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全身。
引宋向子諲《采桑子》词:“人如濯濯春杨柳,彻骨风流,脱体温柔。”
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五:“小诗便是得效药,读罢顿然痊较。入时衣袂,脱体别穿一套。”
⒉ 指病愈。
引《醒世恒言·陈多寿生死夫妻》:“陈青道:‘就是小儿侥倖脱体,也是水底捞针,不知何日到手,岂可担阁人家闺女。’”
郭沫若《创造十年》四:“我去看他时,他的病也快要脱体了。”
⒊ 从根本上脱离。
引鲁迅《集外集·咬嚼未始“乏味”》:“这是严分男女的国度里必有的现象,一时颇不容易脱体的,所以正是传统思想的束缚。”
民间神话指脱去凡体。后人泛用为脱离身体。
如:「病已脱体」。
(1)(动)肉去皮。
(2)(动)(皮肤、毛发等)脱落:~发|~毛。
(3)(动)取下;除去:~帽|~鞋。
(4)(动)脱离:~党|~水。
(5)漏掉(文字):这一行里~了三个字。
(6)(形)〈书〉轻慢。
(7)(连)〈书〉倘若;或许:~有遗漏;必致误事。
(8)姓。
1. 人、动物的全身:身体。体重。体温。体质。体征(医生在检查病人时所发现的异常变化)。体能。体貌。体魄(体格和精力)。体育。体无完肤。
2. 身体的一部分:四体。五体投地。
3. 事物的本身或全部:物体。主体。群体。
4. 物质存在的状态或形状:固体。液体。体积。
5. 文章或书法的样式、风格:体裁(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可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体(文章的体裁,如“骚体”、“骈体”、“旧体诗”)。字体。
6. 事物的格局、规矩:体系。体制。
7. 亲身经验、领悟:体知(亲自查知)。体味。身体力行(xíng )。
8. 设身处地为人着想:体谅。体贴。体恤。
9. 与“用”相对。“体”与“用”是中国古典哲学的一对范畴,指“本体”和“作用”。一般认为“体”是最根本的、内在的;“用”是“体”的外在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