帖非常到位,他行笔转少折多,果断有致,干净利落,这样的书风非常适合楹联作品,所以留下了大量十分出色的楹联佳作,他写的对联俊爽豪逸,风神萧散,才情十足,格外遒劲动人。下面的对联,写得很老辣:

为什么后来越来越多人学颜体,都几乎是“山寨化”的了?究其根源是后来者多取法颜真卿成熟时期《颜勤礼碑》《颜家庙碑》,风格太明显,难逃其锢。而蔡襄、董其昌、王文治则从颜真卿相对生涩的《多宝塔》入手,笔画精到,气足神完。所以,其实《多宝塔碑》简直堪称书法入门神器。

查看更多
3 《多宝塔碑》是楷书吗?它属于“写经体”你了解多少
写经体
多宝塔碑
楷书

《多宝塔碑》全称为《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佛塔感应碑》,是唐天宝十一年(752年)由当时的文人岑勋撰文、书法家徐浩题额、书法家颜真卿书丹、碑刻家史华刻石而成,是楷书书法作品。

艺术首先满足的条件就是美,要么形式之美,要么思想内涵之美。书法亦如此。前不久在一位书法家的作品研讨会上,大家就“写经体”这种书法形式进行了研讨。这种书体在一般的书法展览中很少被单独拿出来提及,也有书法家认为这只是众多书体中的一个小众分类。但写经体是中国书法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历史上有不少书法大家都有经典作品传世,在新时期,如果从艺术角度反观这种书体,你会发现,这个传承两千多年“粗而不美”的书体在艺术家的演绎之下,绽放出了前所未有的美感。

写经体是两千多年前即存在的一种书体。写经体也分为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是指,古时抄写佛经的一种书体。据资料显示,最初的经卷出自汉代,汉哀帝寿元年间,西域的一些僧侣已经开始翻译经卷,并大量传入中原。随着佛教的传入,魏晋南北朝时期达到兴盛局面,社会上也相应地产生了一些专门抄写佛经的人,这便是在敦煌遗书中常见的经生、写经生。抄写经卷渐渐成为一种常见的活动,其书体也被称作写经体。

写经体多为隶楷正书字体书之。汉魏之时的写经卷子多为隶书,在此之前,这一段历史时期,后人们多以“抄经”来定义该种书体,当然和现在所说的“写经”有一定的差别,这里强调的抄经不能融入个人思想感情,亦不能随便变化风格,由于抄经者并非现在所理解的文化名人名家等才会从事的职业,当时的抄经者只能保证抄写内容僧侣们看得清楚和明白,所以也不存在今天研究者在讨论书法风格时的严谨。

到了南北朝及唐代则完全以楷书书之。从写经体的用笔特征上来看,魏晋南北朝时写经与唐代写经虽都概括为楷书书写,但却存在较大差距,换言之,此时期,书法家的风格已经有了明显的区分。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华人德在《论六朝写经体—兼及“兰亭论辩”》中指出:“故写横画都是尖锋起笔,不用逆锋,收笔处重按,转折处多不是提笔转换笔锋,而是略作顿驻后再调锋,以取劲疾。”

到了唐代,随着佛教的广泛传播,写经制度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与完备,从事抄经的人员也越来越多而且层级纷繁复杂,比如,当时有官方写经手、文人士大夫写经手,还有民间写手以及僧尼和学生等均有参与,但水平最高,数量最大者莫过于官方写经手,他们的写经书作水平与状态足可以反映唐代写经的大势与水准。对此,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院长王元军在《唐代写经书法的审美属性》中指出:“这些官方写经手大体是秘书省和口下省的‘楷书手’(又称书手、楷书、群书手)。……这些政府抄经书手都是训练有素的专业写手。”唐代的抄经体,笔画端庄,充满虔敬,颇有颜真卿《多宝塔碑》的风格。

查看更多
推荐栏目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