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论诗(五首)

[清代]赵翼

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
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只眼须凭自主张,纷纷艺苑漫雌黄。
矮人看戏何曾见,都是随人说短长。
少时学语苦难圆,只道工夫半未全。
到老始知非力取,三分人事七分天。
诗解穷人我未空,想因诗尚不曾工。
熊鱼自笑贪心甚,既要工诗又怕穷。

论诗(五首)译文

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

大自然和人类社会不断的运动发展,新事物,新思想层出不穷。

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

即使能预支五百年的新意作,到了一千年又觉得陈旧了。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李白和杜甫的篇曾经被成千上万的人传颂,但读起来感觉已经没有什么新意了。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国家代代都有很多有才情的人,他们的诗篇文章以及人气都会流传数百年。

只眼须凭自主张,纷纷艺苑漫雌黄。

纷纷的艺苑里各种说法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对错互见,深浅不一,对同一问题的看法有时也五花八门。这时需要的是独具慧眼,有自己的视角和观点。

矮人看戏何曾见,都是随人说短长。

如果自己见识低下,就像矮人看戏似的,自己什么也没看见,对戏的好坏心中没有定数,只是随声附和罢了。
展开
收起

论诗(五首)注解

1
李杜:指李白、杜甫。
2
江山代有才人出:国家代代都有很多有才情的人。
3
风骚:指《诗经》中的“国风”和屈原的《离骚》。后来把关于诗文写作的诗叫做“风骚”。这里指在文学上有成就的“才人”的崇高地位和深远影响。
4
只眼:独到的见解,眼力出众。
5
艺苑:艺坛,艺术领域。
6
雌黄:即鸡冠石,黄赤色,可作颜料。古人写字用黄纸,写错了用雌黄涂掉再写。后用信口雌黄喻随口乱说。
展开
收起

论诗(五首)赏析

其二

第一、二句人指出,即使是李白、杜甫这样伟大的诗人,他们的诗篇也有历史局限性。

第三、四句诗人呼唤创新意识,希望诗歌写作要有时代精神和个性特点,大胆创新,反对演习守旧。

世人常常用这句诗来赞美人才辈出,或表示一代新人替换旧人,或新一代的崛起,就如滚滚长江,无法阻拦。

此反映了作者诗歌创作贵在创新的主张。他认为诗歌随时代不断发展,诗人在创作的时候也应求新求变,并非只有古人的作品才是最好的,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风格的诗人。写出了后人继承前人。本诗虽语言直白,但寓意深刻。“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一句表达了文学创作随着时代变化发展的主题思想与中心。

赵翼论诗提倡创新,反对机械模式。他通过对诗家李白、杜甫成就的回顾,以历史发展的眼光来看,各个时代都有其标领风骚的人物,不必为古人是从。诗歌也应随着时代不断发展。

其三

这是一首作者表白自己的艺术主张的诗。指出文艺批评应提倡有独到的见解,不可鹦鹉学舌,人云亦云。

作者一针见血地指出:评论诗词的好坏优劣,应当有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哪个,而不能像文坛艺苑中的某些人一样,心口雌黄。马克思哲学认为,要做到独具慧眼,深刻地认识、把握事物的本质,一是必须在实践中占有大量的感性材料;而是必须善于对感性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和发展。

前二句点出在纷纷的艺苑里各种说法鱼龙混杂,这时需要的是独具慧眼,有自己的视角和观点。当然这是相当不容易的,需要自己有深厚的学养和阅历,成为“高人”。

后二句作一形象的比喻,用矮人看戏作比,矮人看戏时被前边的人挡住目光,哪里能看到戏台上的场景?戏散大家一起谈起来时,只能是附和人家的说法。这就好比我们自己对“艺苑”的看法,如果自己学力浅薄,不能“独具只眼”,那就只能“随人说短长”了,这种鹦鹉学舌,拾人牙慧的行为作者是坚决反对的。

这首诗继承以诗歌体裁论诗歌的传统,见解卓异,说理畅达。全诗看似佶手拈来、随手而出,但却具有极为精辟深刻的理论内涵。李白、杜甫被称为诗中仙圣,在唐代即受到推崇,如韩愈在仕由逝世时才3岁,后来他熟读李杜诗篇,作有《调张籍》一诗,其中有“李杜文章在,光芒万丈长”“伊我生其后,举颈遥相望”等语,可谓敬佩得五体投地。而后世特别是明清两代,对李杜的崇拜更是前所未有,并且普遍地认为诗自唐以来诗道不振,一代不如一代。甚至有人还提出从《诗经》以来每况愈下、自宋元以来无诗之论,这种看法在明清诗歌理论中占有主导地位。

诗人开篇即总论概述了这一普遍现象,以李杜为代表指出了他们的诗作固然光耀千秋,流传万古,其崇高地位与普及程度已是脸炙人家传户诵。接下来却陡然转笔,尖锐地指出了这种情况带来的另外的弊端:熟极而流,不仅令人觉得从内容到形式都没有新意,而且还隐隐含有这一现象在某一程度上阻碍了后世诗人的创新之意,其见解之深刻,笔触之辛辣,思虑之周到,足以发人深省。前两句并非真足在贬低李杜,而是为下文略作铺垫而已,以下即转入主题的抒发。

展开
收起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赵翼

赵翼[清代]

赵翼(1727年~1814年1月10日)清代文学家、史学家。字云崧,一字耘崧,号瓯北,又号裘萼,晚号三半老人,汉族,江苏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乾隆二十六年进士。官至贵西兵备道。旋辞官,主讲安定书院。长于史学,考据精赅。论诗主“独创”,反摹拟。五、七言古诗中有些作品,嘲讽理学,隐寓对时政的不满之情,与袁枚、张问陶并称清代性灵派三大家。所著《廿二史札记》与王鸣盛《十七史商榷》、钱大昕《二十二史考异》合称清代三大史学名著。

  • 《论诗(五首)》
    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
    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只眼须凭自主张,纷纷艺苑漫雌黄。
    矮人看戏何曾见,都是随人说短长。
    少时学语苦难圆,只道工夫半未全。
    到老始知非力取,三分人事七分天。
    诗解穷人我未空,想因诗尚不曾工。
    熊鱼自笑贪心甚,既要工诗又怕穷。
  • 《读书所见(六首选二)》
    其一后人观古书,每随己境地。
    譬如广场中,环看高台戏。
    矮人在平地,举头仰而企。
    危楼有凭槛,刘桢方平视。
    做戏非有殊,看戏乃各异。
    矮人看戏归,自谓见仔细;
    楼上人闻之,不觉笑喷鼻。
    其二何处夫己氏,作吏印悬肘;
    望门计民赀,掩取鱼入笱。
    呜呼百金产,中人岂易有!
    饥肠忍吼牛,劳筋羡眠狗;
    铢铢积数世,方期保敝帚。
    一朝威攫之,空空剩两手。
    竭彼祖父力,贻我子孙守;
    天道果有知,此物可能久?
  • 《山行杂诗(七首选—)》
    山云才滃起,顷刻雨点飘。
    乃知云变雨,不必到层霄。
    只在百丈间,即化甘澍膏。
    君看云薄处,曦影如隔绡。
    自是此雨上,仍有赤日高。
  • 《野步·峭寒催换木》
    峭寒催换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游。
    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
  • 《论诗五首·其二》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猜你喜欢

  • 《奉答约生表兄闻余过军都》
    李因笃李因笃〔清代〕
    二雅沦胥久,诸陵陟降悬。
    书同西狩日,客在北征年。
    旧德留乡社,中人食祭田。
    感君歌有泪,遥洒白浮前。
  • 《张桓侯故里》
    黄景仁黄景仁〔清代〕
    小店犹名义,居民半姓张。
    时时有云气,往往接楼桑。
    古井辘轳咽,丛祠栝柏苍。
    英姿见矛马,无命亦堂堂。
  • 《射雉儿·射雉庚宗东》
    李锴李锴〔清代〕
    射雉庚宗东,射雉庚宗西。
    朝出不俟日,薄莫且未归。
    贱子何苦辛,贱子初不痴。
    寡母应给使,灶下无山妻。
    野禽当家味,木末无啼鸡。
    委身豺虎丛,不死为至怡。
    使君西北来,自言归自齐。
    了非平生亲,一语云汉低。
    前车载以母,后车载以儿。
    裂我腰下裤,绣错锦障泥。
    毁我箭上镞,刻镂金月题。
    凤皇自高翔,谁云藉雉媒。
    富贵具本根,偶为君所施。
    磨刀不伤手,顽铁羞钝材。
    酿酒不醉客,曲糵坐味漓。
    报君君上天,谢我当不訾。
  • 《山花子·岁暮》
    曹贞吉曹贞吉〔清代〕
    岁暮真同赴壑蛇。
    一天风色话栖鸦。
    又是黄昏新月影、上梅花。
    屋角渐高星几点,人声欲静鼓三挝。
    谁道壮心浑似铁、不思家。
  • 《西江月·白菊》
    李良年李良年〔清代〕
    旧隐篱根梦远,数枝客里霜凝。
    粉黏瑶朵蝶双轻。
    似有似无难定。
    吟妙纱欹梁雪,写嫌墨点吴绫。
    细看不是月中生。
    送酒白衣留影。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