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
古诗>诗词

遣兴·高秋登塞山

[唐代]杜甫

gāoqiūdēngsāishān
nánwàngzhōu
jiàngdōng
zhuàngjiànjìnliú
qióngmǎngláo
shàngyǒuhángyúnchóu
lǎoruòdào
yuànwénjiǎbīngxiū
zhōngshìfǎn
rénqiū
zhūjiāngmáo
zǎishuímóu
查看更多 ∨

遣兴·高秋登塞山翻译

注释
⑺塞:边塞。一作“寒”。
⑻马邑州: 唐代 州名,在今甘肃天水市与成县之间。《 新唐书 ·地理志》:羁縻州内有马邑州,隶秦州,开元十七年(729)置。
⑼降虏:指居于秦州一带的少数民族。朱鹤龄注:“降虏,谓秦陇间属夷,调发讨贼者。旧注指回纥,非。”胡:指安史叛军。
⑽穹(qióng)庐:游牧民族的帐篷。牢落:稀疏貌。
⑾“邺(yè)中”二句:指邺城唐军溃败事。事反覆,一作“何萧条”。
⑿诸将:指朝中得宠的大将军们。茅土:指受封为王侯。帝王社祭之坛以五色土建成,分封诸侯时,按封地所在方向取坛上一色土,用茅草包之,授于被封者。
⒀载(zài)驱:即驱驰。《 诗经 · 鄘风 ·载驰》:“载驰载驱。”载,发语词,犹“乃”。
白话译文
深秋时节登上寒山,向南遥望马邑州。
那里居住着归顺的夷人,健壮的男子都被征调东击叛军。
毡帐荒凉啊人烟稀少,惨淡的愁云掠过马邑的上空。
老老小小哭于道路,盼望听到战争结束。
邺城战役唐军失败,死人堆积如同山丘。
将领们却已封王封侯,有谁为疾行的军队苦心参谋?
展开
收起
杜甫

杜甫[唐代]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back_img
功能直达
分享
反馈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
好工具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