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身段;体态。
引宋朱淑真《会魏夫人席上命小鬟妙舞曲终求诗于予以飞雪满群山为韵作五绝·飞字韵》:“管弦催上锦裀时,体段轻盈只欲飞。”
宋柳师尹《王幼玉记》:“皇都年少是柳君,体段风流万事足。”
⒉ 指事物的形象。
引《朱子语类》卷二四:“问:李先生谓颜子 ‘圣人体段已具’。‘体段’二字,莫只是言箇模样否?曰:‘然。’”
明宋濂《径山愚庵禅师四会语序》:“若如来大法则不然,既无体段,又无方所。”
清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论语·泰伯篇十一》:“而以準之天,则将谓天有‘巍巍’之体段,其亦陋矣。”
⒊ 指字或诗文的形式、结构。
引唐韦续《书诀墨薮》:“虞世南书体段遒媚,举止不凡。”
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上·音律》:“此剧(《西厢记》)只因改北成南,遂变尽词场格局:或因前曲与前曲字句相同,后曲与后曲体段不合,遂向别宫别调随取一曲以联络之,此宫调之不能尽合也。”
郭沫若《奴隶制时代·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宣王时代又比较庄重起来,但和周初的庄严体段不同,而有比较自由开放的味道。”
⒋ 指本体。
引《朱子语类》卷六二:“‘道不可须臾离,可离非道’,是言道之体段如此。”
⒌ 犹体统;举止。
引《古今小说·滕大尹鬼断家私》:“这女子娇模娇样,好像个妓女,全没良家体段。”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庚娘》:“市儿初合卺,亦须一杯薄浆酒;汝家沃饶,当即不难。清醒相对,是何体段?”
体统、身分。
1. 人、动物的全身:身体。体重。体温。体质。体征(医生在检查病人时所发现的异常变化)。体能。体貌。体魄(体格和精力)。体育。体无完肤。
2. 身体的一部分:四体。五体投地。
3. 事物的本身或全部:物体。主体。群体。
4. 物质存在的状态或形状:固体。液体。体积。
5. 文章或书法的样式、风格:体裁(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可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体(文章的体裁,如“骚体”、“骈体”、“旧体诗”)。字体。
6. 事物的格局、规矩:体系。体制。
7. 亲身经验、领悟:体知(亲自查知)。体味。身体力行(xíng )。
8. 设身处地为人着想:体谅。体贴。体恤。
9. 与“用”相对。“体”与“用”是中国古典哲学的一对范畴,指“本体”和“作用”。一般认为“体”是最根本的、内在的;“用”是“体”的外在表现。
(1)(名)时间、事物的分划:地~。
(2)(量)用于事物、时间的一节:一~铁路|一~话|一~时间
(3)(名)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