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江上书怀

[唐代]崔峒

骨肉天涯别,江山日落时。
泪流襟上血,发变镜中丝。
胡越书难到,存亡梦岂知。
登高回首罢,形影自相随。
·250·

江上书怀译文

骨肉天涯别,江山日落时

亲人此番向着天涯远去,正是在这黄昏太阳落山之时

泪流襟上血,发变镜中丝

骨肉离去,我血泪沾湿了衣襟;对镜梳头,镜中满是脱发

胡越书难到,存亡梦岂知

亲人所去之地,偏荒辽远,书信难至,音讯渺茫,怎能知道他是否还在人世

登高回首罢,形影自相随

我登高望远,不见亲人,黯然而回,只有我的影子与我为伴

江上书怀注解

1
书:写。
2
江山:江河山岳。
3
泪流襟上血:血泪沾湿了衣襟。
4
襟:衣服的胸前部分。
5
骨肉:比喻至亲,指父母兄弟子女等亲人。
6
变:一作“白”。
7
镜中丝:镜中照出之脱发(一说白发)。
8
胡越:胡地在北,越地在南,比喻疏远隔绝。
9
存亡:生存或死亡。
10
岂:哪里,怎么。
11
罢:归,返回。
12
形影:人的形体与影子。
展开
收起

百度百科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崔峒

崔峒[唐代]

崔峒(一作洞),生卒年、字号皆不详,唐代诗人。登进士第,大历中曾任拾遗、补阙等职。集贤学士。其余事迹不祥。唐朝大历年间和李端、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耿湋、夏侯审合称“大历十才子”。崔峒的诗现在仅存一卷,唐人高仲武《中兴间气集》选录了崔诗九首,并评价云:“崔拾遗,文彩炳然 ,意思方雅。”

  • 《清江曲内一绝》
    八月长江去浪平,片帆一道带风轻。
    极目不分天水色,南山南是岳阳城。
  • 《登蒋山开善寺(一作李嘉祐诗)》
    山殿秋云里,香烟出翠微。
    客寻朝磬至,僧背夕阳归。
    下界千门见,前朝万事非。
    看心兼送目,葭菼暮依依。
  • 《送李道士归山》
    秋城临古路,城上望君还。
    旷野入寒草,独行随远山。
    授人鸿宝内,将犬白云间。
    早晚烧丹罢,遥知冰雪寒。
  • 《登润州芙蓉楼》
    上古人何在,东流水不归。
    往来潮有信,朝暮事成非。
    烟树临沙静,云帆入海稀。
    郡楼多逸兴,良牧谢玄晖。
  • 《宿禅智寺上方演大师院》
    石林高几许,金刹在中峰。
    白日空山梵,清霜后夜钟。
    竹窗回翠壁,苔径入寒松。
    幸接无生法,疑心怯所从。

猜你喜欢

  • 《长江二首》
    杜甫杜甫〔唐代〕
    众水会涪万,瞿塘争一门。
    朝宗人共挹,盗贼尔谁尊。
    孤石隐如马,高萝垂饮猿。
    归心异波浪,何事即飞翻。
    浩浩终不息,乃知东极临。
    众流归海意,万国奉君心。
    色借潇湘阔,声驱滟滪深。
    未辞添雾雨,接上遇衣襟。
  • 《沛中怀古》
    鲍溶鲍溶〔唐代〕
    烟芜歌风台,此是赤帝乡。
    赤帝今已矣,大风邈凄凉。
    惟昔仗孤剑,十年朝八荒。
    人言生处乐,万乘巡东方。
    高台何巍巍,行殿起中央。
    兴言万代事,四坐沾衣裳。
    我为异代臣,酌水祀先王。
    抚事复怀昔,临风独彷徨。
  • 《河阳歌》
    李贺李贺〔唐代〕
    染罗衣,秋蓝难著色。
    不是无心人,为作台邛客。
    花烧中潬城,颜郎身已老。
    惜许两少年,抽心似春草。
    今日见银牌,今夜鸣玉晏。
    牛头高一尺,隔坐应相见。
    月从东方来,酒从东方转。
    觥船饫口红,蜜炬千枝烂。
  • 《听琴》
    罗隐罗隐〔唐代〕
    寒雨萧萧落井梧,夜深何处怨啼乌。
    不知一盏临邛酒,救得相如渴病无。
  • 《春夜忆萧子真》
    孟郊孟郊〔唐代〕
    半夜不成寐,灯尽又无月。
    独向阶前立,子规啼不歇。
    况我有金兰,忽尔为胡越。
    争得明镜中,久长无白发。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