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o86.com体贴
(1) 对别人的心理或境况进行了解并予以关心和照料
(2) 体会
⒈ 附会。
引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十:“此皆是将小夫贱隶事体贴圣人, 孟子又復书之何耶?”
《朱子语类》卷七八:“如《二典》《三謨》等篇,义理明白,句句是实理。 尧之所以为君, 舜之所以为臣, 皋陶、稷、契、伊、傅辈所言所行,最好紬绎玩味,体贴向自家身上来,其味自别。”
明谢榛《四溟诗话》卷一:“谢灵运拟魏文帝《芙蓉池》之作,过於体贴。”
⒉ 细心体会。
引《朱子全书》卷五五:“乃知明道先生所谓‘天理’二字,却是自家体贴出来者。”
《红楼梦》第三二回:“连你的意思若体贴不着,就难怪你天天为我生气了。”
朱自清《南京》:“你可以摩挲,可以凭吊,可以悠然遐想;想到六朝的兴废, 王谢的风流, 秦淮的艳迹。这些也许只是老调子,不过经过自家一番体贴,便不同了。”
⒊ 关怀;忖度别人的心情和处境,给予同情和关切。
引《红楼梦》第五七回:“宝釵倒暗中每相体贴接济。”
《儿女英雄传》第二四回:“那消几日,把姑娘的脸面儿保养得有红似白,光滑饱满;心窝儿体贴得无忧无虑,舒畅安和。”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三:“纵令自己也在困难里,也还是照顾别人,体贴别人。”
关怀、体谅。设身处地为他人著想,使对方感到舒适满意。
1. 人、动物的全身:身体。体重。体温。体质。体征(医生在检查病人时所发现的异常变化)。体能。体貌。体魄(体格和精力)。体育。体无完肤。
2. 身体的一部分:四体。五体投地。
3. 事物的本身或全部:物体。主体。群体。
4. 物质存在的状态或形状:固体。液体。体积。
5. 文章或书法的样式、风格:体裁(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可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体(文章的体裁,如“骚体”、“骈体”、“旧体诗”)。字体。
6. 事物的格局、规矩:体系。体制。
7. 亲身经验、领悟:体知(亲自查知)。体味。身体力行(xíng )。
8. 设身处地为人着想:体谅。体贴。体恤。
9. 与“用”相对。“体”与“用”是中国古典哲学的一对范畴,指“本体”和“作用”。一般认为“体”是最根本的、内在的;“用”是“体”的外在表现。
(1)(动)把薄片状的东西粘在另一个东西上:粘~|张~。
(2)(动)紧挨:~近|~边。
(3)(动)贴补。
(4)(名)津贴: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