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均是。参阅宋魏庆之《诗人玉屑·诗体下·偷春体》。均是。参阅宋魏庆之《诗人玉屑·诗体下·偷春体》。
引律诗之一体。凡起联相对,而次联不对者,谓之“偷春体”。言如梅花之先春而开。如唐李白《送友人》诗:“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篷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杜甫《一百五日夜对月》诗:“无家对寒食,有泪如金波。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仳离放红蕊,想像顰青蛾。牛女漫愁思,秋期犹渡河。”
一种律诗体裁。凡律诗的一二句对仗,三四句不对仗的,称为「偷春体」。
(1)(动)私下里拿走别人的东西占为己有。
(2)(动)瞒着人。
(3)(动)抽出时间。
(4)(动)苟且敷衍;只顾眼前。
(1)(名)春季;一年的第一季。
(2)(名)男女情欲:~情。
(3)(名)姓。
1. 人、动物的全身:身体。体重。体温。体质。体征(医生在检查病人时所发现的异常变化)。体能。体貌。体魄(体格和精力)。体育。体无完肤。
2. 身体的一部分:四体。五体投地。
3. 事物的本身或全部:物体。主体。群体。
4. 物质存在的状态或形状:固体。液体。体积。
5. 文章或书法的样式、风格:体裁(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可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体(文章的体裁,如“骚体”、“骈体”、“旧体诗”)。字体。
6. 事物的格局、规矩:体系。体制。
7. 亲身经验、领悟:体知(亲自查知)。体味。身体力行(xíng )。
8. 设身处地为人着想:体谅。体贴。体恤。
9. 与“用”相对。“体”与“用”是中国古典哲学的一对范畴,指“本体”和“作用”。一般认为“体”是最根本的、内在的;“用”是“体”的外在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