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究检核。
南朝梁陶弘景《冥通记》卷一:“今讨覈缘由,如神灵所召,故其得来此山。” 南朝梁慧皎《<高僧传>序录》:“及夫讨覈源流,商搉取捨,皆列诸赞论,备之后文。” 明王世贞《二酉山房记》:“上而皇王帝覇之猷,贤哲圣神之藴,下及乎九流百氏,亡所不讨覈。”
(1)(动)索取;请求:~债|乞~。
(2)(动)娶:~亲。
(3)(动)招惹:~嫌|~厌。
(4)(动)讨论:探~|研~。
1.檢驗﹑查核:“檢覈”﹑“覈對”。《文選•張衡•東京賦》:“其以溫故知新,研覈是非。”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辨騷》:“將覈其論,必徵言焉。”
2.詳實﹑嚴謹。《後漢書•卷四十•班彪傳下》:“遷文直而事覈,固文贍而事詳。”《北史•卷七十二•李德林傳》:“善屬文,詞覈而理暢。”
3.深刻。《後漢書•卷六十八•許劭傳》:“初,劭與靖俱有高名,好共覈論鄉黨人物。”
4.米麥舂餘的粗屑。《漢書•卷四十•陳平傳》:“其嫂疾平之不親家生產,曰:『亦食糠覈耳。』”宋•范成大《四時田園雜興詩六十首之四十五》:“不惜兩鍾輸一斛,尚贏糠覈飽兒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