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ㄊㄨㄥ 一ˋ
结构:通(半包围结构)议(左右结构)
⒈ 犹通义。参见“通义”。
引汉刘向《说苑·奉使》:“夫杀人之使,絶人之谋,非古今通议也。”《宋书·颜延之传》:“道者,赡富贵同贫贱,理固得而齐。自我丧之,未为通议。”宋苏轼《缴楚建中户部侍郎词头状》:“七十致仕,古今通议。”
⒉ 共同商议。
引《后汉书·朱晖传》:“是时穀贵,县官经用不足,朝廷忧之……於是詔诸尚书通议。”
议论能贯通。
如:「博学通议」。
1.没有堵塞,可以穿过:管子是~的。山洞快要打~了。这个主意行得~。
2.用工具戳,使不堵塞:用通条~炉子。
3.有路达到:四~八达。火车直~北京。
4.连接;相来往:沟~。串~。私~。~商。互~有无。
5.传达;使知道:~知。~报。~个电话。
6.了解;懂得:~晓。精~业务。粗~文墨。不~人情。他~三国文字。
7.指精通某一方面的人:日本~。万事~。
8.通顺:文章写得不~。
9.普通;一般:~常。~病。~例。~称。
10.姓。
(1)(名)意见;言论:提~|建~|异~。
(2)(动)商议;讨论:~价|~决|~事|~席|~院|~定书。