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阮郎归绍兴乙卯大雪行鄱阳道中

[宋代]向子諲

jiāngnánjiāngběixuěmànmàn
yáozhīshuǐhán
tóngyúnshēnchǔwàngsānguān
duànchángshānyòushān
tiānlǎo
hǎinéngfān
xiāochúhènnán
pínwénqiǎnshǐ使wènpíngān
shíluánhuán
查看更多 ∨

阮郎归绍兴乙卯大雪行鄱阳道中赏析

  从此词第一句来看,起笔极写江南江北,大雪漫天,寒气逼人。如此大雪天征程上,词人思考的既不是温暖的家,也不是前村的酒舍。

  “遥知易水寒。”易水(今河北),当时正是金人的后方。从此句可知词人是怀想被掳北去的徽钦二帝。此句写怀想,句中“知”字是眼。“知”前加一遥字,写出其怀念之深。落一寒字,见得其体贴之切。寒字与起笔之雪漫漫照应,结构完整,颇有寓意。江南江北已大雪漫漫,燕山雪花大如席,其寒彻骨,可想而知。寒字亦暗示出二帝漠北寒冷之地,备受金人种种虐待。此句取自战国末荆轲之悲歌“风萧萧兮易水寒”,既而又倍增一份悲愤之感。“同云深处望三关。”上句写内心之悬想,此句更推进一步,写出举目以北望。三关,指淤口关、益津关(均今河北霸县)、瓦桥关(今河北雄县)。959年(五代时期后周显德六年),世宗北取瀛、莫等州,以三关与契丹分界。词人以易水、三关,厝代北地。词人遥望天北,但见彤云沉沉,二帝蒙尘之处,上有沉沉之彤云,下有重重之关山。“断肠山又山。”那重重之山,遮断了词人的视线,更遮断了二帝之归路。遥望重山,令人肝肠寸断。词情至此,似已至极。然而词人之悲痛是没有极点的。

  “天可老,海能翻。消除此恨难。”换片三句翻出奇语,却已痛入骨髓。唐代诗句说:“天若有情天亦老”,犹为虚拟之辞,这里则直接说“天可老”。汉代诗句说:“山无陵,江水为竭,……乃敢与君绝。”想象还没达到海,这里则已经达到海了。天荒地老,痛剧恨深,见于言外。

  下句更道“消除此恨难”。此恨正指靖康之耻、二帝被掳。难字,与上二句的“可”字、“能”字呈为强烈对比,天可老、海能翻之可能,倍加反衬出消除此恨之不可能。

  然而实际上天难老,海也难翻,而消除此恨的难度,更难于这两件事,这里说出的是绝望的话。结尾二句奇外出奇,从绝望之中竟又现出一片痴望来。“频闻遣使问平安。几时鸾辂还。”鸾指马铃,其形制为“鸾口衔铃”(《古今注·舆服》)。辂是车上横木,鸾辂即指二帝车驾。

  《宋史·高宗纪》载:1134年(绍兴四年)春正月,“遣章谊等为金国通问使”。1135年(绍兴五年)五月,又“遣何藓等奉使金国,通问二帝”。故结笔上句说“频闻遣使问平安”。此词作于1135年隆冬,事实上徽宗已于“绍兴五年四月甲子,崩于五国城(今黑龙江依兰)”。因为直至“七年九月甲子,凶问(始)至江南”(《宋史·徽宗纪》),词人此时不可能“预卜”此一凶问。但二帝在金国备受磨难,词人是明白的。问平安之语,字面堂皇得体,内里却十分酸楚。前面说天可老、海能翻,消除此恨难,固已绝望;结句反而说几时鸾辂还,则又翻出无可遏止的希望。此希望虽不合情理,却见出一片痴情。以痴情语作结,使得这首词显得愈朴愈厚愈无尽。

  这首词伤悼徽钦二帝的被掳,实际上是融家国之悲为一体(词人是神宗皇后的再从侄)。徽钦二帝,都是亡国的昏君,原本无可痛恨。但在“国、君一体”(《春秋公羊传》庄公四年)的时代,二帝的蒙难在当时的人们看来实与祖国山河的破碎、北宋文明的毁弃为一事。

  故从历史的角度看,向子諲的这首词表露出南渡之初爱国志士的悲愤心态,所以有其一定的历史认识意义。从艺术的角度看,则此词抒情的曲折深刻以及语言的委婉工致,造诣上颇有独到之处。上片由江南江北之雪联想到易水之寒,又由这一联想而遥望三关,已是层层翻进。下片凌空设喻,以天可老、海能翻反衬此恨难消,情至绝望之境,便若无以复加。然而最后又翻出绝望中的一片痴望,抒发故国故君之思,至此将情感推向极点。只因词人郁结的悲愤很深沉,倾诉出来才有如此曲折跌宕之致。

  词虽是小令,字数不多而其抒情却曲折深刻如此,可以说造诣独特。全词虽极写二帝被掳不还的悲怀,但终篇也并无一语道破,语言委婉工致,正不失词体本色。比较南宋前期一般爱国词的粗犷,南宋后期一般爱国词的晦涩,又可称得上是匠心独运。

展开
收起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向子諲

向子諲[宋代]

向子諲(yīn)(1085-1152),字伯恭,号芗林居士,临江(今江西清江县)人。哲宗元符三年(1100)以荫补官。徽宗宣和间,累官京畿转运副使兼发运副使。高宗建炎处任迁江淮发运使。素与李纲善,李纲罢相,子湮也落职。起知潭州,次年金兵围潭州,子諲率军民坚守八日。绍兴中,累官户部侍郎,知平江府,因反对秦桧议和,落职居临江,其诗以南渡为界,前期风格绮丽,南渡后多伤时忧国之作。有《酒边词》二卷。

  • 《八声甘州》
    扫长空、万里静无云,飞镜上天东。
    欲骑鲸与问,一株丹桂,几度秋风。
    取水珠宫贝阙,聊为洗尘容。
    莫放素娥去,清影方中。
    玄魄犹馀半壁,便笙篁万籁,尊俎千峰。
    况十分端正,更鼓舞衰翁。
    恨人生、时乎不再,未转头、欢事已沈空。
    多酌我,岁华好处,浩意无穷。
  • 《水调歌头》
    闰馀有何好,一年两中秋。
    补天修月人去,千古想风流。
    少日南昌幕下,更得洪徐苏李,快意作清游。
    送日眺西岭,得月上东楼。
    四十载,两人在,总白头。
    谁知沧海成陆,萍迹落南州。
    忍问神京何在,幸有芗林秋露,芳气袭衣裘。
    断送馀生事,惟酒可忘忧。
  • 《水调歌头》
    我生六十四,四度闰中秋。
    碧天千里如水,明月更如流。
    照我洛滨诗伯,携手仙卿廛隐,阆苑与同游。
    人醉玉相倚,不肯下琼楼。
    芗林老,章江上,几回头。
    剩欲控鹤瀛海,聊下越王州。
    直入白云深处,细酌仙人九酝,香雾尽侵裘。
    共看一笑粲,以写我心忧。
  • 《水调歌头》
    飘飘任公子,爽气欲横秋。
    向日携诗过我,知不是凡流。
    筑室清江西畔,巧占一川佳处,胜士日追游。
    邀我出门去,柱月上新楼。
    烂银盘,从树杪,出云头。
    好是风流从事,同醉入青州。
    须信人生如幻,七十古来稀有,销得几狐裘。
    谁似芗林老,无喜亦无忧。
  • 《满江红》
    雁阵横空,江枫战、几番风雨。
    天有意、作新秋令,欲鏖残暑。
    篱菊岩花俱秀发,清氛不断来窗户。
    共欢然、一醉得黄香,仍叔度。
    尊前事,尘中去。
    拈花问,无人语。
    芗林顾灵照,笑抚庭树。
    试举似虎头城太守,想应会得玄玄处。
    老我来、懒更作渊明,闲情赋。

猜你喜欢

  • 《醉蓬莱》
    钱处仁〔宋代〕
    正梧阴碧转,扇浪凉生,渐回秋意。
    祥绕朱门,有崧灵锺瑞。
    笔走龙蛇,句雕风月,好客敦高谊。
    苏小琵琶,绿珠箫管,日添罗绮。
    邃阁清班,贰车清政,奕叶蝉联,世间谁比。
    行侍甘泉,趁青春荣贵。
    尽卷虾须,满斟鹦鹉,向画堂沉醉。
    铜狄摩挲,蓬莱清浅,八千椿岁。
  • 《句》
    钱文婉〔宋代〕
    两岸绮罗春纵目,一天星斗夜凭栏。
  • 《蓬莱阁闻大风》
    陆游陆游〔宋代〕
    天风摇荡万松声,卷海颓山得我惊。
    触灩澦堆秋起柂,鏖皋兰下夜还营。
    荷戈老气纵横在,看剑新诗欬唾成。
    兴尽却寻湖上路,醉看月堕斗杓倾。
  • 《春日怀帅初·夜雨流如涧》
    舒岳祥舒岳祥〔宋代〕
    夜雨流如涧,春风响似雷。
    千愁芳草远,一笑百花开。
    白发痴贪酒,昏眸懒上台。
    怀人不可见,应棹剡船回。
  • 《次韵宋履中岁晏言怀》
    孔武仲孔武仲〔宋代〕
    寂寞郊居远,晨晡四马驰。
    日惊东逝水,心感岁寒枝。
    霜色朝如洗,云容莫不怡。
    梁园将密雪,不饮亦奚为。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